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展旅游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摘要:会展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通过对会展、旅游与会展旅游概念的界定,使对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进而分析会展旅游的特点及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会展;旅游;城市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136-02      会展旅游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行业,中国会展旅游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会展旅游业发展迅速,年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国其他领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国务院[2008]134号文件,要求“利用节假日闲暇时间多,喜庆气氛浓,群众购买欲望强的特点,积极开展各类营销活动,扩大市场销售……促进会展业发展,带动相关的住宿、餐饮、交通、通信等消费。”   一、会展、旅游与会展旅游   “会展”,狭义地说是会议和展览的统称。而广义的会展不仅包括会议(Meeting)和展览(Exhibition),还包括奖励旅游(Incentive)和大型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运输、广告、交通等行业,是会议、奖励旅游、大型活动和展览的总称(MICE)。   “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消遣、商业和其他目的离开通常环境去往他处并在那里逗留连续不过一年的活动,这些人不会在旅游目的地定居和就业,其根本特点就是旅游者的“异地性”,这与会展及会展旅游极为相似。   “会展旅游”简单的说是会展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产品形式。国内知名会展专家应丽君(2003)认为会展旅游是由于各种类型的会议、博览、展览等活动举办而产生的一种旅游产品;会展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主题式专项旅游产品[1]。对于会展旅游的定义,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同,这里采用国际上的定义:会展旅游就是MICE,即会议旅游、展览旅游、节事旅游和奖励旅游。   二、会展旅游的特点   会展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在一些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已经引起关注,研究越来越深入,它被认为成为改善旅游业产品结构的一个支点,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的一个新的动力。在当前经济条件下,会展旅游渐显繁荣,充满活力与竞争,呈现出以下特点:   1.消费档次高。由于会议人员的费用通常由公司或政府负担,都是因工作带来的旅游,一般不会太计较价格,更重质量,特色、服务等,而且参加会议、展览的人士通常都是有一定地位和职务的人,收入水平高,对产品和服务要求较高。他们与普通旅游者相比,消费档次高,消费能力强,服务要求高。   2.停留时间长。一些会议、展览,特别是国际性的会议展览,持续时间长,因此会展旅游者停留时间比普通旅游者要长。根据拉斯维加斯会议及展览协会提供的数字,会议旅游者平均每人在该市停留4.1个晚上,而普通旅游者平均停留仅为3.7个晚上;据香港贸发局提供的资料显示,1999年香港普通观光旅游平均停留3.36个晚上,消费4 778港元,而会议旅游和奖励旅游者停留5.1个晚上,消费10 060港元[2]。   3.综合效益大。会展业是高盈利、高收入的行业,据有关专家测算,利润率一般有20%~25%以上。从国际上来看,在瑞士日内瓦,德国汉诺威,美国纽约及新加坡、香港等世界著名的展览城,会展业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和城市繁荣。美国每年举办200多个商业展览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高达38亿美元。2000年香港举办了60余个展览,240个各类会议,吸引了31万海外参观者,这些人平均在港停留4.8晚,人均消费1.61万港币(不包括参展费用)。   会展旅游的发展还能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推进城市市政建设、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知名度等方面。如1996年举办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德国政府拨款70亿马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汉诺威成为世界公认的“展览王国”,并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   4.创汇能力强。由于国际性会议和展览吸引的海外客商不仅数量大,而且消费档次高,因此与普通旅游者相比能获得更多的外汇收入。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的参展商为举办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例如即将举办的2010上海世博会,参展国家达到历史之最,其中有一项就是展示美食的,可以让大家吃到正宗的外国美食。   5.不受季节影响。一般旅游,由于旅游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旅游者的闲暇时间分布不均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例如,每年的春秋两季,尤其是劳动节、国庆节期间,是中国各大城市的旅游旺季。游客可能会因为天气或其他原因而放弃一次旅行计划。但是会展旅游,尤其是会议旅游,因为他们是在会展或是会议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不会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因此弥补了旅游业的不均衡性,增加了旅游淡季的营业收入,而且还促进了旅馆业等旅游服务行业的稳健发展。   会展旅游综合会展业和旅游业两大产业优势而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是会展业优先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会展旅游对经济的影响   会展旅游为城市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商机,开发出一个极大的市场。