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方法详细阐述(2009-04-13 11:27:20)
没有把板凳坐穿的决心,下面的方法就不用看了
精读考研阅读文章:六遍三方面。
第一遍:模拟测试,把做每一年的题当成亲临考场,不查词典,不间断,一气做完。
第二遍:标记疑难,把文中所有不懂的词句全部用铅笔勾画出来。
第三遍:逻辑推断,依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试着推导勾画出的词句的意思。
第四遍:推敲答案,根据老师或参考书的讲解,搞清楚每道题每个选项选或不选的理由。
第五遍:解决疑难,根据老师或参考书的讲解,或者根据词典,标注出每一个疑难词句的含义。
第六遍:全文翻译,在前五个步骤全部履行的基础上,将全篇文章,包括题目和选项,逐字逐句翻译成汉语,有疑问的地方,参看参考书,或者咨询师友。
三个方面:
1、所有的单词都能说出汉语意思;
2、所有的句子都能分析出结构;
3、所有的答案都能重现选择的过程。
考研阅读文章,从1991年到2009年,总共81篇,用以上精读方法过一遍,再加上每天一小时的泛读,考研60分如探囊取物。想考高分的同学,可以将历年完型和翻译的全文,如法炮制。
泛读的主要目的,是拓宽知识面;复习单词、短语和句型;提高读速。
适合泛读的材料:大学课本,新概念英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真题,English Digest (英语文摘)... 这个过程非常艰辛,但为了梦想的成就,这个艰辛是绝对值得付出的。
考研阅读精读笔记(91-92)(2009-06-30 17:38:39)
问:如何提高阅读分数?
答:先提高阅读能力。
问: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答:单词;精读;泛读。
一、背会大纲要求的所有单词。认识的单词越多,阅读时速度就越快,精度就越高。
二、做一定量的精读。所谓精读,是吃透一篇文章的所有内容:尤其是固定短语和固定句型。上过我阅读课的同学一定有一个感触,很多时候,做不对题,不是不认识单词,而是不认识单词的组合,即固定短语和固定句型。比如A in response to B(作为对B 的反应/回应的A ),比如A characteristic of B(作为B 的特点的A ),再比如in the knowledge of A(知道A ,了解A )。这些短语在词典里很少有收录,但是在考试收录的文章里却比比皆是。所以这一步和第一步同样重要。许许多多英语底子好的牛人,不懂精读,只埋头泛读,每天四篇,坚持一年,收效甚微,原因就在这。去年班上一个同学,平时遵从我的建议,扎扎实实地做精读,结果在2009年1月的考场上,光阅读部分就拿了36分。
三、尽可能多的泛读。泛读的作用,在于复习和巩固前两步的成果,在于提高阅读速度,在于开拓视野。阅读想拿及格分,前两步足矣,要向上突破,必须大量泛读。
做精读,最理想的材料莫过于历年考研阅读文章,最理想的方法莫过于:六遍三方面。
第一遍:模拟测试,把做每一年的题当成亲临考场,不查词典,不间断,一气做完。
第二遍:标记疑难,把文中所有不懂的词句全部用铅笔勾画出来。
第三遍:逻辑推断,依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试着推导勾画出的词句的意思。
第四遍:推敲答案,根据老师或参考书的讲解,搞清楚每道题每个选项选或不选的理由。
第五遍:解决疑难,根据老师或参考书的讲解,或者根据词典,标注出每一个疑难词句的含义。
第六遍:全文翻译,在前五个步骤全部履行的基础上,将全篇文章,包括题目和选项,逐字逐句翻译成汉语,有疑问的地方,参看参考书,或者咨询师友。
三个方面:
1、所有的单词都能说出汉语意思;2、所有的句子都能分析出结构;3、所有的答案都能重现选择的过程。
考研阅读文章,从1991年到2009年,总共81篇,用以上精读方法过一遍,再加上每天一小时的泛读,考研70分如探囊取物。想考高分的同学,可以将历年完型和翻译的全文,如法炮制。
适合泛读的材料:大学课本,新概念英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真题,English Digest(英语文摘)... 为了便于大家用精读法复习,除了前面提供的历年阅读文章的译文,我又花了整整两个星期,每天不少于3小时,把1991年到1999年的阅读部分我要求同学做笔记的内容全部整理了出来。不谓呕心沥血,也称得上汗水之作,望诸君善待。祝大家早日达到并超越考研的标准。
精读笔记简写介绍:
L: language points 语言点
S: complex sentences 长难句
W: writing expression_rs 写作表达
以上三种,是精读的重点,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佳捷径。语言点只需牢记;长难句需要自己分析、翻译并背诵(我所做的翻译以直译为主,重在表现句子的结构,如果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就再附以意译);写作表达不但应该背诵,还应该作仿写。
要提醒大家的是,我所谓的写作表达只是考试中一些最常用的,并不意味着一篇文章只能有这么多写作表达。实际上,文章中任何一个词,任何一个短语,任何一句话,都可能用在我们的写作中。只要熟练,一切皆有可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不需要有神,能出彩就行了。想出彩,认真做到以上三步,就足够了。
