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纽马克[翻译教程]书评

  [摘 要]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教授(1916-2011)是英国当代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其翻译理论简明扼要,短小精悍,与奈达的卷帙浩繁相得益彰。本文主要介绍纽马克写于1988年的《翻译教程》一书。   [关键词] 翻译教程;彼得・纽马克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297-1   《翻译教程》这本书共分为两部分,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分为二十章,讨论了翻译中涉及的问题。实践篇13篇英、法、德原文及参考译文,用前半部分介绍的理论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此书理论篇第一章为绪论,作者用图表生动的展示出翻译中可能遇到的十种阻力,如:源语作者,源语标准和文化、目标语标准、文化和社会背景等因素,指出虽然有多种阻力,但一切都是可译的,而且没有任何例外,译者不应抱有有些东西是不可译的态度。接着提出,一部令人满意的译作是可能产生的,但译员不应满足于此,因为每一部好的译品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没有哪一部译品是完美的或十全十美的。作为译者,应该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作者还列出了翻译理论的作用:   1.确定、指明翻译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翻译理论)   2.把所有需要在解决问题中要考虑的因素列举出来   3.列出所有可能的翻译步骤   4.建议最合适的翻译步骤并给出适当的参考译文   作者还描述了翻译的作用,列举了20世纪初翻译理论中需要考虑的新的因素,如:重视读者群、术语的标准化等。不得不承认的是,纽马克在一个世纪以前所提出的这些需要考虑的因素在今天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   第二、三、五、七和八章主要介绍了翻译的基本方法。分别介绍了文本的分析、翻译的步骤、翻译方法、直译和其它翻译步骤。文本分析即对原文理解是任何翻译的起始,第二章着重讨论了如何对文本进行翻译分析,包括原文旨意、风格、读者层、语体、场景和态度。最后作者指出,译者在阅读文本时不应只为阅读原文而阅读原文,而应把它看成即将重组并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文章来阅读和分析。第三章主讲翻译过程,作者首先说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认为翻译理论应为翻译实践和译者服务。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从源文本层面、指称层面、衔接层面和自然层面进行考虑,并在翻译的过程中将这四个层面综合起来。第五章中作者系统分析介绍了翻译的八种方法:逐字翻译法、直译法、忠实翻译法、语义翻译、交际翻译、习语翻译、自由翻译和改编。然后作者指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时最常用的两种翻译方法,因为用这两种方法译出的译文准确而且简洁,作者还详细列出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异同。纽马克在本章最后还提出了五种其它的翻译方法:①服务性翻译(把一种语言的习惯性使用方法翻译到另一种语言里)②直率不加修饰的翻译③信息翻译④认知翻译⑤学术翻译。笔者认为,纽马克在此所提出的服务性翻译与鲁迅先生所主张的翻译方法和目的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纽马克所提出的认识翻译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才得以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还有他所提出的学术翻译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作者认为直译是最重要的翻译步骤,因此在第七章中对直译进行单独论述。作者讨论了字对字的翻译与直译的不同,指出直译是一种基本的翻译步骤,不论交际翻译还是语义翻译,直译是必走的一个步骤。作者还说,直译法是译者一直试图摆脱的翻译方法,但有时又不得不选择直译,部分原因是译者已经适应了刚开始听起来拗口和不自然的语序,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接着作者又对诗歌翻译中的直译法进行了例证性的论述。第八章主要介绍了其它的一些翻译步骤,如:文化对等,功能对等、描写对等、注释和弥补等。   第九、十、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九章从宏观方面对翻译进行探讨。其中第九、十、十三、十四、十五章分别讨论了翻译与文化、隐喻翻译、新词翻译、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在文化翻译里,作者根据奈达对文化翻译的分类并对其进行了扩展,将文化分文五大类:①生态文化②物质文化③社会文化④组织、习俗、活动等文化⑤手势和习惯。笔者以为第四类和第五类文化和第三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叠。第十章则着重对隐喻进行了分类,纽马克将隐喻分为六类,亡隐喻(dead metaphor)、改编隐喻(adapted metaphor)等,并对翻译这些隐喻的步骤和需要考虑的外部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十三、十四、十七章主讲新词翻译、科技翻译和翻译批评,笔者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在是十九章中作者提出了29条与翻译相关的建议。   第四、六、十一和十二章则紧紧与语言学理论相关,用现代语言学来探讨翻译,对语言功能与翻译、翻译单位与话语分析、格语法、成分分析法在翻译中的应用等一一作了论述。纽马克采用并进一步发展了布勒和雅克布森关于语言功能的观点,并将语言功能与翻译文本联系起来。他的这个观点与赖斯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彼得・纽马克的《翻译教程》是翻译界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书中有很多独到之处,作者对多家理论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博学。但不可否认的是此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笔者以为,此书理论篇较为零散,应从宏观、微观和理论三个方面将其分为三个较大的部分。而实践篇所举的例子都属印欧语系,没有汉藏等东方或其它语系的语言。当然,这一缺陷同时对于其它语系的相关研究者来说也是一个验证或改进其理论的一个机会。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1988.   作者简介:张坚(1988-),女,山西运城人,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及应用语言学。

