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崛起时期英国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

2009年第6期 No. 6,2009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 总第207期

 

Sum No. 207

论崛起时期英国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

刘 景 华

摘 要:在英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中, 其经济地理格局经历了阶段性演变。第一阶段从11世纪至16世纪初, 经济总体落后, 且发展不均, 经济水平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明显梯度。第二阶段为16世纪初至18世纪, 以伦敦为核心的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形成, 经济发展进入欧洲先进行列, 但经济地理格局是偏倚的。第三阶段从18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 西北工业区率先崛起, 英格兰经济形成东南和西北发达的两极, 中部则了, 这一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天。乡村工业兴起, 是英国经济地理格局演变的内在动力关键词:英国崛起; 经济地理格局; 乡村工业

  , 待。学者们很少注意英国内部的地区差异, 很少注意各地区经济是怎样被整合进全国经济整体的, 更很少注意在崛起的进程中英国经济地理格局的不断变化及其意义。事实上, 这种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是英国经济社会总趋势的一种标识和反映。揭示和阐明这种地理格局演变态势, 必要论及英国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的宏观性调整、流动、重组、凝聚等, 进而深化对近代英国崛起进程及其原因的认识。

区, 经济水平处于; 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部农业相对发达,

同时工商业经济较为繁荣。第二阶段为16世纪初至18世纪。这时英国形成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 以及统一的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 经济发展进入欧洲先进行列, 但全国的经济重心倾向东南, 伦敦成为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的绝对核心, 它从整个英格兰攫取资源和财富, 因此这一全国经济体系不如说就是伦敦经济体系。第三阶段从18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自1700年起, 英格兰西北部由于乡村工业的发展而达到了准工业化状态, 并在此基础上率先进行工业革命, 这一地区很快成为英国工业最发达、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18、19世纪之交的英格兰, 其西北和东南形成了经济发达的两极, 广大的中间地区成了这南北两极的附属物或过渡带。这一地理格局一直持续到今天。

英国作为统一国家的真正成长是从11世纪诺曼征服开始的。到1500年时, 虽已经历了几个世纪, 英格兰仍然只是西欧的二流国家。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 中世纪英国比大陆的意大利、尼德兰、法国和德国要落后得多。作为主要经济部门的农业虽然有进步, 比较广泛地流行二圃制, 但精

英格兰总面积大约为13万平方公里。11世纪以来, 由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英国经济发展的地区性特征日渐明显。同时, 由于区域间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 英国经济发展的地理格局也在不断变化, 其演变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世纪至16世纪初年。这时全国经济总体上落后, 同时各地区经济分散发展, 并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北部属于落后地

  收稿日期:2009203207

基金项目:天津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TJ SL082003) 。

作者简介:刘景华,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 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耕农业没有出现, 农民基本不做田间管理, 不会使用肥料, 粮食生产停留在广种薄收上。1200年, 英国小麦产量每英亩平均为6蒲式耳左右,1400年在6~9蒲式耳(约合中国每市亩产量27~40公斤) 之间。产量最低的某些庄园,13世纪时每英亩仅2. 25蒲式耳(即每市亩10公斤) ,14世纪

[1]由于英国的为3. 25蒲式耳(每市亩15公斤) 。

自然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养羊, 因此其相当广阔的

土地用于牧羊业。整个英格兰从东北的沃什湾波士顿至西南的布里斯托尔湾可以划一条线, 线之西北是以养羊为主的畜牧区, 线之东南是农牧混合区。13世纪时, 南部汉普郡一庄园, 每户农民平均养羊50头。14世纪, 英格兰所产羊毛主要作为原料输往国外, 每年出口羊毛在3万大袋以上, 养羊数量在1,000万只左右。[2]15世纪中期英国由羊毛输出国转变成呢绒输出国。

由于远离国际贸易中心区, 英国的工商业与外部市场联系不多, 易多掌握在意大利商人人手中。低。1500年300万, 不1/3。城市发展水平偏低, 全国的大小城镇虽说有750个左右[3](P17-24) , 但绝大多数是居民在500人以下的“集镇”,2,000人以上的城市只有50来个, 超过1万人口的只有诺里季、布里斯托尔、约克、埃克塞特等四五个城市, 只有伦敦可以进入欧洲二流重要城市之列, 其人口在1520年时大约为5. 5万。大多数城市处在国王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下, 自治权和自由度远不如大陆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者和主导者的城市, 在此时的英国表现得不很出色。绝大部分城镇很少同国际市场打交道, 它们一般只是地方性的工商业中心, 与周围乡村结合成一个个自我循环性的经济活动圈, 颇具封闭性。就其工商业功能而言, 城镇主要是周围乡村剩余农副产品的交换中心, 手工业也主要是为本地区居民服务。城市之间的工商业联系也不频繁, 各自有自己固定的市场区域, 形成垄断, 画地为牢, 互不相扰。