在法国一年举办的700多个国际会议中,巴黎占了400 多个,1998年,巴黎的会展旅游收入就达到了40 亿法郎,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会展之都;2002 年上半年,在浦东召开的各类会议达407 次,游客达734 万人次,使浦东的旅游收入超过15 亿元[3]。这些例子都很好地说明了会展旅游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会展旅游能为城市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城市发展会展行业,一般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昆明市99 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会展期间,参加者近千万人,均告爆满,出入昆明的飞机票、火车票也售罄。大批游客如潮水般涌入,给云南的旅游、餐饮、娱乐、宾馆、交通、通讯等行业带来了滚滚财源,仅前九个月的旅游总收入就达174亿元,同比增长62.45%,旅游外汇收入达2.38亿元,同比增长31.8%[4]。可见会展行业的发展,给会展的举办城市创造了丰厚利润和空前繁荣。   2.会展旅游有很强的产业带动作用。会展旅游消费主要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旅游方面的消费,而无论是国内数据还是国外数据都已经证明,商务会展游客是不同旅游细分市场中消费支付能力最强的群体。因此他们的消费注入会展举办城市,很大的增加城市交通通讯,住宿餐饮,旅游娱乐各个部门的收入,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近几年,中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会展经济发展迅猛,现已初步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的会展经济体系。就上海而言,有40 多个海内外知名国际性会展选择在上海定期举行。上海有四大著名展览场馆,2000 年上海举办了199 场展览会,而APEC 会议更是提升了上海会展业的地位。再看广州,中国最大的广交会每届成交额超过150 亿美元,带来的直接收入是60 亿元人民币。有资料称,广州一次大型会展,其投入和所带来的相关产业的产值之比是1∶10 。北京在举办奥运会成功后,发展会展旅游更有优势。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经济的平均拉动系数为1∶9[5]。   3.会展旅游的开展能实现城市产业升级。会展旅游的前提是举办国际性会议和展览,由此而引发的旅游。举办国际性会议或展览必须要有相应的设备与之匹配,为了迎合需要,必须建造大型的场馆设施,如为了举办2008奥运会,成功的建成了鸟巢,奥运村等基础设施;为了2010年的世博会,上海在浦东建立世博会展中心。这些设施在举办完展览之后,必定会引来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去观光。会展有助于企业了解有关产品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学习、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加速技术的传递和流动,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4.会展旅游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会展是最为有效的营销中介。在每个大型会展之前,会展举办方都会利用各种手段大肆宣传,增加其知晓度,这就从一定程度上为参展商做了一个宣传,只要在展览期间好好表现,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接触各个行业或市场的众多客户,让他们发现未曾有过的消费品或消费信息,促成大范围、高效率的沟通与合作,实现供给信息与市场需求高密度、低成本,面对面的配置,免去自己花大量成本为自己做宣传。   5.会展旅游的发展能增加社会就业。据统计,在香港每年会展业大约可提供90 000 个就业机会,1996 年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创造了10 万个就业机会,获得了145 亿马克的利润及45 亿马克的税收。英联邦展览业联合会计算得知,每增加1 000 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而在中国,专家预计会展业的带动效应相对弱一些,但无论如何,对于人口密集的中国大城市而言,会展旅游的发展无疑为增加城市就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渠道。另外,会展旅游可以与旅游消费券联系起来。发放旅游消费券也是拉动旅游消费的一种方式。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世界旅游组织的前身)认为,旅游消费券的收入弹性系数为1.88 [6],也就是说,消费者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旅游消费就会增加1.88个百分点,因而“乘数效应”明显。所以可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会展旅游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对其整体规划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就旅游行业而言,会展旅游并非大众产品,但确是旅游行业中最能创造经济效益的一个分支;而就旅游产业的功能而言,会展旅游的开展,将最能体现旅游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应丽君.关于中国会展旅游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3,(1):10-11.   [2]赵春霞.会展旅游管理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7.   [3]魏园园.会展旅游对城市经济环境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8,(14).   [4]黄远水.旅游资源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87.   [5]周爱国.会展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8.   [6]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6.[责任编辑 吴迪]

