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读后感--用中国人的眼光看待西方人文主义

一个复杂而矛盾的悲剧———《哈姆莱特》读后感

莎士比亚的这部《哈姆莱特》为我们展示的,是当一个高贵的灵魂——哈姆莱特遭遇两难的抉择时,在命运的驱使下,并围绕他展开的一个悲剧。

《哈姆雷特》整整被推崇了几个世纪。直到现在,依然震撼人心。这一切不是情节的因素,不仅仅是出色的文学手法,还有它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在很大的层面上,它描写的是一种极其原始的悲剧,人的悲剧。剧中的人物,地位不同,性格鲜明,但都遭受了同样的东西的摧残,那就是摆布自己的欲望,还有被称之为命运的伟大的囚笼。这样的情形,也许自从有人以来,便不曾消失过。他们是与人共生共在的。不过,这些都是从西方的观点来看待得出的结论。

作为莎翁的中国读者,我更想尝试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来看待这部作品。不过正如题目所言,哈姆莱特是一个矛盾的悲剧,理性和复仇,理想和现实。而用中华道统来看西洋文学,何尝不是矛盾?我们固然同情和惋惜他的遭遇,父王遭毒杀,母后被夺志,原本应该将要属于自己的王位,被自己的叔叔夺去,为了复仇而装疯卖傻,终日在矛盾中挣扎而让自己郁郁寡欢,最终,复仇是成功了,但也陷入了圈套,性命也搭上了!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一个男子汉应该是有远大志向的,应当是冷静镇定,坚毅,当机立断的。但是他却总是沉郁,总是在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的苦闷,总是那么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缺乏城府,有了想法,就是不去实施,总把时间浪费在思考上,这实在看得让人着急。更令人觉得不痛快的是,他居然错过了手刃仇人的机会,理由是因为国王正在忏悔,此时杀他,会让他得升天堂。这在我们眼中是何等可笑的理由呢?我们注意的报仇是肉体的消灭,但哈姆莱特把仇人的灵魂也兼顾了。看来在西方人的世界里面,宗教在生活里扮演着重要的格式,人文主义和宗教思维之间的斗争,这个大概也是哈姆莱特的矛盾之一吧。

随着对这部作品的深入阅读,才发现,可以作为一个旁观者,以中华文化的角度予以评论,只是评论,而不能用于了解的。这种角度只是一种理性的看待,事事岂能尽如人意。所谓不是伤心人,不作伤心语。何况,在理性和复仇,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有第三者,就是那个让哈姆莱特发出“生存或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在奋斗中扫清一切,哪种选择更高贵?”这样的感叹和疑问的命运。

试想,一个正值人生大好年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一个本来对生活充满理想和希望的,热爱和熟悉戏剧的,性格带有一些忧郁的王子,忽然,命运驱使,父亲去世了,母亲改嫁了,王位被夺了,身边充满谋害,而父亲的灵魂希望他为自己报仇。他也曾经觉得“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这个世界,突然之间变得黑暗了,变得丑陋不堪了,让他也觉得,“这

个泥土塑造的生命算什么,人类不能使我发生兴趣”,这种极度的绝望和痛苦,叫人情何以堪,哀莫大于心死,要是发生在我们身上,该会是怎样?

说这里,不得不说哈姆莱特犯下的两个错误,其一,用戏剧来试探国王,其二,终日讲一些有逻辑的“疯言疯语”,不过,那是些很有道理的话。例如“上帝给了我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改了另一张脸”,“宁愿死后得到一首恶劣的墓志铭,也不要在生前受到恶毒的讥讽。”这些话既表现了哈姆莱特内心得独白,也表达了作者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当人文精神遇到丑恶的现实时,原来人们是这么想的。言归正传,我觉得哈姆莱特毫无保密观念,如果是一个中国王子碰到他那样的遭遇,必然是韬光养晦,低调行事,卧薪尝胆,积蓄力量等待爆发那一天,可他却用戏剧来试探国王,也总在与人的对话中,隐隐约约地表达了对国王,母后的不满和痛恨。幸运的是,国王没有发现,只是想尽办法把他压制住,最后还想把他送去英国,顺顺便借刀杀人。

还有,这部作品,并不是哈姆莱特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涵盖多人的,互相相连的悲剧。哈姆莱特装疯卖傻,侮辱了奥菲利亚,杀死了她的父亲波洛涅斯,在这些打击下,奥菲利亚疯了,自杀了,奥菲利亚的哥哥,雷万提斯,因为父亲被杀和妹妹的自杀,和国王走到一起,参与了谋杀哈姆莱特的阴谋,结果,他也死了。本性纯洁,却为了名声和欲望挣扎的往后,选择了欲望,改嫁给国王,最后为儿子喝下毒酒,也死去了。

