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许允妇是阮卫尉女]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遗虎贲收之。即行,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唯允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选自《世说新语》)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礼竟,允无复入            竟:结束。

B.魏明帝遣虎贲收之                                     收:拘捕。

C.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夺:夺取。

D.若才流及父                                         及:赶得上。

解析 C项夺:改变。

答案 C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阮家既嫁丑女与卿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许因谓曰                                              相如因持璧却立

C.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D.若才流及父,当收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解析 A项中“与”分别为“动词,给予”“动词,结交,亲附”;B项中“因”都为“副词,于是”;C项中“乃”分别为“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甚至”;D项中“若”分别为“连词,如果,假设”“代词,你们”。

答案 B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允妇“聪慧”的一组是(  )

①故当有意,卿宜查之 ②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③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④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 ⑤若才流及父,当收  ⑥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解析 ①为桓范劝解许允的话;③是许允回答皇帝的问话,为自己辩解;⑤是景王叮嘱钟会之语。

答案 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允妇是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奇丑,以致当婚礼结束后,许允竟对其不予理睬,后经别人劝说,方才回到洞房内。

B.许允在洞房内责问其妻,却被其妻以“好色不好德”反驳,他哑口无言,感到内心有愧,自此以后对妻非常敬重。

C.许允作吏部郎官时,因大量任用自己同乡做官引来嫌疑被皇帝拘捕。后经查实,用人称职没什么问题便将其释放。

D.许允被杀后,门人惶恐,想藏匿许允的儿子,但被许允妇阻止,认为只要坦诚说话,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即可免祸。

解析 D项“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错,因原文是“可少问朝事”。

答案 D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唯允妇自若,云:“勿忧,寻还。”(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

(2)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

【参考译文】

许允的妻子是阮卫尉的女儿,阮德如的妹妹,相貌无比丑陋。举行交拜礼后,许允就不想再进去,家里人为此忧心如焚。这时,正好许允来了客人。新娘叫丫环去看客人是谁,丫环回来回答说:“是桓公子。”所说的桓公子,就是桓范。新娘说:“不用担心,桓范一定会劝他回到洞房来。”桓果然对许允说:“阮家把相貌最丑的女儿嫁给你,必然有其用意,你应当仔细观察她。”许允于是重新回到洞房。见到新娘后,就立即往外走。新娘料定他这次出去就没有再回来的道理,便拉住他的衣襟让他留下。许因此对她说:“女人必须具备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你有其中几样?”新娘说:“我所欠缺的只是容貌。然而读书人应该有各种好品行,夫君又有几种呢?”许允说:“全都具备。”新娘说:“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许允面有愧色,从此就敬重她。

许允在当吏部侍郎期间,起用了许多同乡为官,魏明帝派武士来拘捕他。临去的时候许允妇追出来嘱咐许允说:“君主是贤明的,可以用分辩道理来争取(他收回成命),不要用情感去哀求。”到了朝廷上,魏明帝审问他为什么要起用那么多乡党,许允回答:“我只是在‘举尔所知’罢了。我用的那些同乡,都是我所了解的人。请陛下去查查这些人为官称职与否,如不称职,我甘愿领受罪名。”后来一调查,许允的这些同乡都是称职的,于是就释放了他。许允当时的衣服破了,明帝还下诏赐给他新衣。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还亲自煮米粥等着他。果然不出她所料,一会儿,许允就重新回到了家里。

许允后被晋景王所杀。消息由家中门生传回来的时候,许允妇正在纺织机前织布,但是她的神色一点都没有改变,说:“我已经料到这步了!”门生打算把许允的孩子们藏起来,许允妇说:“现在还不关孩子们的事情,用不着躲藏。”后来他们搬到许允的墓地上居住,晋景王派钟会去打探,要是孩子们的才识比得上许允,就将他们抓回来。孩子们去问母亲怎么办,母亲说:“你们虽然都很好,但是现在的才识还不是很多,只要和钟会坦诚说话,就不会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当然也不要太哀痛,该停就停,也不要多问朝廷政事。”孩子们听了母亲的话就去见钟会了。钟会回去把情况向晋景王做了汇报,孩子们终于免脱了灾祸。

《南史·黄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资治通鉴《范滂》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明史·沈有容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南史·萧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明史·傅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毛先舒《诸君简画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宋史·王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学孔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阅读练习(含答案)

老舍《济南的冬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节寰袁公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宋史·扈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宋史·谢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新唐书·张柬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遗虎贲收之。即行,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唯允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选自《世说新语》)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礼竟,允无复入            竟:结束。

B.魏明帝遣虎贲收之                                     收:拘捕。

C.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夺:夺取。

D.若才流及父                                         及:赶得上。

解析 C项夺:改变。

答案 C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阮家既嫁丑女与卿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许因谓曰                                              相如因持璧却立

C.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D.若才流及父,当收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解析 A项中“与”分别为“动词,给予”“动词,结交,亲附”;B项中“因”都为“副词,于是”;C项中“乃”分别为“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甚至”;D项中“若”分别为“连词,如果,假设”“代词,你们”。

答案 B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允妇“聪慧”的一组是(  )

①故当有意,卿宜查之 ②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③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④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 ⑤若才流及父,当收  ⑥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解析 ①为桓范劝解许允的话;③是许允回答皇帝的问话,为自己辩解;⑤是景王叮嘱钟会之语。

答案 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允妇是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奇丑,以致当婚礼结束后,许允竟对其不予理睬,后经别人劝说,方才回到洞房内。

