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研究_李泉厂

植物保护学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11期

不同药剂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研究

李泉厂

陈金焕

王西红

(陕西省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陕西宝鸡721001)

摘要不同药剂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72%农用链霉素、46.1%可杀得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较好。树体全程喷雾预防效果比较好,注射药剂、病疤刮治涂抹药剂、涂干试验治疗猕猴桃溃疡病效果不明显。前期猕猴桃溃疡病进展慢,试验药剂对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进入发病初盛期、盛期后,防治效果不明显。2012年3月6日、3月16日调查,所有处理选定标记病株(疤)发病率很高,病疤部位病菌继续扩展危害,并逐步向主枝、枝条部位延伸,危害十分严重,药剂控制病害效果差。室内小试验效果较好,说明通过树体疏导组织吸收药剂是比较有效的途径,树体注射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吸收不好。

关键词不同药剂;猕猴桃溃疡病;防效中图分类号S436.634.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1-0130-02

宝鸡市地处关中西部,具有独特优越的天然优势,适宜猕猴桃生长,属全省境内猕猴桃最佳优生区域。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沿秦岭北麓及渭河川道猕猴桃优生区域猕猴桃迅猛发展,猕猴桃已是宝鸡市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也成为振兴宝鸡市农村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随着猕猴桃种植面积和时间的推移,猕猴桃溃疡病发病面积逐年扩大,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对果品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甚至出现少量重发园直接毁园现象,已严重威胁宝鸡市猕猴桃生产安全。

因此,根据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特点及其发生规律,对防治药剂筛选、施药方法等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试验示范,为解决猕猴桃溃疡病防治难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建立起基础性业务资料档案,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奠定基础[1-3]。通过具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C 1);20%噻菌酮悬浮剂3000倍液树体注射(250mL )(C 2);

46.1%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树体注射(250mL )(C 3)。1.2.4

涂干试验(2次)试验设计。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

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倍液(D 1);20%噻菌酮悬浮

剂30倍液(D 2);46.1%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0倍液(D 3)。1.2.5

室内小试验设计。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清水扦插

培养1~5号病枝、1~5号健枝(E 1);药液扦插培养1~5号病枝(72%农用链霉素10000倍液)(E 2);药液扦插培养1~5号病枝(46.1%可杀得10000倍液)(E 3);药液扦插培养1~5号病枝(20%噻菌酮悬浮剂10000倍液)(E 4)。

1.31.3.1

调查内容与方法

监测点调查。6调查监测点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特点,

每周调查1次,2012年1月至6月10日、8—12月,定点定株调查。

11.1

材料与方法监测点情况

设立系统监测点3个,分别为:眉县金渠镇年家庄一农

1.3.2田间试验调查。施药前调查基数,调查各处理区内全

部植株,记录病株数,标记并记录发病植株上主干和主枝上的病疤数,末次药后15d 调查效果[4-6]。

户,品种为秦美,树龄15年,2010年溃疡病发生严重;首善镇王家寨村一农户,品种为红阳,树龄12年,溃疡病发生严重,2010—2011年因此病害影响,果园以高接、平茬、补栽等形式更新率达100%;眉县首善镇第五村一农户,品种为红阳,树龄7年,溃疡病发生轻。

1.3.3室内调查。间隔3d 调查1次,记录人工切口流菌脓

数量和发病枝条数。

2结果与分析2.1发生特点

红阳发病最早(监测园2010年8月2日、2011年11月

1.2试验示范情况

共设置实施了5种试验,刮治涂抹试验1个,全程喷雾

15日、2012年11月20日),秦美次之(大田2010年12月22日、2011年12月29日),徐香、海沃德较晚(大田2011年2月5日)。

侵染流行特点:红阳品种12月下旬(2010—2011年)为冬前小高峰,红阳、秦美、徐香、海沃德2月至3月中旬(2010—2012年)为流行蔓延期,3月下旬月至4月上旬(2010—2012年)为盛发期,秦美、徐香、海沃德4月下旬为消退期,红阳5月中下旬为消退期。

