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举制度与唐诗的繁荣

第19卷

2005年11月

Ξ

第6期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XINXIANGTEACHERSCOLLEGE

Vol.19,No.6

NOV.2005

论科举制度与唐诗的繁荣

郭桂花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新乡453000)

摘 要: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辉煌璀璨、一枝独秀,究其繁荣原因,自然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青睐,这对于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科举制度;唐朝;诗歌;繁荣

中图分类号:I206.2   :A)06Ο0062Ο03

  :第一,诗歌数量多;第二,诗人人数多;第三,诗歌精品多。正是这些成就,使唐朝诗歌得以流芳百世、代代相传。到了清代,经过清朝人的整理,编成《全唐诗》,据“御制全唐诗序”,其共“得诗四万

[1]序言

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这两个数字,足以使

经、策问三场考试制。

所谓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等,完全是测试考生的文学才华的。隋代及唐初秀才、进士的试策,很大程度上即是一种文学考试,唐高宗时进士加试杂文二首,更增加了考试的文学性。玄宗时期唐朝进入全盛,加上玄宗本人多才多艺,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因此,杂文出身的进士受到格外的重用。开元年间,杂文二首又明确定为诗、赋各一首。而三场考试中,也以首场诗、赋最为重要,正像唐人赵匡所言“:主司褒贬,实在诗赋。”因此唐人谓进士科为“词科”,后世亦谓唐“以诗赋取士”。之后,进士科主考诗赋渐成定式,尽管时有不同意见,但始终未能改变,如唐德宗时期曾以箴论代替诗赋,可不久又复考诗赋。至文宗和宣宗时,两人都爱好诗赋,文宗甚至亲自出题考应试者的诗赋水平,宣宗则自称“乡贡进士”,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提高了诗赋的地位。

二、诗赋取士对唐诗的影响

早在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

诗评》中就指出“:‘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

[3](P147)

也。”清康熙皇帝的《御制全唐诗序》也说“:盖唐当开[1]国之初,即以声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杰之彦。”可见,唐代

绝大多数朝代望尘莫及。唐代诗歌乃至整个文学的繁荣,自然有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基本原因,这也是许多学者在研究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时更多关注的方面。我们认为,除了政治、经济因素,唐代科举制度的完备也是促成唐代诗歌迈上顶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唐科举以诗赋取士制度的确立

唐代科举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等等,在唐代科举史上,这些科目或盛或衰,或存或废,唯有明经、进士二科始终作为唐朝科举的主要科目,吸引了绝大部分考生。明经科不考诗赋,姑且不论。唐初进士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时务策涉及社会现实问题,目的为使读书人从故纸堆中爬出来,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找出解决办法。但真正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决不是这些读书人能解决的,所以也很难拿出好的解决办法。于是许多读书人就拼命收集历年考试的策题和及第者的对策文章,研习揣摩,熟记硬背,临时上场拼凑应付。如此以来,使国家选拨有用之才的愿望成为泡影。这一弊病,唐初就已充分暴露。据《太平广记》记载:“垂拱元年,吴道古等二十七人及第,榜后敕批云,略观其策,并未尽善。……后至调露二年,考功员外刘思立奏议加试帖经与杂文,文高者放入策。”

[2](P1324)

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是早有定论的。

唐朝科举考试,明经科每年录取的人数都在百人左右,有时多达200人,而进士科多数情况下只录取30人,(唐高宗时曾录取过70人,中宗时录取40人)而两科考生都在千余人左右,明经科的录取比例为百分之一、二十,而进士科只有百分之二、三,可见,进士科的难度要远大于明经科。虽然二者都可以做官,但是明经科出身不像进士科出身那样容易平步青云、荣耀尊贵,唐朝宰相大多出自进士科即是明证,因

于是,唐朝的科举新规定进士科考试除试策外,

加试帖经若干条和杂文二首。至此,进士科形成了杂文、帖

Ξ 收稿日期:2005Ο02Ο27

),女,河南辉县人,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作者简介:郭桂花(1975Ο

62

第6期               郭桂花:论科举制度与唐诗的繁荣                 

此,进士科十分受时人青睐“,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

[2](P1321)