究其根源,就是欲望的道德的矛盾,理性和感性之间的矛盾,在我看来,悲剧的根源,局面的打破,就在于国王为了权力和欲望,杀害了自己的兄弟,夺去了王位,他的双手沾满鲜血,他的忏悔让他逃过一劫,但是却逃不过命运最终的审判。而当他的侄子哈姆莱特想要复仇,便牵扯出后面的故事,种种丑陋和黑暗的行径,被玷污的灵魂,连哈姆莱特也被污染,他的咒骂话语,他对奥菲利亚的侮辱,个人也不太想得通,为什么他能对自己心爱的女人说出那样的话呢?还把她逼死了,或许,雷万提斯对于哈姆莱特的评价,也有几分道理,哈姆莱特的爱情,只是“一朵初春的紫罗兰,早熟而容易凋谢,馥郁而不能持久,一分钟的芬芳和喜悦“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复杂,矛盾,互相交织的悲剧。从上边的论述看来,除了对人文主义的宣扬和反思以外,《哈姆莱特》这部作品,还多了一种警世意义。

一个复杂而矛盾的悲剧———《哈姆莱特》读后感

莎士比亚的这部《哈姆莱特》为我们展示的,是当一个高贵的灵魂——哈姆莱特遭遇两难的抉择时,在命运的驱使下,并围绕他展开的一个悲剧。

《哈姆雷特》整整被推崇了几个世纪。直到现在,依然震撼人心。这一切不是情节的因素,不仅仅是出色的文学手法,还有它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在很大的层面上,它描写的是一种极其原始的悲剧,人的悲剧。剧中的人物,地位不同,性格鲜明,但都遭受了同样的东西的摧残,那就是摆布自己的欲望,还有被称之为命运的伟大的囚笼。这样的情形,也许自从有人以来,便不曾消失过。他们是与人共生共在的。不过,这些都是从西方的观点来看待得出的结论。

作为莎翁的中国读者,我更想尝试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来看待这部作品。不过正如题目所言,哈姆莱特是一个矛盾的悲剧,理性和复仇,理想和现实。而用中华道统来看西洋文学,何尝不是矛盾?我们固然同情和惋惜他的遭遇,父王遭毒杀,母后被夺志,原本应该将要属于自己的王位,被自己的叔叔夺去,为了复仇而装疯卖傻,终日在矛盾中挣扎而让自己郁郁寡欢,最终,复仇是成功了,但也陷入了圈套,性命也搭上了!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一个男子汉应该是有远大志向的,应当是冷静镇定,坚毅,当机立断的。但是他却总是沉郁,总是在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的苦闷,总是那么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缺乏城府,有了想法,就是不去实施,总把时间浪费在思考上,这实在看得让人着急。更令人觉得不痛快的是,他居然错过了手刃仇人的机会,理由是因为国王正在忏悔,此时杀他,会让他得升天堂。这在我们眼中是何等可笑的理由呢?我们注意的报仇是肉体的消灭,但哈姆莱特把仇人的灵魂也兼顾了。看来在西方人的世界里面,宗教在生活里扮演着重要的格式,人文主义和宗教思维之间的斗争,这个大概也是哈姆莱特的矛盾之一吧。

随着对这部作品的深入阅读,才发现,可以作为一个旁观者,以中华文化的角度予以评论,只是评论,而不能用于了解的。这种角度只是一种理性的看待,事事岂能尽如人意。所谓不是伤心人,不作伤心语。何况,在理性和复仇,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有第三者,就是那个让哈姆莱特发出“生存或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在奋斗中扫清一切,哪种选择更高贵?”这样的感叹和疑问的命运。

试想,一个正值人生大好年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一个本来对生活充满理想和希望的,热爱和熟悉戏剧的,性格带有一些忧郁的王子,忽然,命运驱使,父亲去世了,母亲改嫁了,王位被夺了,身边充满谋害,而父亲的灵魂希望他为自己报仇。他也曾经觉得“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这个世界,突然之间变得黑暗了,变得丑陋不堪了,让他也觉得,“这

个泥土塑造的生命算什么,人类不能使我发生兴趣”,这种极度的绝望和痛苦,叫人情何以堪,哀莫大于心死,要是发生在我们身上,该会是怎样?

说这里,不得不说哈姆莱特犯下的两个错误,其一,用戏剧来试探国王,其二,终日讲一些有逻辑的“疯言疯语”,不过,那是些很有道理的话。例如“上帝给了我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改了另一张脸”,“宁愿死后得到一首恶劣的墓志铭,也不要在生前受到恶毒的讥讽。”这些话既表现了哈姆莱特内心得独白,也表达了作者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当人文精神遇到丑恶的现实时,原来人们是这么想的。言归正传,我觉得哈姆莱特毫无保密观念,如果是一个中国王子碰到他那样的遭遇,必然是韬光养晦,低调行事,卧薪尝胆,积蓄力量等待爆发那一天,可他却用戏剧来试探国王,也总在与人的对话中,隐隐约约地表达了对国王,母后的不满和痛恨。幸运的是,国王没有发现,只是想尽办法把他压制住,最后还想把他送去英国,顺顺便借刀杀人。

