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

课题:第三单元 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第二课 我国的国宝 (两课时)

设计理念: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教学中,我努力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创设贴近教学实际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个性化的见解,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对我国的古代遗产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透过历史遗迹,去探究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古遗迹的价值,知道这些古代的文明是失而不能复得的,树立保护古遗迹和文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教材内容,拓宽教学空间,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难点:

树立文物保护意识,提高对保护古遗迹的认识及思考能力、道德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愉快参与。

1.(课件出示“世界文化遗产分布表”)

师: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都有祖先留下的遗迹。它们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其中有许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猜一猜,地图上的红点是哪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地址?

2.学生猜猜看,说对了,课件点击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猜一猜的环节能大大激发学生寻找古遗迹的兴趣,并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了解。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意识到祖国文化遗产之多,从而进一步生成探究兴趣。]

(二)活动探究,交流感悟。

活动一:世界文化遗产中国行

1.课前组织学生查找资料,运用自己参观、旅游时的所见所闻和文字、图片、照片等向大家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小组交流,互享资源。

3.全班交流研讨,展示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

(课件配乐出示组图:天坛、周口店、丽江古城、庐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知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及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全班研讨,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密切拉近学生与世界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

活动二:探索古遗迹

1.学生自愿组成合作小组,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探究式学习。(找图片、查资料、讲一讲古遗迹背后的故事……)

2.课件出示学习资源 秦兵马俑博物

长城文化网

中国经济网\旅游频道\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

百度搜索

3.课件出示组图配简短文字说明。

[大足石刻(重庆)、孔府、孔庙、孔林(山东曲阜)、秦兵马俑(陕西西安)、万里长城(北京)……]

4.问题探究,合作研讨。(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的问题,学生可自主质疑)

5.学生查找资料,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进一步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及图片,了解更多有关世界文

化遗产的知识,并从中感受到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和社会信息。通过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加深认识和体会。]

活动三:背后的故事

1.找一找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2.仔细观察图片,思考图中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你会联想到什么?

3.小组交流,谈各自感受。

4.全班汇报、总结。

[设计意图:知道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故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总结活动收获。师:为了发展旅游事业,有些地区将古建筑按照现代人的想法重新翻新,有的还在古遗迹上建起了新的游乐设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思考,查找相关资料,准备下节课展开辩论。)

3.总结: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的国宝,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都应保护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个性化见解,帮助学生树立对文物保护的关注和责任意识。]

第二课时

活动一:我的调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调查表)组织学生课前展开调查,并填写好相关表格。

2.(出示图片)谈谈看到古遗迹被人为毁坏的感受。

3.写一写“古遗迹的哭诉”,在同学中进行交流。

活动二:小小辩论会

1.围绕教材第76页问题,召开小小辩论会。(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利益与历史价值的矛盾对立中,应怎样保护古遗迹。

2.共同完成“我们的公约”,争当“文物保护小宣传员”。

五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

课题:第三单元 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第二课 我国的国宝 (两课时)

设计理念: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教学中,我努力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创设贴近教学实际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个性化的见解,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对我国的古代遗产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透过历史遗迹,去探究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古遗迹的价值,知道这些古代的文明是失而不能复得的,树立保护古遗迹和文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教材内容,拓宽教学空间,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难点:

树立文物保护意识,提高对保护古遗迹的认识及思考能力、道德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愉快参与。

1.(课件出示“世界文化遗产分布表”)

师: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都有祖先留下的遗迹。它们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其中有许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猜一猜,地图上的红点是哪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地址?