B.许允在洞房内责问其妻,却被其妻以“好色不好德”反驳,他哑口无言,感到内心有愧,自此以后对妻非常敬重。

C.许允作吏部郎官时,因大量任用自己同乡做官引来嫌疑被皇帝拘捕。后经查实,用人称职没什么问题便将其释放。

D.许允被杀后,门人惶恐,想藏匿许允的儿子,但被许允妇阻止,认为只要坦诚说话,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即可免祸。

解析 D项“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错,因原文是“可少问朝事”。

答案 D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唯允妇自若,云:“勿忧,寻还。”(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

(2)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

【参考译文】

许允的妻子是阮卫尉的女儿,阮德如的妹妹,相貌无比丑陋。举行交拜礼后,许允就不想再进去,家里人为此忧心如焚。这时,正好许允来了客人。新娘叫丫环去看客人是谁,丫环回来回答说:“是桓公子。”所说的桓公子,就是桓范。新娘说:“不用担心,桓范一定会劝他回到洞房来。”桓果然对许允说:“阮家把相貌最丑的女儿嫁给你,必然有其用意,你应当仔细观察她。”许允于是重新回到洞房。见到新娘后,就立即往外走。新娘料定他这次出去就没有再回来的道理,便拉住他的衣襟让他留下。许因此对她说:“女人必须具备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你有其中几样?”新娘说:“我所欠缺的只是容貌。然而读书人应该有各种好品行,夫君又有几种呢?”许允说:“全都具备。”新娘说:“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许允面有愧色,从此就敬重她。

许允在当吏部侍郎期间,起用了许多同乡为官,魏明帝派武士来拘捕他。临去的时候许允妇追出来嘱咐许允说:“君主是贤明的,可以用分辩道理来争取(他收回成命),不要用情感去哀求。”到了朝廷上,魏明帝审问他为什么要起用那么多乡党,许允回答:“我只是在‘举尔所知’罢了。我用的那些同乡,都是我所了解的人。请陛下去查查这些人为官称职与否,如不称职,我甘愿领受罪名。”后来一调查,许允的这些同乡都是称职的,于是就释放了他。许允当时的衣服破了,明帝还下诏赐给他新衣。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还亲自煮米粥等着他。果然不出她所料,一会儿,许允就重新回到了家里。

许允后被晋景王所杀。消息由家中门生传回来的时候,许允妇正在纺织机前织布,但是她的神色一点都没有改变,说:“我已经料到这步了!”门生打算把许允的孩子们藏起来,许允妇说:“现在还不关孩子们的事情,用不着躲藏。”后来他们搬到许允的墓地上居住,晋景王派钟会去打探,要是孩子们的才识比得上许允,就将他们抓回来。孩子们去问母亲怎么办,母亲说:“你们虽然都很好,但是现在的才识还不是很多,只要和钟会坦诚说话,就不会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当然也不要太哀痛,该停就停,也不要多问朝廷政事。”孩子们听了母亲的话就去见钟会了。钟会回去把情况向晋景王做了汇报,孩子们终于免脱了灾祸。

《南史·黄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资治通鉴《范滂》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明史·沈有容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南史·萧劢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明史·傅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毛先舒《诸君简画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宋史·王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学孔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阅读练习(含答案)

老舍《济南的冬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节寰袁公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宋史·扈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宋史·谢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新唐书·张柬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相关内容

  • 人教版七上[世说新语]两则]达标训练及答案
  • 第一单元 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寒雪日内集 .. ( ) ( ) ( ) ( ) (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陈太丘与友期行 .(4)太丘舍去 .(5)去后乃至 . (6)君与家君期日中 ..(7)相委而去 . ( ) ( ) ...

  • [世说新语]第三课时(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班级 七年一班 编号:课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诚信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教学重 ...

  • "[世说新语]导读"公开课教案
  • "<世说新语>导读"公开课教案 2008-11-4 学习目标: 一.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激发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兴趣. 二.积累文言语感,培养借助注释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三.学习<世说新语>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人物描写的片段练习 ...

  •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韩诗外传田子为相]比较阅读试题答案
  •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 ...

  • [里社祈晴文][陈述古辨盗][啮齿心痛]阅读答案
  • 杉宣书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湖南城市连锁事业部 杉宣书院ARE讲师部 <啮指心痛>+<陈述古辨盗>+<里社祈晴文> 主题:初一语文跟课作业 文稿: 执行:杉宣中国ARE讲师部 存档:杉宣中国ARE讲师部 时间: 里社祈晴文 [原文] 民之穷亦甚矣!树艺畜牧之所得,将 ...

  • [世说新语]三则教案
  • <世说新语>三则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这三则故事,了解这三则故事的大意. 2.领会孔融"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的言外之意:领悟第二则故事的思想意义:体会王蓝田的个性特点. 3.学习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学习通过典型事件进行概括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4.反复诵读 ...

  • 世说新语练习题
  • <世说新语>二则 过关训练题 得分: 家长签字: 命题人:张松 一.填空 (4分)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二.阅读 (一)(45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quo ...

  • 世说新语咏雪,教案设计意图
  • 篇一:<咏雪>教学设计.反思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 ...

  • [世说新语]四则
  • <世说新语>四则 学习目的: 一.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世说"体的简约之美 三.认识魏晋风流 四.魏晋士人为何猖狂任诞 刘义庆及其<世说新语> •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 字季伯,汉族,南朝宋彭 城(今江苏徐州)人,宋 武帝刘裕之侄,长沙王刘 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