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创业?

创业邦

郑剑波

导语:对于选择先就业还是先创业有三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执行力、过往经历和可利用资源。

最近跟一些朋友在聊就业与创业的话题时,他们问我大学生应该先就业还是先创业呢?其实这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特别是在这个万众创新、全民创业年代,有人说先出来社会历练历练,有人说应该抓住难得的创业机遇。但在我看来,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创业完全因人而异,没有先后之分。

以往,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后创业,俞敏洪老师都也曾说,在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社会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实际上是一个误导,原因当然是大学生心智不成熟、没有格局、容忍度低、自我反思能力差等等,所以先通过就业学习几年公司和产品运营的相关经验后在出来创业也不迟,而且成功率会更高。

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如果真是这样,那当时是不是应该叫扎克伯格先去谷歌工作几年后再回来运营Facebook、是不是应该叫陈安妮先去漫威实习几个月再回来做快看世界呢?

显然不是,也许你会认为他们只是个例行为,但个例行为正是每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精神之一,没有这种个例行为的精神,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先例,只能跟着先例的屁股走,而敢于颠覆正是具备这种精神之人。

所以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和具有不同经历的大学生们,到底先就业还是先创业呢?我觉得,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选择先就业还是先创业有三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执行力、过往经历和可利用资源。

其一,执行力

Bill Gross 前几个月在TED演讲时跟大家分享了“哪些因素造就创业公司成功”的新发现,他在Idealab公司和非Idealab公司中将成功和失败公司的差异进行比较后的数据显示:创业成功最关键因素是,时机,时机因素占到42%;第二是团队和执行力;想法的可辩性和独特性则排在第三。

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时机”的把握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一个想创业的大学生或即将毕业的应届生来说,最重要的素养其实是“执行力”,没有执行力的创业都是扯淡。

我记得当年创业的时候,有个伙伴跟我说,“虽然我比较懒,但我有很多想法,我相信这些想法即使现在用不上,以后也会派上用场的,你们有执行力,我出想法,分工嘛!”。

其实创业不是拼谁的想法多,初创团队基本都是人少、繁事多的那种,必须要求每个人都有较强的执行力,包括CEO,如果当下的项目没法执行去做,再多的想法都会是多余。试想一下,当团队所有人都在玩命工作,而你在站在哪里“想”,他们会是什么感受?如果作为“出想法”的人,封他个“顾问”的角色应该更为合适。

所以作为大学生,没有执行力,仅凭稚嫩的想法就异想天开想创业,那是不可能,创业前还是先评估一下自己的执行力吧!整天夸夸其谈,吹牛逼,害了自己倒是没关系,但不要害了整个创业团队啊。

其二,过往经历

过往经历指的是大四或研究生毕业前有过与创业相关的经历,这个经历非常重要,间接决定了你毕业后是就业还是创业。在国内,很多的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活动空间主要局限于家庭和学校,社交圈也仅限于亲朋、老师、同学,对社会了解和认识非常少。

所以在这种没有任何创业相关经历的情况下,毕业后就想出来创业,肯定是撞得头破血流的,说白了连做人都不会,谈何创业,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的大学生至少毕业三、四年之后,才能成为一个相对合格的创业者,因为通过这三、四年时间磨练,他们吃尽苦头,尝尽冷暖,受尽委屈,然后才学会落地,才明白创业不是想干就能干好是事儿。

在国内,我们也经常看到在BAT工作三、四年后跳出来自己创业的,这部分创业者很大部分原因是在大学毕业前没有创业经历或认为自己还有待提高的,所以他们才会选择先就业历练后在出来创业。

还有一部分人在大学期间就已经有创业经历的,像超级课程表的余佳文,他们在做超表前,团队就已经在帮魅族开发一些软件了,所以团队在大学毕业前到毕业后的过渡衔接很自然,不会脱节。还有锐波科技的孙宇晨,他在做锐波之前就已经在美国创办留美三人行和玩比特币了,毕业后在美国注册个公司,回国就成了大中华区总裁了,当然还有兼职猫的王锐旭(见总理的那位)也是如此。

他们毕业前的创业经验积累为毕业后的二次创业做足了充分的铺垫(二次创业前最好能干出些成绩来),毕业后创业也就顺理成章,但是如果你是个专注于学业的学霸或整天吹牛逼的学渣,毕业后我想就业可能会更适合你。

其三,可利用的资源

我大二开始创业,至今快两年了,但是由于创业项目的局限性,所以发展遇到一些瓶颈,这时候就在想要继续把这个项目做下去还是找个大公司实习呢?

