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战争与民族交往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7课 战争与民族交往

【基本知识】

希波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 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

【重点知识】

1、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的交流和各种文明的冲撞和融合,促进了人类从分散向整体发展的进程。

2、如何理解战争推动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客观进步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现实破坏性。

【课堂记录】

东西方文明之间早已存在和平交往的历史,但古代的战争与征服活动却以其暴力的手段在不同文明之间造成冲撞,在客观在推动了相互间的交流与融合。

一、希波战争

1、起因:前5世纪,波斯西扩,入侵希腊

问:根据战争的起因判断战争的性质?

思路:波斯西扩,明显属于侵略行为,希腊抵抗侵略,是正义的战争。此处说明判断战争性质的依据是交战双方的主观动机和战争的客观影响等因素。

2、经过:前490年,马拉松战役,雅典以少胜多 问:希腊人民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波斯帝国?

思路:一、希腊各邦团结一致,长期抗战;

二、希腊人民进行正义的卫国战争;

三、希腊采取因地制宜机动灵活的战术如马拉松战役等。

3、性质:希腊正义的自卫战争

4、影响:希腊获胜,促进发展(课本46页第一段) 问:希波战争的胜利,给希腊带来了什么影响?

思路:一、对希腊各城邦来说,排除了地中海东部的强敌,取得了有利的发展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由此进入全面繁荣时期。假如波斯获胜,希腊文明可能中断,西方文明的发展道路也许就会改写。

二、对雅典城邦而言,由于在战争中发挥了主力作用,战后的雅典繁荣昌盛,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在各邦中地位上升。它的繁荣具体表现在:

【经济】战争胜利为雅典开辟了市场和财源,成为希腊各邦和地中海的商贸中心。

【军事】雅典军队骁勇善战,特别是海军,确立了海上霸权,甚至超越了斯巴达在希腊的军事强邦地位。

【政治】雄厚的经济和强大的军事地位使雅典有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为希腊的经济文化繁荣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

【知识拓展】

为什么在上古时期经济政治军事体制都比较进步的希腊最终会灭亡?

思路:时代在进步,希腊毕竟还是处在奴隶制社会时期,社会向前发展是必然趋势;再加上希腊城邦中比较进步的雅典在后来的波罗奔尼撒战争中败给经济政治体制落后的斯巴达,希腊城邦从此走向衰败;马其顿王国趁机征服希腊等其他外在因素等。

二、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4世纪,位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征服希腊。

1、东征经过

时间:公元前334年开始

作战对象:波斯帝国

路线:马其顿→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印度河流域

2、东征结果:建立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

3、战争性质:侵略战争

4、东征影响

①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

②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侵略战争,目的是拓展疆土,但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人们的接触,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东征的本意不是传播文化,仅仅是出于战争的目的,但它客观上提供了文化传播的途径;二、东征促成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是双向互动的(征服的地区包括西方文明发源地希腊和三大东方文明古国);三、东征带来的文化交流对东西方是互利共益的(结合中国唐朝的例子,说明通过东征,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都得到了新的发展)。

三、罗马征服地中海

1、经过

时间:公元前3世纪

路线:意大利半岛→迦太基→马其顿→西班牙→希腊→西亚

2、结果:地中海霸主,横跨三大洲

3、影响

(1)社会经济方面

第7课 战争与民族交往

【基本知识】

希波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 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

【重点知识】

1、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的交流和各种文明的冲撞和融合,促进了人类从分散向整体发展的进程。

2、如何理解战争推动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客观进步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现实破坏性。

【课堂记录】

东西方文明之间早已存在和平交往的历史,但古代的战争与征服活动却以其暴力的手段在不同文明之间造成冲撞,在客观在推动了相互间的交流与融合。

一、希波战争

1、起因:前5世纪,波斯西扩,入侵希腊

问:根据战争的起因判断战争的性质?

思路:波斯西扩,明显属于侵略行为,希腊抵抗侵略,是正义的战争。此处说明判断战争性质的依据是交战双方的主观动机和战争的客观影响等因素。

2、经过:前490年,马拉松战役,雅典以少胜多 问:希腊人民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波斯帝国?

