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导学案
设计者:刘志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说出动物多样性的含义。
②能了解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 2、能力目标:树立起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树立起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意识,了解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能主动参与动物多样性保护。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① 动物多样性的含义。
② 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2、教学难点
① 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② 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法选择
理解“动物多样性的含义”是本节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生物多样性”来辅助教学,说明动物的多样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讲述动物多样性的时候,通过比较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来化解“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这一难
点。“动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通过多个实例,强化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概念,然后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归纳本节的知识。 本节教学以讨论法和提问法为主,教师和同学共同对一系列的问题进行研讨,在研讨的引入、持续
过程中,辅以展示、讲授等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高效进行。 五、学法指导
本节知识内容教为简单,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幻灯片,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培养其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并通过讨论法和自学辅导法进行学习。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演示
七、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展示图片,并提观看图片,并回答:我国的用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问:这些图片上的信息说明什么问题呢?既然动物面临严重的威胁。 看学习兴趣。 直接引入动物多我国的动物已面临严重的威胁,那么现在有没书P48,思考动物多样性的样性,让学生先入为主,然后有相应的措施保护动物资源呢?又怎样去保护含义。 物种多样性、遗传
再结合“生物多样性”的含
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我国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义理解“动物多样性”的含
动物资源的保护(板书)。 (二)、新课学习 1、动物物种之间的差异是由
义。 联系问题,结合资料进
联系生物多样性,引导学生理解动物多样各自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行有兴趣的讨论。 在老师的性 保护我国动物资源就需要从动物多样性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指导下进行,有的放矢。 手,那什么是动物的多样性呢?我们怎样去理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如: 解动物的多样性? (1)动物多样性包括 几个建立动物保护区,保护动物 要素? (2)为什么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
的生存环境,建立法律,禁
多样性的基础? 2、进一步提出思考题:要保护动物资源,就是要保护动物的多样性,你们知道目前我国有哪些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可行性措施
止人们捕杀动物等。 讨论回答。(4人为一小组)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四川卧
通过交流,开拓眼界。
通过实例进一步巩固对就地疑问。 5、讨论: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物多样性呢? 6、练习。
板书设计:
第3节 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
吗? 3、归纳总结: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⑴、龙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⑵、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分别适用哪些动物? ⑶、
总结: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区别和联系。 ⑷、提问:保护动物资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保
护区,那你们知道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哪些? ⑸、展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录像和图片,介绍它们的概况,以实例(如:成都塔子山的鸟语林、动物园、繁育中心、自然保护区等)说明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差异。 ⑹、提问:在保护动物资源中除了建立保护区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措施加强动物保护呢? ⑺、我国在保护动物资源方面的法律有哪些呢? ⑻、归纳几种相关的法律,做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与法律相违背的社会现象(如:市面上卖蛇、卖青蛙的现象、重庆一卖孔雀饿粥店等)从而引发学生对这些现象的思考和讨论。最后归纳我国法制教育和管理意义。 4、总结: 知识点: 动物多样性的认识。 动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法制教育和管理。 解决学生
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
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等。 观看录象,进一步理解就地
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差异。 通过法律手段进行。 《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 讨论、交流
自我总结,提出疑问,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自由议论并发言
保护和易地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树立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意识。
师生共同进行。
引发学生思考,树立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意识。
物种多样性
一、动物多样性月
遗传多样性(基础) 生态系统多样性
就地保护
二、动物多样性的保护 易地保护 法制教育和管理
同步练习:
1、下列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的说法不正确( )
A、有利于研究珍贵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等特征 B、保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C、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
D、是进行自然保护的唯一有效途径
2、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分布范围的多样性:在大气圈的下部、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的上部都有多种生物分布3、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生态环境被破坏 D.动物瘟疫
4、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 )
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 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④有利于保持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麻雀曾被认定为主要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运动,现在又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声,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在的麻雀被人们的“剿灭行动”吓怕了,变乖了,不啄食和糟蹋农作物。
B.现在认识到麻雀只是在食物非常稀缺时或繁殖季节才危害农作物,平时也啄食害虫。
C.现在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麻雀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D.大量捕杀麻雀,破坏了食物网的稳定,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 6、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卧龙的原始森林资源 B保护卧龙的旅游资源 C.保护特定地带的自然生态系统 D.保护濒临灭绝的熊猫
7、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8、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
A.物种灭绝后,可以再生 B.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不会产生威胁 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9、我国某熊猫基地中,有时会因大熊猫最喜爱的食物——箭竹的大面积开花死亡,导致熊猫食物短缺。此时你认为对大熊猫采取的最有效的保护方式是( )
A、在当地大规模种植箭竹,以满足大熊猫的食物需求 B、把饥饿的大熊猫抢救出来,进行人工圈养
C、把该地区的大熊猫迁移至自然环境相似的保护区去 D、对该地区的大熊猫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繁殖
10、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 缺少分解者 11、(2008莱芜)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
最好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将受到威胁的生物易地保护
C.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D.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
12、我国海关对入境的进口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 微生物)流入境内。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①有害生物的数量会大量增加 ②其天敌数量减少 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④很快被淘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2008滨州)造成我国某些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物种退化 B.温室效应 C.人类的开发和利用 D.栖息地的丧失 14、(2008长沙)三峡大坝修建后,人们将坝区的很多物种迁出了原地,这是为了保护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15、(2008唐山)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捕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来制造药物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不经论证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麻雀会偷吃粮食,所以应当斩尽杀绝 16、(2008威海)大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被誉为“杂
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A.基因多样性 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生物栖息地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7、(2008益阳)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严重破坏了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为保护大熊猫,最好的营救措施是( )
A. 自然流放到森林中 B. 转移到农家保护 C. 移入其它大熊猫基地 D. 移入裸子植物园
