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值得商榷的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

一道值得商榷的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

广东 刘启平

【摘要】本文通过充分暴露对2006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广东卷)第12题的解题思路,逐步从直觉思维到理性分析,在得出一题多解后对解题过程及时验证并质疑,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关键词】最值问题;构造;消参;验证;根与系数的关系.

最值问题特别是条件最值问题,是初中数学竞赛的热点之一,2006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广东卷)第12题就是一道该类型的题目.

题目:设a ,b ,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且满足关系式:

222⎧⎪b +c =2a +16a +14,求a 的取值范围. ⎨2⎪⎩bc =a -4a -5

1.一般的解题思路

1.1思路一

见到该题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先求出b +c ,结合bc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求解. 解法如下:

解:∵b 2+c 2=2a 2+16a +14 ①,bc =a 2-4a -5 ②,(为了叙述方便,本文后面均用①、②表示题中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

∴(b +c ) 2=2a 2+16a +14+2(a 2-4a -5) =4a 2+8a +4=4(a +1) 2,

∴b +c =±2(a +1) ,又bc =a 2-4a -5,

∴b ,c 为一元二次方程x 2±2(a +1) x +a 2-4a -5=0③的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故∆=4(a +1) 2-4(a 2-4a -5) >0,解得a >-1.

当a >-1时,b 2+c 2=2a 2+16a +14=2(a +1)(a +7) >0,满足题意.

但是,题中有“a ,b ,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这一条件,显然上面的解....

题过程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因此,此题不能轻易地认为上面解得的“a >-1”就是本题的解,必须继续深入挖掘. 一般的思路是:先讨论a =b 和a =c 时的情况,解出相应的a 的值,最后去掉这些a 的值. 具体解法如下:

当a =b 时,由③有a 2±2(a +1) a +a 2-4a -5=0,

即4a 2-2a -5=0 或 -6a -5=0,解得,a =

当a =c 时,同理可得a =-或a =

∵a ,b ,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a >-1且a ≠-,a ≠

1.2思路二

解完此题后,对解题过程进行再分析,发现“a >-1”这一步可以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b 2+c 2>2bc (b ≠c )”推导出来,而且对a =b 和a =c 时的情况的讨论还可以通过消参的方法进行. 解法如下:

另解:由①-2×②得(b -c ) 2=24(a +1) >0,∴a >-1.

当a >-1时,b 2+c 2=2a 2+16a +14=2(a +1)(a +7) >0.

又当a =b 时,由①,②得 c 2=a 2+16a +14, ④

ac =a 2-4a -5 ⑤ 1±215或a =-. 46561±21. 4561±21. 4

将⑤两边平方,结合④消去c 2得a 2(a 2+16a +14) =(a 2-4a -5) 2,

整理得 24a 3+8a 2-40a -25=0,将方程左边利用因式定理结合系数比法分解因式得(6a +5)(4a 2-2a -5) =0, 1±21. 4

1±215当a =c 时,同理可得a =-或a =. 46解得a =-,或a =56

∵a ,b ,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a >-1且a ≠-,a ≠

561±21. 4

2.问题的发现

上面的解答过程看起来非常流畅,而且一题多解,尤其是对“a ,b ,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这一条件的验证,自我感觉良好. 上网找来的参考答....

案以及教研室发下来参考答案与前面笔者得到的所谓的“流畅”的答案几乎完全一样,不禁有点得意. 但是,一直以来的解题习惯让笔者做了下面进一步的验证:

2.1初步验证

笔者将前面由a =b 时求出的a =-代回原方程组,于是

2⎧2537⎛⎫⎛5⎫2b +c =2⨯-+16⨯-+14=1 ⎪ ⎪⎧⎪2()b +c =18⎪⎪⎝6⎭⎝6⎭9, , 整理,得⎨⎨235⎪(b -c )2=4⎛5⎫⎛5⎫⎪⎩bc =--4⨯--5=- ⎪ ⎪⎪36⎝6⎭⎝6⎭⎩

5775⎧⎧⎧⎧b =b =-b =b =-⎪⎪⎪⎪⎪16⎪2⎪36⎪466解得⎨,⎨,⎨,⎨.

⎪c =-7⎪c =5⎪c =-5⎪c =7

1234⎪⎪⎪⎪6666⎩⎩⎩⎩

575这里求得四组解,而第一组解b =、c =-和a =-,满足题中“a ,b ,66656

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这一条件,又能满足题中的方程组(由于b 、c 的对....

