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员考试1

1、 危险因素定义: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 有害因素定义: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3、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A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B、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参照《企业职工上网事故分类》(GB6441—1968)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 、灼伤、火灾、坍塌、冒顶,

片帮、透水、爆破伤害、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

息、其他伤害。

4、 工艺设备、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从那几个方面识别?

1) 设备本身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如特种设备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许可证。

2) 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

3) 是否具备指示性安全措施。

4) 是否具备紧急停车的装置。

5) 是否具备检修时不能自动投入,不能自动反向运转的安全装置。

5、 由梯子登上作业平台时,其踏板与作业点的高度相同,梯子至少高过平台1m,否则设

置另外的扶手。 梯子每间隔9m设置一个可供休息的立足点。 梯子的立足角应该大致

为 75°。

6、 腐蚀的危险与有害包括那几类?

1) 腐蚀造成管道、容器、设备、连接部件等的损坏。

2) 腐蚀使电气仪表受损,动作失灵。

3) 腐蚀介质对房建、基础、构架的损坏。

4) 腐蚀发生在内部表面时,肉眼不能发现,形成更大的隐患。

7、 GB13690—1992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将145种常用的化学危险品分为: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和遇湿易燃物体、氧化剂和有机过

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

8、 爆炸粉尘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1)、粉尘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2)、粉尘的粒度和粒度分布

3)、粉尘形状和表面分布。

4)、粉尘中的水分。

9、爆炸性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1)可燃性和微粉状态

2)在空气中搅拌、悬浮式流动

3)达到爆炸极限。

4)存在点火源。

10、工业噪声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

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噪声

11、建筑中的“四害”指的是哪四害?

高处坠物、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伤害。

12、重大危险源指的是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甲供、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得单元。 重大危险源应该参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识别》 (GB18218-2009)进行识别。

13、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

14、防坠落器具:安全带、安全绳、安全网。

15、使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代替应当配备的劳动保护用品。

16、国家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用人单位采购、发放和使用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

17、安全帽帽衬顶端与帽壳内侧留有不小于25—50mm 的垂直缓冲距离,距侧面应该有不小于5—20mm的水平距离。(考点)

18、安全帽一般使用年限为3年。

19、绝缘手套使用时,应将上衣袖口套入手套筒口内。使用绝缘靴应将裤管套靴筒内。穿绝缘鞋是,裤管不宜厂及鞋底外沿条高度更不能厂及地面。

20、安全带使用时,应将钩、环挂牢,卡子扣紧。高挂低用。

第二章节

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定点经营单位,由省级劳动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定,审查合格的发给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指定点经营证书。

2、安全帽实验项目:常温冲击、穿刺。 冲击力需小于4900N(500kg),钢锥不接触头模表面,每年抽检一次。

3、消除和控制工程建设危险源的主要手段是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在安全防护措施中,工程防护是第一位的。

4、凡在不同的层次中处于空间贯通的高处作业就是立体交叉作业。

5、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6、设置防护栏杆和其他围护措施分成哪三类?

1)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应达到1.2m,三道栏杆。

2)设置安全网。

3)设置安全们。

7、各种预留洞口,可在盖板上方漆红白相间油漆或者黄色警戒线色。

8、脚手架搭设要求:在墙面、屋面或者其他构筑物上搭建脚手架时,均应验算其结构的承受强度,如果强度不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9、脚手架使用与防护:

1)确保脚手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坚固性。如重荷载(同时作业超过两层等)脚手架、施工荷载显著偏于一侧的脚手架和高度超过15m的脚手架必须要进行设计和计算。

2)严格控制使用荷载。由于脚手架使用荷载的变动性较大,因此建议安全系数为3.0.

10、深井沟内作业的危险危害因素

边坡坍塌、塌方、灌涌、有毒气体中毒和窒息、触电事故。

11、考点:参见p39

易燃易爆物质火灾分类。特别重要。

12、泡沫灭火器只适用于油类火灾。

13、电气开关箱内部允许存放任何物品以免导电燃烧。

14、凡采用110kv以上电源装置,仪器的金属部分必须安装接地线或者漏电保护装置,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有绝缘手柄,并确定其安全可靠。

15、遇到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电气设备灭火一般采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16、容器内作业存在的危险因素:

中毒和窒息、火灾或爆炸事故、触电事故、各类粉尘超标引发职业病。

17、容器内作业时,要求氧气含量达到正常的19.59%---23.5%,必要时可采用空气压缩和其他方法进行气体置换。

18、试运行其间容器内进行抢修作业前,应采取强迫通风办法,是内部温度不超过40°,

但严禁用氧气作为通风源。

19、容器检修时,照明电压应为安全电压,漏电保护器和控制箱应该放在容器外。

20、焊接工作前,首先应检查焊机和工具是否完好,安全可靠,如焊钳、焊接电缆绝缘是否有损坏,焊机外壳接地和焊机的各接地点是否完好,配电盘必须一机一闸一保护。

21、在密集焊接作业场所:不得在易燃易爆物品存周围10m范围内焊接,在焊接、热处理地点5m范围内,应请出易燃易爆物品,无法清除时要采用隔离和防护措施。

22、金属容器及坑井内焊接作业时应满足哪些要求?