2.学生猜猜看,说对了,课件点击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猜一猜的环节能大大激发学生寻找古遗迹的兴趣,并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了解。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意识到祖国文化遗产之多,从而进一步生成探究兴趣。]

(二)活动探究,交流感悟。

活动一:世界文化遗产中国行

1.课前组织学生查找资料,运用自己参观、旅游时的所见所闻和文字、图片、照片等向大家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小组交流,互享资源。

3.全班交流研讨,展示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

(课件配乐出示组图:天坛、周口店、丽江古城、庐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知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及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全班研讨,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密切拉近学生与世界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

活动二:探索古遗迹

1.学生自愿组成合作小组,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探究式学习。(找图片、查资料、讲一讲古遗迹背后的故事……)

2.课件出示学习资源 秦兵马俑博物

长城文化网

中国经济网\旅游频道\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

百度搜索

3.课件出示组图配简短文字说明。

[大足石刻(重庆)、孔府、孔庙、孔林(山东曲阜)、秦兵马俑(陕西西安)、万里长城(北京)……]

4.问题探究,合作研讨。(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的问题,学生可自主质疑)

5.学生查找资料,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进一步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及图片,了解更多有关世界文

化遗产的知识,并从中感受到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和社会信息。通过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加深认识和体会。]

活动三:背后的故事

1.找一找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2.仔细观察图片,思考图中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你会联想到什么?

3.小组交流,谈各自感受。

4.全班汇报、总结。

[设计意图:知道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故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总结活动收获。师:为了发展旅游事业,有些地区将古建筑按照现代人的想法重新翻新,有的还在古遗迹上建起了新的游乐设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思考,查找相关资料,准备下节课展开辩论。)

3.总结: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的国宝,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都应保护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个性化见解,帮助学生树立对文物保护的关注和责任意识。]

第二课时

活动一:我的调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调查表)组织学生课前展开调查,并填写好相关表格。

2.(出示图片)谈谈看到古遗迹被人为毁坏的感受。

3.写一写“古遗迹的哭诉”,在同学中进行交流。

活动二:小小辩论会

1.围绕教材第76页问题,召开小小辩论会。(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利益与历史价值的矛盾对立中,应怎样保护古遗迹。

2.共同完成“我们的公约”,争当“文物保护小宣传员”。


相关内容

  • 3-3快乐的六一
  • 人教科标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 3-3快乐的六一 杨福臻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 教学导入 教学资料 学习目标 文本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 返回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 1.看录像,了解六一活动盛况,感受六一儿童节的快乐. 2 ...

  • 三年级下册思品教案
  •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 年级下 册第一单元<1. 互相帮助>教学设计(图文结构式备课) 执教 教材简析:本课教学内容是简单浅显的,道理学生也易懂.因此多搜集有关事例.图片.故事用这些数据.直观材料引导学生的学习,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引导学生明白在这个大家庭,要互相关心,团结友 ...

  • (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 (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第一课 别把尊严丢了 第一课时 尊重自己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2.尊严不是一时的得失,更不是财富的多寡,而是你是否把自己当做大写的人. 教学过程 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都不愿失去尊严,人格尊严是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的精 神根基,没有了它,人只剩下空空的躯 ...

  • 文件夹[天雷教学设计1-7]
  • 教学设计综合版7(天雷教育的文件夹)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的教学导入与教学情境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的教学导入与教学情境.复习教案:思想品德第三课走近老师第一框 教案人民版七年级上.doc复习教案:思想品德第三课走近老师第一框 教案人民版七年级上.doc.复习教案:思想品德第三课走近老师第一框 教案人民版 ...

  •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小学教案人教课标7册-<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 教案中心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美术品德各科 - 多彩教育网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空间豆瓣网搜狐微博MSNQQ收藏淘江湖百度贴吧谷歌Buzz更多...百度分享游客,您好 免费注册 用户登录 我来发表 ...

  • 2016年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 2016年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三年三班 林莉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 ...

  •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社会)目录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 扉页 编写人员 给小同学的话 给家长的话 目录 我上学了 1.我背上了新书包 2.校园铃声 3.新朋友 新伙伴 4.平安回家 祖国妈妈我爱您 5我们的国庆节 6祖国妈妈在我心中 我的一天 7和钟姐姐交朋友 8我很整洁 9我会好好吃 10 ...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 ...

  •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
  •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一个班,学生们经过三个半学年的品德课学习,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能关心他人,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对生活充满热情。一个寒假的时间,让孩子们增长了一些社会见闻,同样也有利于品德课的学习。 二、 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 ...

  •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为目标,用具体事列指导学生明理,以具体实践活动为学生导行,结合学生实际切实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二. 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