预防试验1个(第五村),涂干预防试验1个(第五村),树体注射1个(第五村),室内水培小试验1个,均根据方案要求分别实施落实。

1.2.1全程喷雾预防试验(喷雾6次)设计。共设4个处理,

分别为:20%噻菌酮悬浮剂1000倍液(A 1);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A 2);46.1%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A 3);以空白为对照(CK )。

2012年1—5月溃疡病病原菌不同品种呈不同程度扩

张蔓延态势;2012年3月15日全县定点监测园普查,红阳品种病园率100%,平均病株率47.2%,严重园病株率达

1.2.2刮治涂抹(2次)试验设计。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倍液涂抹(B 1);20%噻菌酮悬

浮剂30倍液涂抹(B 2);波尔多液原药涂抹(B 3);46.1%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0倍液涂抹(B 4);1.6%噻霉酮原药涂抹(B 5)。

91%,秦美品种平均病园率91.3%,平均病株率7.2%,严重

园病株率达33.5%,徐香品种平均病园率62.4%,平均病株率3.2%,严重园病株率达13.1%。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十分明显,红阳发病早,扩张流行快,危害严重;秦美次之;徐香发病较轻。4月26日普查,红阳品种病园率100%,平均病株

1.2.3树体注射(1次)试验设计。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

2013-05-02

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树体注射(250mL )

收稿日期

130

李泉厂等:不同药剂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研究

率15.2%,严重园病株率达45.3%,秦美品种平均病园率44.1%,平均病株率4.4%,严重园病株率达13.5%,徐香品种平均病园率12.5%,平均病株率2.6%,严重园病株率达8.1%。病株率、病园率降低主要原因为人工去除病枝、病干或平茬,同时病情减缓,实际发病情况较重。

日期

处理

表5

[**************]0

室内试验调查

流脓枝条数量∥条

03-01

2.22.2.1

示范试验防效

田间试验。从表1、表2、表3、表4可以看出,72%农

03-05

用链霉素、46.1%可杀得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较好。树体全程喷雾预防效果比较好,注射药剂、病疤刮治涂抹药剂、涂干试验治疗猕猴桃溃疡病效果不明显。前期猕猴桃溃疡病进展慢,试验药剂对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进入发病初盛期、盛期后,防治效果不明显。2012年3月6日、3月16日调查,所有处理选定标记病株(疤)发病率很高,病疤部位病菌继续扩展危害,并逐步向主枝、枝条部位延伸,危害十分严重,药剂控制病害效果差。

表1

处理

03-08

03-11

E 1E 2E 3E 4E 1E 2E 3E 4E 1E 2E 3E 4E 1E 2E 3E 4

[***********][***********][***********]0050005000

合计

[***********]0

表6

采集日期

枝条数量条

室内小试验3月16日枝条生活力调查

处理

调查日期

干枯皮层变褐

(干枯)条数比例

条%

正常萌

芽条数条

萌芽比例

全程喷雾预防试验防治效果

流脓(病疤)

41243584

51.1971.4358.33-573142125

54.4075.2066.40-654256143

54.5570.6360.84-

A 1A 2A 3CK

02-2602-2602-265551E 2E 3E 403-1903-1903-[1**********]5

%10060100

2012年3月6日、3月16日调查,所有处理选定标记病株

(疤)发病率很高,病疤部位病菌继续扩展危害,并逐步向主枝、枝条部位延伸,危害十分严重,药剂控制病害效果差。室内小试验效果较好,说明通过树体疏导组织吸收药剂是比

表2

防前基数(病疤)

处理

(02-25)个

刮治涂抹试验防治效果

流脓(病疤)

%00000

B 1B 2B 3B 4B [**************]1

%[1**********]0

[***********]10

%00000

较有效的途径,树体注射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吸收不好。

原因:一是施药时间偏晚,一旦出现流菌脓,该病株发病已经比较严重,病菌在主干、枝条、主枝部位已出现侵染,随温度逐渐升高,病菌繁殖迅速,采用治疗手段效果不佳。二是药剂不能充分到达病部,治标不治根。试验药剂的渗透和传导作用不明显,对治疗效果有比较明显的影响。三是红阳猕猴桃不同树龄和不同树势发育状况对溃疡病抗性差异