称性,第二组解也满足题意)!这一结果充分说明a 是完全可以取到-的!这着实令笔者大吃一惊!

2.2再次验证 又仿照上面继续验证了a =1+21的情况如下: 456

2⎧⎛⎫⎛1+21⎫1+2183+1721⎪+16⨯ ⎪+14=⎪b 2+c 2=2⨯ 4⎪ 4⎪4⎪⎪⎝⎭⎝⎭ ⎨2⎛1+21⎫⎛1+21⎫⎪37+721 ⎪ ⎪bc =-4⨯-5=-⎪ 4⎪ 4⎪8⎪⎝⎭⎝⎭⎩

2⎧⎛⎫46+10215+21⎪⎪(b +c )2== 42⎪⎪⎪⎝⎭整理,得 ⎨ 2⎪120+2421⎛6+221⎫2⎪= ⎪(b -c )= ⎪42⎪⎝⎭⎩

⎧⎧⎧⎧11+3211+211+2111+321b =b =-b =b =-⎪1⎪2⎪3⎪4⎪⎪⎪4444解得 ⎨,⎨,⎨,⎪. ⎨⎪c =-1+21⎪c =11+321⎪c =-11+321⎪c =1+21

1342⎪⎪⎪⎪4444⎩⎩⎩⎩

上面解得第一组和第二组解说明a 也是能够取到1+211-21的(a =44

的情况与上同,不再赘述). 经过上面的验证,可以肯定的说这道竞赛题的最终答案应该是“a >-1”,完全不需要“a ≠-,a ≠5

61±21”的限制.至4

此,前面因为得到了“流畅”的解题过程的得意荡然无存. 不禁开始思考:难道说前面的解题过程存在漏洞?或者是命题者故意设计了这一陷阱?可为什么连参考答案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呢?

2.3反思解法,发现问题

再次仔细研究了之前“流畅”的解答过程,发现只可能是在“一般的思路”那里出了问题. 原来当a =b 时求出的a =a ′,这仅仅只是说明了“a ..=b ”是“a =a ′”的充分条件,并没有说明“a =b ”是“a =a ′”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当=a ′ 时,完全有可能≠b !显然参考答案也并不标........a ...........a ...

准!

然而,如果不要“一般的思路”,前面的解答过程显然是不完整的,那么这个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呢?

3.问题的解决

通过前面的分析发现,其实解得a >-1后,就已经能保证对于任意的

(b ,c ) (b ≠c ),所有a 的取值为a >-1. 然而,对于某一特定的( b ′,c ′ ) (b ′≠c ′),是否一定存在a ′≠b ′,且a ′≠c ′的解?这是需要证明的,否则解答就不严谨了.

在a >-1的前提下,下面分两种情况进行证明:

(1)对于某一特定的( b ′,c ′ )(b ′≠c ′),若关于a 的方程组:

222⎧⎪b +c =2a +16a +14只存在两个相等的实根a ′,那么 ⎨2⎪⎩bc =a -4a -5

∵b 2+c 2=2a 2+16a +14=2(a +4) 2-18,

bc =a 2-4a -5=(a -2) 2-9,

∴a ′=2(a ′=-4不在a >-1的范围内,故舍去),

而对于a ′=2,解得b ′,c ′显然都不等于2;

(2)对于某一特定的( b ′,c ′ )(b ′≠c ′),若关于a 的方程组:

222⎧⎪b +c =2a +16a +14存在两个不相等的实根a 1′,a 2′, ⎨2⎪⎩bc =a -4a -5

则只需去掉:b ′=a 1′,c ′=a 2′ 或c ′=a 1′,b ′=a 2′ 的情

况即可.

而当b ′=a 1′,c ′=a 2′ 或c ′=a 1′,b ′=a 2′时,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

由①得:b ′+c ′=a 1′+a 2′=-8,

由②得:b ′+c ′=a 1′+a 2′=4,

矛盾

∴b ′=a 1′,c ′=a 2′ 或c ′=a 1′,b ′=a 2′ 的情况均不存在.

综上可知:a 的取值范围为a >-1.

此题本来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很可能由于命题者的疏忽而并未意识到这一题材,一道原本上佳的精品给弄砸了. 笔者虽愚钝却因为不惧演算的繁琐脚踏实地的加以验证,从而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了问题,这一历程虽艰辛却使笔者获益良多. 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该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另外,能否将此题的条件“a ,b ,c 为互不相等的实....

