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保持向上的姿态
人有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我们“山鹰之家”的小山鹰们的精神生命在穿越自信课程的旅程中获得了丰盈。
一、“山鹰之家”简介
“山鹰之家”有孩子37名,男生21名,女生16名。由于这个班从四方山上松枝小学搬迁下来后没有与其它班融合,所以本班学生中绝大多数(30)名来自四方山。另外的孩子,两名来自由香港青年会创建的福利机构“儿童之家”,5名由外地转学而来。(饼状图)本班学生绝大部分属留守儿童,27名孩子(其中15名男生,12名女生)寄宿在学校。山上的孩子们多以放牛、放羊、跑山等方式度过自己的周末和假期生活。(图片)他们很多都是家庭中第二、第三个子女,家庭教育环境较差,爷爷婆婆往往更多关注孩子是否吃饱、穿暖的问题,对于学习的监督、辅导几乎等于零,至于课外书目的阅读,与父母心灵沟通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成长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生命状态。
二、新生命自信课程在“山鹰之家”的源起
2014年2月,我与孩子们相遇在了沱江河畔,四方山下,充满田园气息的校园。在与孩子们相处的前两个星期,我常常对他们的很多行为、很多表现感到惊讶和不解。(!?图片)我惊讶: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为什么每天的作业都收不齐;为什么这个班的学业水平与平行班会有那样大的差距。我不解:为什么小强和聪聪老是莫名其妙地发脾气;为什么云雷和光华老爱耷拉着脑袋,眼神游离;为什么洲文每天都闷闷不乐。惊讶和不解之余我也努力寻求着答案,寻找着解决方式。
可是接下来的学生运动会报名组织工作更让我大大的“意外”。在我看来孩子们一定会很喜欢、很乐意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报名一定会很踊跃的。正当我考虑着“如果报名的孩子多了,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选拔,应该怎样做落选孩子的工作”时,残酷的现实把我的一腔热情打入了无底深渊:虽然班委软硬兼施做了很多的工作,可是收效甚微,很多项目名额都没有报满,甚至还有报了名的同学想退出。下来一了解情况,孩子们表达的共同意思竟然是“我们老是输,
从来没赢过别的班,我们不想再去丢脸”。诸如:“我不行”,“我们跑不过一班”,“我没一班XXX 跳得高”等话语频频从孩子们口中蹦出。此时此刻,我才意识到“自卑”这股“邪气”对孩子们的心灵伤害有多么的大,它甚至让孩子们失去了挑战自己的勇气,失去了向上生长的动力,失去了年轻生命应有的活力。心痛之余,我也陷入了沉思。
三、新生命自信课程的逐步渗透
肖川老师说:“唤醒、激发、提升学生对于成长的渴望,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着力点”。那么我该如何帮助孩子们摆脱记忆中那抹失败阴影的束缚?唤醒他们心底那份沉睡的自信?激发他们生命的活力?提升他们成长的渴望,让他们的精神生命保持向上的姿态呢?结合学校的课程规划与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在班级文化体系的创建中摸索
爱默生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经历了春季运动会事件之后,我意识到形成共同的语言密码,建立以“自信”为核心的班级价值体系迫在眉睫。于是我们开启了建立班级核心价值体系的旅程。那么怎样去打破孩子们心中的瓶颈,让他们心灵有所触动呢?此刻我想到了曾经让我心灵震撼、重拾信心的《鹰之重生》。于是我们共同分享了这个故事和这段催人奋进的视频。(观看图片) (鹰之重生大概内容)在倾听和观看的过程中,我看到很多孩子眼中放出了光芒,有些孩子还记录下了不少的励志言语,这些句子在后来也渐渐地出现在了他们的日记里,便签本上,文具盒里(插入观后感音频文件)。从孩子们的眼神与话语中我察觉到了他们看到这段视频后的震撼和感动。于是我趁热打铁说道“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能否像鹰一样,经历一个蜕变的过程,然后迎接重生呢?”此时我听到了他们响亮的回应声,这声音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坚定跟自信。在接下来的日子中,我们共同商定了我们的班风、班训等。经历蜕变之后我们要让自己的生命不断拔节,我们要快乐的成长,所以我们的班风是:用进取书写成长,用快乐记录时光。我们要时刻保持向上的信心与实干拼搏的姿态,所以我们的班训为:我信我行 我做我能 我拼我赢。
