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精简

2017 年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精简

一、评价的性质、目的和对象

上海市初中毕业物理统一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评价。 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落实“教考一致”的要求,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引导初中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评价结果是初中毕业生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评价对象为 2017 年完成上海市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

二、评价标准

(一)能力要求

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 》 (2004 年 10 月版)规定的初中(八至九年级)物理课程目标,确定以下能力要求。

1.物理基础知识

1.1 知道简单物理现象和基本物理事实。

1.2 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

1.3 知道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理知识。

1.4 知道物理学的基本思想,理解基本物理科学方法。

2.物理基本技能

2.1 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2.2 能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器材、确定操作步骤和处理实验数据。

2.3 能根据初中物理典型作图的依据,执行作图基本步骤完成作图。

3.物理综合能力

3.1 能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

3.2 能针对给定的任务,设计和评价探究方案,并得出初步的结论。

3.3 能从指定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和交流。

(二)内容要求

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 》 (2004 年 10 月版)规定的初中(八至九年级)物理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1

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主题

一级主题

主题一 物质

主题二 机械运动

主题三 电磁运动

主题四 能量

主题一 物质

二级主题 学习内容 学习水平

1.1.1 质量 A 密度 1.1.2 密度 C

1.2.1 分子 原子 A 分子 原子 1.2.2 分子动理论 A

宇宙 1.3.1 太阳系 A

1.4.1 用天平测质量 B

1.4.2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B 学生实验

1.4.3 测定物质的密度 C

主题二 机械运动

二级主题 学习内容 学习水平

2.1.1 力 力的图示 B

2.1.2 力的测量 B

2.1.3 重力 B

2.1.4 摩擦力 A 力

2.1.5 合力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B

2.1.x DIS(数字化信息系统)简介 A

2.1.6 二力平衡的条件 C

2.2.1 杠杆 杠杆平衡的条件 B 简单机械 2.2.2 滑轮 B

2.3.1 压力 B

2.3.2 压强 C

2.3.3 液体内部的压强 B 压强

2.3.4 连通器 A

2.3.5 大气压强 A

2

2.4.1 浮力 A 浮力 2.4.2 阿基米德原理 B

2.5.1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A 声音 2.5.2 乐音 噪声 A

2.6.1 机械运动 参照物 A

2.6.2 匀速直线运动 A 匀速直线运动

2.6.3 路程—时间图像 速度 B

惯性 2.7.1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B

2.8.1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B

2.8.2 用 DIS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B

2.8.3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B 学生实验

2.8.4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B

2.8.5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B

主题三 电磁运动

二级主题 学习内容 学习水平

3.1.1 电流 电流表 B

3.1.2 电压 电压表 B

3.1.3 电阻 滑动变阻器 B 简单电路 3.1.4 欧姆定律 C

3.1.5 串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 B

3.1.6 并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 B

3.2.1 磁场 磁感线 A

3.2.2 电流的磁场 右手螺旋定则 B 简单电磁现象

3.2.3 无线电波及无线电通信 A

3.3.1 光的反射定律 B

3.3.2 平面镜成像B

3.3.3 光的折射A 光的传播 3.3.4 透镜 A

3.3.5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简单应用 B

3.3.6 光的色散现象 A

3.4.1 用电流表测电流 用电压表测电压 B

3.4.2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B 学生实验

3.4.3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C

3

3.4.4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C

3.4.5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

3.4.6 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B

主题四 能量

二级主题 学习内容 学习水平

4.1.1 功 功率B

4.1.2 动能 势能 A 机械能

4.1.3 机械能 A

4.2.1 温度 温标 B

4.2.2 热量 B

4.2.3 比热容 B 内能

4.2.4 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A

4.2.5 热机 A

4.3.1 电功 电能表 B

4.3.2 电功率 C 电能

4.3.3 电能的获得与输送 A

4.4.1 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A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4.4.2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A 恒

4.4.3 能源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A

学生实验 4.5.1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C

《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 》 (2004 年 10 月版)对“知识与技能”维度中关于现象、概念、规律的学习水平划分为 A、B 、C 、D 四个等级,对学生实验的学习水平划分为 A、B 、C 三个等级。

学习水平界定表

维度 学习水平 含义

A 知道 识别和记忆学习内容。是对知识的初步认识

知 初步把握学习内容的由来、意义和主要特征。是对知识B 理解 现象 识 一般认识

概念 与 以某一学习内容为重点,联系其他相关内容,解决简单C 掌握 规律 技 的物理问题。是对知识较深入的认识

能 以某一学习内容为重点,综合其他相关内容,解决新情D 应用 境下的简单物理问题。是对知识较系统的认识

4

初步 根据实验目的,按照具体的实验步骤,正确使用给定的A 学会

器材,完成观察、测量等实验任务

根据实验目的,参照简要的实验步骤,合理选择实验器

B 学会 材,独立完成观察、测量、验证和探究等实验任务,正实验 确处理实验数据 根据学习的需要,确定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选择

