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浮力复习教案

重点难点

阿基米德原理、漂浮问题五规律、浮力的计算方法。

一、知识点回顾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G

下沉

液物 液 液物 液(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V物 漂浮ρ液 >ρ物;V 排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 与G 或比较ρ液与ρ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 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 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

(2)、公式表示:F 浮 = G排 =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

6.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2 3ρ液

7、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二、计算浮力方法:

1、示重差法,就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的差值等于浮力。即G 空-G 液=F 浮。

例1:弹簧秤下挂一铁块,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4N ,将铁块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3.5N ,这时铁块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N,ρ铁:ρ水=_________ 。

2、压力差法:应用F 浮=F向上-F 向下求浮力。这是浮力的最基本的原理。

例2:2. 如图所示:某物块浸没在水中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3牛,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5牛,则该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 牛,方向为________。

3、公式法: F 浮=ρ液gV 排=G排液

3 例3:将体积是50cm 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多大?若此物体有一半浸在煤

油中,它所受的浮力多大?(ρ煤油=0.8×10kg/m)g 取10N/kg) 33

4、受力分析法:如果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则物体受重力和浮力作用,且此二力平衡,则F 浮=G物。如果物体受三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要分析出重力和浮力以外的第三个力的方向,当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同向时,则F 浮=G物+F3,当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则F 浮=G物-F 3。

例4:把质量是200g 的塑料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塑料块有一半露出水面。(g 取10N/kg) 求:(1)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塑料块的体积和密度?

5、排水量法:F 浮=排水量(千克)×g

轮船的满载重量,一般是以排水量表示的,即是排开水的质量,船也是浮体,根据浮体平衡条件也得:船受到的总F 浮=G总,而排水量(千克)×g,就是船排开水的重,即是浮力,又是船、货的总重力。

6、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解浮力综合题

例5:重10N ,体积为0.8dm 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如果它只受浮力和重力两个力的作用,问:此物体是上浮、下沉还是悬浮?(g 取10N/kg)

例6:将质量是890g 的铜块放入水中时,它受的浮力多大?若将铜块放入水银中,当铜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多大?(ρ铜=8.9g/cm, ρ

3水银3=13.6g/cm)(g 取10N/kg) 3

浮力复习教案

重点难点

阿基米德原理、漂浮问题五规律、浮力的计算方法。

一、知识点回顾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G

下沉

液物 液 液物 液(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V物 漂浮ρ液 >ρ物;V 排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 与G 或比较ρ液与ρ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 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 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

(2)、公式表示:F 浮 = G排 =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

6.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2 3ρ液

7、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二、计算浮力方法:

1、示重差法,就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的差值等于浮力。即G 空-G 液=F 浮。

例1:弹簧秤下挂一铁块,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4N ,将铁块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3.5N ,这时铁块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N,ρ铁:ρ水=_________ 。

2、压力差法:应用F 浮=F向上-F 向下求浮力。这是浮力的最基本的原理。

例2:2. 如图所示:某物块浸没在水中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3牛,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5牛,则该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 牛,方向为________。

3、公式法: F 浮=ρ液gV 排=G排液

3 例3:将体积是50cm 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多大?若此物体有一半浸在煤

油中,它所受的浮力多大?(ρ煤油=0.8×10kg/m)g 取10N/kg) 33

4、受力分析法:如果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则物体受重力和浮力作用,且此二力平衡,则F 浮=G物。如果物体受三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要分析出重力和浮力以外的第三个力的方向,当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同向时,则F 浮=G物+F3,当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则F 浮=G物-F 3。

例4:把质量是200g 的塑料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塑料块有一半露出水面。(g 取10N/kg) 求:(1)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塑料块的体积和密度?

5、排水量法:F 浮=排水量(千克)×g

轮船的满载重量,一般是以排水量表示的,即是排开水的质量,船也是浮体,根据浮体平衡条件也得:船受到的总F 浮=G总,而排水量(千克)×g,就是船排开水的重,即是浮力,又是船、货的总重力。

6、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解浮力综合题

例5:重10N ,体积为0.8dm 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如果它只受浮力和重力两个力的作用,问:此物体是上浮、下沉还是悬浮?(g 取10N/kg)

例6:将质量是890g 的铜块放入水中时,它受的浮力多大?若将铜块放入水银中,当铜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多大?(ρ铜=8.9g/cm, ρ

3水银3=13.6g/cm)(g 取10N/kg) 3


相关内容

  • 新人教版八年级和原九年级物理目录
  •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 节 声音的特性 第3节 声的利用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 ...

  • 九年级物理浮力复习反思
  • 九年级物理<浮力>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科学组校内观摩课 郭培杰 2014.5.22 物理复习课教学辛勤劳累,有时候得不到应有的收效,我觉得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在涉及"基本知识"的复习课中,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成条文或画图表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方法,这种做法 ...

  • 初中物理资源库
  • 人教版精品原创物理资源下载 欢迎您使用绥中利伟实验中学物理精品资源,精心打造,最全最好,经典佳作,倾情奉献 ,资源共享!(部分资源下载地址见下表) 资源特点:(DOC\PPT\SWF\三种格式) 非常构思,非常新颖,非常内容,非常讲解,非常全面,非常实用!绝对经典,绝对给力,绝对精品,绝对耳目一新, ...

  • 怎样让学生边学边实验
  • 几年来,我们在初中物理教改实验中,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从其教学组织形式来说,可分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边学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学生课外实验四种类型.如何进一步弄清各类实验的特性和作用,并把它们和谐起来,使它们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发挥最佳功能,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初 ...

  • 认识浮力2(教案)
  • <认识浮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本节内容是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的第二个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是该主题下的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中的部分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既用到前面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压强等有关 ...

  • 沪科版版初二物理下册教案
  •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第一节 质 量 教学目的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重点与难点 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常用单位间的相互换算. 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铁锤1把,大铁钉1个, ...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框架复习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框架复习 第七章 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物体间有相互作用⎪ ⎨⎪ ⎪力的性质( 相互性.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 ⎪力的作用效果(两种) ⎪⎩ ⎪ ⎧⎪ ⎪ ⎪ ⎪力的三要素⎪ ⎪ ⎪力的描述⎨力的单位 ⎪⎪ 力的图示 ...

  • 总复习-计算专题-浮力
  • 编码:800八年级物理浮力计算专题日期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 浮力计算专题 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这四种方法都可以用来计算浮力的大小,具体用哪一个要看所给的条件而定. [方法一]压力差法:F 浮=F向上-F 向下 (F 向上=P向上S=ρ液gh 1· S , F 向下=P向下S=ρ液gh 2·S ...

  • 光的反射说课稿
  • <光的反射>说课稿 莘松中学春申校区 吴娟连 一. 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 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定律是光传播的基本规律之一,是认识平面镜和进一步学习其它光学知识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知识价值,光现象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光的反射规律是通过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