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人| 让纤夫还原成纤夫(15.1.22)

(俄罗斯)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870-1873年)

◎ 远人

据说,俄罗斯写实主义画家列宾在西方艺坛名声有限。但在中国,这名字却家喻户晓。尤其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即使一个不涉足美术的人也十分眼熟。

画中是十一个年龄不等的纤夫费力地在河滩上行走,一条纤绳勒在他们前胸和臂膀,像是将他们捆成一处。他们拖住身后船只,沉重而疲惫地行走在炎阳炙烤的金黄沙滩上。船头有两个隐约可见的人,一个在扳橹,另一个穿红衣者拄杖立于船头。据说他就是这船的主人,也是这群纤夫的剥削者。

能在二十九岁的年龄完成一幅史诗作品,确能说明列宾天才横溢。这种天才,取决于作者以什么样的眼光来表达他所生存的时代。在列宾创造并完成这幅画的年头,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群魔》的年头,也是托尔斯泰动笔写下《安娜·卡列尼娜》第一章的年头。按屠格涅夫的说法,俄罗斯正处在风云动荡的激变“前夜”。

列宾这幅画,我们一向被告知,那些纤夫是被压迫者,船头那红衣人是剥削者。这个简单的二元对立不乏漫画和弱化之嫌。因为生活从来就是降临在个人身上的事,未见得随便哪个个人就能懂得政治强加在自己身上的阶级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从构思到完成的几年中,列宾的身份只是当时彼得堡美术学院的学生。尽管学院督促学生们学习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社会思想,但作为一个激情满怀的青年,列宾倒不一定就切实关心到政治。对他来说,绘画只是绘画,作品只是作品。这幅画的灵感来源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理论难说有必然关系。列宾关注纤夫,因为纤夫是一个社会构成。从他的毕生画作来看,俄罗斯每个构成都成为他的绘画对象。只是,在面对那些对象时,列宾都无不倾注出他的全部情感和全部才华。

过于强调阶级,往往只会使人无法看清个体。俄罗斯天才们的不凡之处,就在于他们将目光锁定在个体之上,锁定在生活之上,也锁定在艺术的原则之上。那些作者往往无法预料作品会遭到连自己也料想不到的解读。至少,托尔斯泰就不会想到他的作品会居然成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列宾也当然不会想到他的绘画会成为一件“控诉性”作品。

当对阶级的强调成为过去,我们在今天回顾这些作品,也许能产生更多感慨——安娜·卡列尼娜终于成为有血有肉的安娜·卡列尼娜,列宾的纤夫也终于能还原成生活的纤夫。

服从最高原则的艺术才能发散出艺术本身的最大魅力。这或许是我们今天面对这幅画得到的启迪。

(俄罗斯)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870-1873年)

◎ 远人

据说,俄罗斯写实主义画家列宾在西方艺坛名声有限。但在中国,这名字却家喻户晓。尤其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即使一个不涉足美术的人也十分眼熟。

画中是十一个年龄不等的纤夫费力地在河滩上行走,一条纤绳勒在他们前胸和臂膀,像是将他们捆成一处。他们拖住身后船只,沉重而疲惫地行走在炎阳炙烤的金黄沙滩上。船头有两个隐约可见的人,一个在扳橹,另一个穿红衣者拄杖立于船头。据说他就是这船的主人,也是这群纤夫的剥削者。

能在二十九岁的年龄完成一幅史诗作品,确能说明列宾天才横溢。这种天才,取决于作者以什么样的眼光来表达他所生存的时代。在列宾创造并完成这幅画的年头,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群魔》的年头,也是托尔斯泰动笔写下《安娜·卡列尼娜》第一章的年头。按屠格涅夫的说法,俄罗斯正处在风云动荡的激变“前夜”。

列宾这幅画,我们一向被告知,那些纤夫是被压迫者,船头那红衣人是剥削者。这个简单的二元对立不乏漫画和弱化之嫌。因为生活从来就是降临在个人身上的事,未见得随便哪个个人就能懂得政治强加在自己身上的阶级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从构思到完成的几年中,列宾的身份只是当时彼得堡美术学院的学生。尽管学院督促学生们学习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社会思想,但作为一个激情满怀的青年,列宾倒不一定就切实关心到政治。对他来说,绘画只是绘画,作品只是作品。这幅画的灵感来源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理论难说有必然关系。列宾关注纤夫,因为纤夫是一个社会构成。从他的毕生画作来看,俄罗斯每个构成都成为他的绘画对象。只是,在面对那些对象时,列宾都无不倾注出他的全部情感和全部才华。