C 设计 或制作简易的实验器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和改进实验

方案

感觉和接受相关的过程与方法。其他行为动词还有注感受 意、关注、感到等 过程 认得和区别相关的过程与方法。其他行为动词还有经与 认识 历、描述、明白、表达等 方法 选择和采用相关的过程与方法。其他行为动词还有解运用 释、交流、发现等

萌发和体会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他行为动词还体验 有感觉、感触、了解等 情感

态度 感知和领悟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他行为动词还感悟 与价 有领略、激发、懂得等 值观 树立和具有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他行为动词还形成 有区别、养成、建立、提高、增强等

2017 年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精简

一、评价的性质、目的和对象

上海市初中毕业物理统一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评价。 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落实“教考一致”的要求,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引导初中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评价结果是初中毕业生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评价对象为 2017 年完成上海市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

二、评价标准

(一)能力要求

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 》 (2004 年 10 月版)规定的初中(八至九年级)物理课程目标,确定以下能力要求。

1.物理基础知识

1.1 知道简单物理现象和基本物理事实。

1.2 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

1.3 知道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理知识。

1.4 知道物理学的基本思想,理解基本物理科学方法。

2.物理基本技能

2.1 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2.2 能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器材、确定操作步骤和处理实验数据。

2.3 能根据初中物理典型作图的依据,执行作图基本步骤完成作图。

3.物理综合能力

3.1 能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

3.2 能针对给定的任务,设计和评价探究方案,并得出初步的结论。

3.3 能从指定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和交流。

(二)内容要求

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 》 (2004 年 10 月版)规定的初中(八至九年级)物理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1

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主题

一级主题

主题一 物质

主题二 机械运动

主题三 电磁运动

主题四 能量

主题一 物质

二级主题 学习内容 学习水平

1.1.1 质量 A 密度 1.1.2 密度 C

1.2.1 分子 原子 A 分子 原子 1.2.2 分子动理论 A

宇宙 1.3.1 太阳系 A

1.4.1 用天平测质量 B

1.4.2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B 学生实验

1.4.3 测定物质的密度 C

主题二 机械运动

二级主题 学习内容 学习水平

2.1.1 力 力的图示 B

2.1.2 力的测量 B

2.1.3 重力 B

2.1.4 摩擦力 A 力

2.1.5 合力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B

2.1.x DIS(数字化信息系统)简介 A

2.1.6 二力平衡的条件 C

2.2.1 杠杆 杠杆平衡的条件 B 简单机械 2.2.2 滑轮 B

2.3.1 压力 B

2.3.2 压强 C

2.3.3 液体内部的压强 B 压强

2.3.4 连通器 A

2.3.5 大气压强 A

2

2.4.1 浮力 A 浮力 2.4.2 阿基米德原理 B

2.5.1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A 声音 2.5.2 乐音 噪声 A

2.6.1 机械运动 参照物 A

2.6.2 匀速直线运动 A 匀速直线运动

2.6.3 路程—时间图像 速度 B

惯性 2.7.1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B

2.8.1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B

2.8.2 用 DIS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B

2.8.3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B 学生实验

2.8.4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B

2.8.5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B

主题三 电磁运动

二级主题 学习内容 学习水平

3.1.1 电流 电流表 B

3.1.2 电压 电压表 B

3.1.3 电阻 滑动变阻器 B 简单电路 3.1.4 欧姆定律 C

3.1.5 串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 B

3.1.6 并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 B

3.2.1 磁场 磁感线 A

3.2.2 电流的磁场 右手螺旋定则 B 简单电磁现象

3.2.3 无线电波及无线电通信 A

3.3.1 光的反射定律 B

3.3.2 平面镜成像B

3.3.3 光的折射A 光的传播 3.3.4 透镜 A

3.3.5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简单应用 B

3.3.6 光的色散现象 A

3.4.1 用电流表测电流 用电压表测电压 B

3.4.2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B 学生实验

3.4.3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C

3

3.4.4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C

3.4.5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

3.4.6 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B

主题四 能量

二级主题 学习内容 学习水平

4.1.1 功 功率B

4.1.2 动能 势能 A 机械能

4.1.3 机械能 A

4.2.1 温度 温标 B

4.2.2 热量 B

4.2.3 比热容 B 内能

4.2.4 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A

4.2.5 热机 A

4.3.1 电功 电能表 B

4.3.2 电功率 C 电能

4.3.3 电能的获得与输送 A

4.4.1 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A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4.4.2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A 恒

