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吴桥杂技》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吴桥杂技的起源与发展,学习2个杂技节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介绍吴桥杂技的艺术起源,使学生了解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组织学生尝试学习2个杂技节目,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杂技艺术在古代的源远流长性,知道中国吴桥杂技在世界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使学生知道杂技表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特点,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精彩的杂技表演,快来看。(播放视频)

这是我们吴桥杂技大世界的演员们在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上表演的节目。

师:中国的杂技之乡是吴桥。吴桥是中国杂技艺术的发祥地,是世界杂技艺术的摇篮。杂技更是我们吴桥人的骄傲。

(请同学们看吴桥杂技节目在各地演出的图片,投影出示。)

师:通过刚才看图片,谁知道第一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是那一年举办的?(1987年)

师:今年是2011年,到10月22日将在石家庄市举行第十三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届时,将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个节目,同台竞技,共逐金狮。

师:你知道我们吴桥还有哪些杂技节目吗?(生看图片,师介绍)

二、探究新知,体验乐趣:

1、介绍吴桥杂技的起源和发展。

师:吴桥杂技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那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它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产生的,是最古老的艺术门类,它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以人体表演为特征的杂技艺术。

请同学们看图片(幻灯片出示),让学生了解吴桥杂技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学习杂技节目:

(1)、学习魔术:巧变三根绳。

师:吴桥有这么一句杂技民谣是“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谁能给大家露一手?

师:老师给你们露一手如何?想学吗?(师示范,学生练习)

(2)、学习手技:抛沙包。

3、小结:

这两个杂技节目同学们练的怎么样?抛沙包肯定练的不太好。没练熟的同学课余时间继续练。是啊,短暂的时间哪能练的熟呢?如此简单的小节目都这么不容易练好,更何况那些高难度的杂技节目呢?

有这么一句杂技谚语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杂技演员们练功是多么的辛苦,我们也应当学习他们这种不怕吃苦的精神,学习他们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三、唱民谣:

师:最后让我们在杂技民谣中结束今天的课程。(投影出示)

教学目标: 《吴桥杂技》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吴桥杂技的起源与发展,学习2个杂技节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介绍吴桥杂技的艺术起源,使学生了解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组织学生尝试学习2个杂技节目,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杂技艺术在古代的源远流长性,知道中国吴桥杂技在世界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使学生知道杂技表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特点,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精彩的杂技表演,快来看。(播放视频)

这是我们吴桥杂技大世界的演员们在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上表演的节目。

师:中国的杂技之乡是吴桥。吴桥是中国杂技艺术的发祥地,是世界杂技艺术的摇篮。杂技更是我们吴桥人的骄傲。

(请同学们看吴桥杂技节目在各地演出的图片,投影出示。)

师:通过刚才看图片,谁知道第一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是那一年举办的?(1987年)

师:今年是2011年,到10月22日将在石家庄市举行第十三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届时,将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个节目,同台竞技,共逐金狮。

师:你知道我们吴桥还有哪些杂技节目吗?(生看图片,师介绍)

二、探究新知,体验乐趣:

1、介绍吴桥杂技的起源和发展。

师:吴桥杂技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那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它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产生的,是最古老的艺术门类,它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以人体表演为特征的杂技艺术。

请同学们看图片(幻灯片出示),让学生了解吴桥杂技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学习杂技节目:

(1)、学习魔术:巧变三根绳。

师:吴桥有这么一句杂技民谣是“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谁能给大家露一手?

师:老师给你们露一手如何?想学吗?(师示范,学生练习)

(2)、学习手技:抛沙包。

3、小结:

这两个杂技节目同学们练的怎么样?抛沙包肯定练的不太好。没练熟的同学课余时间继续练。是啊,短暂的时间哪能练的熟呢?如此简单的小节目都这么不容易练好,更何况那些高难度的杂技节目呢?

有这么一句杂技谚语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杂技演员们练功是多么的辛苦,我们也应当学习他们这种不怕吃苦的精神,学习他们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三、唱民谣:

师:最后让我们在杂技民谣中结束今天的课程。(投影出示)


相关内容

  • 中小学校本课程与教材案例研究
  • 关键词 校本课程  校本教材  案例研究  校本研修 课题类别 C 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 A 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 研究类型 A 基础研究 负责人姓名 毕  诚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1957年7月28日 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 研究员 研究专长 中国教育史 最后学历 研究生 最后学位 博士 担任 ...

  • (完整版)研究报告书主要内容
  • 目 录 一.课题的提出与界定 .......................................................................................................................(一)问题的提出 ....... ...

  •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计划
  • 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积极开发适合本地区、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近三年来,涪陵城区教育办公室和涪陵城区六所小学组织开展了以新六艺为内容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此基础 ...

  • 小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思考
  • 小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思考 --以本校英语校本课程为例 内容摘要:在"差异教育"的指导思想下,南京市阳光实验小学以兴趣性.实践性为原则自行开发了 一套英语校本课程.在拓展式模式的指导下,强调文化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到南京本土以及 西方文化的异同.同时,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 ...

  • 丹东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 征集评选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的通知
  • 丹东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征集评选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的通知 丹教办[2013]33号 采编:基础教育处  出处:基础教育处 发布日期:2013-07-04 阅读次数 91 丹教办[2013]33号 丹东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 征集评选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合作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市直学 ...

  • 探究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
  • 摘 要:所谓德育校本的课程开发是指为了培养更高素质的学生而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来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这种德育课程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水平出发,为学生营造感性.实践性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在教学环境中感悟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建立和完善自己的道德体系.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对小学德育课程的校 ...

  • 小学"兴趣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初探
  • 总 第 6 6期 0课 堂 经 纬 小学" 兴趣英语" 校本课程开发初探 徐 蕴 ( 江苏教 育学院外语 系, 苏南京 20 9 ) 江 10 7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 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理念在 于将课程 开发 活动与具体的课堂教 学情景 结合起 来, 以提 高课 程 ...

  • 三年级国学诵读教案
  • 齐陵街道中心小学校本课程教学案 审核签字: 审核时间: 齐陵街道中心小学校本课程教学案 审核签字: 审核时间: 齐陵街道中心小学校本课程教学案 审核签字: 审核时间: 齐陵街道中心小学校本课程教学案 审核签字: 审核时间: 齐陵街道中心小学校本课程教学案 审核签字: 审核时间: 齐陵街道中心小学校本 ...

  • 对当前小学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的思考
  • [摘要] 目前,在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忽视过程性和功利主义的严重倾向.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开发过程中清除功利主义倾向.正确认识校本课程的"独立性",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性.使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学生需要,有利于学习 ...

  • 提升校本研修内涵
  • 提升校本研修内涵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市南区校本研修主题报告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表现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其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沃土的校本研修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取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中考的各种数据,市教育局还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