1)采取防止触电措施。

2)在金属容器内不得同时进行电焊、气焊作业。

3)应设置通风装置。

4)衣帽必须干燥,脚下应垫绝缘垫。

5)入口处设专人监护并设焊机二次回路的切断开关,若发生意外,马上切断电源。

23、环形配线电路。参见p49。

优点:任一线路发生故障均不会造成供电中断,供电可靠性高,并可使电压损耗和电能损耗减少。

24、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内总配电屏和室外总配电箱或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三级配电、三级保护。

25、电屏或者总配电箱边应设置一只消防专用配电箱,其电源从总配电屏或者总配电箱上端头直接引入,根据现场大小,一般考虑负荷为30—50kw。

26、动力配电箱与照明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与照明线路应该分路设置。

27、分配电箱与总配电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考点)

28、固定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该大于1.3m,小于1.5m。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垂直距离应该大于0.6m、小于1.5m。

29、临时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写。技术负责人审核,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30、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得大于15mA。动作时间均应该小于0.1s。

31、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维修。

32、室外灯具的安装高度应该大于3m,室内灯具应大于2.4m,大功率的金属氯化灯和钠灯

应大于5m。

33、在那些情况下现场照明应该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1)室内线路和灯具安装低于2.4m。

2)在潮湿和易接触及带电体的工作场所。

3)使用手持照明灯具

34、配线应分色(包括配电箱内连接),相线L1为黄色、L2为绿色、L3为红色、工作零线N线为黑色、保护零线PE为绿黄双色。

35、电工必须持证上岗、随身携带,以便检查。

36、脚手架与外电架空线路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1kv以下 4m ,1—10kv 6m 。

37、接地体可采用50*5角钢或者50钢管,长度为2.5m,不得使用螺纹钢。

38、所有配电箱和开关箱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检查和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和维修是必须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施工现场停电一个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挂接其他临时用电设备。

39、职工室内使用大功率电气,无法控制。消除方法:我们可以在生活区照明配电箱中,按班组划分成为几个区,分别拉线,在每个区得供电线路上安装2A保险丝或者继电器,哪一路断开,就说明那个班组有违规行为。

40、大部分可燃物质都是碳氢化合物。主要的依然场所参见p63.

41、易燃场所现场防火的要求一般有哪些?

1)现场禁止吸烟。

2)在易燃易爆区域动火,必须有动火证、动火工作票。

3)库房建设与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的防火规定。

4)严格执行易燃易爆物品领用和现场管理措施。

5)现场消防器材等需配备齐全。

42、焊接作业及焊条库和烘箱的防火要求?参见p64.

43、焊完焊件应将火熄灭,待焊件冷却,并确认无焦味、烟气后离开。

44、油漆涂装作业防火要求:禁止明火、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必须加盖密封、作业场所涂料存放量不得超过两天的使用量、现场配备灭火器材。

45、灭火方法: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者不燃烧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化学中断法。

45、常用的灭火器材:

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灭油脂类、石油类产品及一般固体物质的初气火灾。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石油类及其产品、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期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

46、火灾逃生方法:用毛巾、手帕捂住鼻嘴,逃生时要不要直立行走应该弯腰或者匍匐前进。

47、毒性材料按他们对身体的有害效应分为:影响全身的毒素、窒息剂和刺激剂。按生物作用分:麻醉性、腐蚀性、刺激性、过敏性、神经性、致热源性等有毒物品。参见p75

48、施工过程中遇见的有毒发生的环境有哪些?

1、保温作业 2、油漆作业 3、焊接作业 4、使用氯气等有毒物质的化学制水等环境。 5、进入有H2S/CO等有毒气体的深井、深沟作业。

49、油漆作业防护室内配料及施工应通风良好且站在上风头。不得在油漆施工中和刚刚完成的室内作为宿舍使用。油漆人员应该进行体检。

50、焊接作业人员应该穿戴白色工作服,戴防护面罩和其他绝缘用品。

51、危险的化学品指的是物质本身具有某种危险特性,当受到摩擦、撞击、震动、接触热源或者火源。日光暴晒、遇水受潮、遇性能相抵触物品等外界条件作用,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环境污染等事故发生的化学品。

52、危险化学品类别:第一类 爆炸品、第二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 易燃液体 、第四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五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七类 放射性物品 、第八类 腐蚀品 。

53、在处理各个特定危害时,以下四条应该作为预防的基本原则:

1、取代,无毒代有毒,低毒代高毒。2、变更工艺 。3、隔离,密闭危险源或者增大操作者与有害物之间的距离等。4、通风,用全面通风或者局部通风手段排除或者降低有害物在空中的浓度。

54、化学品标签信息一般有:商品名、化学品特性、生产单位、电话及地址、危险标志、使用时需要注意预防的特殊危险、安全预防措施、批号。

55、提供并使用化学品的安全系数表(MSDS),其信息包括:

产品名称包括商品名和俗名。产品中的组分名称。危害性。急救措施。灭火措施。偶然泄露处理措施。处理、贮存。暴露控制及个体防护措施。参见p83.

第五章

1、

特种作业防护 特种作业包括: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

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操作、制冷作业、爆破作业、矿山通风作业、矿山排水作业等

2、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多选题)

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初中以上文凭、符合相应的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条件。

3、

4、 感知电流就是引起人感觉的最小电流。 摆脱电流指人体触电后能够摆脱的最大电流,成年男性一般为16mA,成年女性一

般为10.5mA。

5、

6、 致命电流指在较短时间内危急生命的最小电流,100mA为致命电流。(考点) 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电流越大,电击的危害性就增加。人触及不会引起生命危险的

电压称为安全电压,我国规定为36v,潮湿及容器内行灯的安全电压为12v。

7、

8、

9、

10、 低压系统为1000v以下。 单项触电:人在地上或其他导体,人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 两相触电:人体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 跨步触电:当带电体发生接地故障时,会在带电体接地点周围的地面上形成电位分

布,两脚接触不同的电压。

11、 焊接切割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粉尘、有毒气体、电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高温

等。在电弧焊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氟化氢等。

12、 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光。其中红外线主要伤害眼睛及裸露的皮肤,

引起角膜结膜炎和皮肤红斑症。

13、

14、

15、 各类起重机械作业的基本安全要求有哪些:安全防护装置(内容参见p95)。 起重机 主滑线三相都应设指示灯,颜色为黄绿红。 防护栏杆:高于2m的工作位置应该装设防护栏。护栏高度应大于1050mm,立柱

