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学习总结
2012年3月——2012年7月
教师:彭孟琼
我认真的学习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以下简称:《诊断》)一书。读后,有一种久违了的感动。书中没有空头理论的繁琐分析,就像你身边有一位共事多年的挚友,向你倾诉他教学过程中的困惑、烦恼、经验与教训,和你一起分享他教学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其魅力在于真实、朴素、实效,还在于可操作性强,让人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去做。
《诊断》这本书友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两大部分构成,围绕“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与教学研究”三个板块展开,通过若干个话题展开讨论。没一个问题的讨论,采用逻辑实证思路,从四个层面具体展开:问题呈现——再现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诊断分析——用新课程理念分析诊断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拓展研讨——提出值得进一步思考、探究的新问题,以启发读者进一层的思考探索,把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引向更深、更新的层面。
通过反复读《诊断》一书,使我对教学又有一定的理解。如在话题四的《如何明确课堂提问的指向性》一章的学习, 使我体会到提出一个问题并不简单。回想我平时教学中的提问和听一些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常常出现以下这样一些误区:(1)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满堂灌"。(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
的、模模糊糊的问题。(3)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主题。(4)只提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5)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6)提问表达不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学生无法回答。(7)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8)提问随意,东拉西扯,越扯越远。(9)不能灵活应变等等。总的来说就是提问的指向性不明确。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教师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通过学习,我想,针对课堂提问有以下几种:
一是要有总体设计。课前,老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弄清问题实质的前提下,紧紧围绕中心,针对重点难点,着重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这些提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二是要选准突破口。提问,最忌大而空和细而浅,因为二者都不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应把突破口选在一个牵一个而发动全身的关键上。
三是要给思考时间。提问之后,要让学生动动脑筋,想一想,尔后在适当时间回答提问,以期达到调动全体学生思维积极性的目的。
四是要注意最佳角度。应该从针对学生实际疑难,开扩学生的思路,落实文道统一三方面去考虑。
五是要有应变能力,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有错误是正常的事,教
师应能对学生的答案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从而提出针对性很强的新问题,就能上出一堂生动活泼的课来,这是教师应变能力的反映,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总之,通过阅读这本书,对于提高老师的现代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起到参考和借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学习总结
2012年3月——2012年7月
教师:彭孟琼
我认真的学习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以下简称:《诊断》)一书。读后,有一种久违了的感动。书中没有空头理论的繁琐分析,就像你身边有一位共事多年的挚友,向你倾诉他教学过程中的困惑、烦恼、经验与教训,和你一起分享他教学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其魅力在于真实、朴素、实效,还在于可操作性强,让人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去做。
《诊断》这本书友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两大部分构成,围绕“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与教学研究”三个板块展开,通过若干个话题展开讨论。没一个问题的讨论,采用逻辑实证思路,从四个层面具体展开:问题呈现——再现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诊断分析——用新课程理念分析诊断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拓展研讨——提出值得进一步思考、探究的新问题,以启发读者进一层的思考探索,把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引向更深、更新的层面。
通过反复读《诊断》一书,使我对教学又有一定的理解。如在话题四的《如何明确课堂提问的指向性》一章的学习, 使我体会到提出一个问题并不简单。回想我平时教学中的提问和听一些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常常出现以下这样一些误区:(1)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满堂灌"。(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
的、模模糊糊的问题。(3)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主题。(4)只提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5)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6)提问表达不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学生无法回答。(7)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8)提问随意,东拉西扯,越扯越远。(9)不能灵活应变等等。总的来说就是提问的指向性不明确。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教师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通过学习,我想,针对课堂提问有以下几种:
一是要有总体设计。课前,老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弄清问题实质的前提下,紧紧围绕中心,针对重点难点,着重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这些提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二是要选准突破口。提问,最忌大而空和细而浅,因为二者都不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应把突破口选在一个牵一个而发动全身的关键上。
三是要给思考时间。提问之后,要让学生动动脑筋,想一想,尔后在适当时间回答提问,以期达到调动全体学生思维积极性的目的。
四是要注意最佳角度。应该从针对学生实际疑难,开扩学生的思路,落实文道统一三方面去考虑。
五是要有应变能力,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有错误是正常的事,教
师应能对学生的答案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从而提出针对性很强的新问题,就能上出一堂生动活泼的课来,这是教师应变能力的反映,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总之,通过阅读这本书,对于提高老师的现代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起到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