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诗歌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访谈人:麻雪 受访人:梁亚军   麻 雪:亚军你好!从你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你对亲人的眷恋,例如父母,姐姐等,那么他们对你的诗歌创作影响会有多少呢?   梁亚军:确实,在我的诗歌中有很多关于亲情的诗作。一方面是因为我熟悉他们,因为熟悉而有话要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的经历,我的父亲在我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在父亲去世以后,家对我来说就是母亲和姐姐了,她们不仅是我的依靠,也是我在这个世上存在的依据。后来失去听力,她们就是我的支撑。生活从一开始就对我显示了它的残酷,还好在这残酷的后面,还有这么一份虽然苦弱,但却源源不断的亲人的爱。于坚说:“首先要写使你母亲感动的诗歌。”因此当我拿起笔,他们自然而然就出现在我的诗歌中,同时又影响着我的写作。   麻 雪:出生于农村的你,应该有很多乡村生活的经历,有着对土地的深深眷恋,那么这是如何反应在你的诗歌中的?   梁亚军:可以说在我十岁之后,我就离开了那个生养我的叫做鸡坡村的村庄。这是因为我的父亲,在他去世以前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把我送到了另一个镇上的三姨家里读书,我只会在假期或者星期天才能回去。在我父亲去世以后,我的童年也就随之结束了,乡村、土地也不再是一个少年的乐园,它同时也意味着劳役与苦楚。在一个上山、下山、种地靠的全是人的力气的地方,你可以想象一个父亲的缺失,对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这种来自土地的劳役与苦楚,在2008年之后,我把家安在另一个小镇才算彻底的结束。这种结束,也有另一层原因:时代。时间到了2008年,村庄几乎就空了,这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挡不住的趋势,也是一个偏僻的村庄在时代中的命运。村庄出现在我的诗歌中,更多的是因为我写到了父母、亲人,它很多时候只是一个背景,我想到它很多时候也不是因为眷恋。“吾心安处是吾乡”,一个被时代放空的村庄已经无法安慰一颗游子的心,我想如果还能写些什么的话,也是写给它的挽歌。   麻 雪:确实是这样,很多人从农村走出来都成了城市的打工者。那么除过对亲人的抒写,对村庄的感怀,你以为在你的诗歌中常常关注的是什么?你认为你的写作有没有形成基本的风格?   梁亚军:对于诗歌写作,事实上我没有特别关注什么。我一直在随心所欲地写,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我的诗歌就会呈现什么。我想作为一个写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地生活,并学会思考,学会在内心去审查自己的生活,如果说现实是“有”,那么诗歌抵达的就是“有”后面的“无”。我的写作目前在我看来还处于练习的阶段,所以谈不上风格。   麻 雪:就像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每一个人存在都是独特的,人们也常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那么你的身体状况是否会影响到你的诗歌写作?   梁亚军:可以这样说,我的诗歌写作从一开始就与我的身体有关,如果不是因为失去听力,我很可能不会拿起笔来写东西,至少在我失去听力之前我没有这样的想法,也没有写过像样的东西。史铁生说:“写作是为了活着”。我想对我来说,写作同样是一种自我的拯救。但我至今也说不清,诗歌是不是就是上帝为我打开的另一扇窗,我只能尽力把它写好。身体一直在影响着我的写作,就像它在影响着我的生活一样。因为听不见,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沉默的失语者,在诗歌中我才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麻 雪:在诗歌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我想起帕斯说的:“一首诗歌首先是听到它”,祝福你的生活也祝福你的写作,还想问你最后一个问题,在平时的写作中,有没有什么创作计划?   梁亚军:我没有具体的写作计划,只是有一些想法,这些想法也需要在写作中不断地去修正。从自己的经历,从自己的阅历中来,我的诗歌一直紧贴着我的生活, 但太具体的写作,也限制了我。人活在时空中,一首诗歌也同样要与时空发生关系。时空不仅是一个人生活和生命的现场,也意味着历史和记忆。历史与记忆对我来说就意味着一种更加古老的声音,在寂静中,我一直在窃听它们,并试着把它们用诗歌说出来。我希望我的诗歌在关注生活,关注当下的现实的同时,也能复活这些历史的记忆。