  [摘 要]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教授(1916-2011)是英国当代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其翻译理论简明扼要,短小精悍,与奈达的卷帙浩繁相得益彰。本文主要介绍纽马克写于1988年的《翻译教程》一书。   [关键词] 翻译教程;彼得・纽马克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297-1   《翻译教程》这本书共分为两部分,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分为二十章,讨论了翻译中涉及的问题。实践篇13篇英、法、德原文及参考译文,用前半部分介绍的理论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此书理论篇第一章为绪论,作者用图表生动的展示出翻译中可能遇到的十种阻力,如:源语作者,源语标准和文化、目标语标准、文化和社会背景等因素,指出虽然有多种阻力,但一切都是可译的,而且没有任何例外,译者不应抱有有些东西是不可译的态度。接着提出,一部令人满意的译作是可能产生的,但译员不应满足于此,因为每一部好的译品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没有哪一部译品是完美的或十全十美的。作为译者,应该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作者还列出了翻译理论的作用:   1.确定、指明翻译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翻译理论)   2.把所有需要在解决问题中要考虑的因素列举出来   3.列出所有可能的翻译步骤   4.建议最合适的翻译步骤并给出适当的参考译文   作者还描述了翻译的作用,列举了20世纪初翻译理论中需要考虑的新的因素,如:重视读者群、术语的标准化等。不得不承认的是,纽马克在一个世纪以前所提出的这些需要考虑的因素在今天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   第二、三、五、七和八章主要介绍了翻译的基本方法。分别介绍了文本的分析、翻译的步骤、翻译方法、直译和其它翻译步骤。文本分析即对原文理解是任何翻译的起始,第二章着重讨论了如何对文本进行翻译分析,包括原文旨意、风格、读者层、语体、场景和态度。最后作者指出,译者在阅读文本时不应只为阅读原文而阅读原文,而应把它看成即将重组并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文章来阅读和分析。第三章主讲翻译过程,作者首先说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认为翻译理论应为翻译实践和译者服务。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从源文本层面、指称层面、衔接层面和自然层面进行考虑,并在翻译的过程中将这四个层面综合起来。第五章中作者系统分析介绍了翻译的八种方法:逐字翻译法、直译法、忠实翻译法、语义翻译、交际翻译、习语翻译、自由翻译和改编。然后作者指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时最常用的两种翻译方法,因为用这两种方法译出的译文准确而且简洁,作者还详细列出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异同。纽马克在本章最后还提出了五种其它的翻译方法:①服务性翻译(把一种语言的习惯性使用方法翻译到另一种语言里)②直率不加修饰的翻译③信息翻译④认知翻译⑤学术翻译。笔者认为,纽马克在此所提出的服务性翻译与鲁迅先生所主张的翻译方法和目的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纽马克所提出的认识翻译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才得以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还有他所提出的学术翻译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作者认为直译是最重要的翻译步骤,因此在第七章中对直译进行单独论述。作者讨论了字对字的翻译与直译的不同,指出直译是一种基本的翻译步骤,不论交际翻译还是语义翻译,直译是必走的一个步骤。作者还说,直译法是译者一直试图摆脱的翻译方法,但有时又不得不选择直译,部分原因是译者已经适应了刚开始听起来拗口和不自然的语序,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接着作者又对诗歌翻译中的直译法进行了例证性的论述。第八章主要介绍了其它的一些翻译步骤,如:文化对等,功能对等、描写对等、注释和弥补等。   第九、十、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九章从宏观方面对翻译进行探讨。其中第九、十、十三、十四、十五章分别讨论了翻译与文化、隐喻翻译、新词翻译、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在文化翻译里,作者根据奈达对文化翻译的分类并对其进行了扩展,将文化分文五大类:①生态文化②物质文化③社会文化④组织、习俗、活动等文化⑤手势和习惯。笔者以为第四类和第五类文化和第三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叠。第十章则着重对隐喻进行了分类,纽马克将隐喻分为六类,亡隐喻(dead metaphor)、改编隐喻(adapted metaphor)等,并对翻译这些隐喻的步骤和需要考虑的外部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十三、十四、十七章主讲新词翻译、科技翻译和翻译批评,笔者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在是十九章中作者提出了29条与翻译相关的建议。   第四、六、十一和十二章则紧紧与语言学理论相关,用现代语言学来探讨翻译,对语言功能与翻译、翻译单位与话语分析、格语法、成分分析法在翻译中的应用等一一作了论述。纽马克采用并进一步发展了布勒和雅克布森关于语言功能的观点,并将语言功能与翻译文本联系起来。他的这个观点与赖斯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彼得・纽马克的《翻译教程》是翻译界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书中有很多独到之处,作者对多家理论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博学。但不可否认的是此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笔者以为,此书理论篇较为零散,应从宏观、微观和理论三个方面将其分为三个较大的部分。而实践篇所举的例子都属印欧语系,没有汉藏等东方或其它语系的语言。当然,这一缺陷同时对于其它语系的相关研究者来说也是一个验证或改进其理论的一个机会。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1988.   作者简介:张坚(1988-),女,山西运城人,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及应用语言学。


