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

美媒分析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 太空战与电磁战的主力

2017年01月26日 11:01 新华网

资料图:战略支援部队训练。(央视视频截图)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2016年12月21日发表题为《战略支援部队:最新情况与整体情况》的文章,作者为美国“闪点”网络情报公司负责网络和东亚事务的高级分析师约翰·科斯特洛,编译如下:

让战略支援部队得以成立的中国首轮军事改革距现在已有近一年时间。虽然媒体最初报道了相关信息,不过很快就不再提关于这支部队的事情,给外界留下的疑问远比答案要多。不过,在中国军队开始更加认真并具体地实施改革之际,逐渐显现了更多具体信息。一年来,可以看到有足够多的信息让人对这支部队的架构、兵力构成和未来方向有个基本的了解。战略支援部队已经成为一支最适合实施太空、网络空间和电磁领域作战的力量,会提升中国军队开展并打赢未来信息战的能力。

部队整体情况

有必要提到的一点是,虽然战略支援部队是改革的独特产物,不过创立它的方式并不陌生。到目前为止,中国通过改革对整个现有机构进行改组和重新利用,将它们改革为符合新模式的新机构,可能下一步还会有更多细小的变动。将4大总部改组为中央军事委员会新职能机构的做法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根据这样的思路,战略支援部队似乎完全是在以前几个总部的作战单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别是总参谋部、总装备部和总政治部负责太空、网络、电子战的作战单元,这些领域是战略支援部队的主要任务。

这支部队似乎主要围绕2个作战需要而设计。第一是平战结合。之前的作战理念会要求中国军队在战争爆发的前一刻或者刚刚爆发后转入战时姿态。对于战略层面的信息作战而言,这就要求总参谋部、总装备部、总政治部和军区之间进行前所未有的跨层级协调。战略支援部队将这一过程大大简化,将这些单元有效组织为作战群体,让以领域为中心的垂直结构成为标准做法,以此作为战时结构。

第二,战略支援部队意在将解放军最具战略意义、信息化的任务从以课目为中心转变为以领域为中心的力量结构。以前,太空、网络和电子战部队是根据他们的任务类型(侦查、攻击或防御的课目)来组织,而不是根据作战领域。这里的核心概念是“侦攻防一体化”,要求情报、进攻和防御力量相互结合,在某个特定的领域实施全方位的作战。这种新的组织架构也是为了实现以前不可能达到的统一规划、力量建设和作战的水平。

力量结构和组成

战略支援部队成立于2015年12月31日,该部负责中国军队的太空、网络和电子战任务。从职能和结构上讲,战略支援部队的运作方式都与原第二炮兵部队类似。

按照这样的领导结构,战略支援部队看来会设立参谋部、装备部、政治部,可能还有后勤部。这支部队还有专门针对太空和网络力量的指挥部,分别是航天系统部和网络系统部。战略支援部队可能会设立或者已经设立了电子/电磁系统部,专门负责电子战部队。这些部门可能隶属于联合参谋部,或者更有可能由战略支援部队的领导层直接领导,这样一来,它们就成为正军级或副军级机构。

太空和航天任务

在外界了解的战略支援部队所肩负的任务当中,太空任务是自这支部队创建以来阐释得最为明确的。太空力量被归入新成立的航天系统部。原总装备部负责太空任务的部门成为构成航天系统部的基础,不过这个部门也获得了原总参谋部的一些力量和任务。航天系统部基本上整合了中国军队所有与太空相关的活动,其中包括太空发射、支持、遥测追踪与指挥、情报、监视与侦察。尚不清楚目前由谁来担任航天系统部的负责人,不过很有可能是总装备部负责太空活动的领导干部。

网络任务

虽然到目前为止,战略支援部队的网络任务阐释得远不如太空任务明确,不过相关细节和架构也在变得日益清晰。战略支援部队的网络力量看来是归入新成立的网络系统部。

信息化

信息化部及其附属单位看来并没有像最初预计的那样转入战略支援部队,目前看来,似乎基本上留在了中央军委。信息化部被重组为信息通信局,隶属于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它过去的研究机构也留在了中央军委,不过移到了装备发展部。

总结

到目前为止,中央军委关注的重点是采取广泛行动,先变革规模较大、地位较重要的机构,也就是军方所说的“脖子以上”的改革。这一做法会将改革所带来的混乱降至最少,并有助于让未来无疑会出现的更深入的裁军得到领导层的认可。最终,这成为一个起点,未来的改革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

当然,仅仅这样还不够。虽然战略支援部队目前所采用的组织架构更好地代表了以领域为中心的作战观点,不过目前仍存在一些低级的不协调现象。要全面贯彻战略支援部队所奉行的基本理念,就需要进行更深入、更艰难的裁军。目前中国军队正在启动“脖子以下”的改革。与之前的变革相比,这一进程可能要实施比之前更深入、更艰难的变革。

