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向

北京教育·德育热点透视

2010.03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向

◆任达轩

2009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超常规的经济刺激计划,而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更是值得关注。从加大投资,到刺激消费;从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到全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从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一系列刺激方案使中国经济以顽强的“V”形反转。在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这是年轻答卷后,我们迎来了2010这个承上启下之年,共和国的下一个航程、又一个甲子的开启。2010年无论对于实现经济全面复苏,还是谋求发展方式转变而言,都是关键之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当今的全球及中国经济形势?中国的经济又该走向何方?为此,我们将从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现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隐忧、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问题和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展望4个部分进行分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一、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现状

全球经济在经历了2009年第一季度大幅下滑、第二季度降速放缓之后,复苏势头在第三季度开始显现。第三季度,美国经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环比负增长的局面,GDP增长率达2.8%;日本经济也结束了连续4个季度的负增长,二、三季度分别增长0.7%和1.2%;欧元区经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三季度增长0.4%。中国经济在2009年则演绎了奇迹。从经济增长率上看,如图1所示,中国经济从2009年一季度跌入谷底(GDP增长率仅为6.1%),再到三季度GDP增长率达到8.9%,划出了一个漂亮的“V”形轨迹。更为可贵的是2009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一种均衡的增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如图2所示,2009业全面复苏。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看,

年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17,924亿元,同比增长32.10%,环比增长2.23%,自年初累计额为168,634亿元。从企业景气及企业家信心指数看,如表1所示,2009年第

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4.4,同比增长24.40%,环比增同比增长20.10%,环长8.50%。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0.1,

世界经济已经走出了经济衰退比增长9.90%。由此可知,

的低谷,而中国经济已率先在全球经济中实现复苏。

图12008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3季度中国GDP增长率的变动情况

图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动情况

部分学者认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持续上升的轨道,而中国经济无论是从实体经济指标如钢铁、发电、汽车销量等,还是从楼市、股市等资本市场经济指标,或更具有全局意义的GDP等指标看,经济复苏的基础都已经巩固。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复苏之快超出预期,目前经济正处于从局部恢复到全面恢复时期,全年经济很可能在今年呈现“V”型复苏。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认为,无论是从生产还2009年经济都处于回升的态势,经济增长进入是需求看,

了新一轮的上升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研究员认为,中国经济正经历“V”型复苏,并不会出现一些人所担心的“W”型波动。2009年中国经济

12

BEIJINGEDUCATION

2010.03

热点透视北京教育·德育

表1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景气指数

季度

指数

2009年第3季度2009年第2季度2009年第1季度2008年第4季度2008年第3季度2008年第2季度2008年第1季度

124.4115.9105.6107128.6137.4136.2

同比24.40%15.90%5.60%7.00%28.60%37.40%36.20%

环比8.50%10.30%-1.40%-21.60%-8.80%1.20%0.00%

指数120.1110.2101.194.6123.8134.8140.6

同比20.10%10.20%1.10%-5.40%23.80%34.80%40.60%

环比9.90%9.10%6.50%-29.20%-11.00%-5.80%0.00%

企业家信心指数

表明中国经济复苏是可以持续的。增长达到8.7%的目标,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尽管金融市场的变化比较乐观,但对2009年经济的复苏还应持谨慎态度。虽然中国经济出现了显著的“V”型反弹,但这主要是基于扩张性的货币财政政策以及企业的再库存化,而这两个因素都是短期的。一旦企业库存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同时政策的刺激作用开始消退的话,如果私人部门的消费与投资不能跟上,“保增长”的巨大公共投资不可长期持续。因此维则政府

持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还不牢靠,如果没有私人部门真正的复苏,经济的止跌回暖就可能是一种幻觉。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傅勇研究员认为,光鲜的宏观基本面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各个部分将完全摆脱危机阴影,正在展开的“V”型反转只是政府支出的结果,其背后是非“U”型复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吴庆研究员政府部门的

认为,推动2009年中国经济复苏的力量主要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投资冲动以及国有银行的扩张冲动,两股“井喷”,而非市场力量一拍即合,造就了一次又一次信贷这种复苏是不可持续的,在这条道路上,经济回升的基础内在动力不足其实是内生的。国家行政学院决策不牢固、

