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格律诗

怎样写格律诗 其实古诗也分古风,律诗。 大体分类,古体自由诗,古体半自由诗,近体格律诗。 古体自由诗,用韵没有限制,讲究内在节奏。

古体半自由诗【古风】除了押韵,没有限制,an,ang 不能押韵,也就是说要严格按照韵书要求去押韵。

======= 重点介绍近体格律诗, 格律诗,也就是律诗。严格讲究平仄,粘对,沈约在《四声声调谱》中,把汉语声,韵,调三要素的声调提炼出来,。把声音在一定世界内颤动的次数叫声调,古汉语有四种声调,平,上,去,入。现在变为阴,平,上,去。 四声的确立,开始了格律诗。 以五言绝句为例 务必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否则就叫出律,是否平仄合律就有音乐美,见仁见智。从理论上说,格律诗无法四声活用,因为难道大,四声变成平仄两类。由于平仄不成正比,人为的出律客观存在。李白,杜甫都有大量的诗词不符合诗律,不足为怪。 ------------------平仄------------ 什么是平仄,从唐朝颁布《切韵》起,到清朝《韵府佩文》结束,皆以上,去,入归仄声,平声为平。现在有学者提议,用《中华新韵》,阴平,阳平为平,上,去,为仄。可是,我们知道:管理者一词,读起来前面两个要变为阳平。平仄体系并没有考虑到普通话变调。 ========对仗=================

对仗就是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技巧可参考常江《楹联构思途径》。

介绍五言律诗,共两类,一是平起式,一是仄起式。

早 花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 ●●●○○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 ○○●●○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

○○○●● ●●●○○ 直苦风尘暗,谁忧客鬓催。

●●○○● ○○●●●

袅袅啼虚壁,萧萧挂冷枝。

●●○○● ○○●●○

艰难人不免,隐见尔如知。

○○○●● ●●●○○

惯习元从众,全生或用奇。

●●○○● ○○●●○

前林腾每及,父子莫相离。

○○○●● ●●●○○

《早花》第一句的一二三字是平声,是为平起式;《猿》第一句的一二字是仄声,是为仄起式。 早 花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 ●●●○○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 ○○●●○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

○○○●● ●●●○○

直苦风尘暗,谁忧客鬓催。

●●○○● ○○●●●

袅袅啼虚壁,萧萧挂冷枝。

●●○○● ○○●●○

艰难人不免,隐见尔如知。

○○○●● ●●●○○

惯习元从众,全生或用奇。

●●○○● ○○●●○

前林腾每及,父子莫相离。

○○○●● ●●●○○

《早花》第一句的一二三字是平声,是为平起式;《猿》第一句的一二字是仄声,是为仄起式

早 花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 ●●●○○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 ○○●●○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

○○○●● ●●●○○

直苦风尘暗,谁忧客鬓催。

●●○○● ○○●●●

袅袅啼虚壁,萧萧挂冷枝。

●●○○● ○○●●○

艰难人不免,隐见尔如知。

○○○●● ●●●○○

惯习元从众,全生或用奇。

●●○○● ○○●●○

前林腾每及,父子莫相离。

○○○●● ●●●○○

《早花》第一句的一二三字是平声,是为平起式;《猿》第一句的一二字是仄声,是为仄起式。 以白圈○标注平声,以黑圈●标注仄声。由于字数太多很难做到平仄合律,拗救和变格也大量使用。必要声明:唐诗,宋词,元曲都有大量是格律体。

格律的要求:1根据平仄竿 平仄竿的概念:

五言、七言律诗以及一些词曲文章,句中的平仄大都是双叠的,将它们的平仄自相重叠,排成一行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竿是启功所倡。

平仄竿自身的缺陷,闻一多,张中行等提议,在音步的中心点讲究平仄交替『上下平仄相反』有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有的格律宽,只在音步的收尾处平仄交替,有的不交替。

=============================

格律诗也好,自由诗也好,不以形式害内容。

怎样写格律诗 其实古诗也分古风,律诗。 大体分类,古体自由诗,古体半自由诗,近体格律诗。 古体自由诗,用韵没有限制,讲究内在节奏。

古体半自由诗【古风】除了押韵,没有限制,an,ang 不能押韵,也就是说要严格按照韵书要求去押韵。

======= 重点介绍近体格律诗, 格律诗,也就是律诗。严格讲究平仄,粘对,沈约在《四声声调谱》中,把汉语声,韵,调三要素的声调提炼出来,。把声音在一定世界内颤动的次数叫声调,古汉语有四种声调,平,上,去,入。现在变为阴,平,上,去。 四声的确立,开始了格律诗。 以五言绝句为例 务必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否则就叫出律,是否平仄合律就有音乐美,见仁见智。从理论上说,格律诗无法四声活用,因为难道大,四声变成平仄两类。由于平仄不成正比,人为的出律客观存在。李白,杜甫都有大量的诗词不符合诗律,不足为怪。 ------------------平仄------------ 什么是平仄,从唐朝颁布《切韵》起,到清朝《韵府佩文》结束,皆以上,去,入归仄声,平声为平。现在有学者提议,用《中华新韵》,阴平,阳平为平,上,去,为仄。可是,我们知道:管理者一词,读起来前面两个要变为阳平。平仄体系并没有考虑到普通话变调。 ========对仗=================

对仗就是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技巧可参考常江《楹联构思途径》。

介绍五言律诗,共两类,一是平起式,一是仄起式。

早 花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 ●●●○○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 ○○●●○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

