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浅析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作者:张晶晶

来源:《智富时代》2014年第12期

【摘 要】自1982年计划生育成为一项长期基本国策以来,我国的人口在整体上取得了理想中的效果,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口生育政策体系。然而,伴随着经济进步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新时期里出现的种种新问题都是对我国生育政策的新挑战:男女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少数民族增长过快等。在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调和人口增长与资源分配之间的矛盾,高效的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使得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并行,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计划生育;生育率下降;影响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其历史渊源由来已久,早在立国初期就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到这一点,当时的人口增长状态是无节制,无计划的。人口出生率的持续增长,同时伴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医疗方面的迅速发展,死亡率在不断地下降,迎来了建国之后的第一次人口高峰,然而,毫无计划的人口增长同社会发展的矛盾也在日益显现。在20世纪70年代,对于人口增长的管理有了较为明显变化,政府的介入,明确目标的提出等都使得“晚、稀、少”的生育政策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尤其是“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战略思想的提出更为后续相关理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1980年,国务院提出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理念,中共中央也通过公开信的形式号召党员带头执行新的生育政策。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确定了“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年12月将计划生育写进了新修订的宪法,确立了其法律地位,为政策推行提供了理论保障[1]。这一时期中,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不断完善,并向制度化、法制化迈进。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稳步落实,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进入21世纪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在2001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中强调稳定现行生育政策,这充分体现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根据相关统计,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30多年间,我国至少少生育了4亿人。也正是得益于此,我国的人口的不断增长与自然资源相对有限的矛盾并未被强烈激化,并且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面对新的人口环境所带来的挑战,诸如生育意愿低下、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犯罪率不断走高等,显然,过去那种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政策是不足以应对新形势,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正是看到了这一点,2013年10月党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对计划生育政策作出相应调整,允许符合条件的夫妻生育二胎。做出这一重要决定与近年

来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老龄化趋势加重是息息相关的,在低生育水平下,尽快调整完善现行的政策是非常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而严峻的人口形势,这也反映了政府在调整人口结构上的努力和与时俱进。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分析

(一)积极影响

计划生育的实行使得人口得到有效控制。自上世纪70年代,总和生育率快速下降,到了1982年左右,由于更加严格的生育政策推行,总和生育率率呈现出稳步下降趋势,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说明,到了上世纪末期,我国己经进入低生育国家之列。然而,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并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依然处于这样的状况。计划生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生育率的下降与GDP息息相关,年均GDP、人均GDP都和人口的增长呈反比,这就为我国的资本积累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其次,出生人数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相关家庭的居民消费水平,家庭的负担不再像往昔那么沉重,有了更多的时间、财力进行更高层次的消费;再次,出生率的连年下降直接导致了劳动力数量的减少,这大大的缓解了就业的压力;最后,出生人口的持续减少缓解了人口与资源的尖锐矛盾。此外,还使得人们的文化素养有所提升,这有利于我国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对于人们的婚姻、生育等观念的引导与影响是理性的、科学的。从这些方面来讲,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对于社会发展还是十分有益的。

(二)消极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失衡,老龄化问题严重。生育率的不断降低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中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不断升高,老龄化趋势显而易见,因此,我国在被列为低生育率国家后又被列为了老龄化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生产力不够发达,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无法很好地解决由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劳动力日益昂贵、老年人赡养难题。这些都会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社会进步。

男女比例失调。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都认为“养儿防老”,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反映在出生率上我们可以看到:出生性别比随着年份的增加明显逐步提高, 1980年起,出生性别比开始高于107,1999年突破120,2000年以来均在110以上浮动[2]。这种失调不仅会影响日后的婚姻、家庭稳定,更是导致侵犯女性案件的频发,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应对机制缺失。在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过程中,一批批的独生子女降生,然而人有旦夕祸福,在漫长的成长岁月中,独生子女家庭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风险,例如可能会陷入孩子意外死亡却又无法再生育的状况。不得不说,独生子女家庭本身就是个风险家庭,那么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社会也是存在着风险隐患的。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教育问

题也日益凸显,父母在物质过于溺爱孩子,却忽视了其身心的健康成长,引发了孩子性格脆弱、情感缺失等问题。

笔者认为,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相关需求,因此必须审慎对待人口增长,鉴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基数庞大,政策的调整不应过于激进,应掌握力度,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冯立天,马瀛通.冷眸:50年来中国生育政策演变之历史轨迹[J].人口与经济,1999

(2).