咨询部经济学家王小广教授认为,按照市场的内在运行规律,2010年的经济应该是“W”型的走势,但是现在各种利益的交织使得政策很难出现大的调整,在这样的情况“W”型走势将变为根号型的走势,即2010年我国的下,

经济趋势相对于2009年将是持平、稍微向上的情况。

二、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隐忧

尽管我国实体经济已经好转,但在充分肯定经济形势积极转变意义的同时,也需要重视超预期回升带来的随着我新问题和新风险,在短期内我国仍然存在着隐忧。国经济形势好转和世界经济复苏迹象的出现,一旦短期的经济反弹好于预期,前期扩张性货币政策释放出来的

大量流动性就可能猛虎出笼。如美国2009年9月基础货币投放量为1.8万亿美元,新增近万亿美元,超过危机之前的2倍。英国央行、日本央行也采取了罕见的宽松货币政策。我国虽然基础货币投放增速在下降,但信贷快速增加,2009年前8个月,信贷投放达到8万亿元。如此巨额的市场流动性,让越来越多的人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的短期运行产生了隐忧。

部分学者认为,物价快速上涨将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第一隐忧。2009年9月份,M1(狭义货币供应量,通货+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供应量超过M2(广义货币供应量,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形成“倒剪刀差”。而到2009年11月份,M1同比增长34.63%,M2同比增长29.74%,剪刀差进一步拉大为4.8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信贷投放进一步扩张,货币异常活跃,很可能推动我国物价快速上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其仁教授认为,在目前国内流动性非常充裕以及国际流动性也非常充裕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旦较早较快速度回升,必定会成为“猪周期”、粮食价格周期以及资金追逐的对象。在国内的

货币周期都碰到了一块的情况下,物价可能是近期比较大的问题之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熊鹏研究员认为,由于我国经济正在越过增长9%左右的潜在经济产出水平,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向好将推动总体物价水平的持续

图3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情况

BEIJINGEDUCATION

13

北京教育·德育热点透视

2010.03

回升,再者受翘尾因素负面影响显著下降的影响,我国CPI很可能会继续快速增长。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资产价格泡沫将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另一隐忧。货币信贷过量扩张通常会推高总需求增长超过潜在总供给导致通货膨胀。受流动性宽裕和经济回升、企业盈利改善及通胀预期的推动,资产价格将迅速上升并形成泡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卢峰教授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形势的新特点在于,在货币信贷扩市张通过CPI增长等常规通胀度量指标表现出来之前,场对未来通胀预期可能会通过人们投资套利行为,推动资产价格迅速走高,对此前估值过低资产价格形成超调甚至派生泡沫因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会长王德培研究员认为我国通胀其实早已来临,如果从CPI数据来看,目前同比还是负增长,显示通胀还没到来,但作为我国老百姓消费大头的房产并不计入CPI,而是算做投2009年房价猛涨,上涨了50%,在这种背景下,实际上资,

中国目前是通胀、通缩、滞胀同时存在,但是更大规模的通胀还在后面。

加剧国内的流动性过剩,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而一旦美联储重新开始加息,热钱流向可能再度逆转,从而刺破资产价格泡沫,给国内资产市场带来剧烈波动。

三、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问题

在高效的政府刺激计划和大规模的信贷扩张下,中国经济迈出了复苏的铿锵步伐。但2009年刺激方案中最“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为代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表的基础设施投资,并没有走出一条新的刺激经济的路逆市场化方向而动、用非市场力量推动经径。不仅如此,

济增长的结果,还使本来就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变得更加严重。长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这部分投资的增速一直高于GDP增速。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在短期内创造需求、在长期内创造供给的双重功效,在一般情况下,投资率的上升短期内将迅速创造出过度需求,随后,经济将从从长远看,中国宏观经济过热阶段转向产能过剩。因此,

运行面临着转换结构、扩大内需和改变投资模式的问题。

部分学者认为,我国这种经济刺激方式是粗放的、低效的,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在经济得到逐步恢复之后,政策必然应该考虑进行一定的调整。中国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复苏,必须在危机管理和结构性改革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如果中国无法解决其结构性问题,将不太可能保持持续的增长。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吴敬琏教授认为,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方式还是要在“生产结构上打主意”,经济结构调整是走出困境的重中之重。走出危机的关键是要从过去以投资和出口支撑的粗放增长模式,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支撑的集约增长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室张晓晶研究员认为,当前经济复苏仍是依赖政府

