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的诗意

  鹧鸪天的诗意

  一、《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作者:辛弃疾

  原文: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诗意:

  野地里柔软的桑条上冒出了嫩芽。

  东头邻居的蚕种已经孵化出一些小蚕了。

  平坦的山坡上,

  黄毛小牛在那里吃草,不时发出叫声。

  夕阳照在带有寒意的树林上,

  投宿的乌鸦又点缀着寒林的景色。

  映入眼帘的还有远近连绵的山峦,

  横斜的山路。

  这里也有挂旗卖酒的小酒店。

  城中的桃树李树害怕风雨吹打。

  白色的荠菜花开满溪头,

  大好的春光就在这里。

  二、《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诗意:

  晚日寒鸦,一片伤心景色。

  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境。

  如果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

  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一夜白头的事。

  离肠寸断,泪流难止。

  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

  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

  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频频凝望。

  三、《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作者:晏几道

  原文: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释:

  1、鹧鸪天:词牌名,一名《思佳客》,一名《于中好》。双调55字,押平声韵。此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佳会》。内容写相熟的歌子久别重逢。

  2、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3、玉钟:珍贵的酒杯。

  4、拚(pàn)却:甘愿,不顾惜。却:语气助词。

  5、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累了停下来),极言歌舞时间之久。桃花扇,歌舞时用作道具的扇子,绘有桃花。歌扇风尽,形容不停地挥舞歌扇。这两句是《小山词》中的名句,晁补之说它“不蹈袭人语而风调闲雅,自是一家。”

  6、同:聚在一起……

  7、“今宵”二句:从杜甫《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化出。剩:读“锦”,只管。剩把:尽把,尽把。

  8、银釭:釭(gāng):灯。银灯。

  诗意:

  忆当年,你手捧玉盅把酒敬,

  衣着华丽人多情;

  我举杯痛饮拼一醉,醉意醺醺脸通红。

  纵情跳舞,直到楼顶月、挨着树梢向下行;

  尽兴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无力不扇风。

  自从离别后,总想重相逢,

  多少次、你我重逢在梦中。

  今夜果真喜相逢,挑灯久坐叙别情,

  还恐怕、又是虚幻的梦中境。

* 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 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 范成大: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鹧鸪天的诗意

  一、《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作者:辛弃疾

  原文: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诗意:

  野地里柔软的桑条上冒出了嫩芽。

  东头邻居的蚕种已经孵化出一些小蚕了。

  平坦的山坡上,

  黄毛小牛在那里吃草,不时发出叫声。

  夕阳照在带有寒意的树林上,

  投宿的乌鸦又点缀着寒林的景色。

  映入眼帘的还有远近连绵的山峦,

  横斜的山路。

  这里也有挂旗卖酒的小酒店。

  城中的桃树李树害怕风雨吹打。

  白色的荠菜花开满溪头,

  大好的春光就在这里。

  二、《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诗意:

  晚日寒鸦,一片伤心景色。

  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境。

  如果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

  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一夜白头的事。

  离肠寸断,泪流难止。

  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

  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

  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频频凝望。

  三、《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作者:晏几道

  原文: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释:

  1、鹧鸪天:词牌名,一名《思佳客》,一名《于中好》。双调55字,押平声韵。此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佳会》。内容写相熟的歌子久别重逢。

  2、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3、玉钟:珍贵的酒杯。

  4、拚(pàn)却:甘愿,不顾惜。却:语气助词。

  5、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累了停下来),极言歌舞时间之久。桃花扇,歌舞时用作道具的扇子,绘有桃花。歌扇风尽,形容不停地挥舞歌扇。这两句是《小山词》中的名句,晁补之说它“不蹈袭人语而风调闲雅,自是一家。”

  6、同:聚在一起……

  7、“今宵”二句:从杜甫《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化出。剩:读“锦”,只管。剩把:尽把,尽把。

  8、银釭:釭(gāng):灯。银灯。

  诗意:

  忆当年,你手捧玉盅把酒敬,

  衣着华丽人多情;

  我举杯痛饮拼一醉,醉意醺醺脸通红。

  纵情跳舞,直到楼顶月、挨着树梢向下行;

  尽兴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无力不扇风。

  自从离别后,总想重相逢,

  多少次、你我重逢在梦中。

  今夜果真喜相逢,挑灯久坐叙别情,

  还恐怕、又是虚幻的梦中境。

* 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 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 范成大: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相关内容

  • 就是那一只蟋蟀教案
  • <就是那一只蟋蟀>预习案 [预习目标] 1.诵读,体会音韵美,读出抒情性 2.学习从分析意象的角度鉴赏诗歌 [背景介绍] 作者,流沙河,当代诗人.原名余勋坦,四川人,<星星>诗刊编辑.抗战 期间,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曾经在四川江北县悦来场读过五年中学,晚上在窗 前做作业,窗外 ...

  • 黄庭坚的"以诗为词"
  • 浅析黄庭坚的"以诗为词" 摘 要:黄庭坚以其诗及诗论著称于世,被誉为江西诗派的开山 鼻祖.作为一代诗人,他亦有大量词作流传于世,且风格多样.黄 庭坚的时代是词境和词风开始变革的时代,作为一代词人,他以自 己独特的山谷诗法注入词的创作中,即所谓的"以诗为词",使 ...

  • [原创选登]樱宝:停杯莫叹知音少,梦里殷殷是故人
  • 诗词世界[原创选登]栏目欢迎诗友投稿!新诗旧诗均可,旧诗要求符合格律.每人限10-20首.附个人简介及照片.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所有诗作编辑到一个文档用附件形式发送) [诗友简介]樱宝,原名邢慧颖,1973年生人,喜诗词,现于廊坊市财政局工作. 随吟偶得 霜园雪径独徘徊,偶有 ...

  •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晏几道[鹧鸪天]
  •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译文]  今夜里,我的梦魂,在迷梦的夜色中,又踏着满地杨花,悄悄地走过了谢桥,去重会意中人了. [出典]  北宋  晏几道<鹧鸪天> 注: 1.<鹧鸪天> 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 ...

  • 新田园诗人何鹤
  • 何鹤,吉林农安人.曾任<文化月刊・诗词版>责任编辑,现任中华诗词学会网责任编辑.曾获<当代诗词>2006年度谭克平奖;第三届鹳雀楼杯诗词大赛第一名,桃林酒杯全国诗词大奖赛第一名,紫禁墨存・兰亭今咏中华传统诗词大奖赛第一名;"秦中行"歌行体征文二等奖,&qu ...

  • 人教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 人教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一 ) 一.拼音: 一上: 1.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B o e i u font=""> 3.整体认读:zhi chi shi ri zi ci si ...

  • 宋词--春天诗意的注脚
  • 宋词--春天诗意的注脚 纵观宋词,与春天有关的词句占据了一片天地.词为长短句,可入乐歌唱,易抒情,且言长,多婉约清丽情长之作.而春天,是个红花绿柳,轻燕微雨落花时节,基调与词的特性相似,婉转缠绵,一景一物皆可成词.加之春景迷人而易逝,春光明媚而短暂,正契合文人多愁善感的心性,触景则生情,情则成词.于 ...

  • 谢逸[千秋岁·夏景]鉴赏
  • 千秋岁·夏景 谢逸 楝花飘砌,簌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山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这是一首夏季避暑词.上片写夏日景色,下片写消夏生活. 楝花备细,纷纷下落:梅雨落过,水草邃起,点明时序风 ...

  • 一切景语皆情语(生用)12.6
  • 一切景语皆情语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 一.景物形象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景物类型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