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国民党将领被史沫特莱评"最聪明勇敢见识超群"

核心提示:有一位中国军人被国际友人史沫特莱称赞为“世界上最聪明勇敢、见识超群的爱国志士”。这位中国军人就是川军骁将、我的父亲郭勋祺。

本文摘自:《北京日报》2015年5月25日第22版,作者:郭开汉,原题:《抗战骁将却遭蒋介石撤职——“川军之骁将郭勋祺军长”》

抗战时期,有一位中国军人被国际友人史沫特莱称赞为“世界上最聪明勇敢、见识超群的爱国志士”。这位中国军人就是川军骁将、我的父亲郭勋祺。

1937年9月,父亲出川抗日,表示:“此次出川,定要奋勇杀敌,光复河山,不赶走日本强盗,决不见家乡父老。”并引用李清照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来表达抗日的雄心壮志。那时,日军分三路大举向南京进攻,大批中央军正从上海向西作战略后撤,南京告急!在这非常险恶的形势下,川军投入南京保卫战,迎击着日军主力或精锐。11月13日,父亲率144师抵新乡,奉命拱卫南京,参加第七战区的抗战。临近寒冬,川军脚穿草鞋,身着单衣,背着川制土枪,每人5发子弹。战士们全靠两条腿,跨省急行军。进入安徽后,冒大雨,走泥泞。草鞋破烂后,打赤足走。

26日晨,日军倚仗步骑优势,配合20多架敌机向川军144师、146师阵地狂轰滥炸,两个联队敌兵分两路向川军进攻。敌机轰炸之后,父亲指挥144师,将敌人的机械化部队引到一段炮兵有效射区,请中央炮兵炮击日军。待敌坦克、战车进入最佳射程后,炮兵首先击中最前面的一辆坦克。接着,把鬼子的坦克、战车炸成了破铜烂铁。鬼子被迫后撤。这个时候,父亲带头冲出阵地,追杀鬼子……这一天,144师打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大胜仗,阵地上留下近300名日军尸体和炸毁的坦克、战车。它挫败了气焰嚣张的日军。

27日,父亲仍然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誓与阵地共存亡,以劣势装备奋勇拼杀。上午,日军首先向144师阵地炮击。之后,又用骑兵向144师冲锋。川军拼命反击,先射击战马,后打击鬼子,打退了敌人猖狂进攻。下午,日军发现川军已经没有重武器了,又用坦克、战车向川军猛攻。由于中央炮兵撤走,144师失去了打击坦克、战车的有力武器。面对这些隆隆驶来的庞然大物,一时不知所措。对于这种情况,144师组织了敢死队。他们不怕牺牲,每人都各带一束手榴弹,拼死冲向坦克、战车,与鬼子同归于尽。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炸毁多辆日军坦克、战车,全体官兵同仇敌忾,抵挡住了现代化武装的日军进攻。连日战斗,144师伤亡巨大。

1938年春,我父亲以金村阻击日军之功升为第五十军军长。他伤愈出院时,郭沫若曾为其饯行并赋七绝一首,亲书条幅赠之。诗云:“山河破碎不须忧,收复二京赖我俦。此去江南风景好, 相逢应得在扬州。”

后来,国军重新划分战区。五十军被划归为第三战区,并参加台儿庄战役牵制战和武汉会战。1938年春,日寇两个师团被我军围困在台儿庄。日军统帅部急令驻芜湖的谷寿夫第六师团北上增援。当时我父亲驻守皖南,决定攻打芜湖南京一带,以牵制芜湖之敌北上增援。1938年4月,获准在芜湖附近打一场湾沚战役后,我父亲调动军队,巧妙布阵:令主力144师正面猛攻芜湖以南的日军重要据点湾沚;令新7师、145师分别佯攻芜湖及以南的宣城;商调谭震林的新四军第3支队,埋伏在湾沚附近,伏击芜湖出洞之敌。驻芜湖日军,仗着万余人的雄厚实力,一面应战,一面派兵增援湾沚和宣城。殊不知,敌援军才到卡子口,就遭遇新四军第3支队的迎头痛击,晕头转向之中,负隅顽抗一阵,便知中计,逃回芜湖固守。

湾沚战役成功阻滞了敌一个师团北上增援,为台儿庄大捷做出了贡献。

1939年2月中旬,美国《曼彻斯特卫报》驻华特派记者、国际友人史沫特莱在夏育群、吴宝基(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长)的陪同下访问了五十军。在军训营,史沫特莱向我父亲谈了许多民主自由的道理和当时的形势。我父亲也坦率而诚挚地谈了对抗战的看法和抱负。《史沫特莱文集》中写道:回忆那个晚上,永世难忘。我们长夜交谈,不像一个中国人和外国人,也不像一个军人和老百姓,而像追求自由、进步、新的生活的两个朋友之间的对话。“我又一次体察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聪明勇敢、见识超群的爱国志士。”

