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奥尼尔的狂欢式书写风格

  一、尤金·奥尼尔及其作品  尤金·奥尼尔创作的戏剧享有世界性意义。在他的一生创作生涯中,曾获得了四次的“普利策奖”,并且以他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真挚情感和奋发的精神力量,终于在193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美国文坛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奥尼尔是一位多产作家,共创作了50多部剧作,其中广为人知的有《天边》《毛猿》等。不仅如此,他还不停地进行探索,并尝试着以多种写作形式进行创作,例如现代主义、古希腊悲剧等形式都融合在他的剧本中。  另外,奥尼尔的剧作纷纷在世界各国演出,并受到许多文学爱好者的青睐。为此,在许多国家内都陆续地成立了奥尼尔学会,几乎每年都会开办一个以奥尼尔为中心的文学研究。来自于各国的批评论者都倾向于将奥尼尔与其他的文学作家进行分析、对比,与奥尼尔进行相互比较的有易卜生、契诃夫等。在1986年发表的文学作品《契诃夫与奥尼尔》就是一部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作者的写作角度集中于把奥尼尔和契诃夫的戏剧进行对比。其次,还有在1993年发表的《奥尼尔剧中的莎士比亚》也是具有鲜明的比较意义的著作,成为了人们探析奥尼尔剧作的有效途径。  奥尼尔在中国也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自从20世纪20年代起,随着奥尼尔的名字首次传入到我国,许多相关学界的人员纷纷对奥尼尔及其作品进行深入地了解,于1985年以奥尼尔为中心的研究院终于落成了。在90年代后的10年内,全国范围内对奥尼尔的学术研究就有八次,而且出版了有关奥尼尔剧作的摘选,在我国的社会中掀起了一股奥尼尔的剧作热潮。  二、尤金·奥尼尔作品的狂欢式书写  在巴赫金的观点中认为,狂欢式就是指在节庆中进行一系列狂欢式庆贺、仪式等活动的综合。在这些形式中包含了许多多样化的形式,但由于时代的递进、民族特点及其庆祝方式的不同而展现出更多形式的文化特点。在庆典中,通常会派生出各种各样的狂欢仪式,并在各个不同的喜庆日子里由大众一起推选出不同的狂欢国王,然后这些狂欢国王还要通过人们给他的加冕,人们还要抬着他在大街上游行,好像他就是最高的统治人物一样,但是紧接着就是要承受人们的嘲弄与打骂。人们正是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心中的疯狂意识和行为。这种狂欢仪式过渡到文学创作中,就是为了体现个人遭遇了突变,几乎在一瞬间就形成了天堂与地狱的巨大反差,并形成一种狂欢化的氛围,主要目的就是反映人、事、物都是相对的,具有双重特性。  (一)狂欢式之“对话”的质疑  巴赫金在进行研究创作中还特别提出了一个“对话”的概念。在新型化的小说探析中,他深刻地意识到个人独白的逻辑语言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于是他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终于提出了与之相对的“对话”模式的理论表达形式。并且“对话”是一个人产生思想并学习新思想的一种形式,因为只有与他们进行对话后,才会进行自我的不断进化与发展,从而就获得了一种新的思想观念。似乎从这一点出发,对话的理论基础已经不仅限于诗学上的层次,而是提升到哲学的有关角度,而这种对话意义上的哲学与其他形式的哲学不同,它是以思想价值为根本观点而进行的哲学研究。  戏剧是否能体现对话关系呢?对于这一问题,巴赫金对戏剧的对话性进行了考究,因为对话的产生就会发展对立层面的人物关系,那么这种对立的情景也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而逐渐瓦解。