间距应该小于100mm,横杆间距为350mm—380mm,底部装底围板,走道板应该采用厚度大于4mm的花纹钢板,室内不得留有预留孔。

16、 卷扬机的卷筒与导向滑轮中心线应对正。卷筒轴心线与导向滑轮轴心线的距离:对

平卷筒应不小于卷筒长度的20倍,对有槽卷筒不应该小与卷筒长度的15倍。钢丝绳应该从卷筒下方卷入,卷筒上的钢丝绳应排列整齐,作业时钢丝绳卷绕在卷筒上的安全圈数不小于5圈,回卷后最外层钢丝绳应低于卷筒突缘2倍钢丝绳直径的高度。

17、 在有大雨、大雾或者六级级以上的大风时,电梯应停止运行,并将梯笼降至最底层,

切断电源。

18、

19、

20、 挂吊时,吊挂绳之间的夹角不应小于120°,以免挂绳受力过大。 目前的安全防护装置有:安全启动装置、机械防护装置、自动保护装置。 使用砂轮机作业使用前应检查砂轮机的防护罩和防尘装置是否完好,砂轮机是否受

潮、裂纹、撞伤等,若有上述缺陷,立即禁止使用。

21、 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物理处理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沉淀、过滤等。 化学

处理方法包括焚烧、热解及溶出。 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分解和厌氧分解等。(考点)

22、

23、

24、

25、 固体废弃物预处理技术:压实、破碎、分选、脱水和干燥等技术。 危险固体废弃物得处理技术:焚烧法、填埋法、固化法、化学法、生物法。(考点)。 噪声污染的发生三要素:噪声源、噪声传播途径和接受者。 水体污染处理技术:

物理方法:过滤法、沉淀法、气浮法、离心分离法。

化学法 :沉淀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

物理化学处理法(简称物化法)

生物处理法。 1) 2) 3) 4)

26、

27、 放射性辐射防护方法:时间保护、距离保护、屏蔽保护。 安装施工过程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有:同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28、 环境因素识别应从那几个方面识别:固体废弃物、噪声、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

放射性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其他环境问题的地区性问题。

29、 事故发生的几个特性:因果性、随机性、潜伏性、可预见性。事故发生的随机性是

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前后的严重程度是偶然的,这给预见事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0、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

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职责有关部门报告。

31、 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2、 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监督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3、 一般事故上报至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监督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

有关部门。

34、 事故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日,事故造成的伤

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35、 因工伤亡事故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灼烫、火灾、

触电、淹溺、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36、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组织和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

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等组织调查组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

37、 事故调查组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

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单延长时间不得超过60日。

38、

39、

40、 事故调查记录、照相、录像、事故图材料要求。参见p128. 确定事故原因时,应先从直接原因入手,在分析找出事故的全部原因。 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分析事故,找出事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

原因,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人。参见p130.

41、

42、 责任员:直接责任人、主要责任人、领导责任人。参见p130.(考点) 在领导责任者中按职责范围划分为:直接领导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者、一般领导

责任者。(需要详细看)p131.

43、 事故处理原则“四不放过”:事故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

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对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考试重点)

44、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调查报告之

日起15日内作出批复,特备重大事故,30日内作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时间不得超过30日。

45、

46、

47、 我国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自理。 企业安全生产组织管理的内容。参见p138 了解 确定事故间接原因的入手点有哪些?

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

教育培训不够或未经过培训。

劳动组织不合理。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知道错误。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者不健全。

没有或不认真设置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1) 2) 3) 4) 5) 6)

48、 下面哪些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设备、工具、附件有缺陷。

个人劳动防护品、用具缺乏或者有缺陷。

光线不足或者工作地点或者通道情况不良。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者不健全。

劳动组织不合理。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者指挥不当。

技术或者设计上的缺陷。

不懂得技术操作规程。

违法操作规范或者劳动纪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49、 按照国家事故分类标准,从那七个方面进行伤害分析?

受伤部位、受伤性质、伤害方式、起因物、致害物、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考点)

50、 事故划分原则:

要着重考虑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方面因素。

一次事故中同时存在的两个及以上直接原因,应以先发的、诱导性的而原因作为确定事故类别的主要依据。 1) 2)

3)

51、 突出事故的专业特性。(需要多看p125) 安全事故分类:(参见p126)特别重要。

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

1)

经济损失。

2) 重大事故。造成10---30人死亡或者50--100人重伤,或者5000万元---1亿元直

接经济损失

3) 较大事故。造成3---10人死亡或者10--50人重伤,或者1000万元---5000万元

直接经济损失

4) 特别重大事故。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

济损失。

52、 例题: 特别重要。

安全检查内容(伍检查):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安全检查按层次性和专业性可以分为以下哪几种形式?参见p146.

1)

2)

3)

4)

5)

6) 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进行上下级检查。 定期安全检查。 专业性安全检查。 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检查。 施工现场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

安全检查的要求有哪些?

1)

2)

3)

4)

5) 各种安全检查都应该根据检查要求配备力量。 各种安全检查都应有明确的检查目的和检查项目、内容及标准。 检查记录是安全评价的依据。 安全检查需要认真地、全面地进行系统分析,安全评价应恰如其分。 整改是安全检查工作的组成部分,是防患于未然的关键。

对检查出来的的隐患的处理方式?

