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三模考试生物试题分析

高三三模考试生物试题分析

一、试题评价

本次考试试卷从考查内容上看,严格按照高考范围,涵盖了高中生物教材三本必修及选修的内容,既有对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等核心知识的考查,也有对非核心知识的考查。从考查目的上看,重在考查高三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其中以图形表格题、实验题和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等形式,考查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市平均分58.27,难度系数0.65,整张卷难度上略低于高三二模考试的难度,更趋向于高考题,能够起到高三三模的目的,同时还能起到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目的。

二、本次评卷情况及考生成绩分析

1.总体情况:本次阅卷中全市有效考生试卷9986份,其中选修1-1737份,选修3-7763份。本次评卷中,共有46位老师分6个组参加阅卷,各组组长分别为: 29题—温县一中朱艳霞,30题—沁阳一中王军成,31题—焦作一中马清萍, 32题—孟州一中李付利,39题—博爱一中毋素玲,武陟一中宋伟。各题阅卷组长认真把握评分标准,掌握阅卷进度,并监控本组阅卷情况,保证了阅卷工作按时完成。另外,各组组长根据评卷情况还分别写出了各题的试卷分析,30题小组长王军成老师还写出了全卷试卷分析。

2.各校生物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生物学科全市平均分58.27,难度系数0.65。 ①87-90分分数段人数统计

②各校平均分统计表

总分平

学校名称 均分 全市 450.2 焦作一中(省级) 513.97 名

次 2 理科综合平均分 180.65 214.86 名次 2 生物平均分 57.87 67.58 名次 1 沁阳永威学校(省级) 522.07 1 218.49 沁阳一中(省级) 503.54 3 205.73 武陟一中(省级) 499.2 4 206.03 修武一中(省级) 492.42 6 204.17 温县一中(省级) 497.28 5 207.54 孟州一中(省级) 481.46 7 197.78 武陟一中分校 455.63 9 183.39 博爱一中(省级) 455.75 8 182.42 焦作一中分校 446.1 10 180.59 焦作十一中(省级) 438.98 11 168.82 温县一中分校 407.11 12 159.75 焦作十一中分校 377.86 13 137.08 武陟中学 375.06 14 144.39 孟州五中分校 347.83 19 131.94 修武一中分校 360.87 18 140.16 焦作十二中 339.51 20 133.01 焦作四中 361.31 17 137.9 焦作外国语中学 368.96 15 128.92 沁阳一中分校 363.47 16 130.35 焦作市山阳一中 313.59 23 119.27 文昌高中 316.13 22 114.97 焦作六中 329.91 21 124.16 温县职教中心普高班 303.78 25 108.68 博爱二中 278.67 27 99.38 武陟城关高中 304.85 24 99.88 温县新宇高中 302.38 26 107.44 博爱高级中学 276.54

28

86.74

三、试题分析及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1. 各小题平均分、难度系数统计表

题目 平均分 全卷

58.27

1 5 4 6 3 7 8 9 10 11 12 16 13 18 14 17 15 20 19 22 23 21 24 27 26 25 28

难度系数 0.65

67.39 2 66.82 3 64.29 4 63.93 5 63.88 6 62.68 7 60.03 8 58.92 9 55.29 10 53.95 11 50.32 12 49 13 49 13 48.39 15 47.98 16 47.4 17 44.29 18 44.04 19 43.45 20 41.78 21 40.91 22 40.4 23 38.46 24 36.93 25 32.83 26 31.5 27 28.51

28

客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29 主观题30 主观题31 主观题32 主观题39 主观题40

2. 试题分析:

24.58 33.68 5.98 8.13 7.55 2.61 7.96 10.05 0.68 0.62 0.6 0.68 0.63 0.52 0.53 0.67

1-6选择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如1题)、理解能力(如2题、3题、

6题)、逻辑思维能力(5题)和图像解析转换能力(如2题、3题、4题)。满分36分,平均分为24.58,难度系数为0.68。

(1)知识点章节分布如下:1-4题为必修一,5题为必修二,6题为必修三,此外必修三中生命活动的调节仅在第一题D 选项和第四题D 选项体现。由此可见,选择题偏重于必修一。

(2)类型。本次6个选择题均属于正误判断型,综合性大幅度提高。通过一道试题覆盖了较多的知识点。从而拓宽试题知识覆盖面,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图文题比例均衡。3道文字叙述题(如1题、2题、3题)和3道图像题(如2题、3题、4题)。