而相关的著作也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正面的回答:戏剧中是存在对话关系的。对此,我们可以来辩证巴赫金的观点。巴赫金认为戏剧不会产生对话就是因为受到剧情发展的限制,并且如果对话具有多元结构就会给剧情带来冲突,对话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不能调节其中的对立关系。并且,对话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物之间进行思想意识的交流,他们是平等的,但却是相互对立的。其中人物的关系也具有主次之分,所以就要在戏剧人物的安排上突出主次的区别,这是戏剧对话性的主要形成原因。而戏剧中人物关系的主体问题也可以得到很好地印证,例如在黑格尔的思想认识中就可以证实,因为剧情中的人物本身就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通过众多人来形成性格及其关系的发展,而正是这一点组成了戏剧情节的发展,也就使整个剧作更加统一和完整。作为主体的人物关系本身就具有一些不易显现的内涵特征,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是个体自身的事情。从黑格尔的观点中肯定人物的主体地位可以得知,无论是从戏剧自身的目的还是形式方式上,都是由于人物的精神领域中具有不同的情感因素使对话可以在戏剧中体现。所以作为杰出的戏剧作家奥尼尔在进行戏剧创作中是可以积极地引用“对话”形式来突出戏剧中的人物主体关系和情节的变化发展。  (二)狂欢式之微观对话  众所周知,巴赫金擅长从心理的角度来创作戏剧,所以他把人物的对话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大型的对话;其二是微观对话。其中微观对话是指在人们的内心思想中,会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意识观点。在奥尼尔的戏剧作品中就体现了微观对话的写作风格。例如在《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中,展现了鲜明的微观对话,其中以第二幕中埃拉的个人思想独白来分析。在埃拉心中寄予的对吉姆的希望中,她很鲜明地表明,她要吉姆去参加律师考试,并且很期望他能成功,希望他成为美国社会中最优秀的律师,要让他向所有人证明,特别是做给那些在私底下嚼舌根的人看看,吉姆是一个优秀的男人,并要向全世界宣告,吉姆,是世界上最白的白人。埃拉想通过吉姆的不懈努力去迈上更高的一层,并紧紧地踩在那些人的身上,面对着他们阴险的脸,狠狠地踩下去。埃拉还强烈地表现了她对吉姆的爱恋,并且在她的意识里,她只希望吉姆是唯一的白人,而其他人都是黑人,心理世界也是黑得透彻的。从埃拉对吉姆寄予的希望和他们的爱情中,可以看出埃拉热切地希望吉姆能顺利地通过律师考试,并跻身到贵族社会阶层中。其中也可以看出在种族歧视的迫害下,跨越种族的婚姻给埃拉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影响。埃拉的心理上也承受了很多的种族压力,她不想吉姆被其他的人禁锢住,也不能从此使她失去了幸福的权力。吉姆是白人,而且是历史上最白的白人,但是埃拉自身是黑人,那个黑就像是肮脏的泥土一样,把埃拉的全身都染黑了,她讨厌这样的黑,更是恨!从埃拉的内心思想中,呈现的是一个在被社会和种族的强迫压力下而导致的内心情绪的烦躁和无限的内心折磨,这就是微观对话。在美国社会上,白人与黑人存在深刻的差距,当吉姆有可能脱离黑人被压迫的生活,而拥有机会去抵达白人的世界时,这种白人优越感的思想意识让埃拉感到异常痛苦和烦恼,在她内心深处,早已经隐藏了对黑人的种种不满和怨恨,此时,她只想把所有的愤怒都宣泄出来,而对待吉姆,也显示出她又自尊又自卑的思想意识。

