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种植面积年年增加 温州梅农该如何突围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民营企业网 > 浙江资讯榜 > 浙江经济 > 浙江产经 > 正文

杨梅种植面积年年增加 温州梅农该如何突围

作者:记者 刘娜筱 时间:2014年06月19日 信息来源:

昨天早上6点多,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永嘉罗东北岙村金可昆果园,园主金可昆毅然穿上雨衣、拿上篮子,上山摘东魁杨梅,“没办法,不摘不行呀,雨多下一会儿,杨梅掉地下和烂掉的就更多。”

与金可昆一样,今年的杨梅季,记者已连续收到来自永嘉、龙湾、生态园等多名熟悉果农的电话,称自己基地的杨梅今年遇到销售困难。

其实,今年,温州市多数杨梅果农都遇到了同样的销售问题。曾是温州效益农业一大亮点的杨梅产业,在东魁杨梅始祖地黄岩,杨梅面积、产量、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均居全国之首的仙居,全国杨梅生产大县青田等地的包围下,今年形势特别严峻。温州杨梅该如何突围?

产量约10.1万吨,今年全市杨梅销售不容乐观

温州是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杨梅产区,主要种植的是丁岙梅、黑炭梅、东魁梅三大品种,其中东魁梅占一半左右。

记者昨从市特产站了解到,在温州,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新增种植面积,今年春季全市新发展杨梅7761亩,比去年增加721亩,同比增长10.24%。由于每年投产面积增加,今年全市杨梅总产量预计10.1万吨,跟去年持平。

由于今年5月份阴雨天多,杨梅肉葱病较多,又加上严格控制了采摘前一个月不准打农药的强化管理,杨梅特别容易烂果。记者日前在龙湾状元街道甘岙村的杨梅一条街销售市场,听到不少果农们的诉苦,均称今年的杨梅难卖,而且价格也比往年要低,除了刚开始采摘的头两天,价格好一点,近一周左右价格基本在10块以内。

果农称,今年政府对杨梅质量安全管理特别严格,采摘一个月前不准打任何药剂,所以杨梅果子个头不大,卖相差;另外果子容易烂和容易掉,损失了很多。

在永嘉,果农金可昆向记者介绍,自家的果园是生态种植,有2000多株十几年树龄的东魁品种杨梅,这两天已正式开摘,今年杨梅长势好,可采摘还没3天,就遇了下雨天,真是急死人了!

他称,早在开摘前,就已通过农民信息和手机发布自助采摘信息,为了减少损失,他将价格降到了最低,上山采摘免门票,带走5元/斤。“这样低价,肯定是亏本的,可是为了来年的销售,我就当打广告的费用了。”金可昆无奈地说。

市特产站站长王一光介绍,今年杨梅销售形势喜忧参半,喜的是,近几年政府加大了杨梅宣传推介力度,连续举办杨梅节、采摘游等活动,杨梅知名度提高了,消费群体在扩大。忧的是,最近几年,市场对精品杨梅的需求在下降;今年劳动力价格继续提高,拖高了杨梅价格;由于疏果不到位,果形变小,品质有所下降,直接影响了价格和销量。另外,如果天气连续阴雨,那么杨梅腐烂率就会提高,采得率就会下降,果农损失更严重。

首进淘宝,温州杨梅销售多了一路径

今天,2014浙江“六月杨梅红”采摘黄金周活动暨文成杨梅节在文成县珊溪举行,省杨梅产业协会现场发布2014浙江杨梅产销信息及质量安全信息的同时,还将举行杨梅产销对接和采摘旅游对接签约活动,来拉开全省杨梅宣传大幕,扩大温州杨梅在全省的影响,促进销售。

本周五,永嘉县紧接着要举办第三届永嘉杨梅节暨杨梅擂台赛。

除了通过办节,记者从市农办(市农业局)了解到,今年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经温州中绿农产品推广中心运作,温州杨梅首次在“淘宝”网上亮相。