表3

防前基数(病株)

处理

(02-25)株

树体注射试验防治效果

流脓(病疤)

大。通过调查,除管理因素外,树体有可能产生一定抗性,特别是12年以上树龄,且有连续重发病史的红阳品种,在常发和重发年份表现出发病明显轻于同品种,长势弱、水肥条件较差、管理一般的红阳园发病轻,条件相对较好的果园发病几率高。四是猕猴桃溃疡病潜育时间长,发病外观症状不明显,对施药适期很难合理确定,对生产防治和试验工作有

C 1C 2C 3999100

%100100100

996

%0033.3

999

%000

表4

防前基数(病株)

处理

(02-21)株

涂干试验防治效果

流脓(病株)

%655550

一定的影响。五是市场缺乏登记的专用药剂。六是没有建立标准化苗木、接穗供应组织。七是栽培管理水平差异大,专业化防治不力。

D 1D 2D 3202020566

%757070

7910121516

%402520

4参考文献

2.2.2室内试验。从表5、表6可以看出,室内小试验效果较

好,说明通过树体疏导组织吸收药剂是比较有效的途径,树体注射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吸收不好。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72%农用链霉素、46.1%可杀得防治猕

猴桃溃疡病效果较好。树体全程喷雾预防效果比较好,注射药剂、病疤刮治涂抹药剂、涂干试验治疗猕猴桃溃疡病效果不明显。前期猕猴桃溃疡病进展慢,试验药剂对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进入发病初盛期、盛期后,防治效果不明显。

[1]龙友华,夏锦书.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药剂室内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

[J].贵州农业科学,2010(10):84-86.

[2]李文爱,刘宝珍,刘粉粉. 猕猴桃溃疡病室内药剂筛选[J].陕西林业科

技,2007(3):73-75.

[3]王建泉,吴鸿,陈朝建. 猕猴桃溃疡病药剂防治试验[J].四川农业科

技,2007(2):45-46.

[4]张锋,陈志杰,张淑莲,等. 猕猴桃溃疡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J].西北

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3):71-75.

[5]姜景魁,张绍升. 猕猴桃黄腐病的药剂防治试验[J].现代园艺,2009(10):38-39.

[6]张毅,徐进.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田间药效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2012,

58(1):32-34.

131

植物保护学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11期

不同药剂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研究

李泉厂

陈金焕

王西红

(陕西省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陕西宝鸡721001)

摘要不同药剂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72%农用链霉素、46.1%可杀得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较好。树体全程喷雾预防效果比较好,注射药剂、病疤刮治涂抹药剂、涂干试验治疗猕猴桃溃疡病效果不明显。前期猕猴桃溃疡病进展慢,试验药剂对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进入发病初盛期、盛期后,防治效果不明显。2012年3月6日、3月16日调查,所有处理选定标记病株(疤)发病率很高,病疤部位病菌继续扩展危害,并逐步向主枝、枝条部位延伸,危害十分严重,药剂控制病害效果差。室内小试验效果较好,说明通过树体疏导组织吸收药剂是比较有效的途径,树体注射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吸收不好。

关键词不同药剂;猕猴桃溃疡病;防效中图分类号S436.634.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1-0130-02

宝鸡市地处关中西部,具有独特优越的天然优势,适宜猕猴桃生长,属全省境内猕猴桃最佳优生区域。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沿秦岭北麓及渭河川道猕猴桃优生区域猕猴桃迅猛发展,猕猴桃已是宝鸡市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也成为振兴宝鸡市农村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随着猕猴桃种植面积和时间的推移,猕猴桃溃疡病发病面积逐年扩大,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对果品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甚至出现少量重发园直接毁园现象,已严重威胁宝鸡市猕猴桃生产安全。

因此,根据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特点及其发生规律,对防治药剂筛选、施药方法等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试验示范,为解决猕猴桃溃疡病防治难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建立起基础性业务资料档案,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奠定基础[1-3]。通过具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C 1);20%噻菌酮悬浮剂3000倍液树体注射(250mL )(C 2);