官推荐,以便中举。因为此类作品描写、表现的都是作者所熟悉的生活,抒发的也大都是作者的真实情感,所以行卷诗中出现了大量至今流传的优秀作品。如《唐摭言》记载“: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

[4](卷七)

言戏之耳。’”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也是其向韩愈行卷

。故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数大大超过明

经科。而要想在进士科考试中获得成功,具有较高的诗赋水平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诗赋考试要求应试者有相当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生动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因而比帖经墨义之类要清新活泼而富于灵气。诗赋在对偶声韵方面的严格规则,恰恰体现出汉语自身的一些特点,可以看出考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水平,这也是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还便于在考生中区分优劣,因此诗赋取士的确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作诗既然成了士人的晋身之阶,与仕途利禄紧紧相连,就足以吸引士人毕其精力于其中,当他们在日常研习吟咏之时,为寻求诗材与灵感,必须留意观察生活、社会与自然,优秀的诗作往往由此而产生。一种文学体裁的兴旺,是不可能与其所处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完全割裂的。加上唐代科举制度是面向整个社会开放的,歌作者群体的壮大。,活体验,,所表现的也不,层社会的诗人极为罕见。而在唐代,这一情形完全改观了,那些最有名的诗人们多半来自庶族士人阶层甚至下层社会,他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丰富的切身体验与深刻认识,对唐诗博大深广的内容与五彩缤纷的风格之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尤其重要的是,无论他们是否进士及第,几乎都有过科场应试的经历,如著名诗人王维、王昌龄、崔颢、祖咏、刘长卿、李颀、岑参、钱起、张继等等,都中过进士,他们都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流传百世的诗篇。

三、科举制度下的唐诗创作

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吸引了天下读书人为之呕心沥血,潜心研习。考生要在科场写出好的作品,临阵磨枪显然不行,这就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这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具备了诗人的潜质。他们不仅在科场上凭诗获取功名,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很自如地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毫无疑问会推动唐诗的创作。另外,科举中的一些习惯和风气,也在无形之中推动了唐朝的诗歌创作,产生了行卷诗、应试诗、及第诗和落榜诗等诗歌形式。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行卷诗。唐代科举考试尚未实行糊名、誊录制度,考

之诗,而朱庆余的《近试呈张水部》,更是闻名天下的行卷诗,大诗人杜甫也有许多行卷之作,如《奉寄河南韦尹大人》《、赠韦左丞丈济》《、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赠鲜于京兆二十韵》《、投赠哥舒开府翰》,诸如此类,举不胜举。由此可见,行卷是十分盛行的一种风气,,但对于,,,不仅数量多,还要保证质量,才能考中。这无疑是一次诗歌创作的高峰,对于唐诗的繁荣,自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唐朝科场佳作如钱起在天宝十年(751等)应试所作的《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

[1](P1446)青。”这首诗写得十分优美,而最后两句“曲终人不

见,江上数峰青”则是历代传诵的名句。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评曰“:我爱这两句诗,多少是因为它对于我启示了一种哲学的意蕴。‘曲终人不见’所表现的是消逝‘;江上数峰青’所表现的是永恒。可爱的乐声和奏乐者虽然消逝了,而青山

[5](P208)却巍然如旧,永远可以让我们把心情寄托在它上面。”

这正是对此诗之妙的精当说明,让人们在一片似真似幻、神奇缥缈的仙境中突然回到现实,面对肃穆静默的数峰青山,留下无穷无尽的联想和余韵。钱起是中唐著名诗人,号称“大历十才子”之首。此前他曾多次应试落第,终于因这首《湘灵鼓瑟》而一鸣惊人,金榜留名。

再如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1](P725)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同样是一首脍炙人口的

科场佳作。如果说钱诗留给读者无尽的联想余韵,那么读者同样能从祖诗中领略到更为丰富的东西:终南山雨雪初晴,积雪隐约浮现于云海之上,落日的余晖为山林镀上一道明丽的金边,从长安城中眺望终南雪景,令人更增几分料峭早春的寒意。这寒意中是否包含诗人仕途坎坷、心绪低沉的内心之“寒”,尽可留给读者去玩味,让读者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倾向去补充。