[2]张勇.中国现行生育政策的形成及其对未来调整方向的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06

(3).

浅析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作者:张晶晶

来源:《智富时代》2014年第12期

【摘 要】自1982年计划生育成为一项长期基本国策以来,我国的人口在整体上取得了理想中的效果,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口生育政策体系。然而,伴随着经济进步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新时期里出现的种种新问题都是对我国生育政策的新挑战:男女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少数民族增长过快等。在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调和人口增长与资源分配之间的矛盾,高效的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使得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并行,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计划生育;生育率下降;影响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其历史渊源由来已久,早在立国初期就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到这一点,当时的人口增长状态是无节制,无计划的。人口出生率的持续增长,同时伴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医疗方面的迅速发展,死亡率在不断地下降,迎来了建国之后的第一次人口高峰,然而,毫无计划的人口增长同社会发展的矛盾也在日益显现。在20世纪70年代,对于人口增长的管理有了较为明显变化,政府的介入,明确目标的提出等都使得“晚、稀、少”的生育政策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尤其是“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战略思想的提出更为后续相关理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1980年,国务院提出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理念,中共中央也通过公开信的形式号召党员带头执行新的生育政策。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确定了“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年12月将计划生育写进了新修订的宪法,确立了其法律地位,为政策推行提供了理论保障[1]。这一时期中,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不断完善,并向制度化、法制化迈进。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稳步落实,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进入21世纪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在2001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中强调稳定现行生育政策,这充分体现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根据相关统计,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30多年间,我国至少少生育了4亿人。也正是得益于此,我国的人口的不断增长与自然资源相对有限的矛盾并未被强烈激化,并且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面对新的人口环境所带来的挑战,诸如生育意愿低下、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犯罪率不断走高等,显然,过去那种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政策是不足以应对新形势,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正是看到了这一点,2013年10月党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对计划生育政策作出相应调整,允许符合条件的夫妻生育二胎。做出这一重要决定与近年

来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老龄化趋势加重是息息相关的,在低生育水平下,尽快调整完善现行的政策是非常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而严峻的人口形势,这也反映了政府在调整人口结构上的努力和与时俱进。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分析

(一)积极影响

计划生育的实行使得人口得到有效控制。自上世纪70年代,总和生育率快速下降,到了1982年左右,由于更加严格的生育政策推行,总和生育率率呈现出稳步下降趋势,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说明,到了上世纪末期,我国己经进入低生育国家之列。然而,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并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依然处于这样的状况。计划生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生育率的下降与GDP息息相关,年均GDP、人均GDP都和人口的增长呈反比,这就为我国的资本积累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其次,出生人数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相关家庭的居民消费水平,家庭的负担不再像往昔那么沉重,有了更多的时间、财力进行更高层次的消费;再次,出生率的连年下降直接导致了劳动力数量的减少,这大大的缓解了就业的压力;最后,出生人口的持续减少缓解了人口与资源的尖锐矛盾。此外,还使得人们的文化素养有所提升,这有利于我国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对于人们的婚姻、生育等观念的引导与影响是理性的、科学的。从这些方面来讲,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对于社会发展还是十分有益的。

(二)消极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失衡,老龄化问题严重。生育率的不断降低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中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不断升高,老龄化趋势显而易见,因此,我国在被列为低生育率国家后又被列为了老龄化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生产力不够发达,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无法很好地解决由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劳动力日益昂贵、老年人赡养难题。这些都会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社会进步。

