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懈的汉学研究之旅--从[朗宓榭汉学文集]谈起

不懈的汉学研究之旅

——从《朗宓榭汉学文集》谈起

李帆《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24日   16 版)

朗宓榭(Michael Lackner)教授是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汉学系讲座教授暨系主任、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人文研究院院长,著名的中国思想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专家。他曾先后就学于德国海德堡大学与慕尼黑大学,并师从著名汉学家鲍吾刚(Wolfgang Bauer)教授,于1983年获得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汉学领域不懈耕耘,出任过德国哥廷根大学汉学系教授、瑞士日内瓦大学汉学系讲座教授等职,并在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德国柏林高等研究院、日本关西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台湾大学等诸多知名学术机构担任客座教授。他还主持了若干大型学术项目,如“晚清至民国科技术语的形成”“国际质量链接:中西知识交流——历史和哲学的维度”“命运、能动及预测:东亚文化和欧洲文化中的应对策略”等,这些项目多有中国学者参与其中,成为汉学研究领域国际合作的典范。

2013年是朗宓榭教授六十华诞之年,为此,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汉学系集议为朗教授出版一部中文版汉学文集,以兹纪念。在徐艳教授的具体组织和主持下,经朗教授的同事、朋友、学生的精心翻译,36万余字的《朗宓榭汉学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顺利问世。该书精选朗教授已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和书评20余篇,是迄今为止朗教授在汉学研究上的杰出成就和学术贡献的集中展示,也是在中文世界里的首次集中展示。

在欧美汉学家中,朗宓榭教授向以通晓语言种类多和学术领域宽而为人称道和熟知。除德语外,他所通晓的语言还有中、英、法、意、西等国语言以及拉丁文等,《朗宓榭汉学文集》收录的论文便是他以多种语言写作的成果汇集。书中论文被按照七个类别编排:中西交流、耶稣会士研究、阐释学的思考、儒家思想的探索、中国传统的图学、占卜与相术、文学与艺术,其研究领域的宽广,由此可见一斑。可能在一些人眼里,宽广和专深是相对立的,二者很难统一,但在朗教授这里,此一说法却站不住脚,因为上述宽广领域中的学术成果,往往出自他专深研究的积累,二者相得益彰。换句话说,这些领域中的学术论文,都是他个案入手、精研以求之的坚实之作,不仅根基深厚,而且处在学科前沿,代表着某一领域的学术进展。

比如关于概念术语史的研究,近年来,概念史的研究在中国学术界颇受关注,主要探讨对象是处在知识转型期的近代中国所流行的概念,甚至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一个新趋势。而对于晚清以来中国概念、术语的形成研究,朗宓榭教授是先行者,收入《朗宓榭汉学文集》中的发表于1993年的《部分西方哲学术语在中文运用中的嬗变》等论文即开启了这一领域,他在哥廷根大学时主持的“晚清至民国科技术语的形成”项目和所建立的数据库,则使得这方面的探索有了一个宽阔的基础平台。

再如关于图像与思想的关系研究。朗宓榭教授的学术之路很大程度上起于理学研究,他是张载《正蒙》德文本的主要译者,收入本书的《内在俱圣:张载论孔子的双重本质》等文即反映了他张载思想研究的深厚功力。对于中国学者而言,他对理学中“象数”与“义理”关系的探讨、强调“象数”派“图学”在思想表达上的独特作用的成就,如收入本书中的《构文为图——〈研几图〉纵横谈》、《图解〈大学〉》等文,则更值得关注,因它们展现了图像与思想表达的关系,提示了理学研究乃至思想史研究的新趋向,而这恰是中国思想史研究者相对忽视之处。