  在诗歌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访谈人:麻雪 受访人:梁亚军   麻 雪:亚军你好!从你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你对亲人的眷恋,例如父母,姐姐等,那么他们对你的诗歌创作影响会有多少呢?   梁亚军:确实,在我的诗歌中有很多关于亲情的诗作。一方面是因为我熟悉他们,因为熟悉而有话要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的经历,我的父亲在我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在父亲去世以后,家对我来说就是母亲和姐姐了,她们不仅是我的依靠,也是我在这个世上存在的依据。后来失去听力,她们就是我的支撑。生活从一开始就对我显示了它的残酷,还好在这残酷的后面,还有这么一份虽然苦弱,但却源源不断的亲人的爱。于坚说:“首先要写使你母亲感动的诗歌。”因此当我拿起笔,他们自然而然就出现在我的诗歌中,同时又影响着我的写作。   麻 雪:出生于农村的你,应该有很多乡村生活的经历,有着对土地的深深眷恋,那么这是如何反应在你的诗歌中的?   梁亚军:可以说在我十岁之后,我就离开了那个生养我的叫做鸡坡村的村庄。这是因为我的父亲,在他去世以前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把我送到了另一个镇上的三姨家里读书,我只会在假期或者星期天才能回去。在我父亲去世以后,我的童年也就随之结束了,乡村、土地也不再是一个少年的乐园,它同时也意味着劳役与苦楚。在一个上山、下山、种地靠的全是人的力气的地方,你可以想象一个父亲的缺失,对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这种来自土地的劳役与苦楚,在2008年之后,我把家安在另一个小镇才算彻底的结束。这种结束,也有另一层原因:时代。时间到了2008年,村庄几乎就空了,这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挡不住的趋势,也是一个偏僻的村庄在时代中的命运。村庄出现在我的诗歌中,更多的是因为我写到了父母、亲人,它很多时候只是一个背景,我想到它很多时候也不是因为眷恋。“吾心安处是吾乡”,一个被时代放空的村庄已经无法安慰一颗游子的心,我想如果还能写些什么的话,也是写给它的挽歌。   麻 雪:确实是这样,很多人从农村走出来都成了城市的打工者。那么除过对亲人的抒写,对村庄的感怀,你以为在你的诗歌中常常关注的是什么?你认为你的写作有没有形成基本的风格?   梁亚军:对于诗歌写作,事实上我没有特别关注什么。我一直在随心所欲地写,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我的诗歌就会呈现什么。我想作为一个写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地生活,并学会思考,学会在内心去审查自己的生活,如果说现实是“有”,那么诗歌抵达的就是“有”后面的“无”。我的写作目前在我看来还处于练习的阶段,所以谈不上风格。   麻 雪:就像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每一个人存在都是独特的,人们也常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那么你的身体状况是否会影响到你的诗歌写作?   梁亚军:可以这样说,我的诗歌写作从一开始就与我的身体有关,如果不是因为失去听力,我很可能不会拿起笔来写东西,至少在我失去听力之前我没有这样的想法,也没有写过像样的东西。史铁生说:“写作是为了活着”。我想对我来说,写作同样是一种自我的拯救。但我至今也说不清,诗歌是不是就是上帝为我打开的另一扇窗,我只能尽力把它写好。身体一直在影响着我的写作,就像它在影响着我的生活一样。因为听不见,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沉默的失语者,在诗歌中我才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麻 雪:在诗歌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我想起帕斯说的:“一首诗歌首先是听到它”,祝福你的生活也祝福你的写作,还想问你最后一个问题,在平时的写作中,有没有什么创作计划?   梁亚军:我没有具体的写作计划,只是有一些想法,这些想法也需要在写作中不断地去修正。从自己的经历,从自己的阅历中来,我的诗歌一直紧贴着我的生活, 但太具体的写作,也限制了我。人活在时空中,一首诗歌也同样要与时空发生关系。时空不仅是一个人生活和生命的现场,也意味着历史和记忆。历史与记忆对我来说就意味着一种更加古老的声音,在寂静中,我一直在窃听它们,并试着把它们用诗歌说出来。我希望我的诗歌在关注生活,关注当下的现实的同时,也能复活这些历史的记忆。