图4M1与股价、房价的关系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热钱回流同样会困扰中国经济。随着美国股票市场的反弹,实施以市定价会计准则的机构投资者减记不良资产的压力因此减轻。超低的美元利率,以及美联储定量宽松政策向金融市场注入的大量流动性,使得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告一段落。随着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的重新增强,这些机构开始重新启动杠杆化进程,这就意味着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向发生逆转,开始重新由发达国家流向新兴市场国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明副研究员根据计算认为,在2009年4月到2009年9月的半年时间内,中国面临持续的短期国际资本净流入,流入的总规模达到1,475亿美元,热钱的流入一方面可能造成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上涨,另一方面还会增加央行的冲销成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姚海棠博士认为,热钱的流入将会

如果单纯依赖政府推动,而没能真正调动市场的活主导。

力,复苏的前景不容乐观。并且,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会有很多隐忧。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依赖于工业投资和出口为主的增长模式,个人消费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明显偏低。从长期来看,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应主要集中在改变我国“低消费—高储蓄”的消费模式。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讲师张炜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能够将经济增长建立在国内消费的基础上,那么这个国家的增长将更少受到国际经济周期波动的干扰,从而大大地增强其经济增长的力度和持续期,而中国现在已经具有了通过启动国内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客观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刘煜辉研究员认为,使中国实现消费转型的关键在于初次分配,要改变初次分配格局就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14

BEIJINGEDUCATION

2010.03

热点透视北京教育·德育

中国产业呈现超重化工化和资本密集化,必然使得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来越偏向于政府和资本,劳动报酬和居民储蓄所占份额越来越萎缩。扭转这一趋势只能靠经济模式的彻底转型,创造出一个宏观上更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分配结构,最终形成中产阶层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如果再加上社会保障和中国的城市化提速,这个基于收入的良性循环才能持久。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我国民间资本经过长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民营企业完成的投资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46%上升至70%;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43%上升至64%。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关乎中国经济的全局。然而,民营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较多的约束。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最近几年,民间资本的准入部分领壁垒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出现了逐渐增加的趋势。域甚至已是“国退民进”让位于“国进民退”。在近期政府引导的投资冲动下,政府和国企投资占比大幅增加,而民间资金占比相应缩小———即使在过去民间投资扮演主角的房地产行业,也可以看到国有资本日益活跃的身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认为,尽管在政策和法律上,民间资本进入某些领域不存在任何歧视性的限制,但是从以往实践来看,民间资本准入要“玻璃门”现求总体上仍过于严格,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象。因而,激活民间投资需要打破玻璃天花板。

四、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展望

在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阐述了坚持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

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由此可见,这一轮危机催生出来的改革的明确目的是把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动力从市场的自发切换到改革的自觉。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倒逼着中国进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这也引起了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模式的热议。那么,未来的中国经济增长是否能够延续?如果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称之为“模式”的话,这个“模式”又该以何面貌呈现于世人?

部分学者认为,发展阶段的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将逼迫中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由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转变,以实现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型。如果我国将依靠庞大人力资源和固定资产投资而创造经济增长的模式逐渐转变至依靠内需拉动的内生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则中国可以极大地拓展经济发展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间,经济将持续高速增长。维迎教授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现在面临很多转型,最重要

的是我们要从过去的出口主导转到出口和国内需求更平衡地发展。而开拓国内市场最根本的是让中国每个毛细血管里都变得自由起来,创造力就会出来,这样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大国本身,它的潜力就是无比巨大的。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研究员认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进大消费需求萎缩将成为中长期趋势的背景下,我国出”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终结。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中国发展方式转型需要面对的紧迫而重大的课题。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第二次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成功与否,更关系到中国今后30年的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讲师张炜认为,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能够顺利向消费大国转型,则中国能够像过去30年那样,仍然享有9%以上的年增长率。同时考虑到世界主要货币币值中变动的因素,那么在本世纪的第二个10年结束不久,国的经济总量便有可能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本世纪的第二个10年便会成为改写世界经济版图的一个决定性的10年。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最重要的原则是在“经济稳定优先推行经济改革的进程中,保留了被称之为器”的主要银行与大型国有企业,从而使中国有能力集中“中国模式”是实用、自由和市场竞争力量应对困难局面。