1500年的英国虽已初步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 但其经济发展仍然处在分散状态。从中世纪至近代早期, 整个英格兰在行政区划上共39个郡, 在经济地理上大致形成为5个主要区

[4](P31-132) 每个经济区各有特征和差异, 区域。

域内自成循环体; 各有其区域性的经济中心, 以及

对外联系窗口; 区域间有一定经济联系, 但互为沟壑更甚, 属于分散发展。

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部地区不但农业经济较为发达, 工商业也在英格兰居于领先地位。这一地区除伦敦(密德尔塞克斯) 这个中心外, 还包括了邻近的所谓近畿诸郡, 即肯特、苏塞克斯、萨里、汉普、亨廷顿、白金汉、牛津、赫特福德、贝德福德和伯克等郡, 以及埃塞克斯郡和剑桥郡的一部分。伦敦是该区域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对外窗口。

东盎格利亚包括诺福克、萨福克两郡, 以及剑桥郡和埃塞克斯郡的一部分。这一地区农业经济水平较高, 工商业和对外贸易也有一定发展。诺里季是这一地区的主要经济中心, 大雅茅斯和伊普斯威治是主要对外窗口。

西南区包括格洛斯特、多塞特、威, 但, 布里斯托尔和埃克塞特是主要工商业中心和对外贸易港口。

密德兰主要是农业区, 包括北安普顿、莱斯特、拉特兰、德比、诺丁汉、林肯、伍斯特、沃里克和斯塔福德郡, 以及西部威尔士边境的赫里福德郡、什罗普郡。区内的考文垂、莱斯特、诺丁汉和林肯城等城市也有比较繁荣的工商业。

北部区包括兰开夏、坎伯兰、切郡、威斯特摩兰、约克、达拉姆等郡, 约克是主要中心。除约克、纽卡斯尔等个别地方外, 这一地区经济极其落后, 与外界的经济来往和商业贸易也相对较少。

因此, 要对1500年前英国经济作一个总观的话, 完全可用落后、分散、封闭来概括, 表现在经济地理格局上就是分散性。即使像伦敦这样一个全国首都和最大港口, 其经济影响力也没有超出邻近地区。这种状况在进入16世纪后迅速改变了。

16世纪是英国开始崛起的时代。从总体上

看,16-17世纪英国进入了西欧经济发展的先进国家行列, 其经济形成了两大特征:一是在国内经济领域, 统一的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形成, 英格兰经济发展趋向全国整体化; 二是在国际经济领域, 英国逐渐成为国际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地理格局演变有直接关系的国内市场

和民族经济体系之形成, 其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于乡村毛纺业的兴起。

英国毛纺业的强劲发展始于14世纪爱德华三世引进佛兰德尔织布工匠,15世纪中叶英国的呢绒出口总值开始超过羊毛出口总值。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 英国毛纺业的发展重点在乡村, 乡村毛纺业成为英国真正的“民族工业”。据估计, 15-16世纪的英格兰大约有1/3的人口程度不同地卷入了毛纺业, 这其中绝大多数是乡村人口。相对于那些中世纪建成, 现在正在走向衰微的城市而言, 乡村具有发展毛纺业的更有利的条件。乡村有较多的廉价劳动力。此时农奴制在英国已经瓦解, 农民们有了较多的人身自由; 但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 每户农民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少, 需要从事工副业来补充家用。农村没有封建性的行会组织, 也就能吸引期望扩大生产规模的城市资本到农村来。而农村的自然条件更为优越, 离羊毛产区更近, 工场。这些优势, 过城市。。[5](P151) 从15世纪中期至16世纪中期, 乡村毛纺业最发达的是英格兰西部格洛斯特、威尔特等郡, 以生产优质宽幅呢绒而享誉国内外市场。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中期, 乡村毛纺业最兴旺的地区是东盎格利亚, 这里由于尼德兰新教难民和法国胡格诺教徒的迁入而发展了“新呢布”生产, 适应了正在发育的大众消费市场需要。