温州中绿农产品推广中心负责人董林云介绍,今年首次负责在淘宝生态农业温州馆上推广温州杨梅,通过淘宝网店现售和预售,主要推荐泰顺的东魁梅、文成的黑炭梅和东魁梅。从6月12日上线到昨天上午,共已在网上订购出137箱,每箱以5—6斤规格包装。这些订购的客户,分别来自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天津、安徽等地,客户多为在外经商的温州人。

“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运输。”董林云说,为了保证最短时间运输来维持杨梅的新鲜,都是采取前一天确定网上订购多少,第二天凌晨采摘然后马上放入装有冰袋的泡沫包装盒运送,虽然这样的包装增加了很多成本,但能保证48小时杨梅还能保鲜。

而在高楼杨梅产地,当地镇政府与浙江厚地投资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双方共同打造一个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承诺高楼精品东魁杨梅上市后,将在24小时内送至江浙沪区域客户手中。

另外,在本地同城网购中,也有泰顺农特产网和温州绿色食尚网等网络平台推出同城订购杨梅业务。

杨梅触网,现实没有想象中好

传统农业的生鲜水果遇到电商,是否马上能对接成功?

在市特产站站长王一光看来,像杨梅这样的时令生鲜果品触网,模式很好,但是实施起来可能没有想象中好。他分析,第一是杨梅运输耗损大,难保存;第二客户订购一般量少,加上包装及运输,成本高,基本没利润。另外,目前做电商的多数是营销商不是种植户,从收购到运输层层要成本,对同城消费者来说根本没有吸引力。而对外地消费者,杨梅毕竟不是必需品,而且这几年除了浙江主产地,福建、广东等地的杨梅也很有竞争力。

虽然通过电商卖杨梅,农户最直观的感受是打破了地域限制,但不论是杨梅种植大户还是散户,销路打开之后,最关心的就是利润和收入的问题。

目前温州市多数杨梅种植户是通过专业合作社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或者通过一些专业的推广和营销机构才能找到平台,有了层层环节,杨梅的营销成本大大提高。而多数梅农却对新兴电子商务并不精通,又加上杨梅采摘时间短,梅农的全部时间和精力在采收上,就是懂电商也没有精力去做,所以杨梅触电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可能比较骨感。记者从顺丰速运温州区了解到,杨梅速运近来量还不是很多。

上一条:旅游市场进入旺季 暑期东南亚游遇冷

下一条:世界杯火热进行中 有网友辞职看球引发争议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民营企业网 > 浙江资讯榜 > 浙江经济 > 浙江产经 > 正文

杨梅种植面积年年增加 温州梅农该如何突围

作者:记者 刘娜筱 时间:2014年06月19日 信息来源:

昨天早上6点多,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永嘉罗东北岙村金可昆果园,园主金可昆毅然穿上雨衣、拿上篮子,上山摘东魁杨梅,“没办法,不摘不行呀,雨多下一会儿,杨梅掉地下和烂掉的就更多。”

与金可昆一样,今年的杨梅季,记者已连续收到来自永嘉、龙湾、生态园等多名熟悉果农的电话,称自己基地的杨梅今年遇到销售困难。

其实,今年,温州市多数杨梅果农都遇到了同样的销售问题。曾是温州效益农业一大亮点的杨梅产业,在东魁杨梅始祖地黄岩,杨梅面积、产量、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均居全国之首的仙居,全国杨梅生产大县青田等地的包围下,今年形势特别严峻。温州杨梅该如何突围?