附:选择题正答率统计表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标准答案 B C B C A C

正答率 54.86% 63% 85.87% 89.1% 49.39% 71.49%

0.11% 0.03% 0.04% 0.06% 0.13% 0.05%

0% 0.03% 0.01% 0.02% 0% 0%

A 选择

[未填涂] [多填涂] 项

5.06% 12.35% 8.39% 2.74% 49.39% 17.95%

B 选择项 54.86% 7.25% 85.87% 2.79% 32.82% 7.11%

C 选择项 6.93% 63% 2.47% 89.1% 5.37% 71.49%

D 选择项 33.04% 17.34% 3.22% 5.29% 12.28% 3.4%

29-32题、39/40题为非选择题。满分54分,平均分33.68,难度系数0.62。各小题试题分析及学生答题情况如下:

29题第一小题重点考查植物细胞对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及特点。

出题的原型是课本上的材料,难度不大,学生正答率较高。只有极少数学生没答对。错误答法主要答成了:自由扩散。第二空主要错误为学生不能正确回答出载体这个专有名词。说明对课本上基础知识还有待提高 。

第二小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错答者主要是没想到图中A 点的光照强度为0,导致很多学生多答了叶绿体。

第三小题考查癌变的原因:基因的改变。但部分学生没看清是让填保护对象的,导致错填为;番茄红素。而且本空要求写的是物质,好多同学写细胞核。

总体来说,题正答率较高,属于较易小题。

30题重点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该题以反射弧的结构和突触的结构示

意图,即以图像形式呈现知识,考查学生识图、析图、解图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探究实验的思维能力。 学生答题情况:

(1)检测反射弧是否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类似于2010年全国大纲卷第32题第三问),应从感受器(B )开始;学生会因审题不仔细没有看到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以及对反射弧上兴奋传到方向判断不清而失分。

(2)同上,因对反射弧上兴奋传到方向判断不清,即使知道单向传递(导)也会将“0”次答为“2”次,导致错误率较高。

(3)第一空对干扰项(C )判断不准而误答;第二空问信号传递的形式,多数同学答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电信号”,甚至答成“化学信息”导致错误率最高。

(4)考查学生探究实验的思维能力;第一空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第二空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显而易见应将药物分别放在突触(Z 处)和神经纤维上(X 或Y 处)。

31题重点考查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的知识,题目难度不大,学生得分情况

较好,平均分较高。

学生答题情况:

1、第一问第二空,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 条Z 染色体”,答案为2或0条,有相当多的学生只答一个数字。

2、第二问题目问“可利用表现型为 ”,而学生答案“基因型,如Z a Z a ,Z A W ”。

3、第三问“这种变异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 ”答案为“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易位”,学生答案“染色体数目变异”。

4、第四问的表现型及比例,个别学生只写表现型或者只写比例, 错答原因:

1、对减数分裂的过程不熟,导致理解不到位,没有把两种情况考虑到,导致失分。

2、审题不清,没有弄懂命题人的意图,把表现型答为基因型。这也是学生常犯的错误,会的题没有拿到分数。

3、第三空没有答对,这绝对是理解的问题,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分类不明,理解是关键。

4、最后一空,按要求回答问题是学生的必备的技能。学生的习惯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32题重点考查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中组成成分的理解,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

和稳定性。同时还考查了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和对K 值理解。 学生答题情况:

(1)错选AB 、ABD 、ABCD 的学生可能没有掌握以下两点:

人工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物种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差。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该小题得分率最低,第一空大部分学生只填分解者,忽略了有些细菌属于消费者(如根瘤菌等)和生产者(如硝化细菌等)第二空答的最乱,答水生植物、水生生物、微生物的不给分,提到藻类的基本上能给分的都给分了,改得较松。

(3)第一空答的不规范如中年、老年、成长等,知道的学生写不对如“增涨”“增张”

39题重点考查人教版选修一植物组织培养和微生物分离技术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内容比较容易,但是学生答题情况不是很好,表现在答非所问、表述不准确、读题不详细三个方面。如第一小题问的是对外植体进行接种前需要进行的两项工作,许多学生答脱分化、再分化;有的将消毒与灭菌混淆;第三小题最后一个问题要求从“调高”“调低”中选一个词,有的同学答“酸性”。从答题情况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掌握不到位,更没有形成知识网络。以后教学中应该加强基本功训练,同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引导学生提高答题效率。