(二)在完美教室的缔造中渲染
接下来我们一起动手,开始缔造属于我们的“完美教室”。我们集体商定班规,由记录员做记录,最后打印出来,依次按下红手印,与值日表一同张贴,板块取名“山鹰之约”;我们抄写、创作咏鹰的诗词文段,布置“雄鹰礼赞”板块;在美术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弘扬传统文化,亲手绘制京剧脸谱,开辟出“雏鹰涂鸦”板块;在英语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设计了“Eagles love english”板块;我们共读书目,同办小报,完成了“小山鹰爱读书”板块。在共同布置教室文化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热情和才艺,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和变化。我们精心地布置着我们的教室文化,而由我们精心布置的教室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提醒着我们:“我们是优秀的雏鹰,我们定能飞翔;我们要用进取书写成长,用快乐记录时光;我们要相信自己,用拼搏换取美好的明天”。(插入完美教室布置过程和成果图片)
(三)在晨诵、午读、暮省的课程中浸润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丰盈生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 我很清楚:我要让孩子们在诗、书的浸润中找到快乐,找回自信。于是我们共同经历了“鹰”之主题晨诵,“松”之主题晨诵(展现PPT 图片)„„
无数个清晨我们还一起诵读着汪国真励志诗歌:《跨越自己》、《只要明天还在》、《走向远方》„„现代励志诗歌:《只要你坚强》、《相信未来》、《坚韧》„„励志古诗:《满江红·写怀》、《将进酒》 、《过零丁洋》„„当孩子们诵读到“黄山松, 我要学你艰苦奋战, 不屈不挠。”和“我要飞翔,哪怕没有坚强的翅膀,我要歌唱,哪怕没有人为我鼓掌”等语句时,他们的脊梁挺得笔直,他们的声音铿锵豪迈,他们的目光坚定有力。(插入鹰之主题晨诵、松之主题晨诵图片)
无数个午后,我们共同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自己喝彩》、《人性的弱点》、《唤醒心中的巨人》、《谁动了我的奶酪》、《肖申克的救赎》„„(封面图片、午读图片)
无数个傍晚我们伏案写下一篇又一篇的读后感、读书笔记、随笔与反思„„
(图片、文字)(以《为自己喝彩》为例)
无数个日子里,我们制作了一张又一张读书卡,一份又一份读书小报„„ 在与书为友、与诗为友的这段日子中我们的生命活力得到了激发,生命姿态得到了调整,生命质量得到了提升,我们的生命正逐步走向丰盈。
( 四)、在书本剧的排演中历练
读得多了,我们也萌发了演的想法,无数个日子里我们共同排演《丑公主》、《甘罗十二为使臣》、《负荆请罪》、《彼得潘》(PPT 展现排演场景)„„在穿越书本剧的过程中,我们的声音从颤抖走向圆润;我们的动作从忸怩转向大方;我们表情从呆板变得灵活。有了这样的经历,孩子们不再害怕当众发言,不再眼神游离、脑袋耷拉,也不再闷闷不乐、唯唯诺诺。书本剧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与活力,让我们变得更加阳光与自信。(班级合照“自信”)
四、生命在拔节
我们所穿越的旅程,或许不够创新,但是却很用心;或许不够轰轰烈烈,但是却真真切切;或许不够精彩纷呈,但是却扎扎实实。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生命向上的生长:光华不再整天低着头愁眉苦脸了;小晗可以自由组织小组学习活动了;小龙上课眼神不再游离了;永洋不再用搞破坏的方式来吸引人的注意了;莎妹敢于对老师的讲解提出质疑了„„孩子们的生命都逐渐呈现出向上的姿态。(图片)
尤其是州文(图片),她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小小年纪,便相继失去了爸爸、妈妈和奶奶,只能与六十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教培中心罗军老师了解到她的情况后联系到了我校,我校将她推荐到了成都青年会创建的福利机构“儿童之家”,从此她便由福兴来到了赵镇,来到了港青学校,来到了我们的“山鹰之家”。