几天后,找了圈内一个好朋友请教这事儿,他给我的答案是,不管你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实习,不可否认的是你基本就是在一个固定的岗位里做重复的事情,他也给我做了分析。

首先,一般公司不会教你太多的东西,因为你可能会走(除非是忙得要死的小企业);其次,他们不会给你安排重要的事情做,因为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你不熟练,所以半年或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你基本学不到什么东西,最多就感慨一下这个社会真残酷、真现实啊。最后,有可能你原有的创业激情就慢慢葬死在你的实习公司里了。

而他给我的建议是不要去实习,可以选择二次创业,原因是我有执行力、有创业经历、也有一些社会资源和人脉,还有人可以带着学,所以一开始就选择创业的成长要比实习更快,也更有意义。

后来,对于这番话思考了许久,先就业还是先创业真的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身边的资源足够丰富,围绕着你的创业项目,稍加努力,资源就唾手可得,我想你会很快脱颖而出。

上次跟另一个朋友在聊天时也谈到资源这个话题,现在这个社会的顶层资源还是掌握在60后和70后手中,顶层设计的能力还是70后和80后具备,执行的话80后和90后是主力,80后更踏实,90后更具有冲劲。不过现在有很多的90后在一些60、70后的支持下,纵向进入顶层设计领域。

他说到,作为90后,如果我们想走得更快、更好,我们的背后是一定需要有资源、有人做支撑的,没有资源注定会四处碰壁(当然如果你想开个店卖个铁板鱿鱼可能就不需要了)。

所以,如果执行力高、有创业经历,又有相关资源,毕业后选择创业当然是值得尝试的。

但是大家也要明白毕竟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儿,起步之初有资源扶持,并不代表永远都会有,扶持后还得靠你自身去打拼,所以创业前还是先搞清楚自己创业的目的和初衷是什么?为了梦想也好、为了上报纸行、为了生计也罢,反正创业就是阿猫阿狗干的事儿,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在就业环境如此恶劣,创业热潮如此盛行的大环境下,大学生该何去何从,就业还是创业?我想没有唯一的标准,以上三大问题搞清楚了,你也应该清楚自己先就业还是先创业了,如果你没背景、没资源、没钱、没人脉、没技能,没团队、没项目,而且还懒惰,你说谈先就业还是先创业有意义吗?就业都不一定有人要你,谈什么创业呢?

创业邦

郑剑波

导语:对于选择先就业还是先创业有三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执行力、过往经历和可利用资源。

最近跟一些朋友在聊就业与创业的话题时,他们问我大学生应该先就业还是先创业呢?其实这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特别是在这个万众创新、全民创业年代,有人说先出来社会历练历练,有人说应该抓住难得的创业机遇。但在我看来,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创业完全因人而异,没有先后之分。

以往,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后创业,俞敏洪老师都也曾说,在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社会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实际上是一个误导,原因当然是大学生心智不成熟、没有格局、容忍度低、自我反思能力差等等,所以先通过就业学习几年公司和产品运营的相关经验后在出来创业也不迟,而且成功率会更高。

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如果真是这样,那当时是不是应该叫扎克伯格先去谷歌工作几年后再回来运营Facebook、是不是应该叫陈安妮先去漫威实习几个月再回来做快看世界呢?