  一、尤金·奥尼尔及其作品  尤金·奥尼尔创作的戏剧享有世界性意义。在他的一生创作生涯中,曾获得了四次的“普利策奖”,并且以他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真挚情感和奋发的精神力量,终于在193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美国文坛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奥尼尔是一位多产作家,共创作了50多部剧作,其中广为人知的有《天边》《毛猿》等。不仅如此,他还不停地进行探索,并尝试着以多种写作形式进行创作,例如现代主义、古希腊悲剧等形式都融合在他的剧本中。  另外,奥尼尔的剧作纷纷在世界各国演出,并受到许多文学爱好者的青睐。为此,在许多国家内都陆续地成立了奥尼尔学会,几乎每年都会开办一个以奥尼尔为中心的文学研究。来自于各国的批评论者都倾向于将奥尼尔与其他的文学作家进行分析、对比,与奥尼尔进行相互比较的有易卜生、契诃夫等。在1986年发表的文学作品《契诃夫与奥尼尔》就是一部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作者的写作角度集中于把奥尼尔和契诃夫的戏剧进行对比。其次,还有在1993年发表的《奥尼尔剧中的莎士比亚》也是具有鲜明的比较意义的著作,成为了人们探析奥尼尔剧作的有效途径。  奥尼尔在中国也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自从20世纪20年代起,随着奥尼尔的名字首次传入到我国,许多相关学界的人员纷纷对奥尼尔及其作品进行深入地了解,于1985年以奥尼尔为中心的研究院终于落成了。在90年代后的10年内,全国范围内对奥尼尔的学术研究就有八次,而且出版了有关奥尼尔剧作的摘选,在我国的社会中掀起了一股奥尼尔的剧作热潮。  二、尤金·奥尼尔作品的狂欢式书写  在巴赫金的观点中认为,狂欢式就是指在节庆中进行一系列狂欢式庆贺、仪式等活动的综合。在这些形式中包含了许多多样化的形式,但由于时代的递进、民族特点及其庆祝方式的不同而展现出更多形式的文化特点。在庆典中,通常会派生出各种各样的狂欢仪式,并在各个不同的喜庆日子里由大众一起推选出不同的狂欢国王,然后这些狂欢国王还要通过人们给他的加冕,人们还要抬着他在大街上游行,好像他就是最高的统治人物一样,但是紧接着就是要承受人们的嘲弄与打骂。人们正是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心中的疯狂意识和行为。这种狂欢仪式过渡到文学创作中,就是为了体现个人遭遇了突变,几乎在一瞬间就形成了天堂与地狱的巨大反差,并形成一种狂欢化的氛围,主要目的就是反映人、事、物都是相对的,具有双重特性。  (一)狂欢式之“对话”的质疑  巴赫金在进行研究创作中还特别提出了一个“对话”的概念。在新型化的小说探析中,他深刻地意识到个人独白的逻辑语言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于是他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终于提出了与之相对的“对话”模式的理论表达形式。并且“对话”是一个人产生思想并学习新思想的一种形式,因为只有与他们进行对话后,才会进行自我的不断进化与发展,从而就获得了一种新的思想观念。似乎从这一点出发,对话的理论基础已经不仅限于诗学上的层次,而是提升到哲学的有关角度,而这种对话意义上的哲学与其他形式的哲学不同,它是以思想价值为根本观点而进行的哲学研究。  戏剧是否能体现对话关系呢?对于这一问题,巴赫金对戏剧的对话性进行了考究,因为对话的产生就会发展对立层面的人物关系,那么这种对立的情景也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而逐渐瓦解。而相关的著作也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正面的回答:戏剧中是存在对话关系的。对此,我们可以来辩证巴赫金的观点。巴赫金认为戏剧不会产生对话就是因为受到剧情发展的限制,并且如果对话具有多元结构就会给剧情带来冲突,对话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不能调节其中的对立关系。并且,对话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物之间进行思想意识的交流,他们是平等的,但却是相互对立的。其中人物的关系也具有主次之分,所以就要在戏剧人物的安排上突出主次的区别,这是戏剧对话性的主要形成原因。而戏剧中人物关系的主体问题也可以得到很好地印证,例如在黑格尔的思想认识中就可以证实,因为剧情中的人物本身就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通过众多人来形成性格及其关系的发展,而正是这一点组成了戏剧情节的发展,也就使整个剧作更加统一和完整。作为主体的人物关系本身就具有一些不易显现的内涵特征,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是个体自身的事情。从黑格尔的观点中肯定人物的主体地位可以得知,无论是从戏剧自身的目的还是形式方式上,都是由于人物的精神领域中具有不同的情感因素使对话可以在戏剧中体现。所以作为杰出的戏剧作家奥尼尔在进行戏剧创作中是可以积极地引用“对话”形式来突出戏剧中的人物主体关系和情节的变化发展。  (二)狂欢式之微观对话  众所周知,巴赫金擅长从心理的角度来创作戏剧,所以他把人物的对话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大型的对话;其二是微观对话。其中微观对话是指在人们的内心思想中,会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意识观点。在奥尼尔的戏剧作品中就体现了微观对话的写作风格。例如在《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中,展现了鲜明的微观对话,其中以第二幕中埃拉的个人思想独白来分析。在埃拉心中寄予的对吉姆的希望中,她很鲜明地表明,她要吉姆去参加律师考试,并且很期望他能成功,希望他成为美国社会中最优秀的律师,要让他向所有人证明,特别是做给那些在私底下嚼舌根的人看看,吉姆是一个优秀的男人,并要向全世界宣告,吉姆,是世界上最白的白人。埃拉想通过吉姆的不懈努力去迈上更高的一层,并紧紧地踩在那些人的身上,面对着他们阴险的脸,狠狠地踩下去。埃拉还强烈地表现了她对吉姆的爱恋,并且在她的意识里,她只希望吉姆是唯一的白人,而其他人都是黑人,心理世界也是黑得透彻的。从埃拉对吉姆寄予的希望和他们的爱情中,可以看出埃拉热切地希望吉姆能顺利地通过律师考试,并跻身到贵族社会阶层中。其中也可以看出在种族歧视的迫害下,跨越种族的婚姻给埃拉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影响。埃拉的心理上也承受了很多的种族压力,她不想吉姆被其他的人禁锢住,也不能从此使她失去了幸福的权力。吉姆是白人,而且是历史上最白的白人,但是埃拉自身是黑人,那个黑就像是肮脏的泥土一样,把埃拉的全身都染黑了,她讨厌这样的黑,更是恨!从埃拉的内心思想中,呈现的是一个在被社会和种族的强迫压力下而导致的内心情绪的烦躁和无限的内心折磨,这就是微观对话。在美国社会上,白人与黑人存在深刻的差距,当吉姆有可能脱离黑人被压迫的生活,而拥有机会去抵达白人的世界时,这种白人优越感的思想意识让埃拉感到异常痛苦和烦恼,在她内心深处,早已经隐藏了对黑人的种种不满和怨恨,此时,她只想把所有的愤怒都宣泄出来,而对待吉姆,也显示出她又自尊又自卑的思想意识。