力的结合体。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李晓西教授认为,未来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将继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上前进,而这种模式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个模式虽然看起来好像没有方向,实际上是有方向的,最后是有力量的。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研究员认为,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趋向于“中心驱动”模式,即政府是“主导型政府”或“强势政府”。主导型政府便于资源集中、行动高效,是成就“中国模式”的核心要素。中国模式对经济具有决定性影响力,通过国有企业或与国家关系密切的企业进行运作,国家政权通过对这些企业的控制介入经济。国家政权在市场中具有中心地位:确定经济优先发展方向和目标,引领经济体制向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殷醒民教授认为,中国经济的特殊性使得我们在对2010年乃至未来10年判断时,可以提炼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可能实现自我循环的增长,或者说,中国经济的增长,有可能实现以内部市场高增长为特点的经济增长模式。□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责任编辑:包和春]

BEIJINGEDUCATION

15

北京教育·德育热点透视

2010.03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向

◆任达轩

2009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超常规的经济刺激计划,而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更是值得关注。从加大投资,到刺激消费;从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到全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从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一系列刺激方案使中国经济以顽强的“V”形反转。在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这是年轻答卷后,我们迎来了2010这个承上启下之年,共和国的下一个航程、又一个甲子的开启。2010年无论对于实现经济全面复苏,还是谋求发展方式转变而言,都是关键之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当今的全球及中国经济形势?中国的经济又该走向何方?为此,我们将从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现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隐忧、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问题和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展望4个部分进行分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一、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现状

全球经济在经历了2009年第一季度大幅下滑、第二季度降速放缓之后,复苏势头在第三季度开始显现。第三季度,美国经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环比负增长的局面,GDP增长率达2.8%;日本经济也结束了连续4个季度的负增长,二、三季度分别增长0.7%和1.2%;欧元区经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三季度增长0.4%。中国经济在2009年则演绎了奇迹。从经济增长率上看,如图1所示,中国经济从2009年一季度跌入谷底(GDP增长率仅为6.1%),再到三季度GDP增长率达到8.9%,划出了一个漂亮的“V”形轨迹。更为可贵的是2009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一种均衡的增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如图2所示,2009业全面复苏。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看,

年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17,924亿元,同比增长32.10%,环比增长2.23%,自年初累计额为168,634亿元。从企业景气及企业家信心指数看,如表1所示,2009年第

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4.4,同比增长24.40%,环比增同比增长20.10%,环长8.50%。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0.1,

世界经济已经走出了经济衰退比增长9.90%。由此可知,

的低谷,而中国经济已率先在全球经济中实现复苏。

图12008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3季度中国GDP增长率的变动情况

图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动情况

部分学者认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持续上升的轨道,而中国经济无论是从实体经济指标如钢铁、发电、汽车销量等,还是从楼市、股市等资本市场经济指标,或更具有全局意义的GDP等指标看,经济复苏的基础都已经巩固。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复苏之快超出预期,目前经济正处于从局部恢复到全面恢复时期,全年经济很可能在今年呈现“V”型复苏。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认为,无论是从生产还2009年经济都处于回升的态势,经济增长进入是需求看,

了新一轮的上升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研究员认为,中国经济正经历“V”型复苏,并不会出现一些人所担心的“W”型波动。2009年中国经济

12

BEIJINGEDUCATION

2010.03

热点透视北京教育·德育

表1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景气指数

季度

指数

2009年第3季度2009年第2季度2009年第1季度2008年第4季度2008年第3季度2008年第2季度2008年第1季度

124.4115.9105.6107128.6137.4136.2

同比24.40%15.90%5.60%7.00%28.60%37.40%36.20%

环比8.50%10.30%-1.40%-21.60%-8.80%1.20%0.00%

指数120.1110.2101.194.6123.8134.8140.6

同比20.10%10.20%1.10%-5.40%23.80%34.80%40.60%

环比9.90%9.10%6.50%-29.20%-11.00%-5.80%0.00%

企业家信心指数

表明中国经济复苏是可以持续的。增长达到8.7%的目标,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尽管金融市场的变化比较乐观,但对2009年经济的复苏还应持谨慎态度。虽然中国经济出现了显著的“V”型反弹,但这主要是基于扩张性的货币财政政策以及企业的再库存化,而这两个因素都是短期的。一旦企业库存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同时政策的刺激作用开始消退的话,如果私人部门的消费与投资不能跟上,“保增长”的巨大公共投资不可长期持续。因此维则政府