显然不是,也许你会认为他们只是个例行为,但个例行为正是每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精神之一,没有这种个例行为的精神,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先例,只能跟着先例的屁股走,而敢于颠覆正是具备这种精神之人。

所以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和具有不同经历的大学生们,到底先就业还是先创业呢?我觉得,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选择先就业还是先创业有三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执行力、过往经历和可利用资源。

其一,执行力

Bill Gross 前几个月在TED演讲时跟大家分享了“哪些因素造就创业公司成功”的新发现,他在Idealab公司和非Idealab公司中将成功和失败公司的差异进行比较后的数据显示:创业成功最关键因素是,时机,时机因素占到42%;第二是团队和执行力;想法的可辩性和独特性则排在第三。

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时机”的把握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一个想创业的大学生或即将毕业的应届生来说,最重要的素养其实是“执行力”,没有执行力的创业都是扯淡。

我记得当年创业的时候,有个伙伴跟我说,“虽然我比较懒,但我有很多想法,我相信这些想法即使现在用不上,以后也会派上用场的,你们有执行力,我出想法,分工嘛!”。

其实创业不是拼谁的想法多,初创团队基本都是人少、繁事多的那种,必须要求每个人都有较强的执行力,包括CEO,如果当下的项目没法执行去做,再多的想法都会是多余。试想一下,当团队所有人都在玩命工作,而你在站在哪里“想”,他们会是什么感受?如果作为“出想法”的人,封他个“顾问”的角色应该更为合适。

所以作为大学生,没有执行力,仅凭稚嫩的想法就异想天开想创业,那是不可能,创业前还是先评估一下自己的执行力吧!整天夸夸其谈,吹牛逼,害了自己倒是没关系,但不要害了整个创业团队啊。

其二,过往经历

过往经历指的是大四或研究生毕业前有过与创业相关的经历,这个经历非常重要,间接决定了你毕业后是就业还是创业。在国内,很多的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活动空间主要局限于家庭和学校,社交圈也仅限于亲朋、老师、同学,对社会了解和认识非常少。

所以在这种没有任何创业相关经历的情况下,毕业后就想出来创业,肯定是撞得头破血流的,说白了连做人都不会,谈何创业,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的大学生至少毕业三、四年之后,才能成为一个相对合格的创业者,因为通过这三、四年时间磨练,他们吃尽苦头,尝尽冷暖,受尽委屈,然后才学会落地,才明白创业不是想干就能干好是事儿。

在国内,我们也经常看到在BAT工作三、四年后跳出来自己创业的,这部分创业者很大部分原因是在大学毕业前没有创业经历或认为自己还有待提高的,所以他们才会选择先就业历练后在出来创业。

还有一部分人在大学期间就已经有创业经历的,像超级课程表的余佳文,他们在做超表前,团队就已经在帮魅族开发一些软件了,所以团队在大学毕业前到毕业后的过渡衔接很自然,不会脱节。还有锐波科技的孙宇晨,他在做锐波之前就已经在美国创办留美三人行和玩比特币了,毕业后在美国注册个公司,回国就成了大中华区总裁了,当然还有兼职猫的王锐旭(见总理的那位)也是如此。

他们毕业前的创业经验积累为毕业后的二次创业做足了充分的铺垫(二次创业前最好能干出些成绩来),毕业后创业也就顺理成章,但是如果你是个专注于学业的学霸或整天吹牛逼的学渣,毕业后我想就业可能会更适合你。

其三,可利用的资源

我大二开始创业,至今快两年了,但是由于创业项目的局限性,所以发展遇到一些瓶颈,这时候就在想要继续把这个项目做下去还是找个大公司实习呢?

几天后,找了圈内一个好朋友请教这事儿,他给我的答案是,不管你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实习,不可否认的是你基本就是在一个固定的岗位里做重复的事情,他也给我做了分析。

首先,一般公司不会教你太多的东西,因为你可能会走(除非是忙得要死的小企业);其次,他们不会给你安排重要的事情做,因为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你不熟练,所以半年或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你基本学不到什么东西,最多就感慨一下这个社会真残酷、真现实啊。最后,有可能你原有的创业激情就慢慢葬死在你的实习公司里了。

而他给我的建议是不要去实习,可以选择二次创业,原因是我有执行力、有创业经历、也有一些社会资源和人脉,还有人可以带着学,所以一开始就选择创业的成长要比实习更快,也更有意义。