3.及第诗。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自身价值是通过金榜

生的姓名考官可以看见,这就给了考官录取时看人不看文的机会。唐科举盛行“通榜”,即主考官根据考生的德才声望,制成“榜帖”,供录取时参考。如此一来,社会名流、文坛巨星、达官贵人对考生的推荐就非常重要了。有时甚至在考试之前,主考官就已经根据“榜帖”内定好了录取人选。如《太平广记》所记崔郾知贡举,太学博士吴武陵向他举荐杜牧为状元,但状元以下前四名都已定好,只好录取杜牧为第五名的故事

[2](P1349)

题名来实现的,这正如岑参所说“战胜

真才子,名高动世

[1](P1132)人”。科举制度下,哪一个举人没有十年寒窗的艰

辛,哪一个士人不是背负着妻子父母的期待!多少次的失败,多少次的辛酸世态炎凉,一旦得以高中,那种欣喜若狂可想而知!中举后的曲江宴会、雁塔题名等活动又是何等的荣耀!而表达这种喜悦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纵酒吟诗、欢醉作歌。大量的唐代及第诗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现略举几例

。这种情形迫使考生必须在试前多方奔走,

结交攀缘,他们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行卷”,即应试者把自己的上佳作品投献给社会贤达、名公巨卿,得其赏识,再向主考

63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9卷

加以说明。如刘沧的《及第后宴曲江》“: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笔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

[1](P3682)

流。”这首诗为我们再现了唐朝举子们中举后皇帝赐

[1](P3644)

入,马前惆怅满枝红”都使我们感受到了下第者的失

落感和屈辱感。连写出名闻天下的科场诗的钱起也有过“不

[1](P1433)醉百花酒,伤心千里归”的落榜凄凉。《全唐诗》中此

类诗多达200余篇,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王维、白居易、韩愈、孟浩然、孟郊、岑参等都写有下第诗,从而使之亦成为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举子的进士、明经及第后,还要通过吏部的选拔考试才能做官,吏部的考试有“貌”“言”“书”“判”四个内容。其中的“判”就是试考生的写作能力,它从两个方面来测试考生,其中之一叫“宏词“,宏词初试杂文,后来也演变为试诗赋,它与进士考诗赋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了唐诗的发展与繁荣。

总之,,参加进士科。由,。,,士人不仅以诗参加举试,,这在当时成为一种风尚,影响了整个社会,有力地推动了唐朝社会各个阶层对诗歌的热爱,大大地刺激了诗人的创作,终于使唐诗走上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

宴、游览胜景、题诗留名、众星捧月、畅饮至醉的荣耀。章孝标及第后所写“及第全胜十改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

[6](P628)

则描写了中与不中的鲜明

对比,形象地反映了举子们的心声;孟郊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P2285)

则是广为人知的及第诗。杜牧虽然是通过行卷

[6](P849)

而中举,却也赋诗抒怀“: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

可见,中举后吟

诗作歌,是唐代十分盛行的风气,据统计《全唐诗》,中仅以及第、登科为篇名的诗就有120多首,足以说明科举对唐诗的巨大推动作用。

4.落榜诗。十年寒窗一举高中,喜不自禁、

借诗抒情是人之常情;,和绝望。、“下第”题材的诗篇几乎成为一大门类《下第后上李中丞》中叹道:“落第逢人痛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

[1](P3456)

滴来千里书。”这是一首悲泪淋漓的落榜诗,今天读

参考文献:

[1]彭定求.全唐诗[Z].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2]李 .太平广记[Z].北京:中华书局,1961.

[3]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

[4]王定保.唐摭言[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6]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来,也觉鼻酸。罗邺的《落第东归》“年年春色独怀羞,强向东

[1](P4083)归懒举头。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和温

宪的《题崇庆寺壁》“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1](P4147)

皆反射出举子们落

榜后,万念俱灰,连回家面对充满渴望的亲人的勇气都没有了。邵谒的《下第有感》“谁知失意时,痛于刃伤骨。身如石上草,根蒂浅难活”

[1](P3787)

则形象地描写了落第者的绝望之

情。李廓的《落第诗》“榜前潜制泪,众里自嫌身。气味如中酒,情怀似别人。暖风张乐席,晴日看花尘。尽是添愁处,深居乞过春”