40题重点考查选修三种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相关内容,包

括体细胞核移植、基因工程技术和早期胚胎发育等知识点。本题综合选修三三大块内容,考查知识面广,但考查知识的难度不高。 学生答题情况:

第(1)题第一空有不少学生写成正常人的体细胞核或是体细胞的较多;第二空当然内细胞团这个答案最合适,因为题目要求是所示的结构并且来源于囊胚,而从后面重组细胞来看,来自内细胞团的胚胎干细胞也是可以的。其他答案比如只写干细胞或早期胚胎都不给分。

第(2)题错误非常少,第一个空主要错误答案是细胞融合,第二空个别学生写基因重组,概念有点广,不如答案的更准确。

第(3)题基因表达载体必须是原话,其他答案均不得分,本小题有很多学生写成重组质粒或重组载体,虽然意思接近,但为了规范学生做题,均不得分。

第(4)题定向分化为形成B 细胞的根本原因强调分化的根本原因,这个知识点应该是必修一中的细胞分化的遗传本质即基因选择性表达。本空很多学生的答案是重组b 细胞导入了健康胰岛B 细胞基因。

第(5)小题基本全部正确。

总体来看,本题偏简单,得满分15分的大有人在。同时也暴漏出来不少问题,有些学生大体还是出现方向模糊不知道到底该填哪些内容。我觉得学生的问题是对于选修几个专题没有彻底把握清楚,对它们之间的联系还没有理清。下一步我们在让学生把每一项技术相关的知识掌握好后,还要更注意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甚至和必修之间的联系也应该复习到位。

四、教学建议

1. 抓纲扣本强基础。生物学科核心主干知识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如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等学科核心主干知识,关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与此同时,备考要以教材主干知识为线索,考生要善于根据知识点的层次性和内在联系,对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梳理、归纳,挖掘出隐含于其中的规律、原理,考生要主动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使知识系统化。

2. 培养能力,突破瓶颈。

①重视理解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自学能力) 的培养。生物考查的知识内容,没有超纲、超本,但题目考查的知识内容比较隐蔽。其题目的设计思路是题干素材来源于生产、生活、科研以及科学实验方面的真实材料。材料的表面形式非常广泛,以示意图、曲线图、装置图、表格、图表、文字形式的资料题出现,文字形式的资料题设置阅读量大,图形、图表较为抽象难懂。

因此,必须重视培养考生理解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审题时具体要做到:一是抓住关键词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二是学会避陷阱、破定势,要善于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三是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要小心。一定要注重答题方向感的培养。 ②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新课程大力倡导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考中也会有所体现。在复习备考中,考生要善于利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如在复习与蛋白质有关的知识点时,我们可思考这样的问题:高中学过的与水有紧密联系的知识有哪些?以小专题去思考可大大激活我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③注重综合应用能力。在复习时,要注意试题的积累、变形、重组、分解、综合,要善于对图形、曲线等非文字进行分析,能合理地进行相关的图文转换。例如,同一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设问、思考、解决,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表,去深入剖析,挖掘出图表中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促进知识的综合和深化,并把教材中有关系的、相似的图表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区别和联系,使知识更系统和完整。再把教材中的文字转换成图表,做到能以该图表为中心进行知识拓展、辐射。这样既增强了识图、读表能力,又促进了知识的深化和发散。

④培养实验和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是培养考生科学思想、方法、态度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要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归纳总结出科学实验的一般规律:A. 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B. 选择实验材料和对象,分析实验条件;C. 设计实验程序(考虑是否需要设置对照实验,考虑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D. 进行结果的预测分析,得到正确的结论。最后,考生要能自主进行实验设计。这一过程可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

3. 规范答题。考生要进行规范训练,形成严谨、细心的答题风格,将非智力因素降到最低限度。强化答题得分点:①答案的准确性:答题时,要确定题目考查哪个知识板块,以及该板块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哪个知识点。②答案的科学性:要正确选用生物专业术语答题,尽量使用教材中概念、原理答题,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提高答案的科学性。③答案的完整性:在阅卷中我们发现,有些考生的答案跳跃性很大,这往往影响到他们考卷能否得分或得高分。因此,答题时要做到:符合逻辑,有系统地表达,使别人能看明白,答案要直接切题,避免离题和不必要重复。④答案的简洁性:要注意梳理答题要点,提高叙述的简洁性,紧扣基本观点,要依题作答,即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⑤紧扣得分点,答题准确到位。通过高考真题的练习,有意识地模拟高考答题方式,对照评分标准,修正答题过程,逐步达到紧扣得分点、答题到位的境界。