十几天后,史沫特莱结束了访问。她亲笔写了一封英文信向五十军致谢。新四军的吴宝基同志为五十军拍了一组照片,共13幅。其中一幅是我父亲的全身戎装立像,下题“川军之骁将郭勋祺军长”。后来,这组照片刊登在美国一家报纸上,题为“川军保卫皖南”,附有中英文说明。这样,中国军人抗战的英雄形象,就传到了大洋彼岸。

1939年冬,蒋介石以贵池战役为借口,撤去了我父亲的职务。随后,父亲遭软禁。史沫特莱在《中国的战歌》中写道:“郭军长被解除了50军职务。因为他太进步,得不到政治部主任的支持。他和许多青年军官在战场上阻止50军把对准侵略中国的民族敌人的枪口转向新四军”。之后,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了。这时,父亲才清楚了被撤职的真正原因。

核心提示:有一位中国军人被国际友人史沫特莱称赞为“世界上最聪明勇敢、见识超群的爱国志士”。这位中国军人就是川军骁将、我的父亲郭勋祺。

本文摘自:《北京日报》2015年5月25日第22版,作者:郭开汉,原题:《抗战骁将却遭蒋介石撤职——“川军之骁将郭勋祺军长”》

抗战时期,有一位中国军人被国际友人史沫特莱称赞为“世界上最聪明勇敢、见识超群的爱国志士”。这位中国军人就是川军骁将、我的父亲郭勋祺。

1937年9月,父亲出川抗日,表示:“此次出川,定要奋勇杀敌,光复河山,不赶走日本强盗,决不见家乡父老。”并引用李清照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来表达抗日的雄心壮志。那时,日军分三路大举向南京进攻,大批中央军正从上海向西作战略后撤,南京告急!在这非常险恶的形势下,川军投入南京保卫战,迎击着日军主力或精锐。11月13日,父亲率144师抵新乡,奉命拱卫南京,参加第七战区的抗战。临近寒冬,川军脚穿草鞋,身着单衣,背着川制土枪,每人5发子弹。战士们全靠两条腿,跨省急行军。进入安徽后,冒大雨,走泥泞。草鞋破烂后,打赤足走。

26日晨,日军倚仗步骑优势,配合20多架敌机向川军144师、146师阵地狂轰滥炸,两个联队敌兵分两路向川军进攻。敌机轰炸之后,父亲指挥144师,将敌人的机械化部队引到一段炮兵有效射区,请中央炮兵炮击日军。待敌坦克、战车进入最佳射程后,炮兵首先击中最前面的一辆坦克。接着,把鬼子的坦克、战车炸成了破铜烂铁。鬼子被迫后撤。这个时候,父亲带头冲出阵地,追杀鬼子……这一天,144师打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大胜仗,阵地上留下近300名日军尸体和炸毁的坦克、战车。它挫败了气焰嚣张的日军。

27日,父亲仍然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誓与阵地共存亡,以劣势装备奋勇拼杀。上午,日军首先向144师阵地炮击。之后,又用骑兵向144师冲锋。川军拼命反击,先射击战马,后打击鬼子,打退了敌人猖狂进攻。下午,日军发现川军已经没有重武器了,又用坦克、战车向川军猛攻。由于中央炮兵撤走,144师失去了打击坦克、战车的有力武器。面对这些隆隆驶来的庞然大物,一时不知所措。对于这种情况,144师组织了敢死队。他们不怕牺牲,每人都各带一束手榴弹,拼死冲向坦克、战车,与鬼子同归于尽。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炸毁多辆日军坦克、战车,全体官兵同仇敌忾,抵挡住了现代化武装的日军进攻。连日战斗,144师伤亡巨大。

1938年春,我父亲以金村阻击日军之功升为第五十军军长。他伤愈出院时,郭沫若曾为其饯行并赋七绝一首,亲书条幅赠之。诗云:“山河破碎不须忧,收复二京赖我俦。此去江南风景好, 相逢应得在扬州。”

后来,国军重新划分战区。五十军被划归为第三战区,并参加台儿庄战役牵制战和武汉会战。1938年春,日寇两个师团被我军围困在台儿庄。日军统帅部急令驻芜湖的谷寿夫第六师团北上增援。当时我父亲驻守皖南,决定攻打芜湖南京一带,以牵制芜湖之敌北上增援。1938年4月,获准在芜湖附近打一场湾沚战役后,我父亲调动军队,巧妙布阵:令主力144师正面猛攻芜湖以南的日军重要据点湾沚;令新7师、145师分别佯攻芜湖及以南的宣城;商调谭震林的新四军第3支队,埋伏在湾沚附近,伏击芜湖出洞之敌。驻芜湖日军,仗着万余人的雄厚实力,一面应战,一面派兵增援湾沚和宣城。殊不知,敌援军才到卡子口,就遭遇新四军第3支队的迎头痛击,晕头转向之中,负隅顽抗一阵,便知中计,逃回芜湖固守。