[6](P914)

和温庭筠的“几年辛苦与君同,得丧悲欢尽

是空。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知有杏园无路

【责任编辑 张新民】

The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andtheFullFlourishof

TangDynasty’sPoetry

GUOGuiΟhua

(XinxiangTeachersCollege,XinXiang453000,China)

Abstract:ThepoetryoftheTangdynastyisflourishinginancientChina.ThereasonofthefullflourishoftheTangdynastyiscloselyboundupwiththepolitics,economyandcultureofthetime.Itisanimportantreasonthatthe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becamematurityandtheadmissioncutΟoffsofthe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ismostlypoetry.Ittookthefancyofthepublic.The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affectedthepoetryoftheTangdynasty.

Keywords: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Tangdynasty;poetry

;flourish64

第19卷

2005年11月

Ξ

第6期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XINXIANGTEACHERSCOLLEGE

Vol.19,No.6

NOV.2005

论科举制度与唐诗的繁荣

郭桂花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新乡453000)

摘 要: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辉煌璀璨、一枝独秀,究其繁荣原因,自然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青睐,这对于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科举制度;唐朝;诗歌;繁荣

中图分类号:I206.2   :A)06Ο0062Ο03

  :第一,诗歌数量多;第二,诗人人数多;第三,诗歌精品多。正是这些成就,使唐朝诗歌得以流芳百世、代代相传。到了清代,经过清朝人的整理,编成《全唐诗》,据“御制全唐诗序”,其共“得诗四万

[1]序言

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这两个数字,足以使

经、策问三场考试制。

所谓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等,完全是测试考生的文学才华的。隋代及唐初秀才、进士的试策,很大程度上即是一种文学考试,唐高宗时进士加试杂文二首,更增加了考试的文学性。玄宗时期唐朝进入全盛,加上玄宗本人多才多艺,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因此,杂文出身的进士受到格外的重用。开元年间,杂文二首又明确定为诗、赋各一首。而三场考试中,也以首场诗、赋最为重要,正像唐人赵匡所言“:主司褒贬,实在诗赋。”因此唐人谓进士科为“词科”,后世亦谓唐“以诗赋取士”。之后,进士科主考诗赋渐成定式,尽管时有不同意见,但始终未能改变,如唐德宗时期曾以箴论代替诗赋,可不久又复考诗赋。至文宗和宣宗时,两人都爱好诗赋,文宗甚至亲自出题考应试者的诗赋水平,宣宗则自称“乡贡进士”,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提高了诗赋的地位。

二、诗赋取士对唐诗的影响

早在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

诗评》中就指出“:‘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

[3](P147)

也。”清康熙皇帝的《御制全唐诗序》也说“:盖唐当开[1]国之初,即以声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杰之彦。”可见,唐代

绝大多数朝代望尘莫及。唐代诗歌乃至整个文学的繁荣,自然有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基本原因,这也是许多学者在研究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时更多关注的方面。我们认为,除了政治、经济因素,唐代科举制度的完备也是促成唐代诗歌迈上顶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唐科举以诗赋取士制度的确立

唐代科举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等等,在唐代科举史上,这些科目或盛或衰,或存或废,唯有明经、进士二科始终作为唐朝科举的主要科目,吸引了绝大部分考生。明经科不考诗赋,姑且不论。唐初进士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时务策涉及社会现实问题,目的为使读书人从故纸堆中爬出来,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找出解决办法。但真正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决不是这些读书人能解决的,所以也很难拿出好的解决办法。于是许多读书人就拼命收集历年考试的策题和及第者的对策文章,研习揣摩,熟记硬背,临时上场拼凑应付。如此以来,使国家选拨有用之才的愿望成为泡影。这一弊病,唐初就已充分暴露。据《太平广记》记载:“垂拱元年,吴道古等二十七人及第,榜后敕批云,略观其策,并未尽善。……后至调露二年,考功员外刘思立奏议加试帖经与杂文,文高者放入策。”

[2](P1324)