46.1%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树体注射(250mL )(C 3)。1.2.4

涂干试验(2次)试验设计。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

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倍液(D 1);20%噻菌酮悬浮

剂30倍液(D 2);46.1%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0倍液(D 3)。1.2.5

室内小试验设计。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清水扦插

培养1~5号病枝、1~5号健枝(E 1);药液扦插培养1~5号病枝(72%农用链霉素10000倍液)(E 2);药液扦插培养1~5号病枝(46.1%可杀得10000倍液)(E 3);药液扦插培养1~5号病枝(20%噻菌酮悬浮剂10000倍液)(E 4)。

1.31.3.1

调查内容与方法

监测点调查。6调查监测点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特点,

每周调查1次,2012年1月至6月10日、8—12月,定点定株调查。

11.1

材料与方法监测点情况

设立系统监测点3个,分别为:眉县金渠镇年家庄一农

1.3.2田间试验调查。施药前调查基数,调查各处理区内全

部植株,记录病株数,标记并记录发病植株上主干和主枝上的病疤数,末次药后15d 调查效果[4-6]。

户,品种为秦美,树龄15年,2010年溃疡病发生严重;首善镇王家寨村一农户,品种为红阳,树龄12年,溃疡病发生严重,2010—2011年因此病害影响,果园以高接、平茬、补栽等形式更新率达100%;眉县首善镇第五村一农户,品种为红阳,树龄7年,溃疡病发生轻。

1.3.3室内调查。间隔3d 调查1次,记录人工切口流菌脓

数量和发病枝条数。

2结果与分析2.1发生特点

红阳发病最早(监测园2010年8月2日、2011年11月

1.2试验示范情况

共设置实施了5种试验,刮治涂抹试验1个,全程喷雾

15日、2012年11月20日),秦美次之(大田2010年12月22日、2011年12月29日),徐香、海沃德较晚(大田2011年2月5日)。

侵染流行特点:红阳品种12月下旬(2010—2011年)为冬前小高峰,红阳、秦美、徐香、海沃德2月至3月中旬(2010—2012年)为流行蔓延期,3月下旬月至4月上旬(2010—2012年)为盛发期,秦美、徐香、海沃德4月下旬为消退期,红阳5月中下旬为消退期。

预防试验1个(第五村),涂干预防试验1个(第五村),树体注射1个(第五村),室内水培小试验1个,均根据方案要求分别实施落实。

1.2.1全程喷雾预防试验(喷雾6次)设计。共设4个处理,

分别为:20%噻菌酮悬浮剂1000倍液(A 1);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A 2);46.1%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A 3);以空白为对照(CK )。

2012年1—5月溃疡病病原菌不同品种呈不同程度扩

张蔓延态势;2012年3月15日全县定点监测园普查,红阳品种病园率100%,平均病株率47.2%,严重园病株率达

1.2.2刮治涂抹(2次)试验设计。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倍液涂抹(B 1);20%噻菌酮悬

浮剂30倍液涂抹(B 2);波尔多液原药涂抹(B 3);46.1%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0倍液涂抹(B 4);1.6%噻霉酮原药涂抹(B 5)。

91%,秦美品种平均病园率91.3%,平均病株率7.2%,严重

园病株率达33.5%,徐香品种平均病园率62.4%,平均病株率3.2%,严重园病株率达13.1%。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十分明显,红阳发病早,扩张流行快,危害严重;秦美次之;徐香发病较轻。4月26日普查,红阳品种病园率100%,平均病株

1.2.3树体注射(1次)试验设计。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

2013-05-02

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树体注射(250mL )

收稿日期

130

李泉厂等:不同药剂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研究

率15.2%,严重园病株率达45.3%,秦美品种平均病园率44.1%,平均病株率4.4%,严重园病株率达13.5%,徐香品种平均病园率12.5%,平均病株率2.6%,严重园病株率达8.1%。病株率、病园率降低主要原因为人工去除病枝、病干或平茬,同时病情减缓,实际发病情况较重。