4.4.3 能源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A

学生实验 4.5.1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C

《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 》 (2004 年 10 月版)对“知识与技能”维度中关于现象、概念、规律的学习水平划分为 A、B 、C 、D 四个等级,对学生实验的学习水平划分为 A、B 、C 三个等级。

学习水平界定表

维度 学习水平 含义

A 知道 识别和记忆学习内容。是对知识的初步认识

知 初步把握学习内容的由来、意义和主要特征。是对知识B 理解 现象 识 一般认识

概念 与 以某一学习内容为重点,联系其他相关内容,解决简单C 掌握 规律 技 的物理问题。是对知识较深入的认识

能 以某一学习内容为重点,综合其他相关内容,解决新情D 应用 境下的简单物理问题。是对知识较系统的认识

4

初步 根据实验目的,按照具体的实验步骤,正确使用给定的A 学会

器材,完成观察、测量等实验任务

根据实验目的,参照简要的实验步骤,合理选择实验器

B 学会 材,独立完成观察、测量、验证和探究等实验任务,正实验 确处理实验数据 根据学习的需要,确定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选择

C 设计 或制作简易的实验器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和改进实验

方案

感觉和接受相关的过程与方法。其他行为动词还有注感受 意、关注、感到等 过程 认得和区别相关的过程与方法。其他行为动词还有经与 认识 历、描述、明白、表达等 方法 选择和采用相关的过程与方法。其他行为动词还有解运用 释、交流、发现等

萌发和体会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他行为动词还体验 有感觉、感触、了解等 情感

态度 感知和领悟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他行为动词还感悟 与价 有领略、激发、懂得等 值观 树立和具有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他行为动词还形成 有区别、养成、建立、提高、增强等


相关内容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物理教材建设概况_金新喜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物理教材建设概况 * 金新喜 摘要教科书是传承文化.推动和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教科书的发展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叙述一些翔实的史料,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物理教材建设的脉络,能够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物理教材建设的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简单介绍各 ...

  • 全国教育类报刊分类目录
  • 全国教育类报刊分类 一.综合类 (一)国家级(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邮发代号 报刊名称 刊 期 省 份 种 类 1- 10 中国教育报 日报 北京 报纸 1-192 中国教师报 周报 北京 报纸 2- 5 人民教育 半月刊 北京 杂志 2-256 教学与研究 月刊 2-277 教育研究 月刊 2-9 ...

  • 教育资源库
  • 教育资源库 天津教研网 2009  http://www.tjjy.com.cn/2009/ 综合类网站:中国教育网  中国国际教育网 中国基础教育部 中华教育网  中国学习网  世界艺术网 中国教育第一网 中华家庭教育网  国际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家协会   中国高考招生网  世界教育网   ...

  • 雅安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雅安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雅安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 ...

  • 学校申报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 华师大张江实验中学地处浦东张江高科园区的中心,前身是一所拥有六十多年建校历史的张江中学(完全中学),xx年搬迁至新校址。 学校拥有着独到的地理位置优势,同时也见证了浦东改革开放、张江由富裕的农村快速转变为世界闻名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整个发展历程,最重要的是学校、老师和学生都从亲身经历中最深切的体验和感 ...

  • 怎样才能提高学习能力呢
  • 怎样才能提高学习能力呢?" 这是很多中学生经常询问的一个问题. 1984年5月2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访问了中国科技大学.李教授在和少年班的同学们座谈的时候说:"考试,只是考一个人的记忆力,考的是运算技巧.这并不是学习的重点,学习的重点是培养能力." " ...

  • 对高中数学课标教材的分析与研究
  • 对高中数学课标教材的分析与研究 博兴一中孙翠玲 自2004年9月开始,各个版本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验.与原来大纲教材相比,各个版本课标教材在知识内容的体系安排,教材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大的改革,这些变化基本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 ...

  • 2005年度教育技术硕士论文(318篇,检索日期06-02-26)
  • 序号 中文题名 作者姓名 网络出版投稿人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学位年度 论文级别 1 基于蒙古文的英语辅助教学软件系统 松云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5-08-24 2005 硕士 2 基于校园网的教师口语考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范鹏程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5-08-24 2005 硕士 3 基于蒙古文 ...

  • 2015版中招政策指南
  • 2015年杨浦区中等学校 高中阶段招生考试 政策指南 志愿填报 学业考试 录取工作 指南中涉及到的日程安排和时间节点仅供参考.2015年的工作日程应以市教委和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时间为准. 杨浦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编辑 2015年4月3日 2015年杨浦区中等学校高中阶段 招生考试政策指南 志愿填报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