相关内容

  • 怎样写话题作文
  • 怎样写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来中考作文的主流题型.它提供一段文字,然后让学生联想展开,发挥各自的语文能力来完成作文.其中,自拟题目,不限定文体,有利于考生的水平发挥,有利于不同思维方式的考生写作,有利于不同地区的考生写作,具有较高的试题公正性,这种类型的作文,因为能较真实地考出考生的作文水平-- ...

  • 健身气功·六字诀学练要领(一)
  •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  张明亮 健身气功·六字诀是以呼吸吐纳为主,同时配合嘘(xū).呵(hē).呼(hū).呬(sī).吹(chuī).嘻(xī)六种独特的吐音方法,并辅助以相应简单的肢体动作和意念,来调整肝.心.脾.肺.肾.三焦乃至全身的气机运行,达到调节心理.强壮脏腑.柔筋健骨等强身健体.养生康复 ...

  • 学科:小学语文
  • 张扬儿童天性 感悟诗意表达 -- 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的课堂尝试与实践感悟 [摘 要]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的传承要从孩子抓起.其中,小学阶段的‚儿童诗词‛的创作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平台,也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根据中低年级文本特点.儿童认识水平及儿童诗创作能力,儿童诗 ...

  • 大三班上学期班务计划
  • 红河实验幼儿园大三班上学期班务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班况简介 本学期本班人数总共33个幼儿,其中女孩17名,男孩16名. (二)幼儿在园情况 1.知识技能的发展 在语言方面:一部分幼儿能大胆的向同伴或老师表达自己的意愿或简单的事情,能朗诵诗歌,复述简单的故事等等:在艺术方面:幼儿能根据曲调进 ...

  • 作文,资料
  • 赞 美 的 力 量 山西永济市银杏小学 赫平娟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外一种是荣誉动机.前者表现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从而获得老师的称赞,增进师生情感:后者是一种更高的动机,它是人们要求一定的地位.待遇的愿望表现,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 ...

  •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复习试题
  • 名词解释 :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2.<神灭论>:佛教在中国的流行,必然地与中国固有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南朝时最富有观念论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这场争论以范缜的<神灭论>最著名.范缜本着道家 ...

  • [绿苇儿童诗]教学实录
  • [摘 要]<绿苇儿童诗>是作者自编的教材内容.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绿苇之美.舞动绿苇之乐.流淌绿苇之诗.分享绿苇之颂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的情感,使他们在审美和嬉戏的交融中积蓄绿苇诗情:同时,让学生直观地积蓄优秀儿童诗的图式,掌握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初步学写儿童诗,提高学生的 ...

  • 像声音导演一样,去用音乐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 2017-06-09 为你读诗 作曲家肖瀛谈诗歌专辑配乐创作 ◆ ◆ ◆ 为诗歌配乐,对作曲家肖瀛来说不是第一次,但为一张诗歌专辑配乐,这在他来看,是个全新的尝试和挑战.跟以往的配乐创作经验不同,给完整的诗歌专辑配乐,不能只考虑当下的情绪.感受和灵感,而是要像一个声音导演一样,根据诗歌的场景转换和情 ...

  • 班语言活动夏天的歌
  •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夏天的歌 设计意图: 诗歌<夏天的歌>以寻找美妙动听的声音为主线,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为主角,用动听的叫声呈现独特的夏日景象.诗歌意境优美,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内容生动有趣,深受幼儿喜爱:结构清晰.简单,句式反复,易于幼儿理解与掌握.诗歌有很大的想象空间,适合幼儿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