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研究报告

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研究报告

一、专业课程知识综述

会计学是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活动进行计量、记录和预测;在取得以财务信息(指标)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使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 门经济管理学科。它是人们对会计实践活动加以系统化和条理化,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会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会计的所有方面,如会计的性质、对象、职能、任务、方法、程序、组织,制度、技术等。会计学用自己特有的概念和理论,概括和总结它的研究对象。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研究会计的原理、原则,探求那些能揭示会计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与概念结构,又研究会计原理和原则的具体应用,提出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反映与控制的方法技术。会计学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为会计实践服务,成为人们改进会计工作、完善会计系统的指南。

会计学按照服务领域不同,可以分为服务于盈利组织的企业会计和服务于政政府和非盈利组织的预算会计。会计学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财务会计(也有称为对外会计)和主要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需要提供信息服务的管理会计(也有称为对内会计)。政府与非盈利组织的会计(也有称为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或预算会计)两类。 会计学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可以分主要为单位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的财务会计(也有称为对外会计)和主要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需要提供信息服务的管理会计(也有称为对内会计)。

会计学按照教育课程知识体系的设置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基础会计学(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中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高级会计学和会计理论学等。

(一) 基础会计核心知识及学习收获

基础会计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是学习中级财务会

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1、会计内容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但会计

监督和会计分析都须以会计核算为前提和基础,因此可以说,会计核算是会计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基础。

2、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记录,形成会计信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的一项会计活动。会计核算是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3、会计核算主要包括以下七种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科目是为了满足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要求,符合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和外部信息需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目的在于为经营管理提供各类型的会计指标。

(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从单式记账法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它的优点就是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有关经济业务内容的来胧去脉,通过账户的平衡关系,可以检查有关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

(3)填制和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活动,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作为会计核算的方法,填制和审核凭证不仅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4)登记账簿。会计账簿,就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延续地、系统地、全面地、综合地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内容,并以相互联系的专门格式和账页所组成的簿籍。设置和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也是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 登记账簿必须以凭证为根据,并定期进行结账、对账以便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完整而又系统的会计数据。

(5)成本计算。通过成本计算,就可以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否节约或超支,并据已确定企业的经营盈亏。

(6)财产清查。在会计核算中,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种财产

物资、货币资金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往来款项结算情况进行清查,监督各类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和合理使用,并根据清查结果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以做到账实相符。

(7)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提供的资料不仅是了解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同时是分析考核财务成本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编制下期财务成本计划和预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经营决策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工作必要的参考资料。

上述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相互联系、密切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就其工作程序和工作过程来说,主要是三个环节: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其基本内容就是经济业务发生后,经办人员要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要依据凭证和账簿记录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成本计算,并依据财产清查对账簿记录加以核实,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这三个环节相互衔接,基本上覆盖了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填制记账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对原始凭证的整理和分类,并按照复式记账的要求,运用会计科目,确定会计分录,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填制记账凭证能使记账更为条理化,保证记账工作的质量,也能简化记账工作,提高核算效率,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如果说,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主要在于注重审核,那么,对记账凭证则主要在于注重填制。

(二) 中级财务会计核心知识及学习收获

财务会计工作是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组织会计核算,向各方提供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当局要就许多日常事项做出决策,这类决策的相当一部分需以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资料为依据。财务会计的目标则是提供企业内部和外部使用者能够共享的会计信息。

财务会计为了提供有用的信息,必须遵循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这些原则由会计确认原则、会计计量原则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三个方面构

成。中级财务会计主要运用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对企业出现的一般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中级财务会计所处理的会计事项是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项基本会计假设为基础的一般事项,即企业经营过程中已经发生的会计事项,而非特殊时期或特殊环境下出现的特殊事项。

