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教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小学四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内容:冀教版音乐第七册第三单元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材分析:《中华人们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为四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的表现了歌曲的内涵,表现了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

2、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的演唱《国歌》,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的雄壮、激昂的情绪。

3、过程与方法: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各种记号在音乐中的作用。

2、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体验

1、播放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师:这首歌大家会唱吗?可以跟着唱一唱。

学生轻声跟唱。

2、画国旗

教师:谁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国旗的样子?

师生互动,共画国旗。

3、播放国歌的前奏,引出课题(板书)

二、新授

(一)、国歌的意义

1、教师:你在哪种场合见过升国旗、唱国歌的情景呢?

学生畅所欲言。

2.教师说说国歌的意义。

教师: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集结了大批市民,他们都是在等待升旗仪式。当宣布升旗仪式开始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当洪亮的国歌奏起来的时候,人们一面把目光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一面高唱着国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由然而生。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谈感受。

3.唱一唱:

让我们一起来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抒发此时的心情。

(二)国歌的创作背景

1、老师让大家在可下搜集有关国歌的资料,谁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介绍国歌的故事。

(三)探密活动,引导体验

1、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是什么力量使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期间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是什么原因使这首歌曲成为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聂耳先生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探秘行动吧!

(1)探究活动一:(运用比较法,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A、教师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B、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 聂耳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C、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演唱来进行比较,体会这句歌词的含义以及重音运用的作用。

D、学生运用重音记号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聂耳的用意。

(2)探究活动二:(对比演唱,讲解“上行”知识)

A、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B、学生用手势表现这句旋律的走向。

C、教师穿插介绍音乐知识“上行”。

D、想一想:为什么聂耳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E、试一试:运用其他旋律走向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F、介绍渐强记号,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模拟渐强的声音。

G、唱一唱:加入渐强记号演唱,进一步体会这句话的情感表达。

H、学生边唱边用动作体会。

(3)探究活动三:认识三连音,感受在歌曲中的作用。

A、找一找:“冒着敌人的炮火”中有什么节奏是你第一次看见的?

B、简介三连音

C、想一想:你觉得三连音象我们生活的什么声音?

D、说一说:作品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聂耳不用其他的节奏呢? E、齐唱“冒着敌人的炮火”,进一步体会三连音的作用。

(4)探究活动四:(“前进!前进!前进!进!”)

A、试一试,把最后一个“进”去掉。

B、为什么最后的“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个进?

C、学生讨论、回答。

D、完整演唱最后一句。

2、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完成了探究《国歌》秘密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完整演唱

学生演唱《国歌》,教师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

(四)、拓展欣赏,加深体验

教师:《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当我们的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努力拼搏,获得冠军的时候,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候,当五星红旗飘扬在太空的时候,我们都会高唱国歌,表达我们内心的骄傲和自豪,“起来!起来!”,这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今天,就让我们在这里再次升起国旗,唱响国歌。 师生共同升国旗,唱国歌。

三、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结束此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小学四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内容:冀教版音乐第七册第三单元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材分析:《中华人们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为四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的表现了歌曲的内涵,表现了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

2、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的演唱《国歌》,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的雄壮、激昂的情绪。

3、过程与方法: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各种记号在音乐中的作用。

2、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体验

1、播放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师:这首歌大家会唱吗?可以跟着唱一唱。

学生轻声跟唱。

2、画国旗

教师:谁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国旗的样子?

师生互动,共画国旗。

3、播放国歌的前奏,引出课题(板书)

二、新授

(一)、国歌的意义

1、教师:你在哪种场合见过升国旗、唱国歌的情景呢?

学生畅所欲言。

2.教师说说国歌的意义。

教师: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集结了大批市民,他们都是在等待升旗仪式。当宣布升旗仪式开始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当洪亮的国歌奏起来的时候,人们一面把目光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一面高唱着国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由然而生。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谈感受。

3.唱一唱:

让我们一起来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抒发此时的心情。

(二)国歌的创作背景

1、老师让大家在可下搜集有关国歌的资料,谁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介绍国歌的故事。

(三)探密活动,引导体验

1、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是什么力量使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期间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是什么原因使这首歌曲成为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聂耳先生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探秘行动吧!