《朗宓榭汉学文集》所展示的朗宓榭教授的汉学研究之旅,也集中体现了欧洲汉学研究的某些特色,并可为我们提供若干启示。欧洲的汉学家,在传统汉学学风的长期熏陶之下,受到语言、文献、考证方面的严格训练,讲求从基本文献入手,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由小见大的研究。在这方面,他们和相对注重研究“模式”、甚至以“模式”为前提预设的美国中国学研究者是有较大区别的。《朗宓榭汉学文集》中的各篇论文即体现出欧洲汉学家的这一特点,一方面涉及领域颇为广泛,视野宏大;另一方面每篇论文又都是从具体问题入手的深入之作,或考证,或阐释,绝不发空论。这样,宏观、微观相结合,小中见大,新意迭呈。对于中国学者而言,这样的研究取向和学术成果自然很有借鉴意义,并能启发我们拨开“身在庐山中”的云雾,对相关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清醒思考和深入探讨。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不懈的汉学研究之旅

——从《朗宓榭汉学文集》谈起

李帆《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24日   16 版)

朗宓榭(Michael Lackner)教授是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汉学系讲座教授暨系主任、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人文研究院院长,著名的中国思想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专家。他曾先后就学于德国海德堡大学与慕尼黑大学,并师从著名汉学家鲍吾刚(Wolfgang Bauer)教授,于1983年获得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汉学领域不懈耕耘,出任过德国哥廷根大学汉学系教授、瑞士日内瓦大学汉学系讲座教授等职,并在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德国柏林高等研究院、日本关西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台湾大学等诸多知名学术机构担任客座教授。他还主持了若干大型学术项目,如“晚清至民国科技术语的形成”“国际质量链接:中西知识交流——历史和哲学的维度”“命运、能动及预测:东亚文化和欧洲文化中的应对策略”等,这些项目多有中国学者参与其中,成为汉学研究领域国际合作的典范。

2013年是朗宓榭教授六十华诞之年,为此,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汉学系集议为朗教授出版一部中文版汉学文集,以兹纪念。在徐艳教授的具体组织和主持下,经朗教授的同事、朋友、学生的精心翻译,36万余字的《朗宓榭汉学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顺利问世。该书精选朗教授已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和书评20余篇,是迄今为止朗教授在汉学研究上的杰出成就和学术贡献的集中展示,也是在中文世界里的首次集中展示。

在欧美汉学家中,朗宓榭教授向以通晓语言种类多和学术领域宽而为人称道和熟知。除德语外,他所通晓的语言还有中、英、法、意、西等国语言以及拉丁文等,《朗宓榭汉学文集》收录的论文便是他以多种语言写作的成果汇集。书中论文被按照七个类别编排:中西交流、耶稣会士研究、阐释学的思考、儒家思想的探索、中国传统的图学、占卜与相术、文学与艺术,其研究领域的宽广,由此可见一斑。可能在一些人眼里,宽广和专深是相对立的,二者很难统一,但在朗教授这里,此一说法却站不住脚,因为上述宽广领域中的学术成果,往往出自他专深研究的积累,二者相得益彰。换句话说,这些领域中的学术论文,都是他个案入手、精研以求之的坚实之作,不仅根基深厚,而且处在学科前沿,代表着某一领域的学术进展。

比如关于概念术语史的研究,近年来,概念史的研究在中国学术界颇受关注,主要探讨对象是处在知识转型期的近代中国所流行的概念,甚至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一个新趋势。而对于晚清以来中国概念、术语的形成研究,朗宓榭教授是先行者,收入《朗宓榭汉学文集》中的发表于1993年的《部分西方哲学术语在中文运用中的嬗变》等论文即开启了这一领域,他在哥廷根大学时主持的“晚清至民国科技术语的形成”项目和所建立的数据库,则使得这方面的探索有了一个宽阔的基础平台。

再如关于图像与思想的关系研究。朗宓榭教授的学术之路很大程度上起于理学研究,他是张载《正蒙》德文本的主要译者,收入本书的《内在俱圣:张载论孔子的双重本质》等文即反映了他张载思想研究的深厚功力。对于中国学者而言,他对理学中“象数”与“义理”关系的探讨、强调“象数”派“图学”在思想表达上的独特作用的成就,如收入本书中的《构文为图——〈研几图〉纵横谈》、《图解〈大学〉》等文,则更值得关注,因它们展现了图像与思想表达的关系,提示了理学研究乃至思想史研究的新趋向,而这恰是中国思想史研究者相对忽视之处。