1) 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应该进行登记,不仅作为整改的依据而且提供安全动态的

重要信息。

2) 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引起整改单位重视,对凡是有即发性事故的危险隐患,检

查人员应责令停止,被查出单位应立即整改。

3)

4)

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行为,检查人员可以当场指出,进行纠正。 被检查单位领导对检查出的隐患,应立即研究其整改方案,定人、定期限、定

措施,立即进行整改。

5) 整改完成后要及时报给有关部门,归口部门要派员进行复查,经复查整改合格

后,进行销案。

53、

54、 安全检查评分,参见p147. (重要) 多人对同一项目检查评分时,应按加权评分方法确定分值,专职安全人员的权值为

0.6,其他人员权值为0.4 。(必考)

55、 安全评分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级。具体内容参见p148. (这点很重要,可

能出考题)

56、 企业定期检查时,采用《检查标准》开展工作时通常采用:看、量、测、动作实验

等方法进行。

57、 三级安全教育一般由安全、教育和劳资等部门配合组织进行。新工人经教育考试合

格后才批准上岗。

58、

59、

60、 三级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参见p149 (特备重要,可能出多选题)。 安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安全生产,安全控制的方针也符合安全生产的方针。 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

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六关指的是: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必考)

61、 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载体或者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包

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得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

62、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

必要条件,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了解)

63、

64、

65、

66、 安全教育的要求、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等参见p167 重要。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参见p173 本节较繁杂,了解即可。 粒子状态污染物包括降尘、飘尘。其中降尘粒径大于10um ,飘尘粒径小于10um。 气体污染物的自理技术: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烧法、冷凝法、生物法。(考

点)

67、 施工现场100人以上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时可简易设置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

防止污染。

68、

凡在人口稠密的区域进行强噪音作业时,要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0点到次日

6点之间停止作业。

69、

7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本内容由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构成。参见p18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核心要素和辅助性要素。具体概念

参见p184 了解

71、

72、

73、 安全生产法从2002年11月1日实施。 生产单位主要负责的安全职责包括哪些?参见p201 。(可能出多选题)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指的是生产经营单位内设的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构,

其工作人员都是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74、 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从业三百人以上的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配备专职安全和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三百人以下的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了解)

75、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的八项权利:知情权、建议权、批评和检举控告权、拒绝

权、紧急避险权、从业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和获得赔偿权、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权利。(特别重要)

76、

77、

78、

79、

80、 从业人员的三相义务。参见p204。(多选题考点) 实施总承包的建设工程,由总承包单位负责上报事故。 事故调查组织的组成形式?参见p205 (了解) 生产单位的在生产中应肩负的法律责任有哪些?参见p208 (可以看一下,了解) 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施

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现场施工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板房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考点,特别重要)

81、

82、 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建设行政主管

部门或者相关部门考格合格后上岗。

83、 施工单位应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进行至少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

训情况记录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84、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职责、意外伤害赔偿保证的内容。参见p213.(考点,多

选题)

安全生产法的第26条规定。参见p210.(此为考点,需掌握)

85、 建设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相关的安全施工技术要求向

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做出详细的说明,并有双方签字。

86、 施工大内在施工现场入口、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

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两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物存放部位等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其标志应符合国家标准。

87、 使用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的机具及配件,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出租单

位和安装单位共同验收。

88、 施工单位应当自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施验收合格之

日起30日内,向有关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该设置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89、

90、 施工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参见p216 (多选题考点,特别重要)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于2004年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2004年

1月13日实施,其包括24条。

91、

92、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请有关知识。参见p219. (了解)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在期满前3个月

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严格遵守有关相关法规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期满的单位经原颁发机关同意后,不在审查,有效期限延期3年。

93、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生产的单位肩负的法律责任有哪些?(参见p220. 此为

考点)

94、 消防设计文件的审核和验收有关知识。参见p225. 其中考点在于:建设单位自依法

取得施工许可后七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的送至公安消防单位备案。

95、 项目消防设计图纸必须由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批示后,施工队伍才能进场施工,

开工前须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及施工队伍的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对已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批准的施工图纸会审,并由消防设计建审意见精神对施工图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改。

96、

97、

98、 P231 可以看一下特种设备的相关知识。 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具备的条件。(参见p234 。此为重点)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和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

造、维修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社区的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

99、

制造和安装中接受监督和最终产品的认可。(参见p236,特别重要,此为考点)

100、 竣工验收后的技术交移:为了留足资料的整理时间,条例规定验收后30天内移交。

(参见p237)

1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编写内容和格式包括:

1)

2)

3) 程序文件要针对需要编制程序文件体系的管理要素。 程序文件的内容可按5w1h 的顺寻和内容编写。 程序文件的一般格式。 参见p198 (考点应该为该三点,多选题)

102、 安全控制的目标有哪些?

1)

2)

3)

4)

减少或者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目标。 减少或者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的目标。 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 安全管理的目标。

1、 危险因素定义: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 有害因素定义: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3、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A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B、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参照《企业职工上网事故分类》(GB6441—1968)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 、灼伤、火灾、坍塌、冒顶,

片帮、透水、爆破伤害、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

息、其他伤害。

4、 工艺设备、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从那几个方面识别?

1) 设备本身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如特种设备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许可证。

2) 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

3) 是否具备指示性安全措施。

4) 是否具备紧急停车的装置。

5) 是否具备检修时不能自动投入,不能自动反向运转的安全装置。

5、 由梯子登上作业平台时,其踏板与作业点的高度相同,梯子至少高过平台1m,否则设

置另外的扶手。 梯子每间隔9m设置一个可供休息的立足点。 梯子的立足角应该大致

为 75°。

6、 腐蚀的危险与有害包括那几类?

