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量利分析法在工业企业中的优化与应用 作者:胡宗标 胡晓宇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01期
摘要:本量利分析法(C-V-P)在企业中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与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的结合,提升了其应用前景和价值。文章对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中的应用中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优化的措施和方法。运用优化后本量利分析法,增加了市场和生产的相关数据和评测方法,使本量利分析方法更加符合客观和实用。
关键词:本量利分析;盈亏平衡点;学习曲线;扩展模型;敏感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1-000-02
本量利分析最大优点是计算和操作简单易懂,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因模型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分析基础上,未考虑到本量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因而,常常被称之为本量利静态分析。本量利动态分析就是考虑了经济变量之间的影响,特别是产量和单位变动成本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多产品作业成本分析和不确定因素影响
分析。
一、引入“学习曲线”理论,对不同产品进行本量利动态分析
学习曲线,是一种动态的生产函数。基本原理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随生产次数增加,产品单位成本会按一定比例下降,但当累积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后,产品单位成本区域稳定。借鉴学习曲线理论模型,可比较准确地反映本量利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会,解决产量和单位变动成本相互影响的问题。
根据本量利基本模型TP=(p-v)Q-F,将变动成本进一步划分,得到动态本量利模型为 TP=(p-v1- v2- v3)Q-F公式(1)
其中:v1、v2、v3,分别表示直接材料费、单位直接人工费和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 根据学习曲线基本模型:v=aQm,上述公式可进一步演化为具有应用价值的公式 TP=(p-a1Qm1- a2Qm2- a3Qm3)Q-F公式(2)
其中:a1表示为生产第一个产品的直接材料费,m1为表示为使用直接材料的学习率;a2为生产第一个产品的直接人工费,m2为表示为使用直接人工的学习率;a3为生产第一个产品的变动性制造费用,m2为表示为使用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学习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量利分析法在工业企业中的优化与应用 作者:胡宗标 胡晓宇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01期
摘要:本量利分析法(C-V-P)在企业中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与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的结合,提升了其应用前景和价值。文章对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中的应用中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优化的措施和方法。运用优化后本量利分析法,增加了市场和生产的相关数据和评测方法,使本量利分析方法更加符合客观和实用。
关键词:本量利分析;盈亏平衡点;学习曲线;扩展模型;敏感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1-000-02
本量利分析最大优点是计算和操作简单易懂,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因模型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分析基础上,未考虑到本量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因而,常常被称之为本量利静态分析。本量利动态分析就是考虑了经济变量之间的影响,特别是产量和单位变动成本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多产品作业成本分析和不确定因素影响
分析。
一、引入“学习曲线”理论,对不同产品进行本量利动态分析
学习曲线,是一种动态的生产函数。基本原理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随生产次数增加,产品单位成本会按一定比例下降,但当累积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后,产品单位成本区域稳定。借鉴学习曲线理论模型,可比较准确地反映本量利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会,解决产量和单位变动成本相互影响的问题。
根据本量利基本模型TP=(p-v)Q-F,将变动成本进一步划分,得到动态本量利模型为 TP=(p-v1- v2- v3)Q-F公式(1)
其中:v1、v2、v3,分别表示直接材料费、单位直接人工费和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 根据学习曲线基本模型:v=aQm,上述公式可进一步演化为具有应用价值的公式 TP=(p-a1Qm1- a2Qm2- a3Qm3)Q-F公式(2)
其中:a1表示为生产第一个产品的直接材料费,m1为表示为使用直接材料的学习率;a2为生产第一个产品的直接人工费,m2为表示为使用直接人工的学习率;a3为生产第一个产品的变动性制造费用,m2为表示为使用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学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