还有,这部作品,并不是哈姆莱特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涵盖多人的,互相相连的悲剧。哈姆莱特装疯卖傻,侮辱了奥菲利亚,杀死了她的父亲波洛涅斯,在这些打击下,奥菲利亚疯了,自杀了,奥菲利亚的哥哥,雷万提斯,因为父亲被杀和妹妹的自杀,和国王走到一起,参与了谋杀哈姆莱特的阴谋,结果,他也死了。本性纯洁,却为了名声和欲望挣扎的往后,选择了欲望,改嫁给国王,最后为儿子喝下毒酒,也死去了。

究其根源,就是欲望的道德的矛盾,理性和感性之间的矛盾,在我看来,悲剧的根源,局面的打破,就在于国王为了权力和欲望,杀害了自己的兄弟,夺去了王位,他的双手沾满鲜血,他的忏悔让他逃过一劫,但是却逃不过命运最终的审判。而当他的侄子哈姆莱特想要复仇,便牵扯出后面的故事,种种丑陋和黑暗的行径,被玷污的灵魂,连哈姆莱特也被污染,他的咒骂话语,他对奥菲利亚的侮辱,个人也不太想得通,为什么他能对自己心爱的女人说出那样的话呢?还把她逼死了,或许,雷万提斯对于哈姆莱特的评价,也有几分道理,哈姆莱特的爱情,只是“一朵初春的紫罗兰,早熟而容易凋谢,馥郁而不能持久,一分钟的芬芳和喜悦“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复杂,矛盾,互相交织的悲剧。从上边的论述看来,除了对人文主义的宣扬和反思以外,《哈姆莱特》这部作品,还多了一种警世意义。


相关内容

  •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
  •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 摘要:一个是心地善良的美男子,一个是纯洁如玉的好佳人,偏偏生长积怨深重的两大家族里.朱丽叶的父母要求她和泰保尔罗结婚,她不愿意和他结婚,便向劳伦斯教士要来了灵药,这种灵药可以让人伪装一天的假死.朱丽叶假死了以后,罗密欧以为朱丽 ...

  • [自然辨证法]读后感
  • 自然辩证法读后感 最近通过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仔细阅读,让我受益非浅.从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以及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与哲学中的作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一部发展的.系统的.科学的著作.通过这次阅读,使我深刻的体会到自 ...

  •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 传播学 1101班苏辉 U201117196 <苏菲的世界>观后感 哲学是什么?以前我们总是对这个概念既感到熟悉又陌生,在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哲学,但对西方的哲学我们一般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描述.但看了<苏菲的世界>后,苏菲似乎带领着我们游历了西方哲学史的历程!它通过一名导师向一个叫 ...

  • 外国文学史题库及答案
  • 2015年第一学期外国文学复习重点 复习方法 1.理论框架:人本与神本.感性与理性的冲突是文学思潮更迭的动力 2.时空观念:时间上是思潮的分.合与更迭,空间上以爱琴海为中心辐射 3.分析方法:点(作家)线(思潮)面(时代,某个世纪)结合,以线带点,以线带面,抓住思潮,抓住主线.(四大文豪,5大思潮( ...

  • 大外交读后感
  • <大外交>读后感 2008-07-14 19:17:5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diplomacy>(中文名译作<大外交>)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外交"常青树".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大作,也是一部大师级的著 ...

  • 哈姆莱特读书笔记(共7篇)
  • 篇一:哈姆莱特读书笔记 读后感 哈姆莱特读后感 近日我看了莎士比亚所作<哈姆莱特>它是由五幕悲剧组成的.在这位戏剧大师的几部悲剧中间<哈姆莱特>是最扑朔迷离的也是最富有哲理性的.其中如父王为恶叔所弑王位被篡母后与凶手乱伦而婚王储试图复仇而装疯等基本情节.十分吸引我却又十分悲惨 ...

  • 莎士比亚戏剧的现代西方文学理论研究述评
  • 摘 要:从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本・琼生起始,关于莎剧的评论和研究几乎贯穿整个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史,从精神分析.女权主义.存在主义.原型批评.接受理论.后殖民主义批评.生态批评.后现代主义.一直到新历史主义构成了一条解析莎剧的完整链条.通过分析这些理论在莎剧中的解读与阐释,展示莎剧的全面而深邃,从而使人们 ...

  • 我眼中的的马克思主义观
  • 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观 大约二百年前,在德国的莱茵河畔,诞生了一个改变了人类历史的伟大的导师,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影响着二百年来世世代代的人,他,就是卡尔·马克思. 生活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知道马克思这位伟人是绝对说不过去的.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便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并且构建共产主义政权的思想基 ...

  • 西方殖民主义
  • 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看法 殖民主义的界定 在对西方殖民主义进行系统的阐述之前,有必要清楚的认识何为殖民主义以及认识中的关键点.由于现今史学界对殖民主义仍然没有一个令诸家都认同的定义,本人限于能力,暂时也提不出什么有见地解释,故此将各主要辞典和一些著名史学界人士的解释列举如下: 1. 西方学术界对殖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