数”修改为“|a |,|b |,|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使得所给的“参考答案”....

是标准的呢?限于水平与篇幅,不能继续深入研究,权当抛砖引玉,留待有心人去挖掘吧.

【参考文献】:

[1]单墫,熊斌. 奥数教程(初三年级).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诗雄. 金牌之路竞赛辅导 初中数学.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传理 张同君. 竞赛数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4]王林全.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概论. 暨南大学出版社.

[5]2006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东莞市中学数学教研网

附网址:http://zxsx.dgjy.net:8007/ShowArticle.asp?ArticleID=343

一道值得商榷的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

广东 刘启平

【摘要】本文通过充分暴露对2006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广东卷)第12题的解题思路,逐步从直觉思维到理性分析,在得出一题多解后对解题过程及时验证并质疑,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关键词】最值问题;构造;消参;验证;根与系数的关系.

最值问题特别是条件最值问题,是初中数学竞赛的热点之一,2006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广东卷)第12题就是一道该类型的题目.

题目:设a ,b ,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且满足关系式:

222⎧⎪b +c =2a +16a +14,求a 的取值范围. ⎨2⎪⎩bc =a -4a -5

1.一般的解题思路

1.1思路一

见到该题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先求出b +c ,结合bc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求解. 解法如下:

解:∵b 2+c 2=2a 2+16a +14 ①,bc =a 2-4a -5 ②,(为了叙述方便,本文后面均用①、②表示题中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

∴(b +c ) 2=2a 2+16a +14+2(a 2-4a -5) =4a 2+8a +4=4(a +1) 2,

∴b +c =±2(a +1) ,又bc =a 2-4a -5,

∴b ,c 为一元二次方程x 2±2(a +1) x +a 2-4a -5=0③的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故∆=4(a +1) 2-4(a 2-4a -5) >0,解得a >-1.

当a >-1时,b 2+c 2=2a 2+16a +14=2(a +1)(a +7) >0,满足题意.

但是,题中有“a ,b ,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这一条件,显然上面的解....

题过程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因此,此题不能轻易地认为上面解得的“a >-1”就是本题的解,必须继续深入挖掘. 一般的思路是:先讨论a =b 和a =c 时的情况,解出相应的a 的值,最后去掉这些a 的值. 具体解法如下:

当a =b 时,由③有a 2±2(a +1) a +a 2-4a -5=0,

即4a 2-2a -5=0 或 -6a -5=0,解得,a =

当a =c 时,同理可得a =-或a =

∵a ,b ,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a >-1且a ≠-,a ≠

1.2思路二

解完此题后,对解题过程进行再分析,发现“a >-1”这一步可以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b 2+c 2>2bc (b ≠c )”推导出来,而且对a =b 和a =c 时的情况的讨论还可以通过消参的方法进行. 解法如下:

另解:由①-2×②得(b -c ) 2=24(a +1) >0,∴a >-1.

当a >-1时,b 2+c 2=2a 2+16a +14=2(a +1)(a +7) >0.

又当a =b 时,由①,②得 c 2=a 2+16a +14, ④

ac =a 2-4a -5 ⑤ 1±215或a =-. 46561±21. 4561±21. 4

将⑤两边平方,结合④消去c 2得a 2(a 2+16a +14) =(a 2-4a -5) 2,

整理得 24a 3+8a 2-40a -25=0,将方程左边利用因式定理结合系数比法分解因式得(6a +5)(4a 2-2a -5) =0, 1±21. 4

1±215当a =c 时,同理可得a =-或a =. 46解得a =-,或a =56

∵a ,b ,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a >-1且a ≠-,a ≠

561±21. 4

2.问题的发现

上面的解答过程看起来非常流畅,而且一题多解,尤其是对“a ,b ,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这一条件的验证,自我感觉良好. 上网找来的参考答....

案以及教研室发下来参考答案与前面笔者得到的所谓的“流畅”的答案几乎完全一样,不禁有点得意. 但是,一直以来的解题习惯让笔者做了下面进一步的验证:

2.1初步验证

笔者将前面由a =b 时求出的a =-代回原方程组,于是

2⎧2537⎛⎫⎛5⎫2b +c =2⨯-+16⨯-+14=1 ⎪ ⎪⎧⎪2()b +c =18⎪⎪⎝6⎭⎝6⎭9, , 整理,得⎨⎨235⎪(b -c )2=4⎛5⎫⎛5⎫⎪⎩bc =--4⨯--5=- ⎪ ⎪⎪36⎝6⎭⎝6⎭⎩

5775⎧⎧⎧⎧b =b =-b =b =-⎪⎪⎪⎪⎪16⎪2⎪36⎪466解得⎨,⎨,⎨,⎨.