美专家揭秘中国战略支援部队:为军队撑信息保护伞

2017年04月04日 12:53 新华网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4月1日刊登题为《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中国军队的“信息保护伞”》的文章,作者为美国长期战略研究公司分析师埃尔莎·卡尼亚。文章称,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战略支援部队是在太空、网络和电磁领域争夺主导地位的关键力量,但其“战略支援”——即信息支援——的作用对于解放军作战和获胜的能力来说将同样重要。  文章称,根据现有信息,战略支援部队由航空航天系统部门以及网络系统部门组成。航空航天系统部门似乎牢固地控制着解放军很大一部分基于太空的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系统;而网络系统部门则看起来整合了解放军信息战的能力,使之能够协同完成电子对抗、网络攻防及心理战的任务。

除信息战外,战略支援部队还负责通过情报和技术侦察等活动,为解放军其他部队提供战略层面的信息支援。信息化战争能力的整合与解放军理论著述中描述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在信息支援方面横跨多领域的整合方式,反映了更加新颖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增强解放军实现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能力。

在解放军提出的“脖子以上”改革阶段,战略支援部队的建立看来巩固了解放军用于夺取太空和网络空间战争“战略制高点”的实力。同时,新的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参谋部的信息通信局也承担起应对作战紧急情况的责任。

文章称,战略支援部队被恰当地描述为解放军的信息战服务局,其为联合作战提供战略层面信息支援的使命同样不可或缺,这实际上也是其名称的来源。解放军技术侦察活动前所未有的加强,不仅会使战略支援部队能够争夺太空与网络空间的关键“战略前沿”,还会确保对解放军整体的有效信息支援。事实上,战略支援部队的任务是从事太空、网络和电磁战场的情报和侦察活动,因为它负责这些领域的作战,并为解放军的所有五个战区司令部提供作战支援。在这方面,战略支援部队旨在为解放军全军提供“信息保护伞”。

鉴于这一重要使命,战略支援部队被认为是解放军联合作战系统的“重要支撑”。特别是,战略支援部队成立时,习近平的讲话就敦促战略支援部队“坚持体系融合”。用电子信息技术专家吕跃广的话来说,信息主导下的体系融合是未来联合作战的根本要求。军事评论员尹卓说,战略支援部队旨在构建一套对信息化战争来说不可或缺的完整“信息链”,“依据初步情报、侦察和预警;然后是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分发;敌对行动发生后则有引导问题、判断打击效应……和第二次打击”。对这种关键的“战略支援”功能在单一军种范围内的广泛整合,被认为是超越美军的创新。然而,战略支援部队能否在实践中有效地整合这一信息链还有待观察。

文章称,战略支援部队的建立也使得解放军最高领导层能够对这些关键能力进行更为密切的控制和监督。尝试进行更深入的体系融合,反映了解放军认识到了传统弱点,并开始采取大胆措施予以补救。

美媒分析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 太空战与电磁战的主力

2017年01月26日 11:01 新华网

资料图:战略支援部队训练。(央视视频截图)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2016年12月21日发表题为《战略支援部队:最新情况与整体情况》的文章,作者为美国“闪点”网络情报公司负责网络和东亚事务的高级分析师约翰·科斯特洛,编译如下:

让战略支援部队得以成立的中国首轮军事改革距现在已有近一年时间。虽然媒体最初报道了相关信息,不过很快就不再提关于这支部队的事情,给外界留下的疑问远比答案要多。不过,在中国军队开始更加认真并具体地实施改革之际,逐渐显现了更多具体信息。一年来,可以看到有足够多的信息让人对这支部队的架构、兵力构成和未来方向有个基本的了解。战略支援部队已经成为一支最适合实施太空、网络空间和电磁领域作战的力量,会提升中国军队开展并打赢未来信息战的能力。

部队整体情况

有必要提到的一点是,虽然战略支援部队是改革的独特产物,不过创立它的方式并不陌生。到目前为止,中国通过改革对整个现有机构进行改组和重新利用,将它们改革为符合新模式的新机构,可能下一步还会有更多细小的变动。将4大总部改组为中央军事委员会新职能机构的做法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根据这样的思路,战略支援部队似乎完全是在以前几个总部的作战单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别是总参谋部、总装备部和总政治部负责太空、网络、电子战的作战单元,这些领域是战略支援部队的主要任务。

