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作者:孙毅钧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1期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首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有上升的趋势。大量实践研究证实,利用现有的知识积极展开心血管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是能够降低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的。因此,分析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实施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非常重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预防措施。

【关键词】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预防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 ).2013.11.22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76-01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明显上升,且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1]。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有关,因老年人群获得各类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几率较高,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等。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系数比血压正常者高2-3倍。高血压还将增加心力衰竭、脑卒中以及主动脉夹层以及外周动脉病变等。此外,吸烟、超重以及肥胖患者发生冠心病以及心肌梗死的危险系数也较正常者大大增加[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药物研究的深入,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未能有效遏制其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或者致残率,就必须从预防着手,全面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本文就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作一综述,以飨读者。1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对于疾病的危险因素,目前主要将其分为生理生化以及社会因素两方面,这类因素的存在可使机体患病疾病的危险性增加,而当降低或者消除这些因素后,发病危险性将显著降低或者消失。

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但其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均非常复杂。相关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已知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约有300余种[3]。目前主要将其分为主要危险因素、潜在危险因素以及心理行为、社会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其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总胆固醇升高、糖尿病等;潜在危险因素重要包括超重或肥胖、脂蛋白α升高、凝血因素升高、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超敏C 反应蛋白升高、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或空腹血糖受损、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以及睡眠呼吸障碍等。在心理行为以及社会经济因素方面,主要包括教育程度偏低、职业及其变动、生活工作压力、不健康饮食、精神紧张、精神疾病、缺乏体力活动等。

在心血管疾病的各类危险因素中,又可将其分为不可改变以及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两类。例如,主要危险因素中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均属于不可改变因素,而糖尿病、高血压、血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作者:孙毅钧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1期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首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有上升的趋势。大量实践研究证实,利用现有的知识积极展开心血管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是能够降低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的。因此,分析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实施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非常重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预防措施。

【关键词】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预防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 ).2013.11.22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76-01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明显上升,且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1]。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有关,因老年人群获得各类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几率较高,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等。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系数比血压正常者高2-3倍。高血压还将增加心力衰竭、脑卒中以及主动脉夹层以及外周动脉病变等。此外,吸烟、超重以及肥胖患者发生冠心病以及心肌梗死的危险系数也较正常者大大增加[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药物研究的深入,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未能有效遏制其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或者致残率,就必须从预防着手,全面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本文就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作一综述,以飨读者。1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对于疾病的危险因素,目前主要将其分为生理生化以及社会因素两方面,这类因素的存在可使机体患病疾病的危险性增加,而当降低或者消除这些因素后,发病危险性将显著降低或者消失。

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但其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均非常复杂。相关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已知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约有300余种[3]。目前主要将其分为主要危险因素、潜在危险因素以及心理行为、社会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其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总胆固醇升高、糖尿病等;潜在危险因素重要包括超重或肥胖、脂蛋白α升高、凝血因素升高、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超敏C 反应蛋白升高、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或空腹血糖受损、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以及睡眠呼吸障碍等。在心理行为以及社会经济因素方面,主要包括教育程度偏低、职业及其变动、生活工作压力、不健康饮食、精神紧张、精神疾病、缺乏体力活动等。

在心血管疾病的各类危险因素中,又可将其分为不可改变以及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两类。例如,主要危险因素中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均属于不可改变因素,而糖尿病、高血压、血脂


相关内容

  • 关于开展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自治区监测工作的通知
  • 关于开展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 自治区监测工作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卫生局,乌鲁木齐市.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卫生局,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 2013年是我国第4次针对常住居民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工作之年.为做好自治区慢 ...

  • 脑卒中一级预防之糖尿病与血脂异常
  • 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可干预及不可干预因素,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可干预因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来源:全科医学论坛 糖尿病 1. 成年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尽早进行糖尿病筛査: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在40岁时开始筛査.对于首次血糖筛査结果正常者,建议每3年至少重复筛査1次.有脑血管 ...

  • 脑卒中.冠心病的预防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 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课 题:脑卒中.冠心病的预防 教学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与控制,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教学重点:忌烟酒,少食盐,合理膳食,加强锻炼 教学难点:早期发现病人及高危人群的筛检 教 具:多媒体(或讲义材料) 课 型:新课 授课形式:大课堂面授 课 时: ...

  • 脑血管病一级二级预防
  • 内容简介 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呈上升和低龄化趋势,农村地区也日益突出.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国家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指南"从加强预防的角度出 ...

  • 高血压药物治疗
  • 5.高血压的治疗 指导思想 要点7 治疗目标   高血压病人的首要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的降低长期心血 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这需要治疗所有已明确的可逆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还要合理控制并存临床情况.   根据现有证据,我们建议普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收缩压 ...

  • 冠心病二级预防
  • 冠心病二级预防 什么是冠心病二级预防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硬化,是属于发病率高的进展性慢性疾病,所以冠心病具有复发率高的特点,冠心病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对未发生冠心病疾病的危险人群而言)和二级预防(对冠心病患者而言),预防措施无论对冠心病患者或冠心病高发危险人群都十分必要.冠心病二级预防,就是指 ...

  • 预防医学自测题
  • 预防医学自测题 [B 型题] A. 白血病 B. 消化道溃疡 C. 皮肤癌 D. 膀胱癌 E. 耳聋 15.放射线可引起 ( ) 16.紫外线可引起 ( ) 17.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 ( ) A. 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B. 循环系统障碍 C. 中枢神经系统障碍 D.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E. 泌尿系统 ...

  • 最新中国高血压指南-[高血压的治疗]
  • 最新中国高血压指南-<高血压的治疗> 5.1. 治疗目标: 目前,全国统一的医疗服务与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成,而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又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本指南设定标准与基本两个治疗目标. 标准目标: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本指南推荐的起始与维持抗 ...

  • 胡大一(7)心血管疾病防治
  • 胡大一  全国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 胡大一(7)心血管疾病防治 BTV<养生堂>--胡大一讲座视频网址 http://tv.sohu.com/20110529/n308823624.shtml 解码高血压 http://tv.sohu.com/2011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