乡村毛纺业的繁荣不光为英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更重要的是引起了英国社会经济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它使已经萌芽的新兴生产关系冲破城市封建性行会的束缚, 来到农村寻找新的发展天地; 同时, 毛纺业的发展使得养羊业有利可图, 从而诱发了圈地运动, 促使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高潮的到来。乡村毛纺业的普遍发展, 也促使农村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即从自给自足的谋生型经济转变为主要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牟利型经济, 加快了农业的商品化和农村的城市化。随着毛纺业发展和圈地运动进行, 英国社会又涌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新贵族和乡绅, 这是其时英国社会结构中一支极富生气的力量。可以说, 毛纺业的发展为英国经济走向整体化, 为英国民族经济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毛纺业的原料和产品、副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流动, 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毛纺业的兴盛, 也使英国对外贸易能建立在坚实的生产基石之上。英国能在16世纪迅速成长为欧洲经济大国, 正是因为有毛纺业作为主要支柱的国内经济背景。在这个日渐形成的统一的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中, 原来各自封闭的大小城市也不再固守传统市场区域, 经济功能开始改变, 呈现出日益商业化、专业化、开放化的趋势, 演变成为国内市场体系中的有机成分。

英国海上力量的较大发展, 保证了英国能更好、更主动地参与国际市场体系; 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为英国强势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政治力量凭靠; 国际商路变更和西欧国际贸易中心区移到大西洋沿岸, 为英国从国际贸易边缘区锐变为国际贸易核心国家提供了极好机遇。因此, 英格兰东部沿海、, 也越17, , 他们到过大西洋沿岸的几, 在大西洋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 并且还是英国西部矿产品和农产品的出口地; 埃克塞特则以进口为特征, 每年从这里入境的有来自欧洲大陆以及北美的红酒、亚麻、烟草和糖料等商品; 东部纽卡斯尔的煤炭、木材和鱼类贸易, 大雅茅斯的鱼类贸易, 在西欧国际市场上都是很有影响的。

在16—17世纪英国经济发展两大特征的形成中, 伦敦都扮演着核心角色。从16世纪初起, 伦敦就以国际商贸中心、英国首都和经济核心这三重形象出现。对内, 伦敦是英国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的核心。这两个世纪中, 英国商品流通和运输网络, 都是向着伦敦这个“心”的。伦敦是全国最大的消费中心、最大的商品销售市场, 最大的商品货物流通的终点站, 各种基本消费品从全国各地源源而来, 满足着伦敦人各种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伦敦也是全国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 如1683年, 68个地方港口共向伦敦发运了4,131船货物。[4](P323) 各地流向伦敦的货物, 有相当大部分是在伦敦集中, 经过加工或未加工, 再流向全国各地的。如1628年, 伦敦向66个港口发运的货物达1,001船[6](P101) , 更多的货物是通过陆路发往各地的。伦敦商人及代理人渗透到英国各城乡, 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各地工商业为伦敦服务, 甚至成为伦敦的附属物。各地的乡村工业、采矿冶炼业, 都有伦敦人的大量投资, 利润和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回伦敦。各地发迹了的地方商

人也纷纷移居伦敦。如从1480—1660年的180年里, 伦敦共有172任市长, 其中158人是移居伦敦的外地商人。伦敦几千个大商人中, 出生于本市的不到10%。[7](P110) 这些商人进入伦敦后, 与原籍仍有密切联系, 这又有利于强化伦敦对各地工商业乃至全国经济的控制。

对外, 伦敦是英国同国际市场联系的主要窗口。它首先是国内产品向外输出的主要港口, 它褫夺了地方港口的大部分出口权, 在出口贸易中占极大比重, 其中主要出口品呢绒超过2/3甚至3/4, 最多时达93%[8](P39) ; 谷物出口占40%。

[9](P86) 伦敦也是英国进口国外商品的主要口岸

王詹姆士一世就大为感叹“:伦敦真像一个佝偻小

[11](P72) 在某种意义上,16-17儿的硕大的头。”

世纪英国的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 实则是伦敦经济体系; 英国经济地理格局是名副其实的“地倾东南”的偏倚结构。