○○○●● ●●●○○ 直苦风尘暗,谁忧客鬓催。

●●○○● ○○●●●

袅袅啼虚壁,萧萧挂冷枝。

●●○○● ○○●●○

艰难人不免,隐见尔如知。

○○○●● ●●●○○

惯习元从众,全生或用奇。

●●○○● ○○●●○

前林腾每及,父子莫相离。

○○○●● ●●●○○

《早花》第一句的一二三字是平声,是为平起式;《猿》第一句的一二字是仄声,是为仄起式。 早 花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 ●●●○○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 ○○●●○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

○○○●● ●●●○○

直苦风尘暗,谁忧客鬓催。

●●○○● ○○●●●

袅袅啼虚壁,萧萧挂冷枝。

●●○○● ○○●●○

艰难人不免,隐见尔如知。

○○○●● ●●●○○

惯习元从众,全生或用奇。

●●○○● ○○●●○

前林腾每及,父子莫相离。

○○○●● ●●●○○

《早花》第一句的一二三字是平声,是为平起式;《猿》第一句的一二字是仄声,是为仄起式

早 花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 ●●●○○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 ○○●●○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

○○○●● ●●●○○

直苦风尘暗,谁忧客鬓催。

●●○○● ○○●●●

袅袅啼虚壁,萧萧挂冷枝。

●●○○● ○○●●○

艰难人不免,隐见尔如知。

○○○●● ●●●○○

惯习元从众,全生或用奇。

●●○○● ○○●●○

前林腾每及,父子莫相离。

○○○●● ●●●○○

《早花》第一句的一二三字是平声,是为平起式;《猿》第一句的一二字是仄声,是为仄起式。 以白圈○标注平声,以黑圈●标注仄声。由于字数太多很难做到平仄合律,拗救和变格也大量使用。必要声明:唐诗,宋词,元曲都有大量是格律体。

格律的要求:1根据平仄竿 平仄竿的概念:

五言、七言律诗以及一些词曲文章,句中的平仄大都是双叠的,将它们的平仄自相重叠,排成一行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竿是启功所倡。

平仄竿自身的缺陷,闻一多,张中行等提议,在音步的中心点讲究平仄交替『上下平仄相反』有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有的格律宽,只在音步的收尾处平仄交替,有的不交替。

=============================

格律诗也好,自由诗也好,不以形式害内容。


相关内容

  • 怎样写好格律诗
  • 怎样写"格律诗" 先大致看一遍格律,再比照古人律诗来检验,一则认识到格律的重要,二则巩固所学. 然后试着写一写,由易到难,从只押韵的五言古绝到平仄合格的七言律诗,不求写好,但求写对,用普通话定平仄亦无妨.这是第一关,平仄关.这时候就可以靠大量读诗词来累计"入声字&quo ...

  • 关于当代诗歌语言问题的笔谈(五)
  • 堡 墼 关于当代诗歌 语言问题的笔谈 ( ) 五 麓 主持 人 : 心释 李 问题 九: 旧诗对新诗 而富 . 既是 巨大 的障碍 . 也是 巨大的 资源 .旧诗的格律我们 已经 抛弃 了. 格律要素-- 比如用 但 加的文字无法 产生新的意味 .通 常对 旧诗 的译 法 , 有如往 一 锅 好粥里 ...

  • [对联格律]一.引言
  • 序 对联,亦称"楹联",与诗.词.曲一样,是我国传统上一种特有的文学体裁.它的产生和汉语汉字的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写得好的对联,内容深刻,艺术性很高,非常感人,令人读后难忘,并能广泛流传. 对联的创作历史悠久,"唐宋律赋,蝉联相续"(清人林庆铨<楹联述录 ...

  • 浅议非对称步韵格律体新诗
  • 浅议非对称步韵格律体新诗> 文/晓曲 中国新诗从"五四"新文化时期发展到今天总体划分基本可归属两种基本体式,即"格律体新诗"和"自由体新诗".再细分可以有以下形式: 1.有规律步韵(节奏)新诗,或称"格律体新诗" ...

  • 功利性读书指南
  • 文/陈章鱼 在知乎上这么长时间,我混得了一个「读书有得」的虚名.经常会有知友私信或邀请我回答各种各样与读书有关的问题:「我应该怎样读书?」「我应该读哪些书?」「我怎样确定已经领会了书中的内容?」「为什么我读过书后一点也回想不起书中的内容?」「为什么我读过一些书后没有得到提升?」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 ...

  • [蜀相]优秀教案
  • <蜀相>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 2.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 3.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 4.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 5.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 6.感受诗 ...

  • 如何写好古诗
  • <如何写好古诗> 古诗分古体诗与与近体诗,上周我给大家具体介绍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一些基本知识,其中包括近体诗的基本格律.本周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如何写好一首古诗.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网络诗人多不胜数,但是真正能写好古诗的很少,精通古诗的更是少之又少.据我个人所观察,网络上古诗的数量很多,质量高 ...

  • 闻一多的诗歌理论与实践
  • 闻一多的诗歌理论与实践 绪 论从1920年的新诗<西岸>开始,闻一多(1899-1946),便开始了他神圣而又传奇的诗歌理论道路的探索和爱国主义斗争的旅程.闻一多的诗论在很长时间内似乎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尽管我们不能忽视他历史中间人的身份,但是用文学史的观点去看待这一历程,仍需重新认知其新 ...

  • 自由诗与中国新诗
  • 自由诗与中国新诗 王光明 自由诗是中国新诗的主要体式,中国新诗的研究和批评经常使用自由诗这个诗体概念,却未 加以历史和理论的检讨.本文从中国早期自由诗理论的反思出发,联系新诗接受自由诗的过程, 认为中国新诗在语言与形式"求解放"的进程中,精神与内容的考虑显然优先于美学的考虑,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