高三三模考试生物试题分析

一、试题评价

本次考试试卷从考查内容上看,严格按照高考范围,涵盖了高中生物教材三本必修及选修的内容,既有对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等核心知识的考查,也有对非核心知识的考查。从考查目的上看,重在考查高三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其中以图形表格题、实验题和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等形式,考查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市平均分58.27,难度系数0.65,整张卷难度上略低于高三二模考试的难度,更趋向于高考题,能够起到高三三模的目的,同时还能起到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目的。

二、本次评卷情况及考生成绩分析

1.总体情况:本次阅卷中全市有效考生试卷9986份,其中选修1-1737份,选修3-7763份。本次评卷中,共有46位老师分6个组参加阅卷,各组组长分别为: 29题—温县一中朱艳霞,30题—沁阳一中王军成,31题—焦作一中马清萍, 32题—孟州一中李付利,39题—博爱一中毋素玲,武陟一中宋伟。各题阅卷组长认真把握评分标准,掌握阅卷进度,并监控本组阅卷情况,保证了阅卷工作按时完成。另外,各组组长根据评卷情况还分别写出了各题的试卷分析,30题小组长王军成老师还写出了全卷试卷分析。

2.各校生物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生物学科全市平均分58.27,难度系数0.65。 ①87-90分分数段人数统计

②各校平均分统计表

总分平

学校名称 均分 全市 450.2 焦作一中(省级) 513.97 名

次 2 理科综合平均分 180.65 214.86 名次 2 生物平均分 57.87 67.58 名次 1 沁阳永威学校(省级) 522.07 1 218.49 沁阳一中(省级) 503.54 3 205.73 武陟一中(省级) 499.2 4 206.03 修武一中(省级) 492.42 6 204.17 温县一中(省级) 497.28 5 207.54 孟州一中(省级) 481.46 7 197.78 武陟一中分校 455.63 9 183.39 博爱一中(省级) 455.75 8 182.42 焦作一中分校 446.1 10 180.59 焦作十一中(省级) 438.98 11 168.82 温县一中分校 407.11 12 159.75 焦作十一中分校 377.86 13 137.08 武陟中学 375.06 14 144.39 孟州五中分校 347.83 19 131.94 修武一中分校 360.87 18 140.16 焦作十二中 339.51 20 133.01 焦作四中 361.31 17 137.9 焦作外国语中学 368.96 15 128.92 沁阳一中分校 363.47 16 130.35 焦作市山阳一中 313.59 23 119.27 文昌高中 316.13 22 114.97 焦作六中 329.91 21 124.16 温县职教中心普高班 303.78 25 108.68 博爱二中 278.67 27 99.38 武陟城关高中 304.85 24 99.88 温县新宇高中 302.38 26 107.44 博爱高级中学 276.54

28

86.74

三、试题分析及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1. 各小题平均分、难度系数统计表

题目 平均分 全卷

58.27

1 5 4 6 3 7 8 9 10 11 12 16 13 18 14 17 15 20 19 22 23 21 24 27 26 25 28

难度系数 0.65

67.39 2 66.82 3 64.29 4 63.93 5 63.88 6 62.68 7 60.03 8 58.92 9 55.29 10 53.95 11 50.32 12 49 13 49 13 48.39 15 47.98 16 47.4 17 44.29 18 44.04 19 43.45 20 41.78 21 40.91 22 40.4 23 38.46 24 36.93 25 32.83 26 31.5 27 28.51

28

客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29 主观题30 主观题31 主观题32 主观题39 主观题40

2. 试题分析:

24.58 33.68 5.98 8.13 7.55 2.61 7.96 10.05 0.68 0.62 0.6 0.68 0.63 0.52 0.53 0.67

