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弊端和初探方法

  摘 要: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一直都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改革的重点部分。通常,学生要通过学习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来完成和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是,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这仍然是一个不太可能达到的目的。这个现状说明了一个问题: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存在教学过程与目标不吻合的状态。同时也迫切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者们提出更切合目标实现的改革方案。本文将会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56-01在中国大部分的高校,大学英语是作为一门必修课。学生通常通过连续两年的学习,还不是很容易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下面将一一探讨传统大学英语的弊端和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教师为主导转化为学生为中心   我校是积极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倡导者,同时在很多方面也是做得很有力度的。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英语做为一门实用课程,它所承载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书面和口头交流的目的。它的教学步骤是通过听力和阅读等语言输入的功能让学生高效率的吸收和处理信息。通过口语和写作表达信息,由此决定了学生必须在实践中培养英语综合能力。但是,事实上,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学方法基本违背了语言教学的本质规律。大多数的情况下,教师在不停的灌输各种信息,而学生几乎是没有时间进行吸收的。这中教学方法又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教学误区,认为教师如果不讲,学生怎么会懂呢。但是,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参与的过程。如果学生缺乏有效的和充足的训练,他们是不太可能有实际运用的能力。   曾今,认知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之一布鲁纳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从这个理论中,我们可以得知: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不是教师灌输的过程,而是学生自觉自发的去探索和寻求以及发现的一个过程。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理应是个引导者。他引导和指示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训练。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了,才能太高信息的吸收效率。然后,再通过反复训练成为一种输出的习惯,再变成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二、语法解释语法翻译转化为以阅读为主的模式   在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讲解语法为主要内容,基本上从初中开始就开始了语法教学。但是,事实上,经过了初中,高中和大学连续接近十年的学习,学生的语法依然很差。这不得不成为一个让人思索的问题。在2011年英语专业八级的考试万分试卷中,汉译英部分得分8分以上的试卷仅仅只有19份,很多的试卷答案错误连篇。事实上,很多同学对语法方面的知识已经很是明了,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出错。语法,即是管理语言的规则。其实,规则,从初中开始到大学,学生们已经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如果在实际中运用这些规则则成了一个大问题。我们大多数的学生并未将这些规则变成一种说话的思维方式。反而,教师在课堂上不断的讲授这些规则,而不是提供给学生运用规则的机会。   三、教学主题由空洞乏味的内容转化为多元化内容   传统的课本以及教师所提供的内容大多数为一些空洞、乏味或是绝对性的材料。学生不仅觉得无趣且无探讨和展开的空间。这种现状导致了学生上课无话可说,同时也懒得说或是懒得写。但是,现在很多的教学资料进行了改革,更重要的是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搜索到很多比较有趣的材料,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现在很多的材料是一些社会热点话题相关的。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供学生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机会。   四、教学模块的有机整合   从心理学家的角度来说,知识的获取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律。我们从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一般人习得母语之所以快和有效率是因为其能够为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分别存储于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并且可以做做到有逻辑的进行信息延时,以便提取。最后习得这个过程会通过不断的及时和提取信息以得到保障。因此,我们一般可以采取听说读写结合的方式全面进行教学规律的奠基。例如,可以先布置给学生预习任务,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学习相关的视频和阅读材料,首先进行了听力和阅读的练习,也就是语言的输入部分。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提供一个相对开发的环境,让学生将输入的语言转化成语言的输出。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并且,学生通过课前的积累,也同时会对课堂教学上教师讲解课文起到很大的帮助。以此方法,可以大大提供教学氛围,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以上几点是本人对于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的几点思考,并且相应的提出一定的试探方法。旨在能够将教研和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V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M. 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摘 要: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一直都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改革的重点部分。通常,学生要通过学习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来完成和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是,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这仍然是一个不太可能达到的目的。这个现状说明了一个问题: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存在教学过程与目标不吻合的状态。同时也迫切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者们提出更切合目标实现的改革方案。本文将会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56-01在中国大部分的高校,大学英语是作为一门必修课。学生通常通过连续两年的学习,还不是很容易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下面将一一探讨传统大学英语的弊端和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教师为主导转化为学生为中心   我校是积极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倡导者,同时在很多方面也是做得很有力度的。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英语做为一门实用课程,它所承载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书面和口头交流的目的。它的教学步骤是通过听力和阅读等语言输入的功能让学生高效率的吸收和处理信息。通过口语和写作表达信息,由此决定了学生必须在实践中培养英语综合能力。但是,事实上,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学方法基本违背了语言教学的本质规律。大多数的情况下,教师在不停的灌输各种信息,而学生几乎是没有时间进行吸收的。这中教学方法又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教学误区,认为教师如果不讲,学生怎么会懂呢。但是,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参与的过程。如果学生缺乏有效的和充足的训练,他们是不太可能有实际运用的能力。   曾今,认知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之一布鲁纳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从这个理论中,我们可以得知: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不是教师灌输的过程,而是学生自觉自发的去探索和寻求以及发现的一个过程。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理应是个引导者。他引导和指示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训练。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了,才能太高信息的吸收效率。然后,再通过反复训练成为一种输出的习惯,再变成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二、语法解释语法翻译转化为以阅读为主的模式   在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讲解语法为主要内容,基本上从初中开始就开始了语法教学。但是,事实上,经过了初中,高中和大学连续接近十年的学习,学生的语法依然很差。这不得不成为一个让人思索的问题。在2011年英语专业八级的考试万分试卷中,汉译英部分得分8分以上的试卷仅仅只有19份,很多的试卷答案错误连篇。事实上,很多同学对语法方面的知识已经很是明了,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出错。语法,即是管理语言的规则。其实,规则,从初中开始到大学,学生们已经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如果在实际中运用这些规则则成了一个大问题。我们大多数的学生并未将这些规则变成一种说话的思维方式。反而,教师在课堂上不断的讲授这些规则,而不是提供给学生运用规则的机会。   三、教学主题由空洞乏味的内容转化为多元化内容   传统的课本以及教师所提供的内容大多数为一些空洞、乏味或是绝对性的材料。学生不仅觉得无趣且无探讨和展开的空间。这种现状导致了学生上课无话可说,同时也懒得说或是懒得写。但是,现在很多的教学资料进行了改革,更重要的是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搜索到很多比较有趣的材料,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现在很多的材料是一些社会热点话题相关的。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供学生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机会。   四、教学模块的有机整合   从心理学家的角度来说,知识的获取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律。我们从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一般人习得母语之所以快和有效率是因为其能够为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分别存储于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并且可以做做到有逻辑的进行信息延时,以便提取。最后习得这个过程会通过不断的及时和提取信息以得到保障。因此,我们一般可以采取听说读写结合的方式全面进行教学规律的奠基。例如,可以先布置给学生预习任务,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学习相关的视频和阅读材料,首先进行了听力和阅读的练习,也就是语言的输入部分。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提供一个相对开发的环境,让学生将输入的语言转化成语言的输出。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并且,学生通过课前的积累,也同时会对课堂教学上教师讲解课文起到很大的帮助。以此方法,可以大大提供教学氛围,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以上几点是本人对于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的几点思考,并且相应的提出一定的试探方法。旨在能够将教研和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V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M. 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相关内容