从17世纪末起, 这种偏倚格局开始出现改变的趋向。这种趋向又与乡村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尤其是西部和北部出现的四个乡村工业区, 对促进英国崛起并形成英格兰东南和西北两极发展的格局, 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四个乡村工业区是:以曼彻斯特和利物浦为中心的兰开夏纺织区, , , , , 。一是以曼彻斯特为起点, 向东部和北部的乡村伸展, 形成了一条5至15英里宽的棉麻混纺地带, 经过博尔顿, 通往北部的布莱克本。曼彻斯特四周的村庄几乎全部从事棉麻混纺工作。二是兰开夏西部和南部, 大部分村庄以从事麻纺业为主, 这一乡村工业区南连切郡, 北接威斯特摩兰郡, 以普雷斯顿为主要生产中心。三是兰开夏东部毛纺区, 与约克郡西莱丁区相连, 罗奇代尔是主要中心。兰开夏从事纺织业的乡村人口比例很大, 甚至多于农业人口。个别乡村的纺织业人口比例高达85%。[12](P13) 西莱丁地区亦即约克郡西区, 是18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毛纺区。1740年生产呢绒达10万匹,1750

[13](P42) 西莱丁毛纺业大致分为两年为14万匹。

个生产区:一是以利兹和威克菲尔德为中心的普通呢绒生产区; 二是以哈利法克斯为中心的绒线呢和哔叽呢生产区。呢绒生产者主要住在乡下, 即使到19世纪早期, 乡村工业仍是该地区毛纺业

,

占全国进口总量和总额的4/5。[9](P72) 进口货物包括普通生活用品、高档消费品和奢侈品, 以及国内工业所需的某些原材料, 从伦敦再发往各地, 或在伦敦就地加工后向国际市场再出口。伦敦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国际转运贸易中心, 通过伦敦转运的货物总值, [10]活动。, 都可以找到伦敦商人的足迹, 几乎所有的英国外贸商人和海外贸易商人都以伦敦为基地。从早期的羊毛出口商公司,16世纪专营呢绒出口的“商人开拓家公司”, 到16、17世纪之交涌现的诸多大殖民贸易公司, 不仅其总部设于伦敦, 其成员主要是伦敦人, 其在海外获得的巨大财富也安放于伦敦。伦敦还吸引了不少外国商人。

这时的伦敦, 好像是英国经济的一个枢纽, 一头联结着国内市场, 一头联结着国际市场; 或者说, 英国经济主要通过伦敦而同国际市场对接。在国内, 伦敦的经济社会辐射力和吸引力覆盖了全国城乡, 全国范围内的发展与调节都有赖于伦敦。这一时期英国发生的社会经济变动, 最终都差不多转化成了为伦敦发展服务。对外贸易和海外贸易的繁荣, 使伦敦商人手中聚集了巨额财富; 毛纺业的发达, 其创造的财富也落入了控制产品出口的伦敦商人之手; 全国大量的流动人口, 成为伦敦人口增长的主要源泉, 为伦敦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保证; 各地致富的社会上层, 也纷纷云集伦敦。这两个世纪里伦敦人口膨胀性增长, 从1520年的5. 5万人, 增加到1670年的47. 5万人

[4](P197)

的主体, 英国政府特别委员会报告说“:大多数织

[13](P396) 西造者都住在村庄里和孤立的住所里。”

密德兰“黑乡”铁器制造区也是著名的乡村工业区, 以伯明翰为中心, 包括斯塔福德郡南部和伍斯特郡东北部, 以及沃里克郡的相邻地带。17世纪后期, 这一地区工商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

[14](P18-25) 铁器制造业人员占总人口的1/3强。

除一些城镇外, 还有一大批工业村庄, 产品包括铁

, 一个半世纪增长了近8倍; 而全国总人

口则最多增长1倍。因此还在17世纪初, 英国国

钉、铁锁、刀片、鞍具等。“哈兰姆郡”铁器制造区位于约克郡西南部, 以生产刀剑而著称, 同时也制造斧、锉、锤等生产工具。铁器制造在设菲尔德以及附近乡村广泛分布。

乡村工业发展和集中的结果之一, 是一大批新型城市涌现。所谓新, 是说这些城市已不再像中世纪建成的城市那样仍有旧质痕迹, 而是具有许多新的经济品质, 概括起来说就是经济功能的开放化、专业化、自由化。开放化, 是指其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国际市场, 并对外地商人和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区不加任何阻碍性限制。专业化, 是指各个城市都在市场分工体系中承担特有的生产或交换功能, 生产特色产品。自由化, 是指市政当局不再对生产和交易活动进行控制和限制, 城市里没有那种类似于中世纪行会的保守垄断组织。如当时就有人赞誉伯明翰“:伯明翰极其光荣强大之源泉, 人口增长经济昌盛之根由, 就在于它是一个自由城市, [15](P12) , 碍。”