产量约10.1万吨,今年全市杨梅销售不容乐观

温州是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杨梅产区,主要种植的是丁岙梅、黑炭梅、东魁梅三大品种,其中东魁梅占一半左右。

记者昨从市特产站了解到,在温州,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新增种植面积,今年春季全市新发展杨梅7761亩,比去年增加721亩,同比增长10.24%。由于每年投产面积增加,今年全市杨梅总产量预计10.1万吨,跟去年持平。

由于今年5月份阴雨天多,杨梅肉葱病较多,又加上严格控制了采摘前一个月不准打农药的强化管理,杨梅特别容易烂果。记者日前在龙湾状元街道甘岙村的杨梅一条街销售市场,听到不少果农们的诉苦,均称今年的杨梅难卖,而且价格也比往年要低,除了刚开始采摘的头两天,价格好一点,近一周左右价格基本在10块以内。

果农称,今年政府对杨梅质量安全管理特别严格,采摘一个月前不准打任何药剂,所以杨梅果子个头不大,卖相差;另外果子容易烂和容易掉,损失了很多。

在永嘉,果农金可昆向记者介绍,自家的果园是生态种植,有2000多株十几年树龄的东魁品种杨梅,这两天已正式开摘,今年杨梅长势好,可采摘还没3天,就遇了下雨天,真是急死人了!

他称,早在开摘前,就已通过农民信息和手机发布自助采摘信息,为了减少损失,他将价格降到了最低,上山采摘免门票,带走5元/斤。“这样低价,肯定是亏本的,可是为了来年的销售,我就当打广告的费用了。”金可昆无奈地说。

市特产站站长王一光介绍,今年杨梅销售形势喜忧参半,喜的是,近几年政府加大了杨梅宣传推介力度,连续举办杨梅节、采摘游等活动,杨梅知名度提高了,消费群体在扩大。忧的是,最近几年,市场对精品杨梅的需求在下降;今年劳动力价格继续提高,拖高了杨梅价格;由于疏果不到位,果形变小,品质有所下降,直接影响了价格和销量。另外,如果天气连续阴雨,那么杨梅腐烂率就会提高,采得率就会下降,果农损失更严重。

首进淘宝,温州杨梅销售多了一路径

今天,2014浙江“六月杨梅红”采摘黄金周活动暨文成杨梅节在文成县珊溪举行,省杨梅产业协会现场发布2014浙江杨梅产销信息及质量安全信息的同时,还将举行杨梅产销对接和采摘旅游对接签约活动,来拉开全省杨梅宣传大幕,扩大温州杨梅在全省的影响,促进销售。

本周五,永嘉县紧接着要举办第三届永嘉杨梅节暨杨梅擂台赛。

除了通过办节,记者从市农办(市农业局)了解到,今年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经温州中绿农产品推广中心运作,温州杨梅首次在“淘宝”网上亮相。

温州中绿农产品推广中心负责人董林云介绍,今年首次负责在淘宝生态农业温州馆上推广温州杨梅,通过淘宝网店现售和预售,主要推荐泰顺的东魁梅、文成的黑炭梅和东魁梅。从6月12日上线到昨天上午,共已在网上订购出137箱,每箱以5—6斤规格包装。这些订购的客户,分别来自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天津、安徽等地,客户多为在外经商的温州人。

“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运输。”董林云说,为了保证最短时间运输来维持杨梅的新鲜,都是采取前一天确定网上订购多少,第二天凌晨采摘然后马上放入装有冰袋的泡沫包装盒运送,虽然这样的包装增加了很多成本,但能保证48小时杨梅还能保鲜。

而在高楼杨梅产地,当地镇政府与浙江厚地投资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双方共同打造一个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承诺高楼精品东魁杨梅上市后,将在24小时内送至江浙沪区域客户手中。

另外,在本地同城网购中,也有泰顺农特产网和温州绿色食尚网等网络平台推出同城订购杨梅业务。

杨梅触网,现实没有想象中好

传统农业的生鲜水果遇到电商,是否马上能对接成功?