1-6选择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如1题)、理解能力(如2题、3题、

6题)、逻辑思维能力(5题)和图像解析转换能力(如2题、3题、4题)。满分36分,平均分为24.58,难度系数为0.68。

(1)知识点章节分布如下:1-4题为必修一,5题为必修二,6题为必修三,此外必修三中生命活动的调节仅在第一题D 选项和第四题D 选项体现。由此可见,选择题偏重于必修一。

(2)类型。本次6个选择题均属于正误判断型,综合性大幅度提高。通过一道试题覆盖了较多的知识点。从而拓宽试题知识覆盖面,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图文题比例均衡。3道文字叙述题(如1题、2题、3题)和3道图像题(如2题、3题、4题)。

附:选择题正答率统计表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标准答案 B C B C A C

正答率 54.86% 63% 85.87% 89.1% 49.39% 71.49%

0.11% 0.03% 0.04% 0.06% 0.13% 0.05%

0% 0.03% 0.01% 0.02% 0% 0%

A 选择

[未填涂] [多填涂] 项

5.06% 12.35% 8.39% 2.74% 49.39% 17.95%

B 选择项 54.86% 7.25% 85.87% 2.79% 32.82% 7.11%

C 选择项 6.93% 63% 2.47% 89.1% 5.37% 71.49%

D 选择项 33.04% 17.34% 3.22% 5.29% 12.28% 3.4%

29-32题、39/40题为非选择题。满分54分,平均分33.68,难度系数0.62。各小题试题分析及学生答题情况如下:

29题第一小题重点考查植物细胞对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及特点。

出题的原型是课本上的材料,难度不大,学生正答率较高。只有极少数学生没答对。错误答法主要答成了:自由扩散。第二空主要错误为学生不能正确回答出载体这个专有名词。说明对课本上基础知识还有待提高 。

第二小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错答者主要是没想到图中A 点的光照强度为0,导致很多学生多答了叶绿体。

第三小题考查癌变的原因:基因的改变。但部分学生没看清是让填保护对象的,导致错填为;番茄红素。而且本空要求写的是物质,好多同学写细胞核。

总体来说,题正答率较高,属于较易小题。

30题重点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该题以反射弧的结构和突触的结构示

意图,即以图像形式呈现知识,考查学生识图、析图、解图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探究实验的思维能力。 学生答题情况:

(1)检测反射弧是否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类似于2010年全国大纲卷第32题第三问),应从感受器(B )开始;学生会因审题不仔细没有看到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以及对反射弧上兴奋传到方向判断不清而失分。

(2)同上,因对反射弧上兴奋传到方向判断不清,即使知道单向传递(导)也会将“0”次答为“2”次,导致错误率较高。

(3)第一空对干扰项(C )判断不准而误答;第二空问信号传递的形式,多数同学答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电信号”,甚至答成“化学信息”导致错误率最高。

(4)考查学生探究实验的思维能力;第一空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第二空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显而易见应将药物分别放在突触(Z 处)和神经纤维上(X 或Y 处)。

31题重点考查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的知识,题目难度不大,学生得分情况

较好,平均分较高。

学生答题情况:

1、第一问第二空,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 条Z 染色体”,答案为2或0条,有相当多的学生只答一个数字。

2、第二问题目问“可利用表现型为 ”,而学生答案“基因型,如Z a Z a ,Z A W ”。

3、第三问“这种变异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 ”答案为“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易位”,学生答案“染色体数目变异”。

4、第四问的表现型及比例,个别学生只写表现型或者只写比例, 错答原因:

1、对减数分裂的过程不熟,导致理解不到位,没有把两种情况考虑到,导致失分。

2、审题不清,没有弄懂命题人的意图,把表现型答为基因型。这也是学生常犯的错误,会的题没有拿到分数。

3、第三空没有答对,这绝对是理解的问题,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分类不明,理解是关键。

4、最后一空,按要求回答问题是学生的必备的技能。学生的习惯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32题重点考查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中组成成分的理解,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

和稳定性。同时还考查了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和对K 值理解。 学生答题情况:

(1)错选AB 、ABD 、ABCD 的学生可能没有掌握以下两点:

人工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物种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差。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该小题得分率最低,第一空大部分学生只填分解者,忽略了有些细菌属于消费者(如根瘤菌等)和生产者(如硝化细菌等)第二空答的最乱,答水生植物、水生生物、微生物的不给分,提到藻类的基本上能给分的都给分了,改得较松。