过于强调阶级,往往只会使人无法看清个体。俄罗斯天才们的不凡之处,就在于他们将目光锁定在个体之上,锁定在生活之上,也锁定在艺术的原则之上。那些作者往往无法预料作品会遭到连自己也料想不到的解读。至少,托尔斯泰就不会想到他的作品会居然成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列宾也当然不会想到他的绘画会成为一件“控诉性”作品。

当对阶级的强调成为过去,我们在今天回顾这些作品,也许能产生更多感慨——安娜·卡列尼娜终于成为有血有肉的安娜·卡列尼娜,列宾的纤夫也终于能还原成生活的纤夫。

服从最高原则的艺术才能发散出艺术本身的最大魅力。这或许是我们今天面对这幅画得到的启迪。


相关内容

  • 初一语文期中试题2
  • 初一语文期中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5分) ①我对他很ɡōnɡ jìnɡ( ),因为我早就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②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 hóu lónɡ ( )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 ③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 ...

  • 诗意地栖居与沉静的激情_对陶渊明_归园田居_五首的还原阐释_范子烨
  • 诗意地栖居与沉静的激情 --对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的还原阐释 范子烨 内容提要 依据可靠的文献资料,通过细密的作品分析和文字辨析,笔者对<归园田居>的 文本异文进行了甄别.在此基础上,对此组诗进行了全新的阐释:首先揭示了陶渊明隐逸生 活的经济基础,通过与谢灵运的对比,阐释了 ...

  • 纤夫阅读训练及答案
  • 篇一:纤夫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最先知道拉纤是在读书的时候,<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黄河船夫曲>,现在已记不清是油画还是交响乐了.不过,印象还是有的:雄浑.壮阔.粗犷:人与自然的抗争,人与命运的搏斗.于是纤夫的头上就晕出一圈圈五彩的光环,至于纤夫心中 ...

  • 语文:第16课[油画[伏尔加纤夫]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上)
  • 16 油画<伏尔加纤夫>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美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2.了解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所反映的时代形象与民族形象: 3.认识中国民族文化传统与艺术的多样性,了解藏族美术的代表作品: 4.了解墨西哥壁画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 ...

  • 纤夫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 纤    夫 沈天鸿 ⑴雨声急促的夜晚,我常常产生听到江水上涨时那种低沉雄浑的咆哮声的幻觉,那声音,似乎就在我身后,追随着我的脚步,溢满天地-- ⑵长江的确就在我的窗外,仅仅隔着千余米的直线距离.它的水是浑黄的.一年四季,它都挟泥沙而俱下,不过大约二十年前每到冬天的 ...

  • 高一语文测试卷
  • 高一语文测试卷 一. 基础知识题:(3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驿(yi)站 伎俩(lia) 单(chan)于 惴惴(zhui)不安 B.晤(yu)见 卑怯(qie) 屏(pin)障 自惭(can)浅薄 C.梦魇(yan) 摞(luo)起 瓦当(dang) 淆(x ...

  • 纤夫石吟叹
  • 峡江岸边的石头在江水的怒吼和纤夫的呐喊声中,演绎出了具有强烈震撼力的纤夫石. 纤夫石,是长江西陵峡中的绝石.西陵峡在长江三峡中以险著称.峡中乱石林立,礁石密布,险滩环生.滔滔江水,从峡中奔流而过,天堑便这样产生,纤夫石也便这样脱出. 纤夫石最初植入我的记忆中是在我小时候的一个夏日.那天,我随母亲从香 ...

  •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赏析
  • 关于的赏析 众所周知,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本学期通过对艺术教育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获益匪浅.我经过查阅资料,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做简单的鉴赏: 列宾在油画中塑造了11个纤夫,他们的年龄.身材.性格.体力 ...

  • 16油画[伏尔加纤夫]
  • 16.油画<伏尔加纤夫> 学习目标 1.认识绘画艺术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2.学习依次.具体.抓住人物个性介绍绘画的方法. 3.了解油画<伏尔加纤夫>的创作背景.具体内容和艺术成就. 知识点精讲 作者 朱伯雄,著名的美术史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51年考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