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是早有定论的。

唐朝科举考试,明经科每年录取的人数都在百人左右,有时多达200人,而进士科多数情况下只录取30人,(唐高宗时曾录取过70人,中宗时录取40人)而两科考生都在千余人左右,明经科的录取比例为百分之一、二十,而进士科只有百分之二、三,可见,进士科的难度要远大于明经科。虽然二者都可以做官,但是明经科出身不像进士科出身那样容易平步青云、荣耀尊贵,唐朝宰相大多出自进士科即是明证,因

于是,唐朝的科举新规定进士科考试除试策外,

加试帖经若干条和杂文二首。至此,进士科形成了杂文、帖

Ξ 收稿日期:2005Ο02Ο27

),女,河南辉县人,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作者简介:郭桂花(1975Ο

62

第6期               郭桂花:论科举制度与唐诗的繁荣                 

此,进士科十分受时人青睐“,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

[2](P1321)

官推荐,以便中举。因为此类作品描写、表现的都是作者所熟悉的生活,抒发的也大都是作者的真实情感,所以行卷诗中出现了大量至今流传的优秀作品。如《唐摭言》记载“: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

[4](卷七)

言戏之耳。’”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也是其向韩愈行卷

。故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数大大超过明

经科。而要想在进士科考试中获得成功,具有较高的诗赋水平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诗赋考试要求应试者有相当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生动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因而比帖经墨义之类要清新活泼而富于灵气。诗赋在对偶声韵方面的严格规则,恰恰体现出汉语自身的一些特点,可以看出考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水平,这也是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还便于在考生中区分优劣,因此诗赋取士的确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作诗既然成了士人的晋身之阶,与仕途利禄紧紧相连,就足以吸引士人毕其精力于其中,当他们在日常研习吟咏之时,为寻求诗材与灵感,必须留意观察生活、社会与自然,优秀的诗作往往由此而产生。一种文学体裁的兴旺,是不可能与其所处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完全割裂的。加上唐代科举制度是面向整个社会开放的,歌作者群体的壮大。,活体验,,所表现的也不,层社会的诗人极为罕见。而在唐代,这一情形完全改观了,那些最有名的诗人们多半来自庶族士人阶层甚至下层社会,他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丰富的切身体验与深刻认识,对唐诗博大深广的内容与五彩缤纷的风格之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尤其重要的是,无论他们是否进士及第,几乎都有过科场应试的经历,如著名诗人王维、王昌龄、崔颢、祖咏、刘长卿、李颀、岑参、钱起、张继等等,都中过进士,他们都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流传百世的诗篇。

三、科举制度下的唐诗创作

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吸引了天下读书人为之呕心沥血,潜心研习。考生要在科场写出好的作品,临阵磨枪显然不行,这就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这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具备了诗人的潜质。他们不仅在科场上凭诗获取功名,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很自如地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毫无疑问会推动唐诗的创作。另外,科举中的一些习惯和风气,也在无形之中推动了唐朝的诗歌创作,产生了行卷诗、应试诗、及第诗和落榜诗等诗歌形式。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行卷诗。唐代科举考试尚未实行糊名、誊录制度,考

之诗,而朱庆余的《近试呈张水部》,更是闻名天下的行卷诗,大诗人杜甫也有许多行卷之作,如《奉寄河南韦尹大人》《、赠韦左丞丈济》《、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赠鲜于京兆二十韵》《、投赠哥舒开府翰》,诸如此类,举不胜举。由此可见,行卷是十分盛行的一种风气,,但对于,,,不仅数量多,还要保证质量,才能考中。这无疑是一次诗歌创作的高峰,对于唐诗的繁荣,自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唐朝科场佳作如钱起在天宝十年(751等)应试所作的《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

[1](P1446)青。”这首诗写得十分优美,而最后两句“曲终人不

见,江上数峰青”则是历代传诵的名句。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评曰“:我爱这两句诗,多少是因为它对于我启示了一种哲学的意蕴。‘曲终人不见’所表现的是消逝‘;江上数峰青’所表现的是永恒。可爱的乐声和奏乐者虽然消逝了,而青山

[5](P208)却巍然如旧,永远可以让我们把心情寄托在它上面。”

这正是对此诗之妙的精当说明,让人们在一片似真似幻、神奇缥缈的仙境中突然回到现实,面对肃穆静默的数峰青山,留下无穷无尽的联想和余韵。钱起是中唐著名诗人,号称“大历十才子”之首。此前他曾多次应试落第,终于因这首《湘灵鼓瑟》而一鸣惊人,金榜留名。

