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英国宪章运动为代表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19世纪七十代 初的巴黎公社等主要历史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提问和课本材料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心中的疑问,逐层深入,讨论和探析问题. 引导学生利用课件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工人的最初斗争形式及其以后斗争水平的逐步提高;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尚情操以及他们所创立理论的正确;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及其不可避免的失败结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马克思和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发扬。
【重点、难点】
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点: 一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
管理”;二是巴黎公社的主要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1、分组讨论、相互探究法。
2、多媒体展示、讲故事法。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得出有效信息的方法。
2.通过马恩所处历史时代和他们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学会在逆境中积极向上的方法和能力。
3.指导学生归纳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标志和影响,培养学生进行归纳的方法。
【落实课标】
[解读课标](屏幕展示内容标准)学生自读、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国际歌》,师生轻唱。
师:同学们,这首《国际歌》在世界上传唱了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里,它激励着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受压迫的人起来反抗,这首歌是著名的法国工人运动领导者之一欧仁·鲍狄埃为纪念国际工人运动而作的,19世纪的工人运动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出示题目)
一、自主学习
活动一 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自主探讨:英国的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
活动二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1.工业革命对英国有什么影响?
2.这次英国宪章运动的中心要求是什么?这次工人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3.这次运动历时12年,结果怎么样。为什么会失败?
4.英国的宪章运动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关系是什么?
5.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是什么?标志是什么? 有何意义?
6.法国巴黎公社的背景?这次工人运动从斗争形式上和宪章运动有什么不同?工人斗争的结果怎么样?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与学生达成共识。
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英国的宪章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在这次运动中,工人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它为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在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法国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的革命精神和丰功伟绩却永存人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合作探究
1.活动一 展示材料及问题: 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但是直接生产了这些产品的工人的生活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为什么要进行斗争?采取什么方式斗争?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工人面对很差的待遇,进行了反抗,工人运动的斗争形式从早期的破坏机器到后来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
2.活动二 多媒体展示《共产党宣言》以及部分条款,并思考:马克思在《宣言》中鼓励工人用什么手段开展工人运动?这些手段和以往的斗争形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挥,充分讨论
3.活动三 学生讲故事
让学生讲一讲马克思、恩格斯亲密合作,为创立科学理论共同战斗结成深厚友谊的故事,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伟人的高尚情操,以培养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活动四 探究历史
(1)请问同学们,今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否已经过时?请同学们课后查找相关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写出小文章。
(2)假如你是当时的资本家的一员,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会有何言论?
(3) 假如你是当时工人阶级的一员,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你会有何感慨和行动?
5.活动五 感悟历史
如果让你来编写“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问题,你会从哪些方面来写呢?学生自由发挥,小试牛刀。
三、巩固练习
学生自主完成同步探究的习题
附板书设计 根据板书进行课堂小结
(工人运动)→英国的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成立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首先指导学生围绕本科题目《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开展活动,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巩固练习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看法、观点,自由探究感悟历史,使学生抓住历史主线掌握历史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刻苦钻研、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及立志高远、为人类谋幸福的人生观。
【反思】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英国宪章运动为代表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19世纪七十代 初的巴黎公社等主要历史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提问和课本材料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心中的疑问,逐层深入,讨论和探析问题. 引导学生利用课件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工人的最初斗争形式及其以后斗争水平的逐步提高;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尚情操以及他们所创立理论的正确;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及其不可避免的失败结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马克思和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发扬。
【重点、难点】
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点: 一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
管理”;二是巴黎公社的主要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1、分组讨论、相互探究法。
2、多媒体展示、讲故事法。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得出有效信息的方法。
2.通过马恩所处历史时代和他们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学会在逆境中积极向上的方法和能力。
3.指导学生归纳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标志和影响,培养学生进行归纳的方法。
【落实课标】
[解读课标](屏幕展示内容标准)学生自读、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国际歌》,师生轻唱。
师:同学们,这首《国际歌》在世界上传唱了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里,它激励着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受压迫的人起来反抗,这首歌是著名的法国工人运动领导者之一欧仁·鲍狄埃为纪念国际工人运动而作的,19世纪的工人运动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出示题目)
一、自主学习
活动一 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自主探讨:英国的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
活动二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1.工业革命对英国有什么影响?
2.这次英国宪章运动的中心要求是什么?这次工人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3.这次运动历时12年,结果怎么样。为什么会失败?
4.英国的宪章运动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关系是什么?
5.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是什么?标志是什么? 有何意义?
6.法国巴黎公社的背景?这次工人运动从斗争形式上和宪章运动有什么不同?工人斗争的结果怎么样?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与学生达成共识。
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英国的宪章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在这次运动中,工人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它为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在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法国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的革命精神和丰功伟绩却永存人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合作探究
1.活动一 展示材料及问题: 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但是直接生产了这些产品的工人的生活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为什么要进行斗争?采取什么方式斗争?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工人面对很差的待遇,进行了反抗,工人运动的斗争形式从早期的破坏机器到后来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
2.活动二 多媒体展示《共产党宣言》以及部分条款,并思考:马克思在《宣言》中鼓励工人用什么手段开展工人运动?这些手段和以往的斗争形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挥,充分讨论
3.活动三 学生讲故事
让学生讲一讲马克思、恩格斯亲密合作,为创立科学理论共同战斗结成深厚友谊的故事,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伟人的高尚情操,以培养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活动四 探究历史
(1)请问同学们,今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否已经过时?请同学们课后查找相关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写出小文章。
(2)假如你是当时的资本家的一员,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会有何言论?
(3) 假如你是当时工人阶级的一员,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你会有何感慨和行动?
5.活动五 感悟历史
如果让你来编写“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问题,你会从哪些方面来写呢?学生自由发挥,小试牛刀。
三、巩固练习
学生自主完成同步探究的习题
附板书设计 根据板书进行课堂小结
(工人运动)→英国的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成立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首先指导学生围绕本科题目《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开展活动,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巩固练习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看法、观点,自由探究感悟历史,使学生抓住历史主线掌握历史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刻苦钻研、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及立志高远、为人类谋幸福的人生观。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