后来,对于这番话思考了许久,先就业还是先创业真的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身边的资源足够丰富,围绕着你的创业项目,稍加努力,资源就唾手可得,我想你会很快脱颖而出。

上次跟另一个朋友在聊天时也谈到资源这个话题,现在这个社会的顶层资源还是掌握在60后和70后手中,顶层设计的能力还是70后和80后具备,执行的话80后和90后是主力,80后更踏实,90后更具有冲劲。不过现在有很多的90后在一些60、70后的支持下,纵向进入顶层设计领域。

他说到,作为90后,如果我们想走得更快、更好,我们的背后是一定需要有资源、有人做支撑的,没有资源注定会四处碰壁(当然如果你想开个店卖个铁板鱿鱼可能就不需要了)。

所以,如果执行力高、有创业经历,又有相关资源,毕业后选择创业当然是值得尝试的。

但是大家也要明白毕竟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儿,起步之初有资源扶持,并不代表永远都会有,扶持后还得靠你自身去打拼,所以创业前还是先搞清楚自己创业的目的和初衷是什么?为了梦想也好、为了上报纸行、为了生计也罢,反正创业就是阿猫阿狗干的事儿,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在就业环境如此恶劣,创业热潮如此盛行的大环境下,大学生该何去何从,就业还是创业?我想没有唯一的标准,以上三大问题搞清楚了,你也应该清楚自己先就业还是先创业了,如果你没背景、没资源、没钱、没人脉、没技能,没团队、没项目,而且还懒惰,你说谈先就业还是先创业有意义吗?就业都不一定有人要你,谈什么创业呢?


相关内容

  • 就业还是创业
  • 胡泽君 文管0901 临班0756 090540011 创业还是就业? -------<七个怎么看.就业难>观后感 2009年以来,全球经济开始慢慢复苏,企业订单的数量也持续增加,用工需求慢慢增加,到2010年春节前后达到了白炽化的地步,企业疯狂"抢人",我国沿海许多 ...

  • 2013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新闻稿
  • 同学,你拿到offer了吗? 关注我市高校xxxx学院就业情况 口播:"拼杀"."突围"."最难就业季"是2013年毕业大学生的关键字.今年,全国应届生规模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19万人,为历年毕业人数最高.699万应届生中,包括了 ...

  •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论文
  •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论文 摘要:就现在的就业率而言,就业局面对大学生不容乐观,因此创业也就成了现今大学生解决自身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但是现今的大学生创业效果并不佳,这主要与大学生并没有接受系统的思想教育有很大关系,而创业中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创业又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教育 价 ...

  • 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题调查报告
  • 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题调查报告 李 摘要:在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的实施,培养出了许多人知识性人才,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上大学了,然而这就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大学生走出校门以后的创业.就业.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近几年里随着政府政策的正确引导和社会观念的转变, ...

  • 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修改版
  • 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一.直面现实,理性抉择 1.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90年代末开始的大学扩招造成大学生毕业过剩,就业压力增大,而如今的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市场,导致市场经济下人才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

  • 大学生自主创业论文(1)
  • 大学生自主创业探析 摘 要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甚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就是参与者少.旁观者多:从事的多是规模小的个体经营的行业,成功率低,存在的问题较多.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还不成熟,尚需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创业环境,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关键词 自主创业 ...

  • 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业
  • 大学生就业指导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 ****** 以前我们听别人讲,现代社会缺的是什么?答案会说"人才".而在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越来越多的博士生,在面对这么庞大的学生队伍,人才似乎就不是我们所缺失的.所以自然而然的产生下一个 ...

  • 马云之创业分析
  • 马云登陆雅虎首次发表演讲稿全文 今天是我第一次和雅虎的朋友们面对面交流.我希望把我成功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尽管我认为你们其中的绝大多数勤劳聪明的人都无法从中获益,但我坚信,一定有个别懒的去判断我讲的是否正确就效仿的人,可以获益匪浅. 让我们开启今天的话题吧! 世界上很多非常聪明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 ...

  • "关于国贸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 目录 一.调查方案设计------------------------2 1调查目的-------------------------22调查计划-------------------------2 3. 具体调查地点和调查时间-------------------2 二.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