初见她时,她那瘦小黝黑的脸蛋,忧郁无力的小眼神和怯懦的一举一动让我心痛(神情图片)。我暗想这个孩子一定遭遇了什么困难。向比我先接班的搭档一打听,才知道孩子的具体情况,除了失去了亲人,她最近还失去了同命相连的好朋友。就在那学期,与她一起生活在“儿童之家”的知心姐妹“丽然”转学了。这样的多重打击对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说,真的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失去了支
撑的幼苗,如何才能保持向上生长的姿态呢?肯定要建立新的支撑。这样的的支撑是精神上的,是情感上的。实践证明,这样的支撑,真的能让生命变得更坚强,更丰盈,更健康向上。
在鹰之主题晨诵中,州文诵读到(插入音频);在观看了《鹰之重生》后,州文说到(插入视频);在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州文写到:“与海伦凯勒相比,我是一个幸运儿,因为我耳聪目明,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看到爱我的人;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声音,听到关怀和叮咛。所以我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我的人生路,跌倒了再爬起来重新上路”。
渐渐地,州文开始在课堂上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回答问题的图片);开始主动和同学们一起设计主题板报、布置教室(图片);开始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和课本剧排演;开始站上讲台和舞台展现自己(主持图片、相声视频)。看到州文等孩子的脱变,我真心替他们高兴。在我校与州文有着同样身世的孩子还很多,相信在新教育的沐浴下,他们的生命定能同样精彩。
我和小山鹰们,在穿越岁月与课程的过程中,共同积淀着珍贵的自信;共同丰盈着灵动的生命;共同努力保持着生命向上的姿态。在此,我也要感谢我的小山鹰们,他们让我享受到了幸福完整、值得回味的教育生活。(图片)
让生命保持向上的姿态
人有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我们“山鹰之家”的小山鹰们的精神生命在穿越自信课程的旅程中获得了丰盈。
一、“山鹰之家”简介
“山鹰之家”有孩子37名,男生21名,女生16名。由于这个班从四方山上松枝小学搬迁下来后没有与其它班融合,所以本班学生中绝大多数(30)名来自四方山。另外的孩子,两名来自由香港青年会创建的福利机构“儿童之家”,5名由外地转学而来。(饼状图)本班学生绝大部分属留守儿童,27名孩子(其中15名男生,12名女生)寄宿在学校。山上的孩子们多以放牛、放羊、跑山等方式度过自己的周末和假期生活。(图片)他们很多都是家庭中第二、第三个子女,家庭教育环境较差,爷爷婆婆往往更多关注孩子是否吃饱、穿暖的问题,对于学习的监督、辅导几乎等于零,至于课外书目的阅读,与父母心灵沟通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成长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生命状态。
二、新生命自信课程在“山鹰之家”的源起
2014年2月,我与孩子们相遇在了沱江河畔,四方山下,充满田园气息的校园。在与孩子们相处的前两个星期,我常常对他们的很多行为、很多表现感到惊讶和不解。(!?图片)我惊讶: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为什么每天的作业都收不齐;为什么这个班的学业水平与平行班会有那样大的差距。我不解:为什么小强和聪聪老是莫名其妙地发脾气;为什么云雷和光华老爱耷拉着脑袋,眼神游离;为什么洲文每天都闷闷不乐。惊讶和不解之余我也努力寻求着答案,寻找着解决方式。
可是接下来的学生运动会报名组织工作更让我大大的“意外”。在我看来孩子们一定会很喜欢、很乐意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报名一定会很踊跃的。正当我考虑着“如果报名的孩子多了,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选拔,应该怎样做落选孩子的工作”时,残酷的现实把我的一腔热情打入了无底深渊:虽然班委软硬兼施做了很多的工作,可是收效甚微,很多项目名额都没有报满,甚至还有报了名的同学想退出。下来一了解情况,孩子们表达的共同意思竟然是“我们老是输,