财务会计包括基本理论与实务操作方法,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以会计目标为导向,以财务报告为主线,以会计要素为构件,以确认、计量为核心而展开。按照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基本要素加以全面论述;然后归结到财务报告,并依据会计信息披露原则的特殊性,延伸出相关会计调整和合并财务报表等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项目的核算及会计调整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过中为了销售或耗用而特有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商品等。存货范围的确认,是以企业对存货是否具有法定所有权为依据,凡在盘存日期,法定所有权属于企业的一切物品不管其存放何处或处于何种状态,都应作为企业的存货。一般来说,存货主要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由于其取得的渠道不同而有所差异,发出存货的计价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期末存货实际价值的确定,除了历史成本以外,还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劳动资料,具体指使用年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固定资产一般特征有:(1)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不变。这一特征表明,企业发生在固定资产上的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而不是收益性支出。(2)使用寿命有限(土地除外)。这一特征说明了计提折旧的必要性。(3)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为了出售。这一特征是区

别固定资产与商品等流动资产的重要标志。企业增加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外购、自行建造以及盘盈的固定资产等。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可以是新的也可以是旧的,有些需要安装有些不需要安装,核算方法有所不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分为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两类,直线法分为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分为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修理的核算方法分为直接摊销法、分期摊销法和预提法。固定资产改扩建的核算方法与自行建造的核算方法基本相同。企业固定资产的减少,主要包括清理处置以及盘亏的固定资产等。期末,企业应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逐项检查,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为了简化折旧的计算工作,我国会计制度规定,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开始计提折旧;月份内停用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提折旧。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三部分构成。会计报表是企业在会计期末以日常会计核算资料为依据编制的系统反映本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表式报告。会计报表的主表由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构成。利润表是反映企业特定时期收支情况及财务成果的报表,是在分析损益类账户发生额的基础上编制的。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是在分析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基础上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来源和运用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是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各类经济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而编制的。除上述三张主要报表外,会计报表还包括利润分配表、资产减值明细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分部报表等。

(三) 成本会计核心知识及学习收获

成本会计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成本会计是指进行成本

核算与分析的成本会计;广义的成本会计则指进行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评的成本会计,即成本管理。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商品流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施工企业、农业企业、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等其他行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随着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会计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通过成本分析可以达到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及考评等功能。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基本过程。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归纳如下:

1.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地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定其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或计入期间费用。

2.正确处理跨期支出和费用。

3.将应计入本月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

4.对于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为了进行成本核算,企业一般应设置

(四)三门课程之间的关系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的入门课程,是讲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帐法、填制凭证、登记帐簿等会计的

基本核算方法。主要说明了什么是会计,会计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并且结合了实务,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财务会计则是依据具体会计准则,结合企业更复杂的经济业务进一步介绍了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主要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确认和计量,两者在关系上应该分别处于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地位。基础会计突出基本理论,财务会计侧重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成本会计是生产型企业的专业会计,与财务会计中费用的核算内容存在着许多密切的联系,成本会计是讲述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如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顺序分配法等。成本会计的最终目标是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

二、个人应用研究报告——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

1.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当本期投入生产的产品,在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时,需要将期初生产成本和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是成本计算工作中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特点、组织特点及管理要求,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对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进行分配。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以下六种:(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4)约当产量法。(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定额成本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的差异可以相互抵销的企业。(6)定额比例法。定额比例法是指按定额(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或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下面就约当产量法进行论述。

2、约当产量法

所谓“约当产量法”,是指将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产量,生产成本按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

约当产量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2) 生产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

成本)/(完工产品数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3)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数量

(4)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时,原材料成本项目和其他成本项目是有区别的。在计算原材料成本项目的约当产量时,应注意原材料的投料方式。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不论产品完工与否,每一在产品数量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与完工产品完全相同,因此,不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则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换言之,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逐步投料的,那么,各成本项目都按完工程度计算出相同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则原材料项目不需要计算约当产量(或约当产量就等于在产品数量),其他成本项目要按完工程度计算约当产量。

采用约当产量法,要求科学地确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而这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企业可以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采用技术或其他方法测算出完工程度。产品工时定额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可按每道工序累计单位工时定额除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计算得出。其中,每道工序中的在产品,其完工程度一般按所在工序的50%计算(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原材料项目视为全部完工)。