相关内容

  • 彼得_纽马克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对翻译批评的启示
  • 学 术 论 坛 2007 NO.10 科技资讯 彼得・纽马克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对翻译批评的启示 邵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语系 0512313) 摘 要:彼得・纽马克是当代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主要从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教学.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各家各派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将文体论.话语分析.符号学. ...

  • [国外翻译研究丛书清单]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国外翻译研究丛书"清单 1. Susan Bassnett & André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英]苏珊·巴斯内特&[美]安德烈·勒菲弗 ...

  • 纽马克翻译理论发展
  • 引言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各家各派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将文体论.话语分析.符号学.格语法的理论.功能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研究,对于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语言学以及翻译技巧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也 ...

  • 抗战时期云南出版业与学术事业的兴盛
  • [摘要]抗战时期,大量高校.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出版单位及专家学者.文化出版人士迁至云南,给云南带来了文化发展的契机.文章从出版等组织机构助推学术事业发展.报刊等助推学术事业发展两方面,阐述了抗战时期云南出版业与学术事业兴盛的关系及对当今文化发展的启迪.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出版业助推学术兴盛 ...

  • 辩证反思奈达的_功能对等_理论
  • 第4卷第5期 2009年5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igherEducationEdition) Vol14 No15May12009 辩证反思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胡 ...

  • 从古诗词英译中看纽马克的_语义翻译_与_交际翻译_
  • 第H卷第F期DMMF年P月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S,:2-*&,1T0%U%*V0:*-/W'*=0'2(X,&&'/' Q,&H!R,@FS:&@YMMF 从古诗词英译中 看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刘金 ...

  • 鲁东大学考研简章
  • 鲁 东 大 学 2012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学 校 简 介鲁东大学,原名烟台师范学院,2006 年 4 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 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以兴学育人为根本,砥 砺耕耘,自强不息,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文理工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 性大学. 学校位于黄 ...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_哪些人文社科著作引用最多?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 --人文社科著作引用最多 本文所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排行榜乃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社科各类学科覆盖面最广.引用率影响力最全.数据最权威的排行榜. 社会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詹姆斯·S. 科尔曼(James S. Coleman)著,邓方译:&l ...

  • 红楼梦章节标题的英译
  •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09年弟12期 TheEnglishTranslationofSub・--titlesofTheDreamofRed Mansion o HuangYttxiu University,藏'口尼,Shanxi,710061) (TheEnglishDepartment,X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