这支部队似乎主要围绕2个作战需要而设计。第一是平战结合。之前的作战理念会要求中国军队在战争爆发的前一刻或者刚刚爆发后转入战时姿态。对于战略层面的信息作战而言,这就要求总参谋部、总装备部、总政治部和军区之间进行前所未有的跨层级协调。战略支援部队将这一过程大大简化,将这些单元有效组织为作战群体,让以领域为中心的垂直结构成为标准做法,以此作为战时结构。

第二,战略支援部队意在将解放军最具战略意义、信息化的任务从以课目为中心转变为以领域为中心的力量结构。以前,太空、网络和电子战部队是根据他们的任务类型(侦查、攻击或防御的课目)来组织,而不是根据作战领域。这里的核心概念是“侦攻防一体化”,要求情报、进攻和防御力量相互结合,在某个特定的领域实施全方位的作战。这种新的组织架构也是为了实现以前不可能达到的统一规划、力量建设和作战的水平。

力量结构和组成

战略支援部队成立于2015年12月31日,该部负责中国军队的太空、网络和电子战任务。从职能和结构上讲,战略支援部队的运作方式都与原第二炮兵部队类似。

按照这样的领导结构,战略支援部队看来会设立参谋部、装备部、政治部,可能还有后勤部。这支部队还有专门针对太空和网络力量的指挥部,分别是航天系统部和网络系统部。战略支援部队可能会设立或者已经设立了电子/电磁系统部,专门负责电子战部队。这些部门可能隶属于联合参谋部,或者更有可能由战略支援部队的领导层直接领导,这样一来,它们就成为正军级或副军级机构。

太空和航天任务

在外界了解的战略支援部队所肩负的任务当中,太空任务是自这支部队创建以来阐释得最为明确的。太空力量被归入新成立的航天系统部。原总装备部负责太空任务的部门成为构成航天系统部的基础,不过这个部门也获得了原总参谋部的一些力量和任务。航天系统部基本上整合了中国军队所有与太空相关的活动,其中包括太空发射、支持、遥测追踪与指挥、情报、监视与侦察。尚不清楚目前由谁来担任航天系统部的负责人,不过很有可能是总装备部负责太空活动的领导干部。

网络任务

虽然到目前为止,战略支援部队的网络任务阐释得远不如太空任务明确,不过相关细节和架构也在变得日益清晰。战略支援部队的网络力量看来是归入新成立的网络系统部。

信息化

信息化部及其附属单位看来并没有像最初预计的那样转入战略支援部队,目前看来,似乎基本上留在了中央军委。信息化部被重组为信息通信局,隶属于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它过去的研究机构也留在了中央军委,不过移到了装备发展部。

总结

到目前为止,中央军委关注的重点是采取广泛行动,先变革规模较大、地位较重要的机构,也就是军方所说的“脖子以上”的改革。这一做法会将改革所带来的混乱降至最少,并有助于让未来无疑会出现的更深入的裁军得到领导层的认可。最终,这成为一个起点,未来的改革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

当然,仅仅这样还不够。虽然战略支援部队目前所采用的组织架构更好地代表了以领域为中心的作战观点,不过目前仍存在一些低级的不协调现象。要全面贯彻战略支援部队所奉行的基本理念,就需要进行更深入、更艰难的裁军。目前中国军队正在启动“脖子以下”的改革。与之前的变革相比,这一进程可能要实施比之前更深入、更艰难的变革。

美专家揭秘中国战略支援部队:为军队撑信息保护伞

2017年04月04日 12:53 新华网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4月1日刊登题为《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中国军队的“信息保护伞”》的文章,作者为美国长期战略研究公司分析师埃尔莎·卡尼亚。文章称,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战略支援部队是在太空、网络和电磁领域争夺主导地位的关键力量,但其“战略支援”——即信息支援——的作用对于解放军作战和获胜的能力来说将同样重要。  文章称,根据现有信息,战略支援部队由航空航天系统部门以及网络系统部门组成。航空航天系统部门似乎牢固地控制着解放军很大一部分基于太空的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系统;而网络系统部门则看起来整合了解放军信息战的能力,使之能够协同完成电子对抗、网络攻防及心理战的任务。

除信息战外,战略支援部队还负责通过情报和技术侦察等活动,为解放军其他部队提供战略层面的信息支援。信息化战争能力的整合与解放军理论著述中描述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在信息支援方面横跨多领域的整合方式,反映了更加新颖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增强解放军实现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能力。

在解放军提出的“脖子以上”改革阶段,战略支援部队的建立看来巩固了解放军用于夺取太空和网络空间战争“战略制高点”的实力。同时,新的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参谋部的信息通信局也承担起应对作战紧急情况的责任。