《朗宓榭汉学文集》所展示的朗宓榭教授的汉学研究之旅,也集中体现了欧洲汉学研究的某些特色,并可为我们提供若干启示。欧洲的汉学家,在传统汉学学风的长期熏陶之下,受到语言、文献、考证方面的严格训练,讲求从基本文献入手,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由小见大的研究。在这方面,他们和相对注重研究“模式”、甚至以“模式”为前提预设的美国中国学研究者是有较大区别的。《朗宓榭汉学文集》中的各篇论文即体现出欧洲汉学家的这一特点,一方面涉及领域颇为广泛,视野宏大;另一方面每篇论文又都是从具体问题入手的深入之作,或考证,或阐释,绝不发空论。这样,宏观、微观相结合,小中见大,新意迭呈。对于中国学者而言,这样的研究取向和学术成果自然很有借鉴意义,并能启发我们拨开“身在庐山中”的云雾,对相关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清醒思考和深入探讨。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相关内容

  • 许倬云教授著作目录
  • 许倬云教授著作目录 一.专著(39本) 1. 许倬云著:<心路历程>,台北:文星书店,1964年: 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9年:再版,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 2.许倬云著:<历史学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二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 ...

  • 清代理学的特点
  • 清代理学沿承宋.元.明,但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无主峰可指,无大脉络可寻 关于清代理学,钱穆在<序>中曾说:"至论清儒,其情势又与宋.明不同:宋.明学术易寻其脉络筋节,而清学之脉络筋节则难寻.清学之脉络筋节之易寻者在汉学考据,而不在宋学义理."又说:"清儒理 ...

  • 数学教师阅读参考书目
  • 数学教师阅读参考书目 数学教师暑假阅读参考书目 一.数学纵横 1.1华罗庚,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沪教,84[必读] 1.2张奠宙,数学的明天,桂教,99 [纵论数学与数学教育,书中的一些观点高屋建瓴,发人深省.系"走向科学的明天丛书"之一,数学方面另有:平面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集 ...

  • 章学诚与乾嘉考据学的内在转向
  • 第30卷 第3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ol.30 No.3 2009年3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r.2009 章学诚与乾嘉考据学的内在转向 周建刚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03) ...

  • 王国维的学术观
  • 作者:鲁西奇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9年11期 [分类号]K8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4799(1999) 05-0075-0081 一.学无中西 在1911年撰写的<国学丛刊序>(注:<国学丛刊序>,<王国维遗书>第4册,< ...

  • 论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的价值
  • 摘 要:法国比较文学学者专心从事影响研究,注重事实联系和实证方法,反对把比较文学变成没有影响关系的文学之间的比较,在他们看来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是建立全面文学史的必要补充.得益于法国学派以及他们卓有成效的影响研究,比较文学这门学科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本 ...

  • 儒学由旧的汉学系统开始转向新的宋学系统(130)
  • 儒学由旧的汉学系统开始转向新的宋学系统 唐朝是汉族文化的发皇时期,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充沛的活力,创造新境界.佛教方面,以慧能为首的禅学南宗,推翻天竺式佛教的各宗派,自创汉化(玄学化)佛教,倡导杀佛杀祖,足以解脱处于奴仆地位的无数佛教徒.儒学方面,在墨守师说,拘泥训诂的束缚下,开创空言说经,缘词生训的新 ...

  • 2,顶碗少年
  • 目录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 ...

  • [转载]中国(汉学)研究开放获取学术资源集(下)
  • 四.图像(拓片.老照片.宣传海报等) FieldMuseum,中文拓片,http://t.cn/8kYDRB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Chinese Stone RubbingsCollection#,http://t.cn/8k0gRDW #Harvard-Yenching Libr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