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

《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导学案

设计者:刘志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说出动物多样性的含义。

②能了解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 2、能力目标:树立起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树立起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意识,了解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能主动参与动物多样性保护。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① 动物多样性的含义。

② 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2、教学难点

① 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② 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法选择

理解“动物多样性的含义”是本节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生物多样性”来辅助教学,说明动物的多样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讲述动物多样性的时候,通过比较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来化解“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这一难

点。“动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通过多个实例,强化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概念,然后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归纳本节的知识。 本节教学以讨论法和提问法为主,教师和同学共同对一系列的问题进行研讨,在研讨的引入、持续

过程中,辅以展示、讲授等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高效进行。 五、学法指导

本节知识内容教为简单,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幻灯片,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培养其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并通过讨论法和自学辅导法进行学习。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演示

七、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展示图片,并提观看图片,并回答:我国的用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问:这些图片上的信息说明什么问题呢?既然动物面临严重的威胁。 看学习兴趣。 直接引入动物多我国的动物已面临严重的威胁,那么现在有没书P48,思考动物多样性的样性,让学生先入为主,然后有相应的措施保护动物资源呢?又怎样去保护含义。 物种多样性、遗传

再结合“生物多样性”的含

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我国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义理解“动物多样性”的含

动物资源的保护(板书)。 (二)、新课学习 1、动物物种之间的差异是由

义。 联系问题,结合资料进

联系生物多样性,引导学生理解动物多样各自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行有兴趣的讨论。 在老师的性 保护我国动物资源就需要从动物多样性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指导下进行,有的放矢。 手,那什么是动物的多样性呢?我们怎样去理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如: 解动物的多样性? (1)动物多样性包括 几个建立动物保护区,保护动物 要素? (2)为什么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

的生存环境,建立法律,禁

多样性的基础? 2、进一步提出思考题:要保护动物资源,就是要保护动物的多样性,你们知道目前我国有哪些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可行性措施

止人们捕杀动物等。 讨论回答。(4人为一小组)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四川卧

通过交流,开拓眼界。

通过实例进一步巩固对就地疑问。 5、讨论: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物多样性呢? 6、练习。

板书设计:

第3节 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

吗? 3、归纳总结: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⑴、龙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⑵、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分别适用哪些动物? ⑶、

总结: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区别和联系。 ⑷、提问:保护动物资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保

护区,那你们知道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哪些? ⑸、展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录像和图片,介绍它们的概况,以实例(如:成都塔子山的鸟语林、动物园、繁育中心、自然保护区等)说明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差异。 ⑹、提问:在保护动物资源中除了建立保护区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措施加强动物保护呢? ⑺、我国在保护动物资源方面的法律有哪些呢? ⑻、归纳几种相关的法律,做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与法律相违背的社会现象(如:市面上卖蛇、卖青蛙的现象、重庆一卖孔雀饿粥店等)从而引发学生对这些现象的思考和讨论。最后归纳我国法制教育和管理意义。 4、总结: 知识点: 动物多样性的认识。 动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法制教育和管理。 解决学生

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

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等。 观看录象,进一步理解就地

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差异。 通过法律手段进行。 《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 讨论、交流

自我总结,提出疑问,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自由议论并发言

保护和易地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树立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意识。

师生共同进行。

引发学生思考,树立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意识。

物种多样性

一、动物多样性月

遗传多样性(基础) 生态系统多样性

就地保护

二、动物多样性的保护 易地保护 法制教育和管理

同步练习:

1、下列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的说法不正确( )

A、有利于研究珍贵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等特征 B、保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C、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

D、是进行自然保护的唯一有效途径

2、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分布范围的多样性:在大气圈的下部、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的上部都有多种生物分布3、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生态环境被破坏 D.动物瘟疫

4、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 )

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 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④有利于保持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麻雀曾被认定为主要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运动,现在又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声,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在的麻雀被人们的“剿灭行动”吓怕了,变乖了,不啄食和糟蹋农作物。

B.现在认识到麻雀只是在食物非常稀缺时或繁殖季节才危害农作物,平时也啄食害虫。

C.现在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麻雀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D.大量捕杀麻雀,破坏了食物网的稳定,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 6、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卧龙的原始森林资源 B保护卧龙的旅游资源 C.保护特定地带的自然生态系统 D.保护濒临灭绝的熊猫

7、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8、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

A.物种灭绝后,可以再生 B.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不会产生威胁 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9、我国某熊猫基地中,有时会因大熊猫最喜爱的食物——箭竹的大面积开花死亡,导致熊猫食物短缺。此时你认为对大熊猫采取的最有效的保护方式是( )