持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还不牢靠,如果没有私人部门真正的复苏,经济的止跌回暖就可能是一种幻觉。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傅勇研究员认为,光鲜的宏观基本面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各个部分将完全摆脱危机阴影,正在展开的“V”型反转只是政府支出的结果,其背后是非“U”型复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吴庆研究员政府部门的

认为,推动2009年中国经济复苏的力量主要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投资冲动以及国有银行的扩张冲动,两股“井喷”,而非市场力量一拍即合,造就了一次又一次信贷这种复苏是不可持续的,在这条道路上,经济回升的基础内在动力不足其实是内生的。国家行政学院决策不牢固、

咨询部经济学家王小广教授认为,按照市场的内在运行规律,2010年的经济应该是“W”型的走势,但是现在各种利益的交织使得政策很难出现大的调整,在这样的情况“W”型走势将变为根号型的走势,即2010年我国的下,

经济趋势相对于2009年将是持平、稍微向上的情况。

二、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隐忧

尽管我国实体经济已经好转,但在充分肯定经济形势积极转变意义的同时,也需要重视超预期回升带来的随着我新问题和新风险,在短期内我国仍然存在着隐忧。国经济形势好转和世界经济复苏迹象的出现,一旦短期的经济反弹好于预期,前期扩张性货币政策释放出来的

大量流动性就可能猛虎出笼。如美国2009年9月基础货币投放量为1.8万亿美元,新增近万亿美元,超过危机之前的2倍。英国央行、日本央行也采取了罕见的宽松货币政策。我国虽然基础货币投放增速在下降,但信贷快速增加,2009年前8个月,信贷投放达到8万亿元。如此巨额的市场流动性,让越来越多的人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的短期运行产生了隐忧。

部分学者认为,物价快速上涨将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第一隐忧。2009年9月份,M1(狭义货币供应量,通货+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供应量超过M2(广义货币供应量,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形成“倒剪刀差”。而到2009年11月份,M1同比增长34.63%,M2同比增长29.74%,剪刀差进一步拉大为4.8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信贷投放进一步扩张,货币异常活跃,很可能推动我国物价快速上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其仁教授认为,在目前国内流动性非常充裕以及国际流动性也非常充裕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旦较早较快速度回升,必定会成为“猪周期”、粮食价格周期以及资金追逐的对象。在国内的

货币周期都碰到了一块的情况下,物价可能是近期比较大的问题之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熊鹏研究员认为,由于我国经济正在越过增长9%左右的潜在经济产出水平,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向好将推动总体物价水平的持续

图3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情况

BEIJINGEDUCATION

13

北京教育·德育热点透视

2010.03

回升,再者受翘尾因素负面影响显著下降的影响,我国CPI很可能会继续快速增长。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资产价格泡沫将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另一隐忧。货币信贷过量扩张通常会推高总需求增长超过潜在总供给导致通货膨胀。受流动性宽裕和经济回升、企业盈利改善及通胀预期的推动,资产价格将迅速上升并形成泡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卢峰教授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形势的新特点在于,在货币信贷扩市张通过CPI增长等常规通胀度量指标表现出来之前,场对未来通胀预期可能会通过人们投资套利行为,推动资产价格迅速走高,对此前估值过低资产价格形成超调甚至派生泡沫因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会长王德培研究员认为我国通胀其实早已来临,如果从CPI数据来看,目前同比还是负增长,显示通胀还没到来,但作为我国老百姓消费大头的房产并不计入CPI,而是算做投2009年房价猛涨,上涨了50%,在这种背景下,实际上资,

中国目前是通胀、通缩、滞胀同时存在,但是更大规模的通胀还在后面。

加剧国内的流动性过剩,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而一旦美联储重新开始加息,热钱流向可能再度逆转,从而刺破资产价格泡沫,给国内资产市场带来剧烈波动。