  • 新课程下教师课堂管理初探
  •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管理方式已经逐渐显露出其固有的弊端.本文针对新课程实施中课堂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做出分析,并提出新课程下教师课堂管理应与时俱进,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才能促进教学,使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管理:策略 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 ...

  • [胡适专题]胡适的教育思想初探
  • 胡适的教育思想初探 访问数:137  回复数:0 楼主 回复 作者:知雅斋主人  发表日期:2012-2-21 19:52:49 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杜威(美国) "适以为今日造因之道,酋在树人:树人之端赖教育,故适近来别无奢望,但求归国后能以一张苦口,一支秃笔,从事于社会教育 ...

  • 初中数学"零负担批改"方法初探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数学"零负担批改"方法初探 作者:李植成 来源:<教师教育科学>2013年第02期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多少年来一贯制,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 ...

  • "互联网+"法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利用"问卷星"在线考试功能
  • 2016・9 (下) "互联网+"法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利用"问卷星"在线考试功能 袁 摘 要 青 为了转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思维习惯,进一步鞭策.驱动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 教学模式,因此,本文将课堂教学与& ...

  • 用微信优化初中英语课后作业设计的初探
  • 摘 要:微信逐渐改变了教学模式,它成了课堂的延伸.主要阐述利用班级微信群,改变和优化英语课后作业设计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微信:片面性:孤立性:合作意识 一.现阶段中学英语课后作业布置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1.只针对学生布置作业的片面性 英语教师大都会精心设计作业,口头或者板 ...

  • 初探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 初探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作者:张 娅 单位:重庆育仁中学校 此文荣获2009年中国教育系统(基础教育) 一等奖 摘要: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就无法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储备一定数量的词汇,就不能实际运用 ...

  • 诚信演讲稿--大学生诚信教育初探
  •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

  • 作文教学设计的四种类型
  • 回顾与展望: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四种类型 魏小娜 本文受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资助,课题编号"2011-GX-002" 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理论"和"模式"可谓多矣,而大面积作文课堂教学的"章法"也确实乱矣!很有必要从从根 ...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策略初探
  • 摘 要: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应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反思能力和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笔者从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出发,阐述了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作用,并针对现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