(3)第一空答的不规范如中年、老年、成长等,知道的学生写不对如“增涨”“增张”

39题重点考查人教版选修一植物组织培养和微生物分离技术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内容比较容易,但是学生答题情况不是很好,表现在答非所问、表述不准确、读题不详细三个方面。如第一小题问的是对外植体进行接种前需要进行的两项工作,许多学生答脱分化、再分化;有的将消毒与灭菌混淆;第三小题最后一个问题要求从“调高”“调低”中选一个词,有的同学答“酸性”。从答题情况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掌握不到位,更没有形成知识网络。以后教学中应该加强基本功训练,同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引导学生提高答题效率。

40题重点考查选修三种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相关内容,包

括体细胞核移植、基因工程技术和早期胚胎发育等知识点。本题综合选修三三大块内容,考查知识面广,但考查知识的难度不高。 学生答题情况:

第(1)题第一空有不少学生写成正常人的体细胞核或是体细胞的较多;第二空当然内细胞团这个答案最合适,因为题目要求是所示的结构并且来源于囊胚,而从后面重组细胞来看,来自内细胞团的胚胎干细胞也是可以的。其他答案比如只写干细胞或早期胚胎都不给分。

第(2)题错误非常少,第一个空主要错误答案是细胞融合,第二空个别学生写基因重组,概念有点广,不如答案的更准确。

第(3)题基因表达载体必须是原话,其他答案均不得分,本小题有很多学生写成重组质粒或重组载体,虽然意思接近,但为了规范学生做题,均不得分。

第(4)题定向分化为形成B 细胞的根本原因强调分化的根本原因,这个知识点应该是必修一中的细胞分化的遗传本质即基因选择性表达。本空很多学生的答案是重组b 细胞导入了健康胰岛B 细胞基因。

第(5)小题基本全部正确。

总体来看,本题偏简单,得满分15分的大有人在。同时也暴漏出来不少问题,有些学生大体还是出现方向模糊不知道到底该填哪些内容。我觉得学生的问题是对于选修几个专题没有彻底把握清楚,对它们之间的联系还没有理清。下一步我们在让学生把每一项技术相关的知识掌握好后,还要更注意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甚至和必修之间的联系也应该复习到位。

四、教学建议

1. 抓纲扣本强基础。生物学科核心主干知识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如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等学科核心主干知识,关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与此同时,备考要以教材主干知识为线索,考生要善于根据知识点的层次性和内在联系,对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梳理、归纳,挖掘出隐含于其中的规律、原理,考生要主动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使知识系统化。

2. 培养能力,突破瓶颈。

①重视理解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自学能力) 的培养。生物考查的知识内容,没有超纲、超本,但题目考查的知识内容比较隐蔽。其题目的设计思路是题干素材来源于生产、生活、科研以及科学实验方面的真实材料。材料的表面形式非常广泛,以示意图、曲线图、装置图、表格、图表、文字形式的资料题出现,文字形式的资料题设置阅读量大,图形、图表较为抽象难懂。

因此,必须重视培养考生理解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审题时具体要做到:一是抓住关键词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二是学会避陷阱、破定势,要善于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三是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要小心。一定要注重答题方向感的培养。 ②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新课程大力倡导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考中也会有所体现。在复习备考中,考生要善于利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如在复习与蛋白质有关的知识点时,我们可思考这样的问题:高中学过的与水有紧密联系的知识有哪些?以小专题去思考可大大激活我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③注重综合应用能力。在复习时,要注意试题的积累、变形、重组、分解、综合,要善于对图形、曲线等非文字进行分析,能合理地进行相关的图文转换。例如,同一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设问、思考、解决,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表,去深入剖析,挖掘出图表中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促进知识的综合和深化,并把教材中有关系的、相似的图表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区别和联系,使知识更系统和完整。再把教材中的文字转换成图表,做到能以该图表为中心进行知识拓展、辐射。这样既增强了识图、读表能力,又促进了知识的深化和发散。

④培养实验和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是培养考生科学思想、方法、态度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要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归纳总结出科学实验的一般规律:A. 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B. 选择实验材料和对象,分析实验条件;C. 设计实验程序(考虑是否需要设置对照实验,考虑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D. 进行结果的预测分析,得到正确的结论。最后,考生要能自主进行实验设计。这一过程可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

