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学习总结

2012年3月——2012年7月

教师:彭孟琼

我认真的学习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以下简称:《诊断》)一书。读后,有一种久违了的感动。书中没有空头理论的繁琐分析,就像你身边有一位共事多年的挚友,向你倾诉他教学过程中的困惑、烦恼、经验与教训,和你一起分享他教学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其魅力在于真实、朴素、实效,还在于可操作性强,让人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去做。

《诊断》这本书友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两大部分构成,围绕“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与教学研究”三个板块展开,通过若干个话题展开讨论。没一个问题的讨论,采用逻辑实证思路,从四个层面具体展开:问题呈现——再现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诊断分析——用新课程理念分析诊断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拓展研讨——提出值得进一步思考、探究的新问题,以启发读者进一层的思考探索,把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引向更深、更新的层面。

通过反复读《诊断》一书,使我对教学又有一定的理解。如在话题四的《如何明确课堂提问的指向性》一章的学习, 使我体会到提出一个问题并不简单。回想我平时教学中的提问和听一些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常常出现以下这样一些误区:(1)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满堂灌"。(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

的、模模糊糊的问题。(3)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主题。(4)只提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5)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6)提问表达不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学生无法回答。(7)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8)提问随意,东拉西扯,越扯越远。(9)不能灵活应变等等。总的来说就是提问的指向性不明确。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教师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通过学习,我想,针对课堂提问有以下几种:

一是要有总体设计。课前,老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弄清问题实质的前提下,紧紧围绕中心,针对重点难点,着重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这些提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二是要选准突破口。提问,最忌大而空和细而浅,因为二者都不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应把突破口选在一个牵一个而发动全身的关键上。

三是要给思考时间。提问之后,要让学生动动脑筋,想一想,尔后在适当时间回答提问,以期达到调动全体学生思维积极性的目的。

四是要注意最佳角度。应该从针对学生实际疑难,开扩学生的思路,落实文道统一三方面去考虑。

五是要有应变能力,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有错误是正常的事,教

师应能对学生的答案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从而提出针对性很强的新问题,就能上出一堂生动活泼的课来,这是教师应变能力的反映,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总之,通过阅读这本书,对于提高老师的现代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起到参考和借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学习总结

2012年3月——2012年7月

教师:彭孟琼

我认真的学习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以下简称:《诊断》)一书。读后,有一种久违了的感动。书中没有空头理论的繁琐分析,就像你身边有一位共事多年的挚友,向你倾诉他教学过程中的困惑、烦恼、经验与教训,和你一起分享他教学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其魅力在于真实、朴素、实效,还在于可操作性强,让人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去做。

《诊断》这本书友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两大部分构成,围绕“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与教学研究”三个板块展开,通过若干个话题展开讨论。没一个问题的讨论,采用逻辑实证思路,从四个层面具体展开:问题呈现——再现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诊断分析——用新课程理念分析诊断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拓展研讨——提出值得进一步思考、探究的新问题,以启发读者进一层的思考探索,把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引向更深、更新的层面。

通过反复读《诊断》一书,使我对教学又有一定的理解。如在话题四的《如何明确课堂提问的指向性》一章的学习, 使我体会到提出一个问题并不简单。回想我平时教学中的提问和听一些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常常出现以下这样一些误区:(1)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满堂灌"。(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

的、模模糊糊的问题。(3)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主题。(4)只提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5)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6)提问表达不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学生无法回答。(7)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8)提问随意,东拉西扯,越扯越远。(9)不能灵活应变等等。总的来说就是提问的指向性不明确。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教师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通过学习,我想,针对课堂提问有以下几种:

一是要有总体设计。课前,老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弄清问题实质的前提下,紧紧围绕中心,针对重点难点,着重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这些提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二是要选准突破口。提问,最忌大而空和细而浅,因为二者都不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应把突破口选在一个牵一个而发动全身的关键上。

三是要给思考时间。提问之后,要让学生动动脑筋,想一想,尔后在适当时间回答提问,以期达到调动全体学生思维积极性的目的。

四是要注意最佳角度。应该从针对学生实际疑难,开扩学生的思路,落实文道统一三方面去考虑。

五是要有应变能力,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有错误是正常的事,教

师应能对学生的答案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从而提出针对性很强的新问题,就能上出一堂生动活泼的课来,这是教师应变能力的反映,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总之,通过阅读这本书,对于提高老师的现代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起到参考和借鉴。


相关内容

  •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诊断与教学改进
  •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诊断与教学改进>学习体会 专题讲座<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诊断与教学改进 >是由范存丽和王晓松两位老师主讲.课讲得非常认真,理论阐述观点鲜明,案例代表性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主要从诊断的对象.诊断的方式.教学的跟进三方面阐述,让我受益颇多.诊断之后,根据学生反应调整教学. ...

  •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诊断与教学改进研修日志
  •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诊断与教学改进研修日志 为了适应新教材的编排特点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有 学习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蕴涵在数学知识中 的数学思想.我们知道小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 ...

  • 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 根据省、衢州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实施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实际,特制订《江山市2010年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时期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以及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现实背景,以提高骨干教师的课 ...

  • 小继教小学数学有效学业评价测试卷级答案
  • 小继教<小学数学有效学业评价>测试卷 地点:硐口小学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小学数学有效学业评价常用的命题方法 2.小学数学有效学业评价命题的新 变化是 3.小学数学有效学业评价课改新命题问题的诊断与技术指导,课改题主要包含的题型 及其他密切联系生活.体现 ...

  • 数学教研组活动方案
  •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xx-xx年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纲要》和教科研中心“课堂教学研讨月”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学部研究课活动的日程安排,严格按照“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六个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课系列活动,突出数学课“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特色,深入进行讲练结合型课堂教学 ...

  • 小学2013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 乘着**教育“规范建设年”的东风,**小学xx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围绕“规范建设”和“课题研究”两个重点,扎扎实实探索和落实教学常规,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学校教学管理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教学质量获得了实质性的提高,呈现出“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生机勃勃景象。 一、规范建设“三步曲”,奏响教学常规管理的凯 ...

  • 东石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
  • 东石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及时准确地把握教学质量情况,引导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健康协调发展,确保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根据我校教学现状,特制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 ...

  • 小学2011年教学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依据《普教工作计划》,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新的教学方式和学法指导为突破口,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进步。 二、工作要点: 1、切实贯彻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 ...

  •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研修实践研究
  •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研修实践研究 葫芦中学 郭金浩 一.研究的背景 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依靠原来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在继承传统教学手段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引进现代教育技术.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