男女比例失调。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都认为“养儿防老”,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反映在出生率上我们可以看到:出生性别比随着年份的增加明显逐步提高, 1980年起,出生性别比开始高于107,1999年突破120,2000年以来均在110以上浮动[2]。这种失调不仅会影响日后的婚姻、家庭稳定,更是导致侵犯女性案件的频发,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应对机制缺失。在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过程中,一批批的独生子女降生,然而人有旦夕祸福,在漫长的成长岁月中,独生子女家庭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风险,例如可能会陷入孩子意外死亡却又无法再生育的状况。不得不说,独生子女家庭本身就是个风险家庭,那么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社会也是存在着风险隐患的。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教育问

题也日益凸显,父母在物质过于溺爱孩子,却忽视了其身心的健康成长,引发了孩子性格脆弱、情感缺失等问题。

笔者认为,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相关需求,因此必须审慎对待人口增长,鉴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基数庞大,政策的调整不应过于激进,应掌握力度,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冯立天,马瀛通.冷眸:50年来中国生育政策演变之历史轨迹[J].人口与经济,1999

(2).

[2]张勇.中国现行生育政策的形成及其对未来调整方向的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06

(3).


相关内容

  • 浅析我国的退休制度
  •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浅析我国的退休制度 浅析我国的退休制度 一.提前退休的利与弊 (一)提前退休的含义 提前退休是指员工在没有达到国家或企业规定的年龄或服务期限时就退休的行为. 提前退休常常是由企业提出来的,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这是当今许多企业在面临市场激烈竞争时,使自身重现活力而采取的用于管理员工 ...

  • 浅析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浅析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对相关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和对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绩效管理满意度的问卷调研,对他们的绩效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细致研究,发现现行的绩效管理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并希望今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望实现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工作效益的最 ...

  • 浅析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以及应对措施
  • [摘 要]财务分析与评价就是在财务报告基础上,对报表数据进行进一步加工.整理.比较.分析,并着重就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全,经营成果是否优良等进行解释和评价.由于会计核算方法的多样性.会计计量的估计性.货币价值的波动性和财务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的局限性.使财务分析和评价有失客观.本文探讨现代企业的财务报告 ...

  • 浅析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1]
  • 浅析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张靓(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南京 210097).. ▲ 本文是南京师范大学"金融现代化课题组"的最近研究成果,受到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约束与金融现代化问题研究"(05SJB790006)资助.. ◆ ...

  • 浅析中国二胎开放政策
  • 浅析中国二胎开放政策 一.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变迁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酝酿于上世纪50年代,启动于上世纪60年代,大规模实施是1973年以后,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作为人口大国,我国面临着人口对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带来的重重压力,计划 ...

  • 浅析行政垄断的危害性1
  • 浅析我国的行政垄断 [摘要]本文从理解行政垄断的含义.形成要件来分析我国的行政垄断现象及其形成原因,通过分析行政垄断的危害性及其解决行政垄断问题的必要性从而梳理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我国的行政垄断合法合理合情. [关键词] 垄断 市场化 公平竞争 一般来说,垄断总是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和多种低效率,因 ...

  • 浅析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 学术探讨 2011年09月 浅析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文/陈艳萍 摘 要:本文从人口总量的控制难度较大.出生人口素质和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还比较低.人口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建设情况相对滞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关键词:人 ...

  • 浅析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收入分配问题
  • 浅析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收入分配问题 摘要:已有的发展经济学面对低收入发展国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历史新起点后,应从收入分配制度上着手,已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提高去全国国民生活水平和福祉.本来针对收入不公的现象,提出了几种解决思路,并阐明了政府政策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济,发展,收入,不公 引言与前人综述 ...

  • 浅析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完善
  • 摘要: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的保障和依据.但是目前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看来,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立法不规范等,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现状和问题,探讨依法治国背景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途径. 关键词:依法治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