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方法
店口二中 刘洪花
摘 要 针对现代教育的发展状况, 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 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 同时也是一班之“主”的班主任, 应该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 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 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这些对于教育工作的整体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真诚 尊重 德育教育
老师们聚在一起常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好教, 打不得, 骂不得, 自己的真诚付出, 往往得到的却是学生的冷漠拒绝, 着实很心痛。我认为, 学生的冷漠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从家庭角度来看, 父母对子女的有求必应, 过多的安全教育, 让孩子不能正常的与人相处, 甚至怀疑一切; 从社会环境来看, 社会上提倡对个性的张扬, 使得稚嫩的心灵把标新立异与叛逆当成了个性来追求。然而, 许多学生不过是用冷漠的外壳来伪装自己, 实际上内心很渴望老师和家长的关心与呵护。身为教师, 育人为本, 我们有责任让学生走出冷漠, 在阳光下绽放花朵。
一、真诚以待, 不漠视学生的细微举动
生活的美丽不是用几句话或一堂课就能催生出来的。老师往讲台上一站, 在学生中间一走都具有指示性, 你到底是不是可亲, 时间会证明一切。庄子有言曰:“真者精诚所至,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 强怒者虽严不威, 强亲者虽笑不和。”要创造让自己感动的人,
首先老师自身就不该是一个冷漠的人, 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该拿出百分之百的诚心。懂得感动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情感因素。让人感动并不需要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 美好人生是由无数个感人的细节构成的。作为老师, 应该善于捕捉住学生细微的情感表现, 孩子的成长往往更有效的是感性的呵护, 而不是理性的说教。
我觉得对于学生可爱的小举动我们应该给予回应, 粗心大意对稚嫩的心灵来说, 其后果怕是导致他们对人世的冷漠。教师的爱, 就像火种, 它能点燃学生的爱。学生得到教师的爱, 才会把这种爱“反射”给老师、同学, 以至升华到对生活、学习、祖国的爱上去。
二、尊重学生, 尊重自己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离开了情感, 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 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 实践告诉我们, 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 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之一。
自尊心人皆有之, 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在要求。尊重学生, 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而且是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前提。教育活动是双向的, 教师尊重学生, 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学生尊重老师, 老师的教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
教师对学生有管理教育的权利, 但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 不应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 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 又是不由自
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师的真正尊严, 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 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 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 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 只会向我们投来更冷漠的眼光; 当我们抱以真诚的感情, 并随时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 尊重学生的人格时, 学生会把他们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教师尊严的丰碑便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
三、因人施教, 循循善诱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影响, 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 与学生交朋友, 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 区别不同的对象, 选择不同的形式, 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 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把握学生思想脉搏, 对症下药, 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做活、做细, 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 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 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 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鼓励其进步。班主任教育学生, 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 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 注重心理辅导, 通过教育、疏导、启示, 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四、与时俱进, 探索德育教育新方法
一是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 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 而且观其行; 二是以情感人, 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要将心比心, 以心换心, 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要量化管理, 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德育管理体制。
当班主任很累, 事情很多, 有的时候还会很心烦, 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 当你走上讲台, 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当你看到你的学生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变, 当你被学生围着快乐的谈笑, 当学生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 当家长打电话来告诉你, 孩子变了, 变的懂事听话了„„ 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我们的美誉, 同时也是在告之我们的责任。现在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十年树木, 百年育人”这份神圣的职责, 来不得半点马虎, 从点滴做起, 从小事做起, 润物细无声, 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余小迈. 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德育论文,2007,3,20.
[2]王国斌.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感想[J].德育论文,2006,9.
[3]郭 健. 高素质的教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J].德育论文,2006.9. 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
浅谈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方法
店口二中 刘洪花
摘 要 针对现代教育的发展状况, 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 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 同时也是一班之“主”的班主任, 应该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 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 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这些对于教育工作的整体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真诚 尊重 德育教育
老师们聚在一起常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好教, 打不得, 骂不得, 自己的真诚付出, 往往得到的却是学生的冷漠拒绝, 着实很心痛。我认为, 学生的冷漠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从家庭角度来看, 父母对子女的有求必应, 过多的安全教育, 让孩子不能正常的与人相处, 甚至怀疑一切; 从社会环境来看, 社会上提倡对个性的张扬, 使得稚嫩的心灵把标新立异与叛逆当成了个性来追求。然而, 许多学生不过是用冷漠的外壳来伪装自己, 实际上内心很渴望老师和家长的关心与呵护。身为教师, 育人为本, 我们有责任让学生走出冷漠, 在阳光下绽放花朵。
一、真诚以待, 不漠视学生的细微举动
生活的美丽不是用几句话或一堂课就能催生出来的。老师往讲台上一站, 在学生中间一走都具有指示性, 你到底是不是可亲, 时间会证明一切。庄子有言曰:“真者精诚所至,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 强怒者虽严不威, 强亲者虽笑不和。”要创造让自己感动的人,
首先老师自身就不该是一个冷漠的人, 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该拿出百分之百的诚心。懂得感动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情感因素。让人感动并不需要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 美好人生是由无数个感人的细节构成的。作为老师, 应该善于捕捉住学生细微的情感表现, 孩子的成长往往更有效的是感性的呵护, 而不是理性的说教。
我觉得对于学生可爱的小举动我们应该给予回应, 粗心大意对稚嫩的心灵来说, 其后果怕是导致他们对人世的冷漠。教师的爱, 就像火种, 它能点燃学生的爱。学生得到教师的爱, 才会把这种爱“反射”给老师、同学, 以至升华到对生活、学习、祖国的爱上去。
二、尊重学生, 尊重自己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离开了情感, 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 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 实践告诉我们, 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 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之一。
自尊心人皆有之, 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在要求。尊重学生, 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而且是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前提。教育活动是双向的, 教师尊重学生, 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学生尊重老师, 老师的教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
教师对学生有管理教育的权利, 但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 不应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 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 又是不由自
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师的真正尊严, 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 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 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 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 只会向我们投来更冷漠的眼光; 当我们抱以真诚的感情, 并随时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 尊重学生的人格时, 学生会把他们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教师尊严的丰碑便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
三、因人施教, 循循善诱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影响, 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 与学生交朋友, 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 区别不同的对象, 选择不同的形式, 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 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把握学生思想脉搏, 对症下药, 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做活、做细, 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 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 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 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鼓励其进步。班主任教育学生, 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 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 注重心理辅导, 通过教育、疏导、启示, 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四、与时俱进, 探索德育教育新方法
一是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 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 而且观其行; 二是以情感人, 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要将心比心, 以心换心, 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要量化管理, 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德育管理体制。
当班主任很累, 事情很多, 有的时候还会很心烦, 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 当你走上讲台, 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当你看到你的学生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变, 当你被学生围着快乐的谈笑, 当学生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 当家长打电话来告诉你, 孩子变了, 变的懂事听话了„„ 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我们的美誉, 同时也是在告之我们的责任。现在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十年树木, 百年育人”这份神圣的职责, 来不得半点马虎, 从点滴做起, 从小事做起, 润物细无声, 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余小迈. 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德育论文,2007,3,20.
[2]王国斌.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感想[J].德育论文,2006,9.
[3]郭 健. 高素质的教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J].德育论文,2006.9. 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