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村镇“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有关文件精神,深入开展以“清洁家园、和谐乡村”为主题、“三提高三整治”(提高环卫保洁水平、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提高绿化水平、整治交通秩序、整治违法建设、整治“六乱”)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建设生态宜居城镇,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与要求
(一)提高环卫保洁水平。进一步完善环卫一体化工作体制,全面建立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区集中处理”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运行机制。
(二)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快截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推进城乡排水一体化。进一步完善区块精细化截污,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建有新型社区的村力求实现生活污水处理排放。
(三)提高绿化水平。大力推进平安大道景观带建设和进村主行道的绿化和美化,提高镇、村绿化率和绿化养护水平。
(四)整治交通秩序。深入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大力整治镇区主街道堵点和乱点,提高通行质量,健全道路巡逻管控机制。
(五)整治违法建设。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实施分类处理,依法、规范、有序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形成“疏堵结合、控新减旧”的长效管理机制。
(六)整治“六乱”。整治乱搭建、杂物乱堆放、垃圾乱丢、污水乱泼、车辆乱停、墙面乱贴等“六乱”现象,建立防止“六乱”现象的长效管理机制,使“六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二、目标与任务
以“一年打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见成效”为总要求,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一)提高环卫保洁水平。各村必须确定1名两委成员专项负责环卫保洁工作,建立环卫保洁队伍,负责辖区内日常环卫保洁工作。集镇范围道路,实行12小时全天候保洁;整治村、示范村做到“两扫日清”,实行每天8小时动态保洁。其他村做到循环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各村、单位落实好“三无日清”。“三无”即:一无暴露垃圾。路面干净、河道整洁,水面无漂浮物和障碍物,道路两侧10米范围内、
河道两侧堤岸5米范围内无暴露垃圾。二无责任死角。即所有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和保洁实行层层分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原则,不留任何责任死角。三无乱堆乱放。即道路两侧10米范围内、河道两侧堤岸5米范围内无乱搭建、杂物堆放现象。“日清”即实行全天流动保洁,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二)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坚持“截污先行、引疏结合、治保并重、多管齐下”的治理原则,实施再分流再截污治理工程,加强河道综合整治。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扎实推进“清水河道”工程,按照“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要求,建立上下游联动实施河面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整治农村河沟池塘,做好清淤疏浚和河岸绿化,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三)提高绿化水平。加快推进平安大道景观带建设,种植树、桂花、橄榄、樱花等植被,达到高中低多层次立体景观效果,丰富镇区植物多样性,提高环境生态性。对道路两侧、村庄内的空闲地、废弃地要按照生态美化的要求进行整理、耕种,有条件的要进行绿化。继续抓好生态村创建工作,全面提高我镇的绿化率。
(四)整治交通秩序。全面整治钟楼路等主街道占道经营、车辆乱停放现象,引导流动商贩到指定地点设摊交易,
加快道路交通监控设施建设,健全完善道路巡逻管控的工作机制,逐步破解镇区行车难的问题。
(五)整治违法建设。坚持“疏堵结合、控新减旧”的原则,开展违法建设整治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梳理排查,全面摸清违法建设现状。拆除侵害公共利益、影响市容市貌的违法建设。通过拆除一批、限期整改一批、规范完善一批,清理违法建设旧帐。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巡查和拆违力度,严格控制新增违法建设。
(六)整治“六乱”。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和集中整治,整治乱搭建、杂物乱堆放、垃圾乱丢、污水乱泼、车辆乱停、墙面乱涂贴等现象,重点整治流动商贩乱摆摊点,占道堆放,商家和村民在公共地带堆放杂物,乱停车等影响通行和镇容的行为。落实门前三包,对道路、广场、房前屋后和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并建立卫生监督机制。
三、安排与步骤
根据“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目标任务,今年的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底前)。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广泛动员,积极开展清洁活动。各村、单位、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不断提高
村民对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的支持度和参与度。
(二)集中整治阶段(6月-11月)。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三有”(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机制,组织开展集中清扫大行动,建立实施长效管理机制,在11月底前基本完成年内各项工作任务。
(三)巩固提高阶段(11月-12月)。对照年度工作目标,开展自查自评,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巩固和提高“清洁家园”活动成果,确保完成今年目标任务。
四、保障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扎实推进此项工作,镇党委、政府已成立由镇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建办,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督查各村对此项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将其纳入村主要干部年度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进行考核。各村、单位要把“清洁家园、和谐乡村”创建活动作为重要任务,建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负总责,落实具体责任人员,抓好工作落实。镇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对工作不力的村、单位,
及时进行通报。农办、城建办、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履行好职责。各村、单位要建立工作制度,排细、排实工作措施。形成主要干部亲自抓、分管干部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的上下齐动的工作局面,推进“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深入开展。
(二)广泛宣传,转变意识。各村要从提高群众整体素质、改变生活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入手,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强势宣传,营造氛围,发动和鼓励群众自觉参与“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督查,完善机制。建立健全“清洁家园、和谐乡村”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小结并督促落实,研究解决环卫保洁整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设立卫生监督员,负责开展宣传监督工作,督查各农户房前屋后的清洁状况、村内卫生死角、保洁员到岗情况等,制止不良行为,逐步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
(四)加大投入,强化考核。保洁经费按照“村出、区贴、镇补”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解决,保障卫生保洁工作日常运转。根据奖优罚劣原则,镇里将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暗
访、督查和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经费拨付挂钩。经费补助方式及标准具体见考核细则。
焦村镇人民政府 2011.4.5