⎪c =-7⎪c =5⎪c =-5⎪c =7

1234⎪⎪⎪⎪6666⎩⎩⎩⎩

575这里求得四组解,而第一组解b =、c =-和a =-,满足题中“a ,b ,66656

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这一条件,又能满足题中的方程组(由于b 、c 的对....

称性,第二组解也满足题意)!这一结果充分说明a 是完全可以取到-的!这着实令笔者大吃一惊!

2.2再次验证 又仿照上面继续验证了a =1+21的情况如下: 456

2⎧⎛⎫⎛1+21⎫1+2183+1721⎪+16⨯ ⎪+14=⎪b 2+c 2=2⨯ 4⎪ 4⎪4⎪⎪⎝⎭⎝⎭ ⎨2⎛1+21⎫⎛1+21⎫⎪37+721 ⎪ ⎪bc =-4⨯-5=-⎪ 4⎪ 4⎪8⎪⎝⎭⎝⎭⎩

2⎧⎛⎫46+10215+21⎪⎪(b +c )2== 42⎪⎪⎪⎝⎭整理,得 ⎨ 2⎪120+2421⎛6+221⎫2⎪= ⎪(b -c )= ⎪42⎪⎝⎭⎩

⎧⎧⎧⎧11+3211+211+2111+321b =b =-b =b =-⎪1⎪2⎪3⎪4⎪⎪⎪4444解得 ⎨,⎨,⎨,⎪. ⎨⎪c =-1+21⎪c =11+321⎪c =-11+321⎪c =1+21

1342⎪⎪⎪⎪4444⎩⎩⎩⎩

上面解得第一组和第二组解说明a 也是能够取到1+211-21的(a =44

的情况与上同,不再赘述). 经过上面的验证,可以肯定的说这道竞赛题的最终答案应该是“a >-1”,完全不需要“a ≠-,a ≠5

61±21”的限制.至4

此,前面因为得到了“流畅”的解题过程的得意荡然无存. 不禁开始思考:难道说前面的解题过程存在漏洞?或者是命题者故意设计了这一陷阱?可为什么连参考答案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呢?

2.3反思解法,发现问题

再次仔细研究了之前“流畅”的解答过程,发现只可能是在“一般的思路”那里出了问题. 原来当a =b 时求出的a =a ′,这仅仅只是说明了“a ..=b ”是“a =a ′”的充分条件,并没有说明“a =b ”是“a =a ′”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当=a ′ 时,完全有可能≠b !显然参考答案也并不标........a ...........a ...

准!

然而,如果不要“一般的思路”,前面的解答过程显然是不完整的,那么这个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呢?

3.问题的解决

通过前面的分析发现,其实解得a >-1后,就已经能保证对于任意的

(b ,c ) (b ≠c ),所有a 的取值为a >-1. 然而,对于某一特定的( b ′,c ′ ) (b ′≠c ′),是否一定存在a ′≠b ′,且a ′≠c ′的解?这是需要证明的,否则解答就不严谨了.

在a >-1的前提下,下面分两种情况进行证明:

(1)对于某一特定的( b ′,c ′ )(b ′≠c ′),若关于a 的方程组:

222⎧⎪b +c =2a +16a +14只存在两个相等的实根a ′,那么 ⎨2⎪⎩bc =a -4a -5

∵b 2+c 2=2a 2+16a +14=2(a +4) 2-18,

bc =a 2-4a -5=(a -2) 2-9,

∴a ′=2(a ′=-4不在a >-1的范围内,故舍去),

而对于a ′=2,解得b ′,c ′显然都不等于2;

(2)对于某一特定的( b ′,c ′ )(b ′≠c ′),若关于a 的方程组:

222⎧⎪b +c =2a +16a +14存在两个不相等的实根a 1′,a 2′, ⎨2⎪⎩bc =a -4a -5

则只需去掉:b ′=a 1′,c ′=a 2′ 或c ′=a 1′,b ′=a 2′ 的情

况即可.