从来没赢过别的班,我们不想再去丢脸”。诸如:“我不行”,“我们跑不过一班”,“我没一班XXX 跳得高”等话语频频从孩子们口中蹦出。此时此刻,我才意识到“自卑”这股“邪气”对孩子们的心灵伤害有多么的大,它甚至让孩子们失去了挑战自己的勇气,失去了向上生长的动力,失去了年轻生命应有的活力。心痛之余,我也陷入了沉思。
三、新生命自信课程的逐步渗透
肖川老师说:“唤醒、激发、提升学生对于成长的渴望,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着力点”。那么我该如何帮助孩子们摆脱记忆中那抹失败阴影的束缚?唤醒他们心底那份沉睡的自信?激发他们生命的活力?提升他们成长的渴望,让他们的精神生命保持向上的姿态呢?结合学校的课程规划与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在班级文化体系的创建中摸索
爱默生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经历了春季运动会事件之后,我意识到形成共同的语言密码,建立以“自信”为核心的班级价值体系迫在眉睫。于是我们开启了建立班级核心价值体系的旅程。那么怎样去打破孩子们心中的瓶颈,让他们心灵有所触动呢?此刻我想到了曾经让我心灵震撼、重拾信心的《鹰之重生》。于是我们共同分享了这个故事和这段催人奋进的视频。(观看图片) (鹰之重生大概内容)在倾听和观看的过程中,我看到很多孩子眼中放出了光芒,有些孩子还记录下了不少的励志言语,这些句子在后来也渐渐地出现在了他们的日记里,便签本上,文具盒里(插入观后感音频文件)。从孩子们的眼神与话语中我察觉到了他们看到这段视频后的震撼和感动。于是我趁热打铁说道“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能否像鹰一样,经历一个蜕变的过程,然后迎接重生呢?”此时我听到了他们响亮的回应声,这声音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坚定跟自信。在接下来的日子中,我们共同商定了我们的班风、班训等。经历蜕变之后我们要让自己的生命不断拔节,我们要快乐的成长,所以我们的班风是:用进取书写成长,用快乐记录时光。我们要时刻保持向上的信心与实干拼搏的姿态,所以我们的班训为:我信我行 我做我能 我拼我赢。
(二)在完美教室的缔造中渲染
接下来我们一起动手,开始缔造属于我们的“完美教室”。我们集体商定班规,由记录员做记录,最后打印出来,依次按下红手印,与值日表一同张贴,板块取名“山鹰之约”;我们抄写、创作咏鹰的诗词文段,布置“雄鹰礼赞”板块;在美术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弘扬传统文化,亲手绘制京剧脸谱,开辟出“雏鹰涂鸦”板块;在英语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设计了“Eagles love english”板块;我们共读书目,同办小报,完成了“小山鹰爱读书”板块。在共同布置教室文化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热情和才艺,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和变化。我们精心地布置着我们的教室文化,而由我们精心布置的教室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提醒着我们:“我们是优秀的雏鹰,我们定能飞翔;我们要用进取书写成长,用快乐记录时光;我们要相信自己,用拼搏换取美好的明天”。(插入完美教室布置过程和成果图片)
(三)在晨诵、午读、暮省的课程中浸润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丰盈生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 我很清楚:我要让孩子们在诗、书的浸润中找到快乐,找回自信。于是我们共同经历了“鹰”之主题晨诵,“松”之主题晨诵(展现PPT 图片)„„
无数个清晨我们还一起诵读着汪国真励志诗歌:《跨越自己》、《只要明天还在》、《走向远方》„„现代励志诗歌:《只要你坚强》、《相信未来》、《坚韧》„„励志古诗:《满江红·写怀》、《将进酒》 、《过零丁洋》„„当孩子们诵读到“黄山松, 我要学你艰苦奋战, 不屈不挠。”和“我要飞翔,哪怕没有坚强的翅膀,我要歌唱,哪怕没有人为我鼓掌”等语句时,他们的脊梁挺得笔直,他们的声音铿锵豪迈,他们的目光坚定有力。(插入鹰之主题晨诵、松之主题晨诵图片)