焦村镇“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有关文件精神,深入开展以“清洁家园、和谐乡村”为主题、“三提高三整治”(提高环卫保洁水平、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提高绿化水平、整治交通秩序、整治违法建设、整治“六乱”)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建设生态宜居城镇,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与要求
(一)提高环卫保洁水平。进一步完善环卫一体化工作体制,全面建立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区集中处理”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运行机制。
(二)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快截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推进城乡排水一体化。进一步完善区块精细化截污,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建有新型社区的村力求实现生活污水处理排放。
(三)提高绿化水平。大力推进平安大道景观带建设和进村主行道的绿化和美化,提高镇、村绿化率和绿化养护水平。
(四)整治交通秩序。深入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大力整治镇区主街道堵点和乱点,提高通行质量,健全道路巡逻管控机制。
(五)整治违法建设。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实施分类处理,依法、规范、有序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形成“疏堵结合、控新减旧”的长效管理机制。
(六)整治“六乱”。整治乱搭建、杂物乱堆放、垃圾乱丢、污水乱泼、车辆乱停、墙面乱贴等“六乱”现象,建立防止“六乱”现象的长效管理机制,使“六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二、目标与任务
以“一年打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见成效”为总要求,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一)提高环卫保洁水平。各村必须确定1名两委成员专项负责环卫保洁工作,建立环卫保洁队伍,负责辖区内日常环卫保洁工作。集镇范围道路,实行12小时全天候保洁;整治村、示范村做到“两扫日清”,实行每天8小时动态保洁。其他村做到循环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各村、单位落实好“三无日清”。“三无”即:一无暴露垃圾。路面干净、河道整洁,水面无漂浮物和障碍物,道路两侧10米范围内、
河道两侧堤岸5米范围内无暴露垃圾。二无责任死角。即所有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和保洁实行层层分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原则,不留任何责任死角。三无乱堆乱放。即道路两侧10米范围内、河道两侧堤岸5米范围内无乱搭建、杂物堆放现象。“日清”即实行全天流动保洁,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二)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坚持“截污先行、引疏结合、治保并重、多管齐下”的治理原则,实施再分流再截污治理工程,加强河道综合整治。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扎实推进“清水河道”工程,按照“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要求,建立上下游联动实施河面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整治农村河沟池塘,做好清淤疏浚和河岸绿化,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三)提高绿化水平。加快推进平安大道景观带建设,种植树、桂花、橄榄、樱花等植被,达到高中低多层次立体景观效果,丰富镇区植物多样性,提高环境生态性。对道路两侧、村庄内的空闲地、废弃地要按照生态美化的要求进行整理、耕种,有条件的要进行绿化。继续抓好生态村创建工作,全面提高我镇的绿化率。
(四)整治交通秩序。全面整治钟楼路等主街道占道经营、车辆乱停放现象,引导流动商贩到指定地点设摊交易,
加快道路交通监控设施建设,健全完善道路巡逻管控的工作机制,逐步破解镇区行车难的问题。
(五)整治违法建设。坚持“疏堵结合、控新减旧”的原则,开展违法建设整治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梳理排查,全面摸清违法建设现状。拆除侵害公共利益、影响市容市貌的违法建设。通过拆除一批、限期整改一批、规范完善一批,清理违法建设旧帐。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巡查和拆违力度,严格控制新增违法建设。
(六)整治“六乱”。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和集中整治,整治乱搭建、杂物乱堆放、垃圾乱丢、污水乱泼、车辆乱停、墙面乱涂贴等现象,重点整治流动商贩乱摆摊点,占道堆放,商家和村民在公共地带堆放杂物,乱停车等影响通行和镇容的行为。落实门前三包,对道路、广场、房前屋后和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并建立卫生监督机制。
三、安排与步骤
根据“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目标任务,今年的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底前)。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广泛动员,积极开展清洁活动。各村、单位、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不断提高
村民对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的支持度和参与度。
(二)集中整治阶段(6月-11月)。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三有”(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机制,组织开展集中清扫大行动,建立实施长效管理机制,在11月底前基本完成年内各项工作任务。
(三)巩固提高阶段(11月-12月)。对照年度工作目标,开展自查自评,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巩固和提高“清洁家园”活动成果,确保完成今年目标任务。
四、保障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扎实推进此项工作,镇党委、政府已成立由镇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建办,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督查各村对此项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将其纳入村主要干部年度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进行考核。各村、单位要把“清洁家园、和谐乡村”创建活动作为重要任务,建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负总责,落实具体责任人员,抓好工作落实。镇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对工作不力的村、单位,
及时进行通报。农办、城建办、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履行好职责。各村、单位要建立工作制度,排细、排实工作措施。形成主要干部亲自抓、分管干部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的上下齐动的工作局面,推进“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深入开展。
(二)广泛宣传,转变意识。各村要从提高群众整体素质、改变生活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入手,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强势宣传,营造氛围,发动和鼓励群众自觉参与“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督查,完善机制。建立健全“清洁家园、和谐乡村”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小结并督促落实,研究解决环卫保洁整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设立卫生监督员,负责开展宣传监督工作,督查各农户房前屋后的清洁状况、村内卫生死角、保洁员到岗情况等,制止不良行为,逐步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
(四)加大投入,强化考核。保洁经费按照“村出、区贴、镇补”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解决,保障卫生保洁工作日常运转。根据奖优罚劣原则,镇里将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暗
访、督查和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经费拨付挂钩。经费补助方式及标准具体见考核细则。
焦村镇人民政府 20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