[例]甲产品的单位工时定额为100工时,经过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的单位工时定额是:第一道工序30工时,第二道工序70工时。则每道工序的完工程度可计算如下:

第一道工序= (30×50%)/100=15%

第二道工序= (30+70×50%)/100=65%

3.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

企业的完工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材料及自制工具、模型等低值易耗品,以及为在建工程生产的专用设备和提供修理劳务等。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应从“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转出。其中,产成品转入“库存商品”科目;自制材料、工具、模型等转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为在建工程提供的劳务,不论其完工与否,均应结转至“在建工程”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余额表示月末在产品成本。

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研究报告

一、专业课程知识综述

会计学是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活动进行计量、记录和预测;在取得以财务信息(指标)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使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 门经济管理学科。它是人们对会计实践活动加以系统化和条理化,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会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会计的所有方面,如会计的性质、对象、职能、任务、方法、程序、组织,制度、技术等。会计学用自己特有的概念和理论,概括和总结它的研究对象。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研究会计的原理、原则,探求那些能揭示会计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与概念结构,又研究会计原理和原则的具体应用,提出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反映与控制的方法技术。会计学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为会计实践服务,成为人们改进会计工作、完善会计系统的指南。

会计学按照服务领域不同,可以分为服务于盈利组织的企业会计和服务于政政府和非盈利组织的预算会计。会计学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财务会计(也有称为对外会计)和主要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需要提供信息服务的管理会计(也有称为对内会计)。政府与非盈利组织的会计(也有称为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或预算会计)两类。 会计学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可以分主要为单位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的财务会计(也有称为对外会计)和主要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需要提供信息服务的管理会计(也有称为对内会计)。

会计学按照教育课程知识体系的设置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基础会计学(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中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高级会计学和会计理论学等。

(一) 基础会计核心知识及学习收获

基础会计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是学习中级财务会

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1、会计内容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但会计

监督和会计分析都须以会计核算为前提和基础,因此可以说,会计核算是会计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基础。

2、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记录,形成会计信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的一项会计活动。会计核算是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3、会计核算主要包括以下七种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科目是为了满足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要求,符合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和外部信息需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目的在于为经营管理提供各类型的会计指标。

(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从单式记账法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它的优点就是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有关经济业务内容的来胧去脉,通过账户的平衡关系,可以检查有关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

(3)填制和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活动,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作为会计核算的方法,填制和审核凭证不仅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4)登记账簿。会计账簿,就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延续地、系统地、全面地、综合地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内容,并以相互联系的专门格式和账页所组成的簿籍。设置和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也是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 登记账簿必须以凭证为根据,并定期进行结账、对账以便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完整而又系统的会计数据。

(5)成本计算。通过成本计算,就可以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否节约或超支,并据已确定企业的经营盈亏。

(6)财产清查。在会计核算中,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种财产

物资、货币资金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往来款项结算情况进行清查,监督各类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和合理使用,并根据清查结果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以做到账实相符。

(7)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提供的资料不仅是了解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同时是分析考核财务成本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编制下期财务成本计划和预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经营决策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工作必要的参考资料。

上述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相互联系、密切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就其工作程序和工作过程来说,主要是三个环节: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其基本内容就是经济业务发生后,经办人员要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要依据凭证和账簿记录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成本计算,并依据财产清查对账簿记录加以核实,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这三个环节相互衔接,基本上覆盖了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填制记账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对原始凭证的整理和分类,并按照复式记账的要求,运用会计科目,确定会计分录,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填制记账凭证能使记账更为条理化,保证记账工作的质量,也能简化记账工作,提高核算效率,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如果说,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主要在于注重审核,那么,对记账凭证则主要在于注重填制。

(二) 中级财务会计核心知识及学习收获

财务会计工作是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组织会计核算,向各方提供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当局要就许多日常事项做出决策,这类决策的相当一部分需以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资料为依据。财务会计的目标则是提供企业内部和外部使用者能够共享的会计信息。