1) 腐蚀造成管道、容器、设备、连接部件等的损坏。

2) 腐蚀使电气仪表受损,动作失灵。

3) 腐蚀介质对房建、基础、构架的损坏。

4) 腐蚀发生在内部表面时,肉眼不能发现,形成更大的隐患。

7、 GB13690—1992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将145种常用的化学危险品分为: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和遇湿易燃物体、氧化剂和有机过

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

8、 爆炸粉尘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1)、粉尘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2)、粉尘的粒度和粒度分布

3)、粉尘形状和表面分布。

4)、粉尘中的水分。

9、爆炸性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1)可燃性和微粉状态

2)在空气中搅拌、悬浮式流动

3)达到爆炸极限。

4)存在点火源。

10、工业噪声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

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噪声

11、建筑中的“四害”指的是哪四害?

高处坠物、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伤害。

12、重大危险源指的是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甲供、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得单元。 重大危险源应该参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识别》 (GB18218-2009)进行识别。

13、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

14、防坠落器具:安全带、安全绳、安全网。

15、使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代替应当配备的劳动保护用品。

16、国家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用人单位采购、发放和使用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

17、安全帽帽衬顶端与帽壳内侧留有不小于25—50mm 的垂直缓冲距离,距侧面应该有不小于5—20mm的水平距离。(考点)

18、安全帽一般使用年限为3年。

19、绝缘手套使用时,应将上衣袖口套入手套筒口内。使用绝缘靴应将裤管套靴筒内。穿绝缘鞋是,裤管不宜厂及鞋底外沿条高度更不能厂及地面。

20、安全带使用时,应将钩、环挂牢,卡子扣紧。高挂低用。

第二章节

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定点经营单位,由省级劳动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定,审查合格的发给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指定点经营证书。

2、安全帽实验项目:常温冲击、穿刺。 冲击力需小于4900N(500kg),钢锥不接触头模表面,每年抽检一次。

3、消除和控制工程建设危险源的主要手段是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在安全防护措施中,工程防护是第一位的。

4、凡在不同的层次中处于空间贯通的高处作业就是立体交叉作业。

5、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6、设置防护栏杆和其他围护措施分成哪三类?

1)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应达到1.2m,三道栏杆。

2)设置安全网。

3)设置安全们。

7、各种预留洞口,可在盖板上方漆红白相间油漆或者黄色警戒线色。

8、脚手架搭设要求:在墙面、屋面或者其他构筑物上搭建脚手架时,均应验算其结构的承受强度,如果强度不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9、脚手架使用与防护:

1)确保脚手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坚固性。如重荷载(同时作业超过两层等)脚手架、施工荷载显著偏于一侧的脚手架和高度超过15m的脚手架必须要进行设计和计算。

2)严格控制使用荷载。由于脚手架使用荷载的变动性较大,因此建议安全系数为3.0.

10、深井沟内作业的危险危害因素

边坡坍塌、塌方、灌涌、有毒气体中毒和窒息、触电事故。

11、考点:参见p39

易燃易爆物质火灾分类。特别重要。

12、泡沫灭火器只适用于油类火灾。

13、电气开关箱内部允许存放任何物品以免导电燃烧。

14、凡采用110kv以上电源装置,仪器的金属部分必须安装接地线或者漏电保护装置,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有绝缘手柄,并确定其安全可靠。

15、遇到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电气设备灭火一般采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16、容器内作业存在的危险因素:

中毒和窒息、火灾或爆炸事故、触电事故、各类粉尘超标引发职业病。

17、容器内作业时,要求氧气含量达到正常的19.59%---23.5%,必要时可采用空气压缩和其他方法进行气体置换。

18、试运行其间容器内进行抢修作业前,应采取强迫通风办法,是内部温度不超过40°,

但严禁用氧气作为通风源。

19、容器检修时,照明电压应为安全电压,漏电保护器和控制箱应该放在容器外。

20、焊接工作前,首先应检查焊机和工具是否完好,安全可靠,如焊钳、焊接电缆绝缘是否有损坏,焊机外壳接地和焊机的各接地点是否完好,配电盘必须一机一闸一保护。

21、在密集焊接作业场所:不得在易燃易爆物品存周围10m范围内焊接,在焊接、热处理地点5m范围内,应请出易燃易爆物品,无法清除时要采用隔离和防护措施。

22、金属容器及坑井内焊接作业时应满足哪些要求?

1)采取防止触电措施。

2)在金属容器内不得同时进行电焊、气焊作业。

3)应设置通风装置。

4)衣帽必须干燥,脚下应垫绝缘垫。

5)入口处设专人监护并设焊机二次回路的切断开关,若发生意外,马上切断电源。

23、环形配线电路。参见p49。

优点:任一线路发生故障均不会造成供电中断,供电可靠性高,并可使电压损耗和电能损耗减少。

24、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内总配电屏和室外总配电箱或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三级配电、三级保护。

25、电屏或者总配电箱边应设置一只消防专用配电箱,其电源从总配电屏或者总配电箱上端头直接引入,根据现场大小,一般考虑负荷为30—50kw。

26、动力配电箱与照明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与照明线路应该分路设置。

27、分配电箱与总配电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考点)

28、固定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该大于1.3m,小于1.5m。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垂直距离应该大于0.6m、小于1.5m。

29、临时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写。技术负责人审核,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30、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得大于15mA。动作时间均应该小于0.1s。

31、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维修。

32、室外灯具的安装高度应该大于3m,室内灯具应大于2.4m,大功率的金属氯化灯和钠灯

应大于5m。

33、在那些情况下现场照明应该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1)室内线路和灯具安装低于2.4m。

2)在潮湿和易接触及带电体的工作场所。

3)使用手持照明灯具

34、配线应分色(包括配电箱内连接),相线L1为黄色、L2为绿色、L3为红色、工作零线N线为黑色、保护零线PE为绿黄双色。

35、电工必须持证上岗、随身携带,以便检查。

36、脚手架与外电架空线路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1kv以下 4m ,1—10kv 6m 。

37、接地体可采用50*5角钢或者50钢管,长度为2.5m,不得使用螺纹钢。

38、所有配电箱和开关箱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检查和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和维修是必须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施工现场停电一个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挂接其他临时用电设备。

39、职工室内使用大功率电气,无法控制。消除方法:我们可以在生活区照明配电箱中,按班组划分成为几个区,分别拉线,在每个区得供电线路上安装2A保险丝或者继电器,哪一路断开,就说明那个班组有违规行为。

40、大部分可燃物质都是碳氢化合物。主要的依然场所参见p63.