相关内容

  • %b0%a4金·奥尼尔的[毛猿]之表现主义特征
  • 2010年第4期第9卷(总第49期)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GQIU 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V01.9.No.4 Aug.,2010 尤金・奥尼尔的<毛猿>之表现主义特征 牛应 (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

  • 榆树下的欲望
  • E.奥尼乐(Eugene O'neill)的剧作.3幕悲剧,1924年首演.写农场主卡伯特为了农场所有权同儿子埃本和妻子爱碧之间发生的三角纠纷.前妻所生的埃本对继承农场抱有希望,76岁高龄的父亲又娶了年轻美貌的爱碧做第三任妻子.爱碧嫁给行将就木的老头,就是为了这份遗产,但是她跟年迈的卡伯特生不出孩子 ...

  • 尤金·奥尼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尤金·奥尼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摘要 尤金·奥尼尔是一位具有自传性质的戏剧作家,他将自己的生活融入到他的戏剧之中.虽然奥尼尔的思想不断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他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也不断地深入和发展,但他塑造的女性角色无不表现出了女性在男性主导下的社会中寻求自主的无奈和悲惨,可以说,奥尼尔的作品充满了 ...

  • 英美文学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 ☆英国文学名家名著 <贝奥武甫>(Beowulf )是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一首英雄史诗,古英语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标志着英国文学的开始.史诗的第一部分讲述瑞典青年王子贝奥武甫来到丹麦,帮助丹麦国王赫罗斯加杀死了12年来常来进行夜袭的巨妖格伦德尔及他的母亲:第二部分简述了贝奥武甫继承王 ...

  • 外国文学论文题目
  • 总 论 论题 01.全球化与21世纪的外国文学研究 02."世界文学"新论 03.西方文学的发展与人道主义传统 04."摹仿说"流变史散论 05.试论西方文学中的表现主义传统 06."乐园神话"与后代西方文学 07.中西抒情诗的一点比较:& ...

  • (全英文论文)分析野性的呼唤的生存原则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 ...

  • [天边外]中的悲剧: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摘 要:<天边外>是奥尼尔获得普利策奖的首部作品,它描写了丘陵起伏的山村里一个美国农民家庭的悲剧生活.悲剧源于每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本文旨在分析这种冲突在剧中每个角色上的体现,以使处于这个充满抉择的社会中的年轻人更好地定位人生.适应社会并实现梦想. 关键词:<天边外>: ...

  •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测试试题
  •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测试试题 一.填空(请在下面每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答案.本题共30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被后世誉为"诗佛"的唐代诗人是___________. 2."青山遮不住,_________"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菩萨蛮>中的名句. ...

  • 英美文学顺口溜
  • 英美文学选读顺口溜 英国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 仙后和浮士德博士听多情的牧羊人念14行诗, 一首说的是威尼斯商人和哈姆雷特讨论学习, 一首说的太阳出来死神不再骄横失去了乐园. Edmund Spenser 埃德蒙. 斯宾赛The Faerie Queen 仙后 Christopher Marlow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