。这种“。, 以曼彻斯特、利物浦、利兹和设菲尔德为代表, 是现代化城市的最早萌芽。它们今天也是英国除伦敦之外的著名城市。这些城市与周围乡村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对农村有着强有力的渗透与控制力。农村是它们的工商业腹地, 是它们的直接经济领地, 它们可以调动周围农村的一切积极因素来为自己服务, 它们同周围农村结成了经济社会整体, 形成了一个个独立循环的经济活动圈, 经济生活完全可以摆脱伦敦的控制而独立运行。虽然这是五个乡村工业区, 由于它们在地理上相连接, 因而不但形成了较大的西北区域性经济系统, 而且往南与密德兰地区发生联系, 并且在西面通过利物浦, 东面通过赫尔港同国际市场网络相联接, 完全打破了伦敦在英国对外经济交往中的独占地位。

在这样一个“准”工业化地区, 形成了一个工参考文献:

业社会小气候, 这为它成长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

祥地打下了基础, 创造了条件, 以往的伦敦经济体系也被突破了。由于较早进入准工业化、工业化状态, 西北地区的经济水平迅速上升, 英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两极格局也就从此形成。在两极之外的广大中间地带, 便慢慢演变成为东南和西北两极的辐射区域, 为两极提供工业原材料、生活资料、劳动力资源, 其经济地位也相对降低了。这样一种“两极凸起, 中间坍塌”的格局一直延续到今天。若到英国密德兰、西南部、东盎格利亚等地作实地考察, 都会感觉到英国中部的中世纪繁荣景象早已成明日黄花, 只变成考察者唏嘘不已的追忆而已。今天的英格兰中部田连阡陌, 牧场广布, 田园味十足, 俨然是东南和西北工商地区繁忙人们休憩的后花园。,1803年东10名中7个, 东南和西北

[16]10名。

综上, 可以得出这样几点认识。第一, 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在英国崛起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三阶段; 这种演变既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又对经济进一步发展起促进作用。第二, 中世纪落后状态的英国经济也是分散的经济格局, 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几乎没有竞争力。第三,16-17世纪英国以伦敦为聚核, 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 这在整体上提高了英国经济水平, 增强了英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但伦敦实际上又吸纳了地方上发展经济的大量资源, 从而形成全国经济发展的偏倚状态。第四, 如果这种偏倚得不到改变, 伦敦以商为主的经济导向, 也可能会使英国走威尼斯或荷兰那样的老路。第五, 西北工业区崛起不但使英格兰经济出现了两极的平衡, 而且还率先进行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摇篮是西北区, 而不是伦敦。第六, 在两极之外, 中间地带虽然经济水平和经济地位下降, 但在找准定位后, 其生存和发展也能适得其所。

[1] Bennett , H S. Wheat Productivity in Seven Centuries[J].J 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 1935(10) .

[2] Gray , H L. The Production and Exportation of English Woollens in t he Fourteent h Century[J].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 1924

(153) .

[3] Joan Thirsk. Chapters From t he A g rarian History of England and W ales , 1500-1750(V ol. 4)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下转第72页)

Discussion about Communication Ability in Y outh Period

YU Ming 2sheng

Abstract :Adolescence is a naive child who grows f rom semi 2naive , semi 2mat ure to mat ure age. In t his stage , t he yout h will face a number of develop ment issues , including t he develop ment of interper 2sonal skills which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Y o ung people who comp 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inter 2personal communication , interpersonal skills , interperso nal ways and means to consciously st rengt hen t he interpersonal skills of learning and p ractice , could improve t he mental healt h and quality of yout h develop ment.

Key words :yout h period ; yout h mental ;relationship s ;interpersonal skills (上接第42页)

[4] Peter Clark. T he Cambri d ge Urban History of B ritain (V ol. 2)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 2008. [5] Hoskins , W G. T he A ge of Pl under , England of Henry V I I I 15001547[New , [6] Willan T S. T he I nland T rade , S t udies in English I nternal T rade he i h h ].Manchester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 1976.

[7] Ramsay , G D. T u dor Economic :, [8] Ramsay , G D. T he I 1500-:Macmillan Press , 1982. [9] Moffit , L t he of t I ution [M ].London :K ing &Son , 1963.