精读方法详细阐述(2009-04-13 11:27:20)
没有把板凳坐穿的决心,下面的方法就不用看了
精读考研阅读文章:六遍三方面。
第一遍:模拟测试,把做每一年的题当成亲临考场,不查词典,不间断,一气做完。
第二遍:标记疑难,把文中所有不懂的词句全部用铅笔勾画出来。
第三遍:逻辑推断,依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试着推导勾画出的词句的意思。
第四遍:推敲答案,根据老师或参考书的讲解,搞清楚每道题每个选项选或不选的理由。
第五遍:解决疑难,根据老师或参考书的讲解,或者根据词典,标注出每一个疑难词句的含义。
第六遍:全文翻译,在前五个步骤全部履行的基础上,将全篇文章,包括题目和选项,逐字逐句翻译成汉语,有疑问的地方,参看参考书,或者咨询师友。
三个方面:
1、所有的单词都能说出汉语意思;
2、所有的句子都能分析出结构;
3、所有的答案都能重现选择的过程。
考研阅读文章,从1991年到2009年,总共81篇,用以上精读方法过一遍,再加上每天一小时的泛读,考研60分如探囊取物。想考高分的同学,可以将历年完型和翻译的全文,如法炮制。
泛读的主要目的,是拓宽知识面;复习单词、短语和句型;提高读速。
适合泛读的材料:大学课本,新概念英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真题,English Digest (英语文摘)... 这个过程非常艰辛,但为了梦想的成就,这个艰辛是绝对值得付出的。
考研阅读精读笔记(91-92)(2009-06-30 17:38:39)
问:如何提高阅读分数?
答:先提高阅读能力。
问: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答:单词;精读;泛读。
一、背会大纲要求的所有单词。认识的单词越多,阅读时速度就越快,精度就越高。
二、做一定量的精读。所谓精读,是吃透一篇文章的所有内容:尤其是固定短语和固定句型。上过我阅读课的同学一定有一个感触,很多时候,做不对题,不是不认识单词,而是不认识单词的组合,即固定短语和固定句型。比如A in response to B(作为对B 的反应/回应的A ),比如A characteristic of B(作为B 的特点的A ),再比如in the knowledge of A(知道A ,了解A )。这些短语在词典里很少有收录,但是在考试收录的文章里却比比皆是。所以这一步和第一步同样重要。许许多多英语底子好的牛人,不懂精读,只埋头泛读,每天四篇,坚持一年,收效甚微,原因就在这。去年班上一个同学,平时遵从我的建议,扎扎实实地做精读,结果在2009年1月的考场上,光阅读部分就拿了36分。
三、尽可能多的泛读。泛读的作用,在于复习和巩固前两步的成果,在于提高阅读速度,在于开拓视野。阅读想拿及格分,前两步足矣,要向上突破,必须大量泛读。
做精读,最理想的材料莫过于历年考研阅读文章,最理想的方法莫过于:六遍三方面。
第一遍:模拟测试,把做每一年的题当成亲临考场,不查词典,不间断,一气做完。
第二遍:标记疑难,把文中所有不懂的词句全部用铅笔勾画出来。
第三遍:逻辑推断,依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试着推导勾画出的词句的意思。
第四遍:推敲答案,根据老师或参考书的讲解,搞清楚每道题每个选项选或不选的理由。
第五遍:解决疑难,根据老师或参考书的讲解,或者根据词典,标注出每一个疑难词句的含义。
第六遍:全文翻译,在前五个步骤全部履行的基础上,将全篇文章,包括题目和选项,逐字逐句翻译成汉语,有疑问的地方,参看参考书,或者咨询师友。
三个方面:
1、所有的单词都能说出汉语意思;2、所有的句子都能分析出结构;3、所有的答案都能重现选择的过程。
考研阅读文章,从1991年到2009年,总共81篇,用以上精读方法过一遍,再加上每天一小时的泛读,考研70分如探囊取物。想考高分的同学,可以将历年完型和翻译的全文,如法炮制。
适合泛读的材料:大学课本,新概念英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真题,English Digest(英语文摘)... 为了便于大家用精读法复习,除了前面提供的历年阅读文章的译文,我又花了整整两个星期,每天不少于3小时,把1991年到1999年的阅读部分我要求同学做笔记的内容全部整理了出来。不谓呕心沥血,也称得上汗水之作,望诸君善待。祝大家早日达到并超越考研的标准。
精读笔记简写介绍:
L: language points 语言点
S: complex sentences 长难句
W: writing expression_rs 写作表达
以上三种,是精读的重点,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佳捷径。语言点只需牢记;长难句需要自己分析、翻译并背诵(我所做的翻译以直译为主,重在表现句子的结构,如果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就再附以意译);写作表达不但应该背诵,还应该作仿写。
要提醒大家的是,我所谓的写作表达只是考试中一些最常用的,并不意味着一篇文章只能有这么多写作表达。实际上,文章中任何一个词,任何一个短语,任何一句话,都可能用在我们的写作中。只要熟练,一切皆有可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不需要有神,能出彩就行了。想出彩,认真做到以上三步,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