日期

处理

表5

[**************]0

室内试验调查

流脓枝条数量∥条

03-01

2.22.2.1

示范试验防效

田间试验。从表1、表2、表3、表4可以看出,72%农

03-05

用链霉素、46.1%可杀得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较好。树体全程喷雾预防效果比较好,注射药剂、病疤刮治涂抹药剂、涂干试验治疗猕猴桃溃疡病效果不明显。前期猕猴桃溃疡病进展慢,试验药剂对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进入发病初盛期、盛期后,防治效果不明显。2012年3月6日、3月16日调查,所有处理选定标记病株(疤)发病率很高,病疤部位病菌继续扩展危害,并逐步向主枝、枝条部位延伸,危害十分严重,药剂控制病害效果差。

表1

处理

03-08

03-11

E 1E 2E 3E 4E 1E 2E 3E 4E 1E 2E 3E 4E 1E 2E 3E 4

[***********][***********][***********]0050005000

合计

[***********]0

表6

采集日期

枝条数量条

室内小试验3月16日枝条生活力调查

处理

调查日期

干枯皮层变褐

(干枯)条数比例

条%

正常萌

芽条数条

萌芽比例

全程喷雾预防试验防治效果

流脓(病疤)

41243584

51.1971.4358.33-573142125

54.4075.2066.40-654256143

54.5570.6360.84-

A 1A 2A 3CK

02-2602-2602-265551E 2E 3E 403-1903-1903-[1**********]5

%10060100

2012年3月6日、3月16日调查,所有处理选定标记病株

(疤)发病率很高,病疤部位病菌继续扩展危害,并逐步向主枝、枝条部位延伸,危害十分严重,药剂控制病害效果差。室内小试验效果较好,说明通过树体疏导组织吸收药剂是比

表2

防前基数(病疤)

处理

(02-25)个

刮治涂抹试验防治效果

流脓(病疤)

%00000

B 1B 2B 3B 4B [**************]1

%[1**********]0

[***********]10

%00000

较有效的途径,树体注射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吸收不好。

原因:一是施药时间偏晚,一旦出现流菌脓,该病株发病已经比较严重,病菌在主干、枝条、主枝部位已出现侵染,随温度逐渐升高,病菌繁殖迅速,采用治疗手段效果不佳。二是药剂不能充分到达病部,治标不治根。试验药剂的渗透和传导作用不明显,对治疗效果有比较明显的影响。三是红阳猕猴桃不同树龄和不同树势发育状况对溃疡病抗性差异

表3

防前基数(病株)

处理

(02-25)株

树体注射试验防治效果

流脓(病疤)

大。通过调查,除管理因素外,树体有可能产生一定抗性,特别是12年以上树龄,且有连续重发病史的红阳品种,在常发和重发年份表现出发病明显轻于同品种,长势弱、水肥条件较差、管理一般的红阳园发病轻,条件相对较好的果园发病几率高。四是猕猴桃溃疡病潜育时间长,发病外观症状不明显,对施药适期很难合理确定,对生产防治和试验工作有

C 1C 2C 3999100

%100100100

996

%0033.3

999

%000

表4

防前基数(病株)

处理

(02-21)株

涂干试验防治效果

流脓(病株)

%655550

一定的影响。五是市场缺乏登记的专用药剂。六是没有建立标准化苗木、接穗供应组织。七是栽培管理水平差异大,专业化防治不力。

D 1D 2D 3202020566

%757070

7910121516

%402520

4参考文献

2.2.2室内试验。从表5、表6可以看出,室内小试验效果较

好,说明通过树体疏导组织吸收药剂是比较有效的途径,树体注射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吸收不好。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72%农用链霉素、46.1%可杀得防治猕

猴桃溃疡病效果较好。树体全程喷雾预防效果比较好,注射药剂、病疤刮治涂抹药剂、涂干试验治疗猕猴桃溃疡病效果不明显。前期猕猴桃溃疡病进展慢,试验药剂对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进入发病初盛期、盛期后,防治效果不明显。

[1]龙友华,夏锦书.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药剂室内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

[J].贵州农业科学,2010(10):84-86.