[10] Fisher , ’s Trade in t he Early Seventeent h England[J].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1950(2) . [11] Burke , P. N Cambri d ge Modern History (V ol. 4)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71. [12] Chapman , S D. T he Cotton I ndust ry in t he I ndust rial Revol ution [M ].London :Macmillan , 1977. [13] 保尔・芒图. 十八世纪产业革命[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4] Rowlands M B. M aster and Men , in t he West Mi dlands Metal mare T rades bef ore t he I ndust rial Revol ution [M ].Manchester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 1975.

[15] Clark , P. , P. Slack. Crisis and Order in English Tow ns 1500-1700, Essays in Urban History [M ].London :Routledge , 1972. [16] Buckatzsch , E J.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Wealt h in England , 1086-1843: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ertain Tax As 2

sessment s[J].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1950(2) .

Change s of Geographical Structure of England ’s Economy

in the Period of Its Rising

L IU Jing 2hua

Abstract :During t he period of rising , t he geograp hical st ruct ure of England ’s economy changed continuously , and experienced t hree p hases. In t he first p hase before t he year 1500, England ’s econo 2my as a whole was low 2level and decent ralized. The sixteent h and seventeent h cent uries maybe regard as t he seco nd p hase , when t he national market and eco nomic system was formed , in which London was t he center , but it had drawn too much reso urces fro m all t he ground of t he country , so t he st ruc 2t ure is a lop sided one. Since 1700, t he develop ment of England ’s economy stepped up t he t hird p hase , t here were two developed areas emerged. They are two poles of economic “highland ”. One pole is t he sout heast area of England , and t he ot her pole is t he nort hwest indust rial area. The broad ground be 2tween t he two poles were “caving in ”. The rise of rural indust ry is t he inner drive 2power of t he chan 2ges of geograp hical st ruct ure of economy.

Key words :t he rising of England ;geograp hical st ruct ure of economy ;rural indust ry

2009年第6期 No. 6,2009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 总第207期

 

Sum No. 207

论崛起时期英国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

刘 景 华

摘 要:在英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中, 其经济地理格局经历了阶段性演变。第一阶段从11世纪至16世纪初, 经济总体落后, 且发展不均, 经济水平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明显梯度。第二阶段为16世纪初至18世纪, 以伦敦为核心的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形成, 经济发展进入欧洲先进行列, 但经济地理格局是偏倚的。第三阶段从18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 西北工业区率先崛起, 英格兰经济形成东南和西北发达的两极, 中部则了, 这一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天。乡村工业兴起, 是英国经济地理格局演变的内在动力关键词:英国崛起; 经济地理格局; 乡村工业

  , 待。学者们很少注意英国内部的地区差异, 很少注意各地区经济是怎样被整合进全国经济整体的, 更很少注意在崛起的进程中英国经济地理格局的不断变化及其意义。事实上, 这种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是英国经济社会总趋势的一种标识和反映。揭示和阐明这种地理格局演变态势, 必要论及英国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的宏观性调整、流动、重组、凝聚等, 进而深化对近代英国崛起进程及其原因的认识。

区, 经济水平处于; 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部农业相对发达,

同时工商业经济较为繁荣。第二阶段为16世纪初至18世纪。这时英国形成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 以及统一的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 经济发展进入欧洲先进行列, 但全国的经济重心倾向东南, 伦敦成为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的绝对核心, 它从整个英格兰攫取资源和财富, 因此这一全国经济体系不如说就是伦敦经济体系。第三阶段从18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自1700年起, 英格兰西北部由于乡村工业的发展而达到了准工业化状态, 并在此基础上率先进行工业革命, 这一地区很快成为英国工业最发达、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18、19世纪之交的英格兰, 其西北和东南形成了经济发达的两极, 广大的中间地区成了这南北两极的附属物或过渡带。这一地理格局一直持续到今天。

英国作为统一国家的真正成长是从11世纪诺曼征服开始的。到1500年时, 虽已经历了几个世纪, 英格兰仍然只是西欧的二流国家。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 中世纪英国比大陆的意大利、尼德兰、法国和德国要落后得多。作为主要经济部门的农业虽然有进步, 比较广泛地流行二圃制, 但精

