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8日,我馆举行“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正式开展仪式。
我馆吕章申馆长、黄振春书记等全体领导班子成员,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李大钊曾孙女李晓莉等出席仪式。黄振春书记讲话。吕章申馆长宣布展览正式开展。陈履生副馆长主持仪式。
黄振春书记在讲话中说,国家博物馆蜡像艺术馆的“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自5月24日预展以来,已经展出了39天,共接待了海内外近5万观众。文化部雒树刚部长、国家文物局刘玉珠局长等参观和审查了展览,并给予了充分肯定。正在展出的现代文化名人的后裔:潘天寿之子潘公凯先生,徐悲鸿次子徐庆平先生,老舍的长女舒济女士,刘开渠之女刘米娜女士,古元之女古安村女士,梅兰芳的长孙梅卫平先生等也都参观了展览。预展以来,各媒体都有广泛的报道和宣传,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文化部雒树刚部长、国家文物局刘玉珠局长参观审查展览(摄影:董清)
蜡像是一门被称为“立体摄影”的超写实主义雕塑艺术,其“逼真、直观、还原”的属性,营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独具魅力。国家博物馆精心打造的“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以“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定位为前提,以寓教于乐、雅俗共赏为宗旨,充分利用蜡像艺术高仿真的特色,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将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与历史背景、文化关系、师友往来、家庭环境、学术贡献等融合在一起,还原每一位文化名人在其所处时代的风采,以期让公众通过蜡像艺术去了解现代文化名人与成就,以及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从而区别于一般蜡像馆的商业或娱乐的特点。
“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依据中国现代文化发展史以及主要文化成就,选取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进行了具有一定主题的设计和创作。展览选取了34位文化名人,设计了19个历史或艺术的场景,分为国学、文学与艺术三个方面。展览将同一方面的人物集中在一个单元,按时序出场;以蜡像人物为主,辅之必要的场景、文物、道具、多媒体等展示手段。经过预展,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增加了近60余种与中国现代文化名人和现代文化进程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其中有馆藏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也有馆藏以外的1917一1920年的《新青年》,以及部分文化名人的代表作品。同时,对文字说明进行了仔细推敲和修正,根据名人后裔建议,对蜡像人物的摆放、陈设等作了适当的调整。
“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为公众创造了一个跨越时空与文化名人“见面”的机会和氛围,所带来的有缅怀,有回顾;有教育,有审美。相信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旨下,这一展览将激励当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撰文/馆长办公室)
【李大钊先生的曾孙女在蜡像前回忆曾祖父】
在正式的开幕式上,李大钊先生的曾孙女李晓莉女士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展览并深情回忆起曾祖父。
李大钊先生的曾孙女李晓莉女士与曾祖父蜡像
(视频拍摄&制作 / 许炎)
【展厅实景】
【展出珍贵书籍】
《共产党宣言》4本
《新潮》6本
《新青年》6本 第四卷二、三、五号、第七卷三、四、五号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1本
《尝试集》1本 胡适
《清代学术概论》1本 梁启超
《呐喊》1本 鲁迅
《边城》1本 沈从文
《屈原》1本 郭沫若
《女神》1本 郭沫若
《林家铺子》 1本 茅盾
《家》《春》《秋》》 3本 巴金
《骆驼祥子》1本 老舍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本 陈寅恪
《广西瑶歌记音》1本 赵元任
《护生画集》6本 李叔同等撰文、丰子恺画
《王摩诘》1本 傅抱石译
《中国绘画史》1本 潘天寿编
《中国绘画变迁史纲》1本 傅抱石
《唐宋之绘画》1本 傅抱石译
《中国建筑史》1本 梁思成
(摄影 / 周子杰)
2016年7月8日,我馆举行“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正式开展仪式。
我馆吕章申馆长、黄振春书记等全体领导班子成员,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李大钊曾孙女李晓莉等出席仪式。黄振春书记讲话。吕章申馆长宣布展览正式开展。陈履生副馆长主持仪式。
黄振春书记在讲话中说,国家博物馆蜡像艺术馆的“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自5月24日预展以来,已经展出了39天,共接待了海内外近5万观众。文化部雒树刚部长、国家文物局刘玉珠局长等参观和审查了展览,并给予了充分肯定。正在展出的现代文化名人的后裔:潘天寿之子潘公凯先生,徐悲鸿次子徐庆平先生,老舍的长女舒济女士,刘开渠之女刘米娜女士,古元之女古安村女士,梅兰芳的长孙梅卫平先生等也都参观了展览。预展以来,各媒体都有广泛的报道和宣传,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文化部雒树刚部长、国家文物局刘玉珠局长参观审查展览(摄影:董清)
蜡像是一门被称为“立体摄影”的超写实主义雕塑艺术,其“逼真、直观、还原”的属性,营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独具魅力。国家博物馆精心打造的“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以“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定位为前提,以寓教于乐、雅俗共赏为宗旨,充分利用蜡像艺术高仿真的特色,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将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与历史背景、文化关系、师友往来、家庭环境、学术贡献等融合在一起,还原每一位文化名人在其所处时代的风采,以期让公众通过蜡像艺术去了解现代文化名人与成就,以及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从而区别于一般蜡像馆的商业或娱乐的特点。
“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依据中国现代文化发展史以及主要文化成就,选取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进行了具有一定主题的设计和创作。展览选取了34位文化名人,设计了19个历史或艺术的场景,分为国学、文学与艺术三个方面。展览将同一方面的人物集中在一个单元,按时序出场;以蜡像人物为主,辅之必要的场景、文物、道具、多媒体等展示手段。经过预展,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增加了近60余种与中国现代文化名人和现代文化进程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其中有馆藏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也有馆藏以外的1917一1920年的《新青年》,以及部分文化名人的代表作品。同时,对文字说明进行了仔细推敲和修正,根据名人后裔建议,对蜡像人物的摆放、陈设等作了适当的调整。
“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为公众创造了一个跨越时空与文化名人“见面”的机会和氛围,所带来的有缅怀,有回顾;有教育,有审美。相信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旨下,这一展览将激励当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撰文/馆长办公室)
【李大钊先生的曾孙女在蜡像前回忆曾祖父】
在正式的开幕式上,李大钊先生的曾孙女李晓莉女士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展览并深情回忆起曾祖父。
李大钊先生的曾孙女李晓莉女士与曾祖父蜡像
(视频拍摄&制作 / 许炎)
【展厅实景】
【展出珍贵书籍】
《共产党宣言》4本
《新潮》6本
《新青年》6本 第四卷二、三、五号、第七卷三、四、五号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1本
《尝试集》1本 胡适
《清代学术概论》1本 梁启超
《呐喊》1本 鲁迅
《边城》1本 沈从文
《屈原》1本 郭沫若
《女神》1本 郭沫若
《林家铺子》 1本 茅盾
《家》《春》《秋》》 3本 巴金
《骆驼祥子》1本 老舍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本 陈寅恪
《广西瑶歌记音》1本 赵元任
《护生画集》6本 李叔同等撰文、丰子恺画
《王摩诘》1本 傅抱石译
《中国绘画史》1本 潘天寿编
《中国绘画变迁史纲》1本 傅抱石
《唐宋之绘画》1本 傅抱石译
《中国建筑史》1本 梁思成
(摄影 / 周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