A、在当地大规模种植箭竹,以满足大熊猫的食物需求 B、把饥饿的大熊猫抢救出来,进行人工圈养

C、把该地区的大熊猫迁移至自然环境相似的保护区去 D、对该地区的大熊猫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繁殖

10、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 缺少分解者 11、(2008莱芜)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

最好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将受到威胁的生物易地保护

C.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D.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

12、我国海关对入境的进口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 微生物)流入境内。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①有害生物的数量会大量增加 ②其天敌数量减少 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④很快被淘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2008滨州)造成我国某些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物种退化 B.温室效应 C.人类的开发和利用 D.栖息地的丧失 14、(2008长沙)三峡大坝修建后,人们将坝区的很多物种迁出了原地,这是为了保护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15、(2008唐山)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捕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来制造药物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不经论证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麻雀会偷吃粮食,所以应当斩尽杀绝 16、(2008威海)大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被誉为“杂

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A.基因多样性 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生物栖息地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7、(2008益阳)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严重破坏了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为保护大熊猫,最好的营救措施是( )

A. 自然流放到森林中 B. 转移到农家保护 C. 移入其它大熊猫基地 D. 移入裸子植物园

《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导学案

设计者:刘志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说出动物多样性的含义。

②能了解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措施。 2、能力目标:树立起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树立起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意识,了解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能主动参与动物多样性保护。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① 动物多样性的含义。

② 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2、教学难点

① 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② 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法选择

理解“动物多样性的含义”是本节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生物多样性”来辅助教学,说明动物的多样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讲述动物多样性的时候,通过比较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来化解“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这一难

点。“动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通过多个实例,强化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概念,然后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归纳本节的知识。 本节教学以讨论法和提问法为主,教师和同学共同对一系列的问题进行研讨,在研讨的引入、持续

过程中,辅以展示、讲授等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高效进行。 五、学法指导

本节知识内容教为简单,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幻灯片,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培养其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并通过讨论法和自学辅导法进行学习。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演示

七、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展示图片,并提观看图片,并回答:我国的用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问:这些图片上的信息说明什么问题呢?既然动物面临严重的威胁。 看学习兴趣。 直接引入动物多我国的动物已面临严重的威胁,那么现在有没书P48,思考动物多样性的样性,让学生先入为主,然后有相应的措施保护动物资源呢?又怎样去保护含义。 物种多样性、遗传

再结合“生物多样性”的含

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我国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义理解“动物多样性”的含

动物资源的保护(板书)。 (二)、新课学习 1、动物物种之间的差异是由

义。 联系问题,结合资料进

联系生物多样性,引导学生理解动物多样各自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行有兴趣的讨论。 在老师的性 保护我国动物资源就需要从动物多样性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指导下进行,有的放矢。 手,那什么是动物的多样性呢?我们怎样去理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如: 解动物的多样性? (1)动物多样性包括 几个建立动物保护区,保护动物 要素? (2)为什么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

的生存环境,建立法律,禁

多样性的基础? 2、进一步提出思考题:要保护动物资源,就是要保护动物的多样性,你们知道目前我国有哪些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可行性措施

止人们捕杀动物等。 讨论回答。(4人为一小组)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四川卧

通过交流,开拓眼界。

通过实例进一步巩固对就地疑问。 5、讨论: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物多样性呢? 6、练习。

板书设计:

第3节 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

吗? 3、归纳总结: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⑴、龙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⑵、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分别适用哪些动物? ⑶、

总结: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区别和联系。 ⑷、提问:保护动物资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保

护区,那你们知道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哪些? ⑸、展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录像和图片,介绍它们的概况,以实例(如:成都塔子山的鸟语林、动物园、繁育中心、自然保护区等)说明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差异。 ⑹、提问:在保护动物资源中除了建立保护区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措施加强动物保护呢? ⑺、我国在保护动物资源方面的法律有哪些呢? ⑻、归纳几种相关的法律,做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与法律相违背的社会现象(如:市面上卖蛇、卖青蛙的现象、重庆一卖孔雀饿粥店等)从而引发学生对这些现象的思考和讨论。最后归纳我国法制教育和管理意义。 4、总结: 知识点: 动物多样性的认识。 动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法制教育和管理。 解决学生

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

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等。 观看录象,进一步理解就地

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差异。 通过法律手段进行。 《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 讨论、交流

自我总结,提出疑问,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自由议论并发言

保护和易地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树立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意识。