3. 规范答题。考生要进行规范训练,形成严谨、细心的答题风格,将非智力因素降到最低限度。强化答题得分点:①答案的准确性:答题时,要确定题目考查哪个知识板块,以及该板块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哪个知识点。②答案的科学性:要正确选用生物专业术语答题,尽量使用教材中概念、原理答题,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提高答案的科学性。③答案的完整性:在阅卷中我们发现,有些考生的答案跳跃性很大,这往往影响到他们考卷能否得分或得高分。因此,答题时要做到:符合逻辑,有系统地表达,使别人能看明白,答案要直接切题,避免离题和不必要重复。④答案的简洁性:要注意梳理答题要点,提高叙述的简洁性,紧扣基本观点,要依题作答,即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⑤紧扣得分点,答题准确到位。通过高考真题的练习,有意识地模拟高考答题方式,对照评分标准,修正答题过程,逐步达到紧扣得分点、答题到位的境界。


相关内容

  • 如何进行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学
  • 如何进行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学 在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过程中,由于课程的信息量骤然增加,使复习难度加大,很多学生在一轮复习阶段由于复习不得法而导致基础知识还依然有欠缺,能力也没得到相应的提升,学习成绩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使二.三轮复习步履维艰,最终导致高考成绩很不乐观.因而如何根据高考要求,科学有效地引 ...

  • 15届高三一模生物试卷分析
  • 湖州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部分)试卷分析 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汪永泰 一.测试的基本情况 (一)命题思路 一模理综生物部分的命题以浙江省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高中生物教学指导意见>.高中必修一.二.三课本.选修一.三课本为依据,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中学生物学科 ...

  • 2015届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上):a单元 细胞与化学组成
  • A单元 细胞与化学组成 目录 A1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糖类和脂质 ................................. - 1 - A2 蛋白质和核酸 ........................................................ - 5 - ...

  • 2010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 第二周:教案检查。 第三周:教研组会。中心发言人:涂鹏。传达学校工作精神,布置教研组 工作计划。 第三周:教研组会。中心发言人:涂鹏。各备课组布置备课任务,每人 准备一节课。有教学课件的制作。探讨生物教学论文的编写。 第四周:教研组全体老师作课、听课、评课。中心发言人:作课老师。 对教学课件做为改进 ...

  • 高三生物复习备考计划
  • 高三生物复习备考计划 一.高三生物复习的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新的生物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大纲和生物考试大纲为依据,充分挖掘生物教学层面的教学潜力和知识点的融合.提高学生能力为复习思路,以充分挖掘本届高三学生的学习潜力,大面积提高生物科学习成绩为目标,争取在2007年的高考中勇创辉煌,为进 ...

  • 2016-2017学年高三生物复习备考计划
  • 高三生物复习备考计划 一.高三生物复习的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新的生物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大纲和生物考试大纲为依据,充分挖掘生物教学层面的教学潜力和知识点的融合.提高学生能力为复习思路,以充分挖掘本届高三学生的学习潜力,大面积提高生物科学习成绩为目标,争取在2007年的高考中勇创辉煌,为进 ...

  • 高三生物教学心得
  • 高三教学工作基本结束了,回顾一年的工作,有成功的做法也有需要加强的地方,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从三大方面作一小结: 一.有效做法 (一)用有所作为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发挥主观能动性 选考生物的学生总体上在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方面较弱已是不争事实,我们直面这个现实,没有怨天尤人,用有所作为的态度正视这一问 ...

  • 201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
  • 201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 生物组 刘陈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2010届高考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又要面临2011届的高考,综合以往的复习经验及近几年高考生物题型所发生的变化,在2011年高考的复习中,本人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打算. 一.基本情况分析: 今年根据学校的安排,我的授课班级是高三(3) ...

  • 高三生物备考复习策略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三生物备考复习策略 作者:于涛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48期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带了八届高三,在八年的高三教学工作中,我对于高三生物复习策略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实践,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一.总体方针 加强集体备课,注重整体 ...

  • 2016年生物高考总结及反思生物教研组
  • 2016年生物高考总结及反思 溆浦二中 生物教研组 2016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我们学校共5个理科班参加高考,其中理(1)班所取得成绩最好,其次是理(2)班,再次是理(3).理(4).理(5)班.这5个班在高考中的表现还算满意,也是对我们老师和学生三年来的付出有了个好的结果.现将高三工作过程总结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