(1)探究活动一:(运用比较法,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A、教师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B、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 聂耳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C、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演唱来进行比较,体会这句歌词的含义以及重音运用的作用。

D、学生运用重音记号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聂耳的用意。

(2)探究活动二:(对比演唱,讲解“上行”知识)

A、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B、学生用手势表现这句旋律的走向。

C、教师穿插介绍音乐知识“上行”。

D、想一想:为什么聂耳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E、试一试:运用其他旋律走向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F、介绍渐强记号,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模拟渐强的声音。

G、唱一唱:加入渐强记号演唱,进一步体会这句话的情感表达。

H、学生边唱边用动作体会。

(3)探究活动三:认识三连音,感受在歌曲中的作用。

A、找一找:“冒着敌人的炮火”中有什么节奏是你第一次看见的?

B、简介三连音

C、想一想:你觉得三连音象我们生活的什么声音?

D、说一说:作品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聂耳不用其他的节奏呢? E、齐唱“冒着敌人的炮火”,进一步体会三连音的作用。

(4)探究活动四:(“前进!前进!前进!进!”)

A、试一试,把最后一个“进”去掉。

B、为什么最后的“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个进?

C、学生讨论、回答。

D、完整演唱最后一句。

2、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完成了探究《国歌》秘密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完整演唱

学生演唱《国歌》,教师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

(四)、拓展欣赏,加深体验

教师:《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当我们的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努力拼搏,获得冠军的时候,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候,当五星红旗飘扬在太空的时候,我们都会高唱国歌,表达我们内心的骄傲和自豪,“起来!起来!”,这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今天,就让我们在这里再次升起国旗,唱响国歌。 师生共同升国旗,唱国歌。

三、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结束此课。


相关内容

  • 国歌教学反思
  • 篇一:国歌教学反思 我是在三年级上的这节<国歌>,孩子们比较活跃,其中几个较聪明,素质较好的孩子能较准确的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每位同学都能很认真地听我讲每个细节. 课结束后,我被学生的歌声感染,心情异常激动,被学生精彩的发言和入情歌唱 深深所打动.随后记下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 谈话导入 ...

  • [国歌]说课稿
  • 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进行说课.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简单分析: 一.教材分析 1. 这是小学音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学期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 <中华 ...

  • [我国的国歌]教案
  • <公民常识读本>教案 单元:第一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 章节:第二节 中国公民 课时:第三课时 <我国的国歌> 作者单位:邢集镇大方庄小学 作者姓名:赵 新 彦 二〇一二年六月 第三课时 <我国的国歌>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习和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产生的历史.唱国 ...

  • 国旗.国徽.国歌---国家的象征
  • 国旗.国徽.国歌--------国家的象征 榆次区振兴小学张晓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懂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国徽也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 国歌也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2.初步学习<国旗法><国徽法>. 技能 ...

  • 国旗国徽国歌的教学案例
  • <庄严的国旗.国徽.国歌>的教学案例 执教教师:房山区昊天学校 蔡春梅 指导教师: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刘 瑞 一.教学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尤其是因特网与校园网的接轨,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更丰富的资源,也为增强思品课教学的魅力及实效注入了活力.信息技术 ...

  • 聂耳与国歌教学设计
  • 聂耳与国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认识12个生字,正确掌握生字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国歌.热爱祖国的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12个生字. 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义. 教法与学法 教法:质疑.引 ...

  • 瞻仰国歌纪念广场 参观国歌展示馆
  • 瞻仰国歌纪念广场  参观国歌展示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诞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是近代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战斗号角.<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国歌纪念广场和 ...

  •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011
  • 第三单元 彩色的版图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听 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动 采集与分享:我国国歌的由来 4.认:三连音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生能体验歌曲的情绪, 并抒发对 ...

  • 开国大典军乐队曲目与国旗国歌国徽的确定
  • 开国大典军乐队曲目与国旗国歌国徽的确定 随着解放战争走向全面胜利,新中国的筹建工作也很现实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与此同时,开国大典的筹备工作开始启动.当时,迫在眉睫需要确定的是大典上采用什么样的阅兵进行曲及国旗.国歌和国徽.为此,在以毛泽东为主任的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下,迅速开展了遴选阅兵曲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