英格兰总面积大约为13万平方公里。11世纪以来, 由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英国经济发展的地区性特征日渐明显。同时, 由于区域间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 英国经济发展的地理格局也在不断变化, 其演变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世纪至16世纪初年。这时全国经济总体上落后, 同时各地区经济分散发展, 并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北部属于落后地

  收稿日期:2009203207

基金项目:天津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TJ SL082003) 。

作者简介:刘景华,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 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耕农业没有出现, 农民基本不做田间管理, 不会使用肥料, 粮食生产停留在广种薄收上。1200年, 英国小麦产量每英亩平均为6蒲式耳左右,1400年在6~9蒲式耳(约合中国每市亩产量27~40公斤) 之间。产量最低的某些庄园,13世纪时每英亩仅2. 25蒲式耳(即每市亩10公斤) ,14世纪

[1]由于英国的为3. 25蒲式耳(每市亩15公斤) 。

自然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养羊, 因此其相当广阔的

土地用于牧羊业。整个英格兰从东北的沃什湾波士顿至西南的布里斯托尔湾可以划一条线, 线之西北是以养羊为主的畜牧区, 线之东南是农牧混合区。13世纪时, 南部汉普郡一庄园, 每户农民平均养羊50头。14世纪, 英格兰所产羊毛主要作为原料输往国外, 每年出口羊毛在3万大袋以上, 养羊数量在1,000万只左右。[2]15世纪中期英国由羊毛输出国转变成呢绒输出国。

由于远离国际贸易中心区, 英国的工商业与外部市场联系不多, 易多掌握在意大利商人人手中。低。1500年300万, 不1/3。城市发展水平偏低, 全国的大小城镇虽说有750个左右[3](P17-24) , 但绝大多数是居民在500人以下的“集镇”,2,000人以上的城市只有50来个, 超过1万人口的只有诺里季、布里斯托尔、约克、埃克塞特等四五个城市, 只有伦敦可以进入欧洲二流重要城市之列, 其人口在1520年时大约为5. 5万。大多数城市处在国王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下, 自治权和自由度远不如大陆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者和主导者的城市, 在此时的英国表现得不很出色。绝大部分城镇很少同国际市场打交道, 它们一般只是地方性的工商业中心, 与周围乡村结合成一个个自我循环性的经济活动圈, 颇具封闭性。就其工商业功能而言, 城镇主要是周围乡村剩余农副产品的交换中心, 手工业也主要是为本地区居民服务。城市之间的工商业联系也不频繁, 各自有自己固定的市场区域, 形成垄断, 画地为牢, 互不相扰。

1500年的英国虽已初步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 但其经济发展仍然处在分散状态。从中世纪至近代早期, 整个英格兰在行政区划上共39个郡, 在经济地理上大致形成为5个主要区

[4](P31-132) 每个经济区各有特征和差异, 区域。

域内自成循环体; 各有其区域性的经济中心, 以及

对外联系窗口; 区域间有一定经济联系, 但互为沟壑更甚, 属于分散发展。

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部地区不但农业经济较为发达, 工商业也在英格兰居于领先地位。这一地区除伦敦(密德尔塞克斯) 这个中心外, 还包括了邻近的所谓近畿诸郡, 即肯特、苏塞克斯、萨里、汉普、亨廷顿、白金汉、牛津、赫特福德、贝德福德和伯克等郡, 以及埃塞克斯郡和剑桥郡的一部分。伦敦是该区域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对外窗口。

东盎格利亚包括诺福克、萨福克两郡, 以及剑桥郡和埃塞克斯郡的一部分。这一地区农业经济水平较高, 工商业和对外贸易也有一定发展。诺里季是这一地区的主要经济中心, 大雅茅斯和伊普斯威治是主要对外窗口。

西南区包括格洛斯特、多塞特、威, 但, 布里斯托尔和埃克塞特是主要工商业中心和对外贸易港口。

密德兰主要是农业区, 包括北安普顿、莱斯特、拉特兰、德比、诺丁汉、林肯、伍斯特、沃里克和斯塔福德郡, 以及西部威尔士边境的赫里福德郡、什罗普郡。区内的考文垂、莱斯特、诺丁汉和林肯城等城市也有比较繁荣的工商业。

北部区包括兰开夏、坎伯兰、切郡、威斯特摩兰、约克、达拉姆等郡, 约克是主要中心。除约克、纽卡斯尔等个别地方外, 这一地区经济极其落后, 与外界的经济来往和商业贸易也相对较少。