再如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1](P725)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同样是一首脍炙人口的

科场佳作。如果说钱诗留给读者无尽的联想余韵,那么读者同样能从祖诗中领略到更为丰富的东西:终南山雨雪初晴,积雪隐约浮现于云海之上,落日的余晖为山林镀上一道明丽的金边,从长安城中眺望终南雪景,令人更增几分料峭早春的寒意。这寒意中是否包含诗人仕途坎坷、心绪低沉的内心之“寒”,尽可留给读者去玩味,让读者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倾向去补充。

3.及第诗。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自身价值是通过金榜

生的姓名考官可以看见,这就给了考官录取时看人不看文的机会。唐科举盛行“通榜”,即主考官根据考生的德才声望,制成“榜帖”,供录取时参考。如此一来,社会名流、文坛巨星、达官贵人对考生的推荐就非常重要了。有时甚至在考试之前,主考官就已经根据“榜帖”内定好了录取人选。如《太平广记》所记崔郾知贡举,太学博士吴武陵向他举荐杜牧为状元,但状元以下前四名都已定好,只好录取杜牧为第五名的故事

[2](P1349)

题名来实现的,这正如岑参所说“战胜

真才子,名高动世

[1](P1132)人”。科举制度下,哪一个举人没有十年寒窗的艰

辛,哪一个士人不是背负着妻子父母的期待!多少次的失败,多少次的辛酸世态炎凉,一旦得以高中,那种欣喜若狂可想而知!中举后的曲江宴会、雁塔题名等活动又是何等的荣耀!而表达这种喜悦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纵酒吟诗、欢醉作歌。大量的唐代及第诗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现略举几例

。这种情形迫使考生必须在试前多方奔走,

结交攀缘,他们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行卷”,即应试者把自己的上佳作品投献给社会贤达、名公巨卿,得其赏识,再向主考

63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9卷

加以说明。如刘沧的《及第后宴曲江》“: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笔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

[1](P3682)

流。”这首诗为我们再现了唐朝举子们中举后皇帝赐

[1](P3644)

入,马前惆怅满枝红”都使我们感受到了下第者的失

落感和屈辱感。连写出名闻天下的科场诗的钱起也有过“不

[1](P1433)醉百花酒,伤心千里归”的落榜凄凉。《全唐诗》中此

类诗多达200余篇,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王维、白居易、韩愈、孟浩然、孟郊、岑参等都写有下第诗,从而使之亦成为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举子的进士、明经及第后,还要通过吏部的选拔考试才能做官,吏部的考试有“貌”“言”“书”“判”四个内容。其中的“判”就是试考生的写作能力,它从两个方面来测试考生,其中之一叫“宏词“,宏词初试杂文,后来也演变为试诗赋,它与进士考诗赋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了唐诗的发展与繁荣。

总之,,参加进士科。由,。,,士人不仅以诗参加举试,,这在当时成为一种风尚,影响了整个社会,有力地推动了唐朝社会各个阶层对诗歌的热爱,大大地刺激了诗人的创作,终于使唐诗走上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

宴、游览胜景、题诗留名、众星捧月、畅饮至醉的荣耀。章孝标及第后所写“及第全胜十改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

[6](P628)

则描写了中与不中的鲜明

对比,形象地反映了举子们的心声;孟郊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P2285)

则是广为人知的及第诗。杜牧虽然是通过行卷

[6](P849)

而中举,却也赋诗抒怀“: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

可见,中举后吟

诗作歌,是唐代十分盛行的风气,据统计《全唐诗》,中仅以及第、登科为篇名的诗就有120多首,足以说明科举对唐诗的巨大推动作用。

4.落榜诗。十年寒窗一举高中,喜不自禁、

借诗抒情是人之常情;,和绝望。、“下第”题材的诗篇几乎成为一大门类《下第后上李中丞》中叹道:“落第逢人痛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

[1](P3456)

滴来千里书。”这是一首悲泪淋漓的落榜诗,今天读

参考文献:

[1]彭定求.全唐诗[Z].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2]李 .太平广记[Z].北京:中华书局,1961.