财务会计为了提供有用的信息,必须遵循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这些原则由会计确认原则、会计计量原则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三个方面构

成。中级财务会计主要运用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对企业出现的一般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中级财务会计所处理的会计事项是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项基本会计假设为基础的一般事项,即企业经营过程中已经发生的会计事项,而非特殊时期或特殊环境下出现的特殊事项。

财务会计包括基本理论与实务操作方法,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以会计目标为导向,以财务报告为主线,以会计要素为构件,以确认、计量为核心而展开。按照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基本要素加以全面论述;然后归结到财务报告,并依据会计信息披露原则的特殊性,延伸出相关会计调整和合并财务报表等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项目的核算及会计调整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过中为了销售或耗用而特有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商品等。存货范围的确认,是以企业对存货是否具有法定所有权为依据,凡在盘存日期,法定所有权属于企业的一切物品不管其存放何处或处于何种状态,都应作为企业的存货。一般来说,存货主要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由于其取得的渠道不同而有所差异,发出存货的计价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期末存货实际价值的确定,除了历史成本以外,还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劳动资料,具体指使用年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固定资产一般特征有:(1)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不变。这一特征表明,企业发生在固定资产上的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而不是收益性支出。(2)使用寿命有限(土地除外)。这一特征说明了计提折旧的必要性。(3)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为了出售。这一特征是区

别固定资产与商品等流动资产的重要标志。企业增加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外购、自行建造以及盘盈的固定资产等。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可以是新的也可以是旧的,有些需要安装有些不需要安装,核算方法有所不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分为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两类,直线法分为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分为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修理的核算方法分为直接摊销法、分期摊销法和预提法。固定资产改扩建的核算方法与自行建造的核算方法基本相同。企业固定资产的减少,主要包括清理处置以及盘亏的固定资产等。期末,企业应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逐项检查,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为了简化折旧的计算工作,我国会计制度规定,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开始计提折旧;月份内停用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提折旧。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三部分构成。会计报表是企业在会计期末以日常会计核算资料为依据编制的系统反映本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表式报告。会计报表的主表由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构成。利润表是反映企业特定时期收支情况及财务成果的报表,是在分析损益类账户发生额的基础上编制的。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是在分析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基础上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来源和运用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是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各类经济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而编制的。除上述三张主要报表外,会计报表还包括利润分配表、资产减值明细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分部报表等。

(三) 成本会计核心知识及学习收获

成本会计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成本会计是指进行成本

核算与分析的成本会计;广义的成本会计则指进行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评的成本会计,即成本管理。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商品流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施工企业、农业企业、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等其他行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随着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会计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通过成本分析可以达到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及考评等功能。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基本过程。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归纳如下:

1.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地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定其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或计入期间费用。

2.正确处理跨期支出和费用。

3.将应计入本月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

4.对于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为了进行成本核算,企业一般应设置

(四)三门课程之间的关系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的入门课程,是讲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帐法、填制凭证、登记帐簿等会计的

基本核算方法。主要说明了什么是会计,会计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并且结合了实务,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财务会计则是依据具体会计准则,结合企业更复杂的经济业务进一步介绍了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主要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确认和计量,两者在关系上应该分别处于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地位。基础会计突出基本理论,财务会计侧重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成本会计是生产型企业的专业会计,与财务会计中费用的核算内容存在着许多密切的联系,成本会计是讲述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如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顺序分配法等。成本会计的最终目标是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

二、个人应用研究报告——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

1.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当本期投入生产的产品,在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时,需要将期初生产成本和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是成本计算工作中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特点、组织特点及管理要求,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对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进行分配。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以下六种:(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4)约当产量法。(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定额成本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的差异可以相互抵销的企业。(6)定额比例法。定额比例法是指按定额(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或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下面就约当产量法进行论述。

2、约当产量法

所谓“约当产量法”,是指将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产量,生产成本按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