无数个午后,我们共同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自己喝彩》、《人性的弱点》、《唤醒心中的巨人》、《谁动了我的奶酪》、《肖申克的救赎》„„(封面图片、午读图片)
无数个傍晚我们伏案写下一篇又一篇的读后感、读书笔记、随笔与反思„„
(图片、文字)(以《为自己喝彩》为例)
无数个日子里,我们制作了一张又一张读书卡,一份又一份读书小报„„ 在与书为友、与诗为友的这段日子中我们的生命活力得到了激发,生命姿态得到了调整,生命质量得到了提升,我们的生命正逐步走向丰盈。
( 四)、在书本剧的排演中历练
读得多了,我们也萌发了演的想法,无数个日子里我们共同排演《丑公主》、《甘罗十二为使臣》、《负荆请罪》、《彼得潘》(PPT 展现排演场景)„„在穿越书本剧的过程中,我们的声音从颤抖走向圆润;我们的动作从忸怩转向大方;我们表情从呆板变得灵活。有了这样的经历,孩子们不再害怕当众发言,不再眼神游离、脑袋耷拉,也不再闷闷不乐、唯唯诺诺。书本剧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与活力,让我们变得更加阳光与自信。(班级合照“自信”)
四、生命在拔节
我们所穿越的旅程,或许不够创新,但是却很用心;或许不够轰轰烈烈,但是却真真切切;或许不够精彩纷呈,但是却扎扎实实。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生命向上的生长:光华不再整天低着头愁眉苦脸了;小晗可以自由组织小组学习活动了;小龙上课眼神不再游离了;永洋不再用搞破坏的方式来吸引人的注意了;莎妹敢于对老师的讲解提出质疑了„„孩子们的生命都逐渐呈现出向上的姿态。(图片)
尤其是州文(图片),她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小小年纪,便相继失去了爸爸、妈妈和奶奶,只能与六十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教培中心罗军老师了解到她的情况后联系到了我校,我校将她推荐到了成都青年会创建的福利机构“儿童之家”,从此她便由福兴来到了赵镇,来到了港青学校,来到了我们的“山鹰之家”。
初见她时,她那瘦小黝黑的脸蛋,忧郁无力的小眼神和怯懦的一举一动让我心痛(神情图片)。我暗想这个孩子一定遭遇了什么困难。向比我先接班的搭档一打听,才知道孩子的具体情况,除了失去了亲人,她最近还失去了同命相连的好朋友。就在那学期,与她一起生活在“儿童之家”的知心姐妹“丽然”转学了。这样的多重打击对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说,真的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失去了支
撑的幼苗,如何才能保持向上生长的姿态呢?肯定要建立新的支撑。这样的的支撑是精神上的,是情感上的。实践证明,这样的支撑,真的能让生命变得更坚强,更丰盈,更健康向上。
在鹰之主题晨诵中,州文诵读到(插入音频);在观看了《鹰之重生》后,州文说到(插入视频);在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州文写到:“与海伦凯勒相比,我是一个幸运儿,因为我耳聪目明,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看到爱我的人;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声音,听到关怀和叮咛。所以我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我的人生路,跌倒了再爬起来重新上路”。
渐渐地,州文开始在课堂上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回答问题的图片);开始主动和同学们一起设计主题板报、布置教室(图片);开始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和课本剧排演;开始站上讲台和舞台展现自己(主持图片、相声视频)。看到州文等孩子的脱变,我真心替他们高兴。在我校与州文有着同样身世的孩子还很多,相信在新教育的沐浴下,他们的生命定能同样精彩。
我和小山鹰们,在穿越岁月与课程的过程中,共同积淀着珍贵的自信;共同丰盈着灵动的生命;共同努力保持着生命向上的姿态。在此,我也要感谢我的小山鹰们,他们让我享受到了幸福完整、值得回味的教育生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