  摘要:会展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通过对会展、旅游与会展旅游概念的界定,使对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进而分析会展旅游的特点及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会展;旅游;城市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136-02      会展旅游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行业,中国会展旅游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会展旅游业发展迅速,年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国其他领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国务院[2008]134号文件,要求“利用节假日闲暇时间多,喜庆气氛浓,群众购买欲望强的特点,积极开展各类营销活动,扩大市场销售……促进会展业发展,带动相关的住宿、餐饮、交通、通信等消费。”   一、会展、旅游与会展旅游   “会展”,狭义地说是会议和展览的统称。而广义的会展不仅包括会议(Meeting)和展览(Exhibition),还包括奖励旅游(Incentive)和大型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运输、广告、交通等行业,是会议、奖励旅游、大型活动和展览的总称(MICE)。   “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消遣、商业和其他目的离开通常环境去往他处并在那里逗留连续不过一年的活动,这些人不会在旅游目的地定居和就业,其根本特点就是旅游者的“异地性”,这与会展及会展旅游极为相似。   “会展旅游”简单的说是会展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产品形式。国内知名会展专家应丽君(2003)认为会展旅游是由于各种类型的会议、博览、展览等活动举办而产生的一种旅游产品;会展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主题式专项旅游产品[1]。对于会展旅游的定义,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同,这里采用国际上的定义:会展旅游就是MICE,即会议旅游、展览旅游、节事旅游和奖励旅游。   二、会展旅游的特点   会展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在一些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已经引起关注,研究越来越深入,它被认为成为改善旅游业产品结构的一个支点,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的一个新的动力。在当前经济条件下,会展旅游渐显繁荣,充满活力与竞争,呈现出以下特点:   1.消费档次高。由于会议人员的费用通常由公司或政府负担,都是因工作带来的旅游,一般不会太计较价格,更重质量,特色、服务等,而且参加会议、展览的人士通常都是有一定地位和职务的人,收入水平高,对产品和服务要求较高。他们与普通旅游者相比,消费档次高,消费能力强,服务要求高。   2.停留时间长。一些会议、展览,特别是国际性的会议展览,持续时间长,因此会展旅游者停留时间比普通旅游者要长。根据拉斯维加斯会议及展览协会提供的数字,会议旅游者平均每人在该市停留4.1个晚上,而普通旅游者平均停留仅为3.7个晚上;据香港贸发局提供的资料显示,1999年香港普通观光旅游平均停留3.36个晚上,消费4 778港元,而会议旅游和奖励旅游者停留5.1个晚上,消费10 060港元[2]。   3.综合效益大。会展业是高盈利、高收入的行业,据有关专家测算,利润率一般有20%~25%以上。从国际上来看,在瑞士日内瓦,德国汉诺威,美国纽约及新加坡、香港等世界著名的展览城,会展业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和城市繁荣。美国每年举办200多个商业展览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高达38亿美元。2000年香港举办了60余个展览,240个各类会议,吸引了31万海外参观者,这些人平均在港停留4.8晚,人均消费1.61万港币(不包括参展费用)。   会展旅游的发展还能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推进城市市政建设、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知名度等方面。如1996年举办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德国政府拨款70亿马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汉诺威成为世界公认的“展览王国”,并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   4.创汇能力强。由于国际性会议和展览吸引的海外客商不仅数量大,而且消费档次高,因此与普通旅游者相比能获得更多的外汇收入。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的参展商为举办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例如即将举办的2010上海世博会,参展国家达到历史之最,其中有一项就是展示美食的,可以让大家吃到正宗的外国美食。   5.不受季节影响。一般旅游,由于旅游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旅游者的闲暇时间分布不均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例如,每年的春秋两季,尤其是劳动节、国庆节期间,是中国各大城市的旅游旺季。游客可能会因为天气或其他原因而放弃一次旅行计划。但是会展旅游,尤其是会议旅游,因为他们是在会展或是会议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不会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因此弥补了旅游业的不均衡性,增加了旅游淡季的营业收入,而且还促进了旅馆业等旅游服务行业的稳健发展。   会展旅游综合会展业和旅游业两大产业优势而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是会展业优先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会展旅游对经济的影响   会展旅游为城市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商机,开发出一个极大的市场。在法国一年举办的700多个国际会议中,巴黎占了400 多个,1998年,巴黎的会展旅游收入就达到了40 亿法郎,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会展之都;2002 年上半年,在浦东召开的各类会议达407 次,游客达734 万人次,使浦东的旅游收入超过15 亿元[3]。这些例子都很好地说明了会展旅游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会展旅游能为城市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城市发展会展行业,一般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昆明市99 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会展期间,参加者近千万人,均告爆满,出入昆明的飞机票、火车票也售罄。大批游客如潮水般涌入,给云南的旅游、餐饮、娱乐、宾馆、交通、通讯等行业带来了滚滚财源,仅前九个月的旅游总收入就达174亿元,同比增长62.45%,旅游外汇收入达2.38亿元,同比增长31.8%[4]。可见会展行业的发展,给会展的举办城市创造了丰厚利润和空前繁荣。   2.会展旅游有很强的产业带动作用。会展旅游消费主要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旅游方面的消费,而无论是国内数据还是国外数据都已经证明,商务会展游客是不同旅游细分市场中消费支付能力最强的群体。因此他们的消费注入会展举办城市,很大的增加城市交通通讯,住宿餐饮,旅游娱乐各个部门的收入,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近几年,中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会展经济发展迅猛,现已初步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的会展经济体系。就上海而言,有40 多个海内外知名国际性会展选择在上海定期举行。上海有四大著名展览场馆,2000 年上海举办了199 场展览会,而APEC 会议更是提升了上海会展业的地位。再看广州,中国最大的广交会每届成交额超过150 亿美元,带来的直接收入是60 亿元人民币。有资料称,广州一次大型会展,其投入和所带来的相关产业的产值之比是1∶10 。北京在举办奥运会成功后,发展会展旅游更有优势。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经济的平均拉动系数为1∶9[5]。   3.会展旅游的开展能实现城市产业升级。会展旅游的前提是举办国际性会议和展览,由此而引发的旅游。举办国际性会议或展览必须要有相应的设备与之匹配,为了迎合需要,必须建造大型的场馆设施,如为了举办2008奥运会,成功的建成了鸟巢,奥运村等基础设施;为了2010年的世博会,上海在浦东建立世博会展中心。这些设施在举办完展览之后,必定会引来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去观光。会展有助于企业了解有关产品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学习、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加速技术的传递和流动,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4.会展旅游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会展是最为有效的营销中介。在每个大型会展之前,会展举办方都会利用各种手段大肆宣传,增加其知晓度,这就从一定程度上为参展商做了一个宣传,只要在展览期间好好表现,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接触各个行业或市场的众多客户,让他们发现未曾有过的消费品或消费信息,促成大范围、高效率的沟通与合作,实现供给信息与市场需求高密度、低成本,面对面的配置,免去自己花大量成本为自己做宣传。   5.会展旅游的发展能增加社会就业。据统计,在香港每年会展业大约可提供90 000 个就业机会,1996 年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创造了10 万个就业机会,获得了145 亿马克的利润及45 亿马克的税收。英联邦展览业联合会计算得知,每增加1 000 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而在中国,专家预计会展业的带动效应相对弱一些,但无论如何,对于人口密集的中国大城市而言,会展旅游的发展无疑为增加城市就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渠道。另外,会展旅游可以与旅游消费券联系起来。发放旅游消费券也是拉动旅游消费的一种方式。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世界旅游组织的前身)认为,旅游消费券的收入弹性系数为1.88 [6],也就是说,消费者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旅游消费就会增加1.88个百分点,因而“乘数效应”明显。所以可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会展旅游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对其整体规划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就旅游行业而言,会展旅游并非大众产品,但确是旅游行业中最能创造经济效益的一个分支;而就旅游产业的功能而言,会展旅游的开展,将最能体现旅游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应丽君.关于中国会展旅游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3,(1):10-11.   [2]赵春霞.会展旅游管理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7.   [3]魏园园.会展旅游对城市经济环境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8,(14).   [4]黄远水.旅游资源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87.   [5]周爱国.会展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8.   [6]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6.[责任编辑 吴迪]