师生共同进行。

引发学生思考,树立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意识。

物种多样性

一、动物多样性月

遗传多样性(基础) 生态系统多样性

就地保护

二、动物多样性的保护 易地保护 法制教育和管理

同步练习:

1、下列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的说法不正确( )

A、有利于研究珍贵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等特征 B、保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C、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

D、是进行自然保护的唯一有效途径

2、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分布范围的多样性:在大气圈的下部、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的上部都有多种生物分布3、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生态环境被破坏 D.动物瘟疫

4、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 )

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 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④有利于保持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麻雀曾被认定为主要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运动,现在又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声,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在的麻雀被人们的“剿灭行动”吓怕了,变乖了,不啄食和糟蹋农作物。

B.现在认识到麻雀只是在食物非常稀缺时或繁殖季节才危害农作物,平时也啄食害虫。

C.现在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麻雀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D.大量捕杀麻雀,破坏了食物网的稳定,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 6、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卧龙的原始森林资源 B保护卧龙的旅游资源 C.保护特定地带的自然生态系统 D.保护濒临灭绝的熊猫

7、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8、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

A.物种灭绝后,可以再生 B.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不会产生威胁 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9、我国某熊猫基地中,有时会因大熊猫最喜爱的食物——箭竹的大面积开花死亡,导致熊猫食物短缺。此时你认为对大熊猫采取的最有效的保护方式是( )

A、在当地大规模种植箭竹,以满足大熊猫的食物需求 B、把饥饿的大熊猫抢救出来,进行人工圈养

C、把该地区的大熊猫迁移至自然环境相似的保护区去 D、对该地区的大熊猫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繁殖

10、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 缺少分解者 11、(2008莱芜)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

最好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将受到威胁的生物易地保护

C.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D.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

12、我国海关对入境的进口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 微生物)流入境内。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①有害生物的数量会大量增加 ②其天敌数量减少 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④很快被淘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2008滨州)造成我国某些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物种退化 B.温室效应 C.人类的开发和利用 D.栖息地的丧失 14、(2008长沙)三峡大坝修建后,人们将坝区的很多物种迁出了原地,这是为了保护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15、(2008唐山)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捕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来制造药物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不经论证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麻雀会偷吃粮食,所以应当斩尽杀绝 16、(2008威海)大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被誉为“杂

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A.基因多样性 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生物栖息地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7、(2008益阳)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严重破坏了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为保护大熊猫,最好的营救措施是( )

A. 自然流放到森林中 B. 转移到农家保护 C. 移入其它大熊猫基地 D. 移入裸子植物园


相关内容

  • 我国动物资源的现状及其完善
  • 我国动物资源的现状及其完善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物种丰富的国家.然而,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现在已经有1431种动植物处于濒危或接近濒危状态,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公布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354种. 我们都说人和动物是亲密的朋友,我们要爱护野生动物,生态平衡也是我们喊了很多年的口号了, ...

  • 我国动物保护现状及其完善_陈琰
  • 2010-09-15第12卷 第3期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SHAANXI RT VU JOURNAL Sep.15,2010 Vol.12 No.3 [理工园地] 我国动物保护现状及其完善 陈 琰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摘 要]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 ...

  • 中国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中国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栖息地类型多样,但由于人口.经济等多种原因,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日趋严重,造成相当数量的野生动物种类处于受胁状态.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从建国初就已开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突飞猛进,濒危 ...

  • 浅谈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及其完善
  • 浅谈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及其完善 摘要 水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极为重要而活跃的因素, 是维系地球生态系统功能和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水安全问题事关重大, 不仅是资源环境安全问题, 而且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水作为重要的经济 ...

  • 中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与研究现状_朱冠楠
  • 中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与研究现状 中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与研究现状 朱冠楠 李 群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的保护.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 ...

  • 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
  • 我 国 野 生 动 植 物 保 护 现 状 及 对 策 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 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介绍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建设和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 ...

  •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完善问题研究
  • 摘要 在资源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矿产资源无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矿业是高污染行业,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持续大规模的勘探开采,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矿山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其影响已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制度建设至关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 ...

  • 浅谈我国环境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谈我国环境立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程静纯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得到逐步加强.但是面对着发展中的中国,仍然存在着立法体系不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尚未成为我国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环境法律体系上还存在结构上的缺陷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强对环境保 ...

  • 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治理已迫在眉睫
  • 12 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治理已迫在眉睫 杨 程 李润哲 (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以人为本, 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 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并且, 首次将"生态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