文章称,战略支援部队被恰当地描述为解放军的信息战服务局,其为联合作战提供战略层面信息支援的使命同样不可或缺,这实际上也是其名称的来源。解放军技术侦察活动前所未有的加强,不仅会使战略支援部队能够争夺太空与网络空间的关键“战略前沿”,还会确保对解放军整体的有效信息支援。事实上,战略支援部队的任务是从事太空、网络和电磁战场的情报和侦察活动,因为它负责这些领域的作战,并为解放军的所有五个战区司令部提供作战支援。在这方面,战略支援部队旨在为解放军全军提供“信息保护伞”。

鉴于这一重要使命,战略支援部队被认为是解放军联合作战系统的“重要支撑”。特别是,战略支援部队成立时,习近平的讲话就敦促战略支援部队“坚持体系融合”。用电子信息技术专家吕跃广的话来说,信息主导下的体系融合是未来联合作战的根本要求。军事评论员尹卓说,战略支援部队旨在构建一套对信息化战争来说不可或缺的完整“信息链”,“依据初步情报、侦察和预警;然后是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分发;敌对行动发生后则有引导问题、判断打击效应……和第二次打击”。对这种关键的“战略支援”功能在单一军种范围内的广泛整合,被认为是超越美军的创新。然而,战略支援部队能否在实践中有效地整合这一信息链还有待观察。

文章称,战略支援部队的建立也使得解放军最高领导层能够对这些关键能力进行更为密切的控制和监督。尝试进行更深入的体系融合,反映了解放军认识到了传统弱点,并开始采取大胆措施予以补救。


相关内容

  • 外媒称战略支援部队是解放军首创:多领域特种作战
  • 俄罗斯卫星网1月19日发表题为<未来的密探?中国军队改革包括什么>的报道称,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表示,在大规模军事改革框架内中国打造了一支空前一体化和集中化的独一无二的武装力量部队. 资料图片:战略支援部队胸标. 卡申表示,根据近期公布的数据,改革过程中建立的战略支援部队是全球首创 ...

  •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 晋冀鲁豫根据地位于潼关.徐州.德州.太原之间,控制着津浦.平汉.同蒲.正太.德石.陇海等铁路,处于战略枢纽的重要地位.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军民,在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边区政府和军区的领导下,同敌人进行了长期而英勇的斗争,与其他根据地一起,夺取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晋冀鲁豫战略根据地,由太行.太岳 ...

  • 国防白皮书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
  • 目 录 前 言 一.新形势.新挑战.新使命 二.武装力量建设与发展 三.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 四.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五.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 结束语 前 言 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紧紧把握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合作维护安全,携手实现发展,是时代赋予各国人民的历史使命. ...

  • 解读为何过去解放军一直没有陆军司令|解放军|陆军|司令部
  • 习近平将军旗郑重授予陆军司令员李作成.政治委员刘雷.(解放军报记者冯凯旋摄) 2016年1月1日,解放军陆军司令部正式成立.作为解放军历史最为悠久的军种,陆军司令部的成立标志着解放军军力结构的巨大变化.那么为什么过去解放军没有陆军司令部? 在军事改革前,解放军的军事模式为大陆军主义.虽然军力构成模式 ...

  • 为什么要成立火箭军
  • 为什么要成立火箭军 作者:朱江明 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在八一大楼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授予军旗. 本次授旗仪式标志着本次中国军事改革正在全面启动,且改革 ...

  • 八一建军节庆祝会上领导讲话稿
  • 八一建军节庆祝会上领导讲话稿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共市委.市 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600多万各族人民,向军区.军区空军.××市军区.武警××市总队的各位领导,向人民解放军驻地部队全体指战员.武警 官兵.预备役军人和广大民兵,致以节日的祝贺 ...

  • 2009年国庆阅兵解说词
  • 金秋十月,国旗招展,举国同庆.今天全国各族人民满怀喜悦,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岁生日: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都在尽情高歌,为古老而年轻的祖国深深祝福! 在缤纷的焰火和欢快的乐曲中, 我们的岁月,是阳光的.奋进的.青春的岁月,是学习知识的岁月,是实践自我的岁月,是沐浴阳光的岁月,我们有不灭的激情.开拓者 ...

  • 冀鲁豫边区革命史给我们的启示
  •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之际,<冀鲁豫边区革命史>在5年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和写出<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大事记>的基础上,又经过3年的编写,终于面世了.直接领导边区根据地和边区部队多年的邓小平同志为本书题写了书名,使我们受到极大的鼓励! 冀鲁豫边区,位于太行山以东.泰山以西的 ...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 .八一南昌起义时及以后一段时间内由于中国共产党仍高举国民党左派旗帜,因而南昌起义部队仍称为中国国民革命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称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既第十八集团军和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新四军,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