约当产量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2) 生产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

成本)/(完工产品数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3)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数量

(4)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时,原材料成本项目和其他成本项目是有区别的。在计算原材料成本项目的约当产量时,应注意原材料的投料方式。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不论产品完工与否,每一在产品数量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与完工产品完全相同,因此,不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则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换言之,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逐步投料的,那么,各成本项目都按完工程度计算出相同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则原材料项目不需要计算约当产量(或约当产量就等于在产品数量),其他成本项目要按完工程度计算约当产量。

采用约当产量法,要求科学地确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而这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企业可以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采用技术或其他方法测算出完工程度。产品工时定额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可按每道工序累计单位工时定额除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计算得出。其中,每道工序中的在产品,其完工程度一般按所在工序的50%计算(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原材料项目视为全部完工)。

[例]甲产品的单位工时定额为100工时,经过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的单位工时定额是:第一道工序30工时,第二道工序70工时。则每道工序的完工程度可计算如下:

第一道工序= (30×50%)/100=15%

第二道工序= (30+70×50%)/100=65%

3.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

企业的完工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材料及自制工具、模型等低值易耗品,以及为在建工程生产的专用设备和提供修理劳务等。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应从“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转出。其中,产成品转入“库存商品”科目;自制材料、工具、模型等转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为在建工程提供的劳务,不论其完工与否,均应结转至“在建工程”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余额表示月末在产品成本。


相关内容

  • 电大专科会计论文格式
  •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经管学院专科专业课程综述格式 (另有规定的专业除外,见其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一.课程综述 2.杨有红 <中级财务会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1]付磊,<基础会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2]宋常,<成 ...

  • 个人应用研究报告
  •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综合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 作者: 学校: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 目 录 一. 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综述...................................1页 (一)基础会计核心知识及学习收获............. ...

  • 电大会计专科毕业论文1搞
  • 中央广播电视大开放教育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综合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 作者: 学校: 专业:会计学 年级 学号: 指导老师: 年 月 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 目 录 一. 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综述----------------------------1 (一 ...

  • 企业会计监督的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 编号(学号):XXXXXXXX 文献综述 (届本科) 题目:关于会计监督问题的研究综述 学院: 专业: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关于企业会计监督问题的研究综述 摘要: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会计工作人员依据<会计法>赋予的职权,将<会计法>规定的各项内容适 ...

  • 会计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2012届 分析程序在财务报表 审计中的运用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 蓝丽仙 学 号 0202070113 系 别 经济与管理系 专业班级 会计学0701班 指导教师 周 艳 完成日期 2010年12月 分析程序在财务报表 审计中的运用的文献综述 摘 要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合理运 ...

  • 2012级财务管理 "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等安排
  • 2012 级财务管理专业"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等安排 一.毕业实习报告 4月28日前,请将"毕业实习报告"的纸质档和电子档交至各班 学习委员处. 1."毕业实习报告"电子稿(不需要包括<实习评价表>)要求 ...

  • 财务风险文献综述
  • 财务风险文献综述 唐国君 张琼心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611130 摘要: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企业时刻都面临着来自市场的各种风险.财务管理系统作为企业风险预警器,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 关 ...

  •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经验总结
  • <学科前沿专题>总结 此次学科前沿课程学习,我认识到会计学专业有很多课题值得我们深入进行研究,但是在研究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一系列事项,以便顺利而又有效地进行学科建设与研究,接下来我就对在学科研究之后需要的论文写作方面要注意的情况做如下几点总结: 1中文标题一般控制在20字以内,确有需要可 ...

  • 新西兰中小学教育综述
  • 新西兰中小学教育综述 新西兰是一个在传统上重视教育的国家,其人口的30%受过高等教育,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之首.新西兰政府确定其本国的教育方针是:"获得最高水准的成就,使每个学生作为个人和社会成员能豹充分发挥自已的潜能". 作为新西兰国家教育体系与教育战略的最基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