41、易燃场所现场防火的要求一般有哪些?

1)现场禁止吸烟。

2)在易燃易爆区域动火,必须有动火证、动火工作票。

3)库房建设与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的防火规定。

4)严格执行易燃易爆物品领用和现场管理措施。

5)现场消防器材等需配备齐全。

42、焊接作业及焊条库和烘箱的防火要求?参见p64.

43、焊完焊件应将火熄灭,待焊件冷却,并确认无焦味、烟气后离开。

44、油漆涂装作业防火要求:禁止明火、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必须加盖密封、作业场所涂料存放量不得超过两天的使用量、现场配备灭火器材。

45、灭火方法: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者不燃烧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化学中断法。

45、常用的灭火器材:

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灭油脂类、石油类产品及一般固体物质的初气火灾。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石油类及其产品、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期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

46、火灾逃生方法:用毛巾、手帕捂住鼻嘴,逃生时要不要直立行走应该弯腰或者匍匐前进。

47、毒性材料按他们对身体的有害效应分为:影响全身的毒素、窒息剂和刺激剂。按生物作用分:麻醉性、腐蚀性、刺激性、过敏性、神经性、致热源性等有毒物品。参见p75

48、施工过程中遇见的有毒发生的环境有哪些?

1、保温作业 2、油漆作业 3、焊接作业 4、使用氯气等有毒物质的化学制水等环境。 5、进入有H2S/CO等有毒气体的深井、深沟作业。

49、油漆作业防护室内配料及施工应通风良好且站在上风头。不得在油漆施工中和刚刚完成的室内作为宿舍使用。油漆人员应该进行体检。

50、焊接作业人员应该穿戴白色工作服,戴防护面罩和其他绝缘用品。

51、危险的化学品指的是物质本身具有某种危险特性,当受到摩擦、撞击、震动、接触热源或者火源。日光暴晒、遇水受潮、遇性能相抵触物品等外界条件作用,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环境污染等事故发生的化学品。

52、危险化学品类别:第一类 爆炸品、第二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 易燃液体 、第四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五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七类 放射性物品 、第八类 腐蚀品 。

53、在处理各个特定危害时,以下四条应该作为预防的基本原则:

1、取代,无毒代有毒,低毒代高毒。2、变更工艺 。3、隔离,密闭危险源或者增大操作者与有害物之间的距离等。4、通风,用全面通风或者局部通风手段排除或者降低有害物在空中的浓度。

54、化学品标签信息一般有:商品名、化学品特性、生产单位、电话及地址、危险标志、使用时需要注意预防的特殊危险、安全预防措施、批号。

55、提供并使用化学品的安全系数表(MSDS),其信息包括:

产品名称包括商品名和俗名。产品中的组分名称。危害性。急救措施。灭火措施。偶然泄露处理措施。处理、贮存。暴露控制及个体防护措施。参见p83.

第五章

1、

特种作业防护 特种作业包括: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

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操作、制冷作业、爆破作业、矿山通风作业、矿山排水作业等

2、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多选题)

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初中以上文凭、符合相应的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条件。

3、

4、 感知电流就是引起人感觉的最小电流。 摆脱电流指人体触电后能够摆脱的最大电流,成年男性一般为16mA,成年女性一

般为10.5mA。

5、

6、 致命电流指在较短时间内危急生命的最小电流,100mA为致命电流。(考点) 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电流越大,电击的危害性就增加。人触及不会引起生命危险的

电压称为安全电压,我国规定为36v,潮湿及容器内行灯的安全电压为12v。

7、

8、

9、

10、 低压系统为1000v以下。 单项触电:人在地上或其他导体,人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 两相触电:人体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 跨步触电:当带电体发生接地故障时,会在带电体接地点周围的地面上形成电位分

布,两脚接触不同的电压。

11、 焊接切割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粉尘、有毒气体、电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高温

等。在电弧焊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氟化氢等。

12、 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光。其中红外线主要伤害眼睛及裸露的皮肤,

引起角膜结膜炎和皮肤红斑症。

13、

14、

15、 各类起重机械作业的基本安全要求有哪些:安全防护装置(内容参见p95)。 起重机 主滑线三相都应设指示灯,颜色为黄绿红。 防护栏杆:高于2m的工作位置应该装设防护栏。护栏高度应大于1050mm,立柱

间距应该小于100mm,横杆间距为350mm—380mm,底部装底围板,走道板应该采用厚度大于4mm的花纹钢板,室内不得留有预留孔。

16、 卷扬机的卷筒与导向滑轮中心线应对正。卷筒轴心线与导向滑轮轴心线的距离:对

平卷筒应不小于卷筒长度的20倍,对有槽卷筒不应该小与卷筒长度的15倍。钢丝绳应该从卷筒下方卷入,卷筒上的钢丝绳应排列整齐,作业时钢丝绳卷绕在卷筒上的安全圈数不小于5圈,回卷后最外层钢丝绳应低于卷筒突缘2倍钢丝绳直径的高度。

17、 在有大雨、大雾或者六级级以上的大风时,电梯应停止运行,并将梯笼降至最底层,

切断电源。

18、

19、

20、 挂吊时,吊挂绳之间的夹角不应小于120°,以免挂绳受力过大。 目前的安全防护装置有:安全启动装置、机械防护装置、自动保护装置。 使用砂轮机作业使用前应检查砂轮机的防护罩和防尘装置是否完好,砂轮机是否受