在市特产站站长王一光看来,像杨梅这样的时令生鲜果品触网,模式很好,但是实施起来可能没有想象中好。他分析,第一是杨梅运输耗损大,难保存;第二客户订购一般量少,加上包装及运输,成本高,基本没利润。另外,目前做电商的多数是营销商不是种植户,从收购到运输层层要成本,对同城消费者来说根本没有吸引力。而对外地消费者,杨梅毕竟不是必需品,而且这几年除了浙江主产地,福建、广东等地的杨梅也很有竞争力。

虽然通过电商卖杨梅,农户最直观的感受是打破了地域限制,但不论是杨梅种植大户还是散户,销路打开之后,最关心的就是利润和收入的问题。

目前温州市多数杨梅种植户是通过专业合作社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或者通过一些专业的推广和营销机构才能找到平台,有了层层环节,杨梅的营销成本大大提高。而多数梅农却对新兴电子商务并不精通,又加上杨梅采摘时间短,梅农的全部时间和精力在采收上,就是懂电商也没有精力去做,所以杨梅触电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可能比较骨感。记者从顺丰速运温州区了解到,杨梅速运近来量还不是很多。

上一条:旅游市场进入旺季 暑期东南亚游遇冷

下一条:世界杯火热进行中 有网友辞职看球引发争议


相关内容

  • 乡镇党委工作报告
  • 一)全面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1、树立发展信心,优化发展环境,确保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平稳持续发展。去年以来,面对来自国际、国内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我们切实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引导和鼓励企业及时转变生产方式,趋利避害,积极应对挑战,较好地完成了市下达的各项年度目标任 ...

  • 又到吃杨梅的季节啦!奉上杭州最新杨梅采摘地图,挑个晴天走起~
  • 最近的天气是不是很糟心 一直都是雨雨雨雨雨雨- 今天终于略微放晴了下~ 杭州最近正式迎来了梅雨季节 而跟梅雨一起到来的, 还有香甜可口的杨梅! 对杭州人来说 没有杨梅的夏天 是不完整的~ 那么,哪里寻新鲜杨梅采来吃呢? 杭州周边最全采摘地图奉上,天晴就出发~ 萧山杨梅所前最好 萧山栽培杨梅已有近千年 ...

  • 关于高楼杨梅
  • 关于高楼杨梅 "三高"特点原因的探究 和其"高甜度""高质量""高销路"等三大特点. 关于高楼杨梅 "三高"特点原因的探究 誉为'杨梅之乡'的高楼,家家户户种植杨梅."杨梅成熟满山红&quo ...

  • 夏季护理杨梅树的关键技术
  • 多, 果园产量就高.3 初步结论 上年10-12月的降水.湿度, 以及当年1-3月的气温, 是影响脐橙坐果的主要气象因素.上年10-12月的降水量及日平均相对湿度≥80%的天数越少, 则开花朵数就越多, 为坐果数打下基础条件; 1-2月旬平均气温≤8℃的时间越长, 坐果数就越高, 产量就高.可利用这 ...

  • 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反应"
  •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16-08-01 08:00:30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体:[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273 --仁和区上半年经济工作纪实(二) □本报记者 陈帆 徐铭 特约通讯员 张丹 一场杨梅采摘节,盘活了一方市场. 杨梅是仁和区 ...

  • 杨梅采摘前后的栽培管理技术_李永丽
  • 中国园艺文摘2010年第9期 杨梅采摘前后的栽培管理技术 李永丽葛有良 周小华 华爱君 钟林炳 (浙江省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园艺站,浙江桐庐311500) 摘 要:为提高杨梅的品质和产量,从病虫害防治.施肥.夏季修剪三方面对杨梅采摘前后的管理进行总结. 关键词:杨梅:栽培:管理技术 杨梅是桐庐县的 ...

  • 浅谈大门镇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
  • 目 录 一.引言 ...................................................................... 1 二.洞头县大门镇简介 ......................................................... ...

  • 2009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 今年以来,我县各地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的落实,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中心,以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为重点,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十大工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城乡一体化,全县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 ...

  • 郑迈为西部打造"绿色银行"
  • 他出生在浙江温州,却常常自称为"成都人":他因实业起家,却矢志响应中央号召从事"新农村"建设:他爱故乡的山水,也深爱脚下的土地.他要把杨梅这种"绿色银行"遍植巴山蜀水中. 当记者一行走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大厅时,一位三十出头穿着风衣的优雅男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