三、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问题

在高效的政府刺激计划和大规模的信贷扩张下,中国经济迈出了复苏的铿锵步伐。但2009年刺激方案中最“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为代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表的基础设施投资,并没有走出一条新的刺激经济的路逆市场化方向而动、用非市场力量推动经径。不仅如此,

济增长的结果,还使本来就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变得更加严重。长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这部分投资的增速一直高于GDP增速。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在短期内创造需求、在长期内创造供给的双重功效,在一般情况下,投资率的上升短期内将迅速创造出过度需求,随后,经济将从从长远看,中国宏观经济过热阶段转向产能过剩。因此,

运行面临着转换结构、扩大内需和改变投资模式的问题。

部分学者认为,我国这种经济刺激方式是粗放的、低效的,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在经济得到逐步恢复之后,政策必然应该考虑进行一定的调整。中国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复苏,必须在危机管理和结构性改革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如果中国无法解决其结构性问题,将不太可能保持持续的增长。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吴敬琏教授认为,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方式还是要在“生产结构上打主意”,经济结构调整是走出困境的重中之重。走出危机的关键是要从过去以投资和出口支撑的粗放增长模式,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支撑的集约增长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室张晓晶研究员认为,当前经济复苏仍是依赖政府

图4M1与股价、房价的关系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热钱回流同样会困扰中国经济。随着美国股票市场的反弹,实施以市定价会计准则的机构投资者减记不良资产的压力因此减轻。超低的美元利率,以及美联储定量宽松政策向金融市场注入的大量流动性,使得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告一段落。随着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的重新增强,这些机构开始重新启动杠杆化进程,这就意味着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向发生逆转,开始重新由发达国家流向新兴市场国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明副研究员根据计算认为,在2009年4月到2009年9月的半年时间内,中国面临持续的短期国际资本净流入,流入的总规模达到1,475亿美元,热钱的流入一方面可能造成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上涨,另一方面还会增加央行的冲销成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姚海棠博士认为,热钱的流入将会

如果单纯依赖政府推动,而没能真正调动市场的活主导。

力,复苏的前景不容乐观。并且,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会有很多隐忧。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依赖于工业投资和出口为主的增长模式,个人消费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明显偏低。从长期来看,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应主要集中在改变我国“低消费—高储蓄”的消费模式。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讲师张炜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能够将经济增长建立在国内消费的基础上,那么这个国家的增长将更少受到国际经济周期波动的干扰,从而大大地增强其经济增长的力度和持续期,而中国现在已经具有了通过启动国内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客观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刘煜辉研究员认为,使中国实现消费转型的关键在于初次分配,要改变初次分配格局就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14

BEIJINGEDUCATION

2010.03

热点透视北京教育·德育

中国产业呈现超重化工化和资本密集化,必然使得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来越偏向于政府和资本,劳动报酬和居民储蓄所占份额越来越萎缩。扭转这一趋势只能靠经济模式的彻底转型,创造出一个宏观上更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分配结构,最终形成中产阶层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如果再加上社会保障和中国的城市化提速,这个基于收入的良性循环才能持久。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我国民间资本经过长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民营企业完成的投资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46%上升至70%;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43%上升至64%。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关乎中国经济的全局。然而,民营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较多的约束。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最近几年,民间资本的准入部分领壁垒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出现了逐渐增加的趋势。域甚至已是“国退民进”让位于“国进民退”。在近期政府引导的投资冲动下,政府和国企投资占比大幅增加,而民间资金占比相应缩小———即使在过去民间投资扮演主角的房地产行业,也可以看到国有资本日益活跃的身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认为,尽管在政策和法律上,民间资本进入某些领域不存在任何歧视性的限制,但是从以往实践来看,民间资本准入要“玻璃门”现求总体上仍过于严格,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象。因而,激活民间投资需要打破玻璃天花板。

四、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展望

在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阐述了坚持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

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由此可见,这一轮危机催生出来的改革的明确目的是把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动力从市场的自发切换到改革的自觉。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倒逼着中国进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这也引起了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模式的热议。那么,未来的中国经济增长是否能够延续?如果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称之为“模式”的话,这个“模式”又该以何面貌呈现于世人?