潮、裂纹、撞伤等,若有上述缺陷,立即禁止使用。

21、 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物理处理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沉淀、过滤等。 化学

处理方法包括焚烧、热解及溶出。 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分解和厌氧分解等。(考点)

22、

23、

24、

25、 固体废弃物预处理技术:压实、破碎、分选、脱水和干燥等技术。 危险固体废弃物得处理技术:焚烧法、填埋法、固化法、化学法、生物法。(考点)。 噪声污染的发生三要素:噪声源、噪声传播途径和接受者。 水体污染处理技术:

物理方法:过滤法、沉淀法、气浮法、离心分离法。

化学法 :沉淀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

物理化学处理法(简称物化法)

生物处理法。 1) 2) 3) 4)

26、

27、 放射性辐射防护方法:时间保护、距离保护、屏蔽保护。 安装施工过程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有:同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28、 环境因素识别应从那几个方面识别:固体废弃物、噪声、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

放射性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其他环境问题的地区性问题。

29、 事故发生的几个特性:因果性、随机性、潜伏性、可预见性。事故发生的随机性是

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前后的严重程度是偶然的,这给预见事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0、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

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职责有关部门报告。

31、 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2、 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监督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3、 一般事故上报至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监督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

有关部门。

34、 事故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日,事故造成的伤

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35、 因工伤亡事故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灼烫、火灾、

触电、淹溺、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36、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组织和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

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等组织调查组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

37、 事故调查组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

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单延长时间不得超过60日。

38、

39、

40、 事故调查记录、照相、录像、事故图材料要求。参见p128. 确定事故原因时,应先从直接原因入手,在分析找出事故的全部原因。 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分析事故,找出事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

原因,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人。参见p130.

41、

42、 责任员:直接责任人、主要责任人、领导责任人。参见p130.(考点) 在领导责任者中按职责范围划分为:直接领导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者、一般领导

责任者。(需要详细看)p131.

43、 事故处理原则“四不放过”:事故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

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对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考试重点)

44、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调查报告之

日起15日内作出批复,特备重大事故,30日内作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时间不得超过30日。

45、

46、

47、 我国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自理。 企业安全生产组织管理的内容。参见p138 了解 确定事故间接原因的入手点有哪些?

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

教育培训不够或未经过培训。

劳动组织不合理。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知道错误。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者不健全。

没有或不认真设置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1) 2) 3) 4) 5) 6)

48、 下面哪些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设备、工具、附件有缺陷。

个人劳动防护品、用具缺乏或者有缺陷。

光线不足或者工作地点或者通道情况不良。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者不健全。

劳动组织不合理。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者指挥不当。

技术或者设计上的缺陷。

不懂得技术操作规程。

违法操作规范或者劳动纪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49、 按照国家事故分类标准,从那七个方面进行伤害分析?

受伤部位、受伤性质、伤害方式、起因物、致害物、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考点)

50、 事故划分原则:

要着重考虑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方面因素。

一次事故中同时存在的两个及以上直接原因,应以先发的、诱导性的而原因作为确定事故类别的主要依据。 1) 2)

3)

51、 突出事故的专业特性。(需要多看p125) 安全事故分类:(参见p126)特别重要。

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

1)

经济损失。

2) 重大事故。造成10---30人死亡或者50--100人重伤,或者5000万元---1亿元直

接经济损失

3) 较大事故。造成3---10人死亡或者10--50人重伤,或者1000万元---5000万元

直接经济损失

4) 特别重大事故。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

济损失。

52、 例题: 特别重要。

安全检查内容(伍检查):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安全检查按层次性和专业性可以分为以下哪几种形式?参见p146.

1)

2)

3)

4)

5)

6) 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进行上下级检查。 定期安全检查。 专业性安全检查。 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检查。 施工现场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

安全检查的要求有哪些?

1)

2)

3)

4)

5) 各种安全检查都应该根据检查要求配备力量。 各种安全检查都应有明确的检查目的和检查项目、内容及标准。 检查记录是安全评价的依据。 安全检查需要认真地、全面地进行系统分析,安全评价应恰如其分。 整改是安全检查工作的组成部分,是防患于未然的关键。

对检查出来的的隐患的处理方式?

1) 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应该进行登记,不仅作为整改的依据而且提供安全动态的

重要信息。

2) 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引起整改单位重视,对凡是有即发性事故的危险隐患,检

查人员应责令停止,被查出单位应立即整改。

3)

4)

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行为,检查人员可以当场指出,进行纠正。 被检查单位领导对检查出的隐患,应立即研究其整改方案,定人、定期限、定

措施,立即进行整改。

5) 整改完成后要及时报给有关部门,归口部门要派员进行复查,经复查整改合格

后,进行销案。

53、

54、 安全检查评分,参见p147. (重要) 多人对同一项目检查评分时,应按加权评分方法确定分值,专职安全人员的权值为

0.6,其他人员权值为0.4 。(必考)

55、 安全评分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级。具体内容参见p148. (这点很重要,可

能出考题)

56、 企业定期检查时,采用《检查标准》开展工作时通常采用:看、量、测、动作实验

等方法进行。

57、 三级安全教育一般由安全、教育和劳资等部门配合组织进行。新工人经教育考试合

格后才批准上岗。

58、

59、

60、 三级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参见p149 (特备重要,可能出多选题)。 安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安全生产,安全控制的方针也符合安全生产的方针。 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

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六关指的是: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必考)

61、 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载体或者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包

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得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

62、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

必要条件,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了解)

