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高考诗歌鉴赏

辛弃疾《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鉴赏

古诗鉴赏 0305 1655

水调歌头 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

辛弃疾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 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笑吾庐,门掩草,径 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 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汤朝美的。汤朝美,名邦彦, 南宋孝宗时曾任左司谏,敢于指责朝政,发表抗战言论,被贬居新州(今广东 新兴),后来调到江西信州。他曾和过辛弃疾的词《水调歌头·盟鸥》。辛又 用原韵写此词作为答谢。在词中,鼓励他要保持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而对比 自己目前被迫隐居、志不得伸的处境,感到极大的愤懑。 词的上片,是写汤朝美的为人。怀着烈火般的热情,高度评价汤朝美敢作 敢为的精神。开篇:“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赞扬他堂堂正正地把“谏 诤之箭”,对着帝王居住的地方射去;哪怕是有虎豹把守的九道门,也敢于冲 破而入,终于使皇帝听到了他的政见。“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说汤 朝美屡次向皇上进谏,从不计较个人安危,不怕担风险,而以匡时救弊为己 任。这一副“忠肝义胆”是能够流传千古的,可惜的是,这样的人物却遭到贬 谪,到“万里蛮烟瘴雨”的地方去受苦。末了,用东晋谢安的话:“政恐不免 耳”,说汤朝美不免要做官,将要被起用。好消息将要从皇帝身边传来。 下片则是谈论词人自己的事情了。“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过片用 一个“笑”字,表明对自己的处境,只有付之一笑。笑什么呢?门前长满荒 草,小道也长满苔藓,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彻底被世人抛弃了。“两手 无用”,只能把着“蟹螯杯”,借酒消愁,打发日子。于是,只有“说剑”、 “论诗”、“醉舞”、“狂歌”。他认为这样做,是“颇堪哀”的。人在忧愁 中度日,“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这首词充满悲愤之情,胸怀坦率披露,言辞毫无顾忌,是词人对黑暗腐败 的南宋政权的揭露与抗议! 历来人们把苏、辛并列,称为豪放派的代表。但辛词作风是外向的,抗争 性更强烈;苏词作风却是内向的,比较温良恭俭让。例如熙宁九年苏轼被贬官 后写的《水调歌头》,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对现实他采取了一种忍让态度,至多也只是发出一些比较微弱的慨叹: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同辛弃疾的这首《水调歌头》相比,迥然各

异。苏轼是一个具有典型士大 夫气质的文人,而辛弃疾却是一位具有文人才气的斗士!(贺新辉)

辛弃疾《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鉴赏

古诗鉴赏 0305 1655

水调歌头 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

辛弃疾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 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笑吾庐,门掩草,径 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 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汤朝美的。汤朝美,名邦彦, 南宋孝宗时曾任左司谏,敢于指责朝政,发表抗战言论,被贬居新州(今广东 新兴),后来调到江西信州。他曾和过辛弃疾的词《水调歌头·盟鸥》。辛又 用原韵写此词作为答谢。在词中,鼓励他要保持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而对比 自己目前被迫隐居、志不得伸的处境,感到极大的愤懑。 词的上片,是写汤朝美的为人。怀着烈火般的热情,高度评价汤朝美敢作 敢为的精神。开篇:“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赞扬他堂堂正正地把“谏 诤之箭”,对着帝王居住的地方射去;哪怕是有虎豹把守的九道门,也敢于冲 破而入,终于使皇帝听到了他的政见。“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说汤 朝美屡次向皇上进谏,从不计较个人安危,不怕担风险,而以匡时救弊为己 任。这一副“忠肝义胆”是能够流传千古的,可惜的是,这样的人物却遭到贬 谪,到“万里蛮烟瘴雨”的地方去受苦。末了,用东晋谢安的话:“政恐不免 耳”,说汤朝美不免要做官,将要被起用。好消息将要从皇帝身边传来。 下片则是谈论词人自己的事情了。“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过片用 一个“笑”字,表明对自己的处境,只有付之一笑。笑什么呢?门前长满荒 草,小道也长满苔藓,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彻底被世人抛弃了。“两手 无用”,只能把着“蟹螯杯”,借酒消愁,打发日子。于是,只有“说剑”、 “论诗”、“醉舞”、“狂歌”。他认为这样做,是“颇堪哀”的。人在忧愁 中度日,“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这首词充满悲愤之情,胸怀坦率披露,言辞毫无顾忌,是词人对黑暗腐败 的南宋政权的揭露与抗议! 历来人们把苏、辛并列,称为豪放派的代表。但辛词作风是外向的,抗争 性更强烈;苏词作风却是内向的,比较温良恭俭让。例如熙宁九年苏轼被贬官 后写的《水调歌头》,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对现实他采取了一种忍让态度,至多也只是发出一些比较微弱的慨叹: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同辛弃疾的这首《水调歌头》相比,迥然各

异。苏轼是一个具有典型士大 夫气质的文人,而辛弃疾却是一位具有文人才气的斗士!(贺新辉)


相关内容

  • 高考诗歌鉴赏题命题探究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探究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规律及教学意义 英文题目:To explore the rule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roposition poetry appreci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eachi ...

  • 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术语)
  • 一.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近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近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近体诗"出现以后的除"近体诗"以外的 ...

  • 2012年至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 语文科 一.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

  • 高考语文阅读及诗歌鉴赏答题术语与模板汇集
  • 语文部分考题题型答题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 ...

  • 高考怎样鉴赏古代诗歌得高分
  • 怎样鉴赏古代诗歌 1.熟悉诗歌的一般常识 ①诗歌的重要特点是具有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想象,可以使诗人摆脱实际生活的拘囿,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境地透视过去和未来:也可以强化感情,增添作品的绚丽色彩.优秀的诗歌总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只有具有想象力的诗歌,才能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 ②诗歌的另一特点是强烈 ...

  • 上海高考默写.古诗鉴赏
  • 09--13上海高考默写.古诗鉴赏 09年:(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⑴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七则>) ⑵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

  • 诗歌鉴赏(答题步骤)
  •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卷把"古诗阅读鉴赏"放到第Ⅱ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试说明>对此 明确提出了两点要求: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综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有两个特点非 ...

  • [诗词]诗词经典04:古代诗歌鉴赏知识大全
  • ◆⊙◆唐诗宋词 经典赏析◆⊙◆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大全 一首成功的好诗一定有独到的艺术手法和技巧.鉴赏古诗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技巧,这一考点既是古诗鉴赏的重点,又是古诗鉴赏的难点. 艺术技巧的鉴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表达方式的评析.艺术手法的赏析.修辞手法的体味. 一.表达方式的评析 ...

  • 高考古诗词鉴赏各类题型答题技巧
  • 高考古诗词鉴赏各类题型答题技巧例说 一.形象类 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