部分学者认为,发展阶段的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将逼迫中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由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转变,以实现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型。如果我国将依靠庞大人力资源和固定资产投资而创造经济增长的模式逐渐转变至依靠内需拉动的内生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则中国可以极大地拓展经济发展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间,经济将持续高速增长。维迎教授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现在面临很多转型,最重要

的是我们要从过去的出口主导转到出口和国内需求更平衡地发展。而开拓国内市场最根本的是让中国每个毛细血管里都变得自由起来,创造力就会出来,这样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大国本身,它的潜力就是无比巨大的。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研究员认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进大消费需求萎缩将成为中长期趋势的背景下,我国出”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终结。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中国发展方式转型需要面对的紧迫而重大的课题。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第二次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成功与否,更关系到中国今后30年的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讲师张炜认为,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能够顺利向消费大国转型,则中国能够像过去30年那样,仍然享有9%以上的年增长率。同时考虑到世界主要货币币值中变动的因素,那么在本世纪的第二个10年结束不久,国的经济总量便有可能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本世纪的第二个10年便会成为改写世界经济版图的一个决定性的10年。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最重要的原则是在“经济稳定优先推行经济改革的进程中,保留了被称之为器”的主要银行与大型国有企业,从而使中国有能力集中“中国模式”是实用、自由和市场竞争力量应对困难局面。

力的结合体。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李晓西教授认为,未来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将继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上前进,而这种模式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个模式虽然看起来好像没有方向,实际上是有方向的,最后是有力量的。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研究员认为,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趋向于“中心驱动”模式,即政府是“主导型政府”或“强势政府”。主导型政府便于资源集中、行动高效,是成就“中国模式”的核心要素。中国模式对经济具有决定性影响力,通过国有企业或与国家关系密切的企业进行运作,国家政权通过对这些企业的控制介入经济。国家政权在市场中具有中心地位:确定经济优先发展方向和目标,引领经济体制向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殷醒民教授认为,中国经济的特殊性使得我们在对2010年乃至未来10年判断时,可以提炼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可能实现自我循环的增长,或者说,中国经济的增长,有可能实现以内部市场高增长为特点的经济增长模式。□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责任编辑:包和春]

BEIJINGEDUCATION

15


相关内容

  • 2014年中国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 2014年中国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货运物流现在已经成为我国一大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流行业每年的发展都会创一个新高,越来越多企业会用到物流.新的一年,物流行业将迎来转机.我国物流业继续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化的一年,物流市场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向.以下是对中国物流行业 ...

  • 台湾与大陆关系现状与未来
  • 两岸关系现状与未来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国际社会也普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国.共内战和美国的介入,1949年以后两岸一直处分离状态,实现祖国统一成为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一件大事. 一.当前台湾发展现状 经济方面,从台湾当局公布的相关数据看台湾经济发展表现出以下三大特 ...

  • 2016年叉车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 中国叉车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 测报告(2016年) 报告编号:161726A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 ...

  • 2016年液晶面板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中国液晶面板行业发展回顾与发展趋势分 析报告(2016-2020年) 报告编号:188812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 ...

  • 大学生创造力的现状及影响创造力的主要人格因素
  • 第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67895/:7;?579@/:85?2>9A?B 234) 大学生创造力的现状及影响创造力的主要人格因素 武 义 山西大同'&,''') (雁北师范学院心理教研室 摘 要:通过运用标准的卡特尔人格量表对我校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创造力现状,揭示高创造力 的 ...

  • 2015年液晶面板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中国液晶面板行业发展回顾与市场前景预 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6856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 ...

  • 2010台海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看其未来
  • 广 角 Wide Angle 从台海两岸经贸关系的历史.现状看其未来 王 娜 广东省国防工业职工大学 510000 2.台海两岸互成重要贸易伙伴 首先是两岸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大陆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大陆对台商品出口金额已由1979年的0.56亿美元增到2003年的90亿美元,增长159.7倍: ...

  • 餐饮连锁经营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中国餐饮连锁经营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 场前景预测报告(2014年) 报告编号:1A0977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 ...

  • 中国电脑市场规模现状及未来五年产业投资评估报告
  • 中国电脑市场规模现状及未来五年 产业投资评估报告 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电脑行业市场调研报告相关问题解答 1.什么是电脑行业调研 电脑行业调研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电脑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市场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电脑行业.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