[3]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

[4]王定保.唐摭言[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6]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来,也觉鼻酸。罗邺的《落第东归》“年年春色独怀羞,强向东

[1](P4083)归懒举头。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和温

宪的《题崇庆寺壁》“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1](P4147)

皆反射出举子们落

榜后,万念俱灰,连回家面对充满渴望的亲人的勇气都没有了。邵谒的《下第有感》“谁知失意时,痛于刃伤骨。身如石上草,根蒂浅难活”

[1](P3787)

则形象地描写了落第者的绝望之

情。李廓的《落第诗》“榜前潜制泪,众里自嫌身。气味如中酒,情怀似别人。暖风张乐席,晴日看花尘。尽是添愁处,深居乞过春”

[6](P914)

和温庭筠的“几年辛苦与君同,得丧悲欢尽

是空。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知有杏园无路

【责任编辑 张新民】

The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andtheFullFlourishof

TangDynasty’sPoetry

GUOGuiΟhua

(XinxiangTeachersCollege,XinXiang453000,China)

Abstract:ThepoetryoftheTangdynastyisflourishinginancientChina.ThereasonofthefullflourishoftheTangdynastyiscloselyboundupwiththepolitics,economyandcultureofthetime.Itisanimportantreasonthatthe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becamematurityandtheadmissioncutΟoffsofthe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ismostlypoetry.Ittookthefancyofthepublic.The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affectedthepoetryoftheTangdynasty.

Keywords: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Tangdynasty;poetry

;flourish64


相关内容

  • 论唐诗兴盛繁荣的原因
  • 论唐诗兴盛繁荣的原因 作者:邢俊梅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4年第02期 摘 要:唐诗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其繁荣景象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发展必然,导致了文学体裁的变革,这种变革首先是语言的变革.唐朝的"诗体"文学随着当时社会的性质.经济体制.政治及帝王集权统治的发生 ...

  • 武则天对唐诗的影响
  • [摘要]本文从武则天统治期间实施的政策和个人魅力两方面肯定她对唐诗发展的贡献.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苑中独领风骚的牡丹,那末,武则天则是最早辛勤培育牡丹的园丁.她的时代,还称不上是唐诗繁盛的时代.但有了她的精心培育,唐诗已经蓄势待发,预示着它的繁盛时代终将到来. [关键词]武则天;政策;魅力;唐诗;影响 ...

  • 唐代文学兴盛的内外部原因
  • 唐代文学兴盛的内外部原因? 一.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正是李白.杜甫等诗人能够恣情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王昌龄.王之焕等得以等闲进行"旗亭酬唱"的特定物质条件. 二.全国空前统一为唐 ...

  • 盛唐诗歌繁荣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 盛唐诗歌繁荣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1102407001 钟鹏飞 中文系11级广电一班 中国唐代诗歌的称谓,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唐代诗歌创作繁荣,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体制齐备,作家作品量多质高,据<全唐诗>存录,诗有4.89万余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 唐诗成就卓著 ...

  • 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
  • 封建社会的的鼎盛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课时重难点: [重点]三省六部制 经济发展的表现 儒学复兴 [难点] 三生六部制的内容以及作用 儒学复兴的原因 授课过程: [阶段综述]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政 ...

  •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 中国古代科举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 ...

  •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
  •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历史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地图册,科举制度相关多媒体.图片,准备<范进中举>和<孔乙己>小说片段,预习课文 课前预习了解 科举制的相关内容 ...

  • 七下历史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
  • 朱田中学 七 年级 历史 学科导学案(新授课) 主备人:__孙莉_____ 审批人: 学案编号: _1-4______ 班 级: 姓 名: 小 组: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 2.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 ...

  • 唐诗的精神风貌(修改)[1]
  • 论唐诗的精神风貌 黄春梅 内容摘要:本文开篇点题,阐明了刚健.豪侠.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是唐诗的精神面貌.在下文的论述和分析过程中首先通过阐述唐诗的演化过程,对唐诗的精神风貌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其次,分别以汉至隋.宋朝两大历史时期为例,通过论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诗歌的演化过程,对唐诗的精神风貌的特殊性加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