思路:一、希腊各邦团结一致,长期抗战;

二、希腊人民进行正义的卫国战争;

三、希腊采取因地制宜机动灵活的战术如马拉松战役等。

3、性质:希腊正义的自卫战争

4、影响:希腊获胜,促进发展(课本46页第一段) 问:希波战争的胜利,给希腊带来了什么影响?

思路:一、对希腊各城邦来说,排除了地中海东部的强敌,取得了有利的发展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由此进入全面繁荣时期。假如波斯获胜,希腊文明可能中断,西方文明的发展道路也许就会改写。

二、对雅典城邦而言,由于在战争中发挥了主力作用,战后的雅典繁荣昌盛,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在各邦中地位上升。它的繁荣具体表现在:

【经济】战争胜利为雅典开辟了市场和财源,成为希腊各邦和地中海的商贸中心。

【军事】雅典军队骁勇善战,特别是海军,确立了海上霸权,甚至超越了斯巴达在希腊的军事强邦地位。

【政治】雄厚的经济和强大的军事地位使雅典有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为希腊的经济文化繁荣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

【知识拓展】

为什么在上古时期经济政治军事体制都比较进步的希腊最终会灭亡?

思路:时代在进步,希腊毕竟还是处在奴隶制社会时期,社会向前发展是必然趋势;再加上希腊城邦中比较进步的雅典在后来的波罗奔尼撒战争中败给经济政治体制落后的斯巴达,希腊城邦从此走向衰败;马其顿王国趁机征服希腊等其他外在因素等。

二、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4世纪,位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征服希腊。

1、东征经过

时间:公元前334年开始

作战对象:波斯帝国

路线:马其顿→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印度河流域

2、东征结果:建立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

3、战争性质:侵略战争

4、东征影响

①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

②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侵略战争,目的是拓展疆土,但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人们的接触,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东征的本意不是传播文化,仅仅是出于战争的目的,但它客观上提供了文化传播的途径;二、东征促成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是双向互动的(征服的地区包括西方文明发源地希腊和三大东方文明古国);三、东征带来的文化交流对东西方是互利共益的(结合中国唐朝的例子,说明通过东征,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都得到了新的发展)。

三、罗马征服地中海

1、经过

时间:公元前3世纪

路线:意大利半岛→迦太基→马其顿→西班牙→希腊→西亚

2、结果:地中海霸主,横跨三大洲

3、影响

(1)社会经济方面


相关内容

  •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血肉筑长城]教案
  •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血肉筑长 城>教案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台儿庄战役>序幕片断,感受战争的激烈和残酷.这是抗日战 争时期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的惨烈场景,中国军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抵御日本侵 略的坚固长城.经过全民族的英勇抗战,中国人民最终打败 ...

  •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精品教案
  •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精品教案 [内容分析]: 1.课程内容标准: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2.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的第一课,属于新教材增加的内容.粗看似乎相对独立, ...

  • 201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教案:[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教案 课程标准 1.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基本史实. 2.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知道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等基本史实,说出亚历山大东征 ...

  • 未来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备课教案
  • 未来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备课教案 1.地球什么样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 2.知道地球的形状. 3.知道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的比例,能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4.能够带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5.能够利用地球仪.东西两半球图,观察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增强观察力 ...

  • 六年级思品教案(上册)
  • 第一单元 诚信是做人之本 1.社会需要诚信 [学习内容]:1.社会需要诚信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故事和互相交流,体会诚信在交往和处事中的重要价值,懂得讲诚信的人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拥护,不讲诚信的人失去别人信任的道理. 2.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通过分析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认 ...

  • 第六课民族团结一家亲教案课件
  • -民族团结一家亲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 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 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情感: 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 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 ...

  • 2.4.1 "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教案 (3)
  • 第7课 "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讨论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包括: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是一堂活动与探究课. 一般说来,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

  •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教案二
  •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 从题目上来看,既有友好交往又有激烈的冲突.具体情况如何呢? 多媒体显示: 教师:仔细观察,你认识这艘单桅帆船吗?它的名字叫什么? 学生:思考:凤凰号 教师:凤凰号帆船,隶属于香港凤凰卫视.在2004年8月8日,凤凰号从江苏太仓的刘家 港出发,探访亚非多国.同学们知道它这次航行的 ...

  •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新的)
  • 第1课 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观察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头部特征,进行比较.增强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3)认识中国史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早的国家.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教学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