《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导学案
设计者:刘志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说出动物多样性的含义。
②能了解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 2、能力目标:树立起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树立起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意识,了解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能主动参与动物多样性保护。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① 动物多样性的含义。
② 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2、教学难点
① 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② 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法选择
理解“动物多样性的含义”是本节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生物多样性”来辅助教学,说明动物的多样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讲述动物多样性的时候,通过比较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来化解“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这一难
点。“动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通过多个实例,强化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概念,然后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归纳本节的知识。 本节教学以讨论法和提问法为主,教师和同学共同对一系列的问题进行研讨,在研讨的引入、持续
过程中,辅以展示、讲授等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高效进行。 五、学法指导
本节知识内容教为简单,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幻灯片,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培养其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并通过讨论法和自学辅导法进行学习。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演示
七、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展示图片,并提观看图片,并回答:我国的用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问:这些图片上的信息说明什么问题呢?既然动物面临严重的威胁。 看学习兴趣。 直接引入动物多我国的动物已面临严重的威胁,那么现在有没书P48,思考动物多样性的样性,让学生先入为主,然后有相应的措施保护动物资源呢?又怎样去保护含义。 物种多样性、遗传
再结合“生物多样性”的含
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我国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义理解“动物多样性”的含
动物资源的保护(板书)。 (二)、新课学习 1、动物物种之间的差异是由
义。 联系问题,结合资料进
联系生物多样性,引导学生理解动物多样各自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行有兴趣的讨论。 在老师的性 保护我国动物资源就需要从动物多样性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指导下进行,有的放矢。 手,那什么是动物的多样性呢?我们怎样去理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如: 解动物的多样性? (1)动物多样性包括 几个建立动物保护区,保护动物 要素? (2)为什么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
的生存环境,建立法律,禁
多样性的基础? 2、进一步提出思考题:要保护动物资源,就是要保护动物的多样性,你们知道目前我国有哪些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可行性措施
止人们捕杀动物等。 讨论回答。(4人为一小组)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四川卧
通过交流,开拓眼界。
通过实例进一步巩固对就地疑问。 5、讨论: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物多样性呢? 6、练习。
板书设计:
第3节 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
吗? 3、归纳总结: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⑴、龙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⑵、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分别适用哪些动物? ⑶、
总结: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区别和联系。 ⑷、提问:保护动物资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保
护区,那你们知道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哪些? ⑸、展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录像和图片,介绍它们的概况,以实例(如:成都塔子山的鸟语林、动物园、繁育中心、自然保护区等)说明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差异。 ⑹、提问:在保护动物资源中除了建立保护区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措施加强动物保护呢? ⑺、我国在保护动物资源方面的法律有哪些呢? ⑻、归纳几种相关的法律,做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与法律相违背的社会现象(如:市面上卖蛇、卖青蛙的现象、重庆一卖孔雀饿粥店等)从而引发学生对这些现象的思考和讨论。最后归纳我国法制教育和管理意义。 4、总结: 知识点: 动物多样性的认识。 动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法制教育和管理。 解决学生
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
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等。 观看录象,进一步理解就地
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差异。 通过法律手段进行。 《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 讨论、交流
自我总结,提出疑问,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自由议论并发言
保护和易地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树立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意识。
师生共同进行。
引发学生思考,树立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意识。
物种多样性
一、动物多样性月
遗传多样性(基础) 生态系统多样性
就地保护
二、动物多样性的保护 易地保护 法制教育和管理
同步练习:
1、下列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的说法不正确( )
A、有利于研究珍贵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等特征 B、保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C、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
D、是进行自然保护的唯一有效途径
2、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分布范围的多样性:在大气圈的下部、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的上部都有多种生物分布3、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生态环境被破坏 D.动物瘟疫
4、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 )
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 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④有利于保持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麻雀曾被认定为主要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运动,现在又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声,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在的麻雀被人们的“剿灭行动”吓怕了,变乖了,不啄食和糟蹋农作物。
B.现在认识到麻雀只是在食物非常稀缺时或繁殖季节才危害农作物,平时也啄食害虫。
C.现在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麻雀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D.大量捕杀麻雀,破坏了食物网的稳定,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 6、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卧龙的原始森林资源 B保护卧龙的旅游资源 C.保护特定地带的自然生态系统 D.保护濒临灭绝的熊猫
7、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8、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
A.物种灭绝后,可以再生 B.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不会产生威胁 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9、我国某熊猫基地中,有时会因大熊猫最喜爱的食物——箭竹的大面积开花死亡,导致熊猫食物短缺。此时你认为对大熊猫采取的最有效的保护方式是( )
A、在当地大规模种植箭竹,以满足大熊猫的食物需求 B、把饥饿的大熊猫抢救出来,进行人工圈养
C、把该地区的大熊猫迁移至自然环境相似的保护区去 D、对该地区的大熊猫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繁殖
10、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 缺少分解者 11、(2008莱芜)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
最好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将受到威胁的生物易地保护
C.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D.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
12、我国海关对入境的进口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 微生物)流入境内。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①有害生物的数量会大量增加 ②其天敌数量减少 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④很快被淘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2008滨州)造成我国某些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物种退化 B.温室效应 C.人类的开发和利用 D.栖息地的丧失 14、(2008长沙)三峡大坝修建后,人们将坝区的很多物种迁出了原地,这是为了保护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15、(2008唐山)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捕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来制造药物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不经论证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麻雀会偷吃粮食,所以应当斩尽杀绝 16、(2008威海)大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被誉为“杂
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A.基因多样性 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生物栖息地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7、(2008益阳)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严重破坏了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为保护大熊猫,最好的营救措施是( )
A. 自然流放到森林中 B. 转移到农家保护 C. 移入其它大熊猫基地 D. 移入裸子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