[2]李文爱,刘宝珍,刘粉粉. 猕猴桃溃疡病室内药剂筛选[J].陕西林业科

技,2007(3):73-75.

[3]王建泉,吴鸿,陈朝建. 猕猴桃溃疡病药剂防治试验[J].四川农业科

技,2007(2):45-46.

[4]张锋,陈志杰,张淑莲,等. 猕猴桃溃疡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J].西北

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3):71-75.

[5]姜景魁,张绍升. 猕猴桃黄腐病的药剂防治试验[J].现代园艺,2009(10):38-39.

[6]张毅,徐进.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田间药效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2012,

58(1):32-34.

131


相关内容

  •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一)苗木检疫 一些病虫害分布范围较窄,仅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但这些病虫害可以随苗木的种子.用作繁殖材料的插条或根.原木以及其他园林产品的远距离运输传播到新区,扩大其危害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或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产品交流日趋频繁,增加了危险性病虫害传播的机会.如美国白 ...

  • 春季苹果树园一定要小心这种病害!
  • 摘要:苹果树(猕猴桃)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我国北方苹果树重要病害.主要为害6年生以上的结果树,造成树势衰弱.枝干枯死.死树,甚至毁园. 一.苹果树腐烂病症状 苹果腐烂病有溃疡.枝枯和表面溃病3种类型. 溃疡型:在早春树干.枝树皮上出现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至长圆形病斑.质地松软,易撕裂 ...

  • 林木病理学经典
  • 1. 多循环病害和单循环病害在流行学方面有何特点? 根据病害的流行学特点不同,可分为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两类. 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是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此类病害多为种传或土传的全株性或系统性病害,其自然传播距离较近, ...

  • 猕猴桃夏季管理关键技术(专家版)
  • 夏季是猕猴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旺盛时期,也是培育优质猕猴桃的关键时期,同时还是管理比较困难的时期. 猕猴桃夏季管理不仅关系到当年猕猴桃的品质,而且直接影响着来年的产量,这一时期的管理关系着整个果园的品质和效益. 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的作用 节约整体养分:猕猴桃的新梢生长特别旺盛,通过修剪,可以使枝条 ...

  • 猕猴桃基地种植技术标准
  • 猕 猴 桃 生 产 技 术 规 目 录 一.选址.整理土地.开沟起垅 . .................................................................................................. 4 1. 选址 . .... ...

  • 树木花卉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 树木花卉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树木花卉病虫害一直是妨害植物健康生长,困扰着广大绿化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如何发现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事关绿化事业的大局,现将树木花卉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列举出来,以便广大绿化工作者参考. 白粉病 为害对象:月季.蔷薇.山刺玫.风仙花.玫菊花.杨.柳.槐.栎.玫瑰.大丽花.栗 ...

  • 农药三要素及作用机制
  • 农药种类 三要素 烟嘧 .莠去津 52% 可湿性粉剂 作用机理 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并 向上传导,抑制杂草 的光合作用,使其枯 死. 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并 向上传导,抑制杂草 的光合作用,使其枯 死. 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并 向上传导,抑制杂草 的光合作用,使其枯 死. 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 草剂,经杂草根部和 ...

  • 猕猴桃新品种晚红的选育
  • 第4期(总第142期)2011年7月 山西果树 SHANXI FRUITS No.4 Jul. 文章编号:1005-345X(2011)04-0011-02 中图分类号:S663.4 文献标识码:B 猕猴桃新品种晚红的选育 贾谭科,党宽录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桑果工作站,陕西宝鸡721300) 摘 ...

  • 广西柑橘溃疡病原分析与流行研究
  • [摘 要]目前,柑橘溃疡病作为柑橘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成为国内外植物检疫的重要对象.该病害主要侵染芸香料的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等,在我国广西.福建.四川等地出现的溃疡病菌多为亚洲型菌系,也就是A菌系.本文主要进行广西柑橘溃疡病原分析与流行研究,以期为柑橘溃疡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柑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