63、

64、

65、

66、 安全教育的要求、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等参见p167 重要。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参见p173 本节较繁杂,了解即可。 粒子状态污染物包括降尘、飘尘。其中降尘粒径大于10um ,飘尘粒径小于10um。 气体污染物的自理技术: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烧法、冷凝法、生物法。(考

点)

67、 施工现场100人以上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时可简易设置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

防止污染。

68、

凡在人口稠密的区域进行强噪音作业时,要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0点到次日

6点之间停止作业。

69、

7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本内容由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构成。参见p18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核心要素和辅助性要素。具体概念

参见p184 了解

71、

72、

73、 安全生产法从2002年11月1日实施。 生产单位主要负责的安全职责包括哪些?参见p201 。(可能出多选题)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指的是生产经营单位内设的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构,

其工作人员都是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74、 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从业三百人以上的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配备专职安全和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三百人以下的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了解)

75、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的八项权利:知情权、建议权、批评和检举控告权、拒绝

权、紧急避险权、从业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和获得赔偿权、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权利。(特别重要)

76、

77、

78、

79、

80、 从业人员的三相义务。参见p204。(多选题考点) 实施总承包的建设工程,由总承包单位负责上报事故。 事故调查组织的组成形式?参见p205 (了解) 生产单位的在生产中应肩负的法律责任有哪些?参见p208 (可以看一下,了解) 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施

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现场施工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板房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考点,特别重要)

81、

82、 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建设行政主管

部门或者相关部门考格合格后上岗。

83、 施工单位应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进行至少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

训情况记录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84、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职责、意外伤害赔偿保证的内容。参见p213.(考点,多

选题)

安全生产法的第26条规定。参见p210.(此为考点,需掌握)

85、 建设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相关的安全施工技术要求向

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做出详细的说明,并有双方签字。

86、 施工大内在施工现场入口、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

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两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物存放部位等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其标志应符合国家标准。

87、 使用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的机具及配件,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出租单

位和安装单位共同验收。

88、 施工单位应当自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施验收合格之

日起30日内,向有关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该设置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89、

90、 施工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参见p216 (多选题考点,特别重要)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于2004年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2004年

1月13日实施,其包括24条。

91、

92、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请有关知识。参见p219. (了解)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在期满前3个月

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严格遵守有关相关法规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期满的单位经原颁发机关同意后,不在审查,有效期限延期3年。

93、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生产的单位肩负的法律责任有哪些?(参见p220. 此为

考点)

94、 消防设计文件的审核和验收有关知识。参见p225. 其中考点在于:建设单位自依法

取得施工许可后七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的送至公安消防单位备案。

95、 项目消防设计图纸必须由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批示后,施工队伍才能进场施工,

开工前须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及施工队伍的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对已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批准的施工图纸会审,并由消防设计建审意见精神对施工图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改。

96、

97、

98、 P231 可以看一下特种设备的相关知识。 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具备的条件。(参见p234 。此为重点)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和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

造、维修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社区的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

99、

制造和安装中接受监督和最终产品的认可。(参见p236,特别重要,此为考点)

100、 竣工验收后的技术交移:为了留足资料的整理时间,条例规定验收后30天内移交。

(参见p237)

1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编写内容和格式包括:

1)

2)

3) 程序文件要针对需要编制程序文件体系的管理要素。 程序文件的内容可按5w1h 的顺寻和内容编写。 程序文件的一般格式。 参见p198 (考点应该为该三点,多选题)

102、 安全控制的目标有哪些?

1)

2)

3)

4)

减少或者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目标。 减少或者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的目标。 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 安全管理的目标。


相关内容

  • 安全生产资格考试
  • 安全生产资格考试与证书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安全生产资格考试及证书管理工作,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 ...

  • 准考证模板a
  • 晋城安全管理人员考试 晋城安全管理人员考试 补考证 准考证号 2090228001 姓 名 史永庄 工 种 安全管理人员 考试时间 09-2.28 下午14:30 考试地点 高庄技校 考 号 2 场8号 联系电话:2098442 晋城安全管理人员考试 补考证 准考证号 2090228003 姓 名 ...

  • 注册安全工程师文件
  • 各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直及中央驻豫有关单位: 根 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人事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通知>(豫人职 [2002]39号).<转发人事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通知>(豫人职[2003]2 ...

  • 2012年安徽注册安全工程师报名时间:
  • 2012 年安徽注册安全工程师报名时间 来源:考试大 2012 年 5 月 7 日 [分享考试大 • 共建考试大]2012 年安徽注册安全工程师报名时间:2012 年 5 月 18 日至 28 日. 皖人社秘[ 皖人社秘[2012]149 号 ] 关于 2012 年度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考务工 ...

  • 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国家教育考试统一科目考试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高考、成人高考、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的安全保密工作,贯彻“分级管理 ...

  • 北京大立教育成都分校消防工程师考试55问
  • 大立教育消防工程师考试55问 1.注册消防工程师是干什么的? 答:"注册消防工程师",是指经考试取得相应级别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并依法注 册后,从事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安全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2.注册消防工程师分几级? 答:注册消防工程师分为三级:高级.一级 ...

  • 保密工作实施细则
  • 河北省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 保密工作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国家教育考试统一科目考试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 ...

  • 安全工程师相关政策
  • 安全工程师相关政策: 注册安全工程师是指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英文译称 Certified Safety Engineer.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人事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 ...

  • 助理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大纲
  • 关于印发<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的通知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中央企业: 根据原人事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补充规定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121号)的有关 ...

  • 2015年中招体育考试安全应急预案
  • 2015年中招体育考试安全应急预案 为确保 2015 年我校中招体育考试工作顺利进行,预防突发安 全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考生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建立中招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领导组织机构 (一)成立2015 年高村一中中招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周利强 副 组 长:李自强 成 员:于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