相关内容

  • 会展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及前景浅析
  • 摘 要: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展会活动已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当前蓬勃发展的展会产业现状,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保持会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会展经济 发展 前景 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内诸多行业均 ...

  • 浅析南博会对南宁酒店业发展的影响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南博会对南宁酒店业发展的影响 姓名:蓝昌连 系部:商务系 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 指导教师:董彦佼 2014年 5月 10 日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学生填写) 论文题目 浅析南博会对南宁酒店业发展的影响 学生姓名 蓝昌连 学号 [1* ...

  • 浅析天津市会展业现状中的问题和对策
  • 浅析天津市会展业现状中的问题和对策 会展经济正逐渐成为时下经济热点问题,作为渤海明珠的天津市也将会展业纳入了重点发展的文化和服务产业内容中."会展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会展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积极推动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合作发展 ...

  • 会展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 题目 浅析影响会展举办的主要因素 学 校 专 业 会展管理 考 号 01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联系电话 2013年 1月 8日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会展活动作为一种促进经济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途径,成为各地政府对外宣传.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已日益受到 ...

  •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 旅游管理系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附录一: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选题 一.毕业论文选题 1.旅游管理专业类 1.南京市经济型连锁酒店发展研究 2.南京市星级酒店营销模式研究 3.南京市经济型酒店市场定位研究 4.南京市工业旅游开发研究 5.南京市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6.华东旅游线路现状与优化研究 7.南京市 ...

  • 会展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会展管理毕业论文选题(1073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 ...

  • 涉外旅游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酒店专业 1. 浅析广州会展酒店业的发展 2. 浅析广东省XX (地区或市)高端酒店业的现状与发展 3. 浅析广东省XX (地区或市)商务酒店业的现状与发展 4. 浅析广东省XX (地区或市)经济型酒店的现状与发展 5. 浅析广东省XX (地区或市)度假型酒店的现状与发展 6. 浅析广东省XX (地 ...

  • 中国会展市场调研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表
  •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表 1. 饭店标准化与个性化服务研究(字数:21206,页数:27 128) 2. 三亚银发旅游市场开发策略研究(字数:12238,页数:16 128) 3. 城市旅游形象与旅游发展的促进关系探讨(字数:7972,页数:08 80) 4. 打造休闲渔业 发展休闲旅游(字数:48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