湾沚战役成功阻滞了敌一个师团北上增援,为台儿庄大捷做出了贡献。

1939年2月中旬,美国《曼彻斯特卫报》驻华特派记者、国际友人史沫特莱在夏育群、吴宝基(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长)的陪同下访问了五十军。在军训营,史沫特莱向我父亲谈了许多民主自由的道理和当时的形势。我父亲也坦率而诚挚地谈了对抗战的看法和抱负。《史沫特莱文集》中写道:回忆那个晚上,永世难忘。我们长夜交谈,不像一个中国人和外国人,也不像一个军人和老百姓,而像追求自由、进步、新的生活的两个朋友之间的对话。“我又一次体察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聪明勇敢、见识超群的爱国志士。”

十几天后,史沫特莱结束了访问。她亲笔写了一封英文信向五十军致谢。新四军的吴宝基同志为五十军拍了一组照片,共13幅。其中一幅是我父亲的全身戎装立像,下题“川军之骁将郭勋祺军长”。后来,这组照片刊登在美国一家报纸上,题为“川军保卫皖南”,附有中英文说明。这样,中国军人抗战的英雄形象,就传到了大洋彼岸。

1939年冬,蒋介石以贵池战役为借口,撤去了我父亲的职务。随后,父亲遭软禁。史沫特莱在《中国的战歌》中写道:“郭军长被解除了50军职务。因为他太进步,得不到政治部主任的支持。他和许多青年军官在战场上阻止50军把对准侵略中国的民族敌人的枪口转向新四军”。之后,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了。这时,父亲才清楚了被撤职的真正原因。


相关内容

  • 抗战名将郭勋祺之女:留住抗战川军的记忆
  • 中新社成都9月2日电 (贺劭清)"我不是为父亲一人立传,而是想留住这一代抗战川军的记忆."2日上午,抗战名将郭勋祺之女郭开慧将历时8年写就的新书<川军骁将郭勋祺--抗战篇>放在书柜的醒目处. 看着书柜中川籍抗战老兵手抄的回忆资料.文献摘要,年过七旬的郭开慧一度哽咽:& ...

  • 14.美猴王教学设计
  • 七年级语文上册 < 美猴王>教学设计 设计人:王慧华 王全民 审核人:夏媛媛 时间:10月25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小说中塑造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 (2)体会本文语言通俗,简洁,生动的特点. (3)培养学生初步文学欣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

  • 西安事变爆发前蒋介石的一份密嘱
  • <党史文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1936年12月2日,蒋介石在洛阳与西北军政首脑合影(左二起:蒋介石.宋美龄.杨虎城夫人.张学良.杨虎城.邵力子) 1936年12月12日爆发的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事变发生前的12月9日,蒋介石写信给 ...

  • [转载]含冤逝世的蔡叔厚
  • 含冤逝世的蔡叔厚 --文革死难者之一百八十二 蔡叔厚(1898-1971)原名蔡绍敦,曾名蔡肃候,祖籍浙江诸暨,生于天津.3岁随父入湖南.9岁时父殁于华容知县任上,即随母亲归浙江故里.民国8年,为反对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他参加了上海工人大罢工,愤而离开日商纱厂,进华商上海宝成纱厂(现上棉七厂)任技师 ...

  • 朱德为何挚爱兰花?对亡妻伍若兰的一种怀念
  • 核心提示:提到兰花,熟悉朱德历史的人马上会想起他的亲密战友和革命伴侣――伍若兰.朱德对兰花的挚爱也是对亡妻的一种怀念,爱若兰而及于兰蕙.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08年第2期,作者:程世刚,原题:兰花世界里的朱德 提到兰花,熟悉朱德历史的人马上会想起他的亲密战友和革命伴侣――伍若兰.朱德 ...

  • 新闻人物研究
  • 新闻人物研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新闻人物研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学院: 皖西学院 系别: 文化与传媒学院 专业: 新闻学 姓名: 汪瑾斌 学号: [1**********]新闻人物研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摘 要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美国著名的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 杰出的国际共产主义新闻战士. ...

  • 1949年哪位国民党将领欲响应解放军渡江被逮捕处决?|陈仪| 汤恩伯
  • 核心提示:1949年2月23日,陈仪被秘密扣押,后被押送至台湾.1950年6月18日,陈仪被杀害于台北刑场,终年68岁. 陈仪 资料图 本文摘自:<安徽日报>农村版2015年12月18日第11版,作者:佚名,原题:<汤恩伯因何出卖陈仪>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被迫&quo ...

  • 公务员历史常识大全
  • 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1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北 ...

  • 定州电大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知识考核
  • 定州电大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知识考核 50道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时__C__年. A.8 B.10 C.14 2.1933年6月,国民党爱国将领__C__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