而当b ′=a 1′,c ′=a 2′ 或c ′=a 1′,b ′=a 2′时,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

由①得:b ′+c ′=a 1′+a 2′=-8,

由②得:b ′+c ′=a 1′+a 2′=4,

矛盾

∴b ′=a 1′,c ′=a 2′ 或c ′=a 1′,b ′=a 2′ 的情况均不存在.

综上可知:a 的取值范围为a >-1.

此题本来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很可能由于命题者的疏忽而并未意识到这一题材,一道原本上佳的精品给弄砸了. 笔者虽愚钝却因为不惧演算的繁琐脚踏实地的加以验证,从而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了问题,这一历程虽艰辛却使笔者获益良多. 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该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另外,能否将此题的条件“a ,b ,c 为互不相等的实....

数”修改为“|a |,|b |,|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使得所给的“参考答案”....

是标准的呢?限于水平与篇幅,不能继续深入研究,权当抛砖引玉,留待有心人去挖掘吧.

【参考文献】:

[1]单墫,熊斌. 奥数教程(初三年级).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诗雄. 金牌之路竞赛辅导 初中数学.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传理 张同君. 竞赛数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4]王林全.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概论. 暨南大学出版社.

[5]2006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东莞市中学数学教研网

附网址:http://zxsx.dgjy.net:8007/ShowArticle.asp?ArticleID=343


相关内容

  • 初中校长在第二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老师.同学们: 在这万物苏醒的春天时节,我们迎来了第二学期的开学.对于仅有几年办学经验的xx中学来说,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又是我们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继续发扬xx人勇创佳绩,力争第一的精神,高标准的完成我们新一年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为打造精品xx夯实基础. 在过去的一年,我校首届400名毕业生不负家

  • 对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中体能项目评价标准的商榷
  • 对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中体能项目评价标准的商榷 浙江省湖州市第十一中学 张万永 2003年新课标在我省全面实施,新课标实施后学生体能评价标准由原来的<国家锻炼标准>(以下简称:老标准)改为新颁布的<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评价标准做 ...

  • 吉利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初中数学数学问题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吉利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初中数学|数学问题论文选题题目 吉利区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初中数学|数学问题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软件,经 ...

  • 市十佳少年评选材料
  •  胡人予同学是我校高二年级的学生。他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他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成绩优异;他身体健康,生活朴实;他做事求完美,做人求真诚,是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毅力、守纪律的优秀中学生。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胡人予同学曾获2002年自治区 ...

  • 物理竞赛心得体会
  • 物理竞赛心得体会 刚上高中的时候,我便下定决心要参加一门学科竞赛了.有五科竞赛放那里等待着我的选择.数.理.化.生的竞赛辅导我是都参加过一段时间的.最终我选择了物理竞赛--因为我对物理这一美妙的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我热爱学习物理:并且初中的学科竞赛,我物理考得最好,也许我在物理方面有些天赋吧. 回首 ...

  • 我的自传(4):高中
  • 1954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国务院决定把广州中山大学汉语教研组与北京大学的合并,于是就把我父亲从广州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这年正好我初中毕业,于是高中就要到北京来读了.经过了解,发现不能简单地转学,必须来北京考试,这是因为北京市不承认广州市的学历.为了不耽误考试,我要比我们家其他人提前一个月 ...

  •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总结
  •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总结 如雪生活网 > 最新文章 > 正文初中数学竞赛辅导总结如雪生活网 发布时间: 2011年06月30日 作者:佚名 浏览: 24 次 评论[已关闭] 对兴趣小组进行调整.人选的基本要求:①踏实认真肯吃苦:②勇于拼搏有竞争意识:③思维敏捷.解题速度快:④学习成绩中等偏上 ...

  • 初中数学专题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典型试题
  •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专题讲座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A A C 图1 图2 图3 图 4 A D B C B C B B 图5 图6 图7 图8 图1中,∠A +∠B =∠C +∠D ,即:对顶三角形两底角的和相等. 图2中,若I 为∠A , ∠B 平分线的交点,则∠BIC =90+0C C D B D E ...

  • 八年级数学竞赛辅导讲义
  •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 一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简介 中国数学会所举办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以及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都是群众性的数学课外活动,是大众化.普及型的数学竞赛,目前,每年有12万名学生参加. 竞赛简介 奖项名称: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 创办时间:1984年 主办单位:由各省.市.自治区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