因此, 要对1500年前英国经济作一个总观的话, 完全可用落后、分散、封闭来概括, 表现在经济地理格局上就是分散性。即使像伦敦这样一个全国首都和最大港口, 其经济影响力也没有超出邻近地区。这种状况在进入16世纪后迅速改变了。

16世纪是英国开始崛起的时代。从总体上

看,16-17世纪英国进入了西欧经济发展的先进国家行列, 其经济形成了两大特征:一是在国内经济领域, 统一的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形成, 英格兰经济发展趋向全国整体化; 二是在国际经济领域, 英国逐渐成为国际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地理格局演变有直接关系的国内市场

和民族经济体系之形成, 其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于乡村毛纺业的兴起。

英国毛纺业的强劲发展始于14世纪爱德华三世引进佛兰德尔织布工匠,15世纪中叶英国的呢绒出口总值开始超过羊毛出口总值。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 英国毛纺业的发展重点在乡村, 乡村毛纺业成为英国真正的“民族工业”。据估计, 15-16世纪的英格兰大约有1/3的人口程度不同地卷入了毛纺业, 这其中绝大多数是乡村人口。相对于那些中世纪建成, 现在正在走向衰微的城市而言, 乡村具有发展毛纺业的更有利的条件。乡村有较多的廉价劳动力。此时农奴制在英国已经瓦解, 农民们有了较多的人身自由; 但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 每户农民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少, 需要从事工副业来补充家用。农村没有封建性的行会组织, 也就能吸引期望扩大生产规模的城市资本到农村来。而农村的自然条件更为优越, 离羊毛产区更近, 工场。这些优势, 过城市。。[5](P151) 从15世纪中期至16世纪中期, 乡村毛纺业最发达的是英格兰西部格洛斯特、威尔特等郡, 以生产优质宽幅呢绒而享誉国内外市场。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中期, 乡村毛纺业最兴旺的地区是东盎格利亚, 这里由于尼德兰新教难民和法国胡格诺教徒的迁入而发展了“新呢布”生产, 适应了正在发育的大众消费市场需要。

乡村毛纺业的繁荣不光为英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更重要的是引起了英国社会经济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它使已经萌芽的新兴生产关系冲破城市封建性行会的束缚, 来到农村寻找新的发展天地; 同时, 毛纺业的发展使得养羊业有利可图, 从而诱发了圈地运动, 促使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高潮的到来。乡村毛纺业的普遍发展, 也促使农村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即从自给自足的谋生型经济转变为主要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牟利型经济, 加快了农业的商品化和农村的城市化。随着毛纺业发展和圈地运动进行, 英国社会又涌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新贵族和乡绅, 这是其时英国社会结构中一支极富生气的力量。可以说, 毛纺业的发展为英国经济走向整体化, 为英国民族经济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毛纺业的原料和产品、副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流动, 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毛纺业的兴盛, 也使英国对外贸易能建立在坚实的生产基石之上。英国能在16世纪迅速成长为欧洲经济大国, 正是因为有毛纺业作为主要支柱的国内经济背景。在这个日渐形成的统一的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中, 原来各自封闭的大小城市也不再固守传统市场区域, 经济功能开始改变, 呈现出日益商业化、专业化、开放化的趋势, 演变成为国内市场体系中的有机成分。

英国海上力量的较大发展, 保证了英国能更好、更主动地参与国际市场体系; 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为英国强势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政治力量凭靠; 国际商路变更和西欧国际贸易中心区移到大西洋沿岸, 为英国从国际贸易边缘区锐变为国际贸易核心国家提供了极好机遇。因此, 英格兰东部沿海、, 也越17, , 他们到过大西洋沿岸的几, 在大西洋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 并且还是英国西部矿产品和农产品的出口地; 埃克塞特则以进口为特征, 每年从这里入境的有来自欧洲大陆以及北美的红酒、亚麻、烟草和糖料等商品; 东部纽卡斯尔的煤炭、木材和鱼类贸易, 大雅茅斯的鱼类贸易, 在西欧国际市场上都是很有影响的。

在16—17世纪英国经济发展两大特征的形成中, 伦敦都扮演着核心角色。从16世纪初起, 伦敦就以国际商贸中心、英国首都和经济核心这三重形象出现。对内, 伦敦是英国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的核心。这两个世纪中, 英国商品流通和运输网络, 都是向着伦敦这个“心”的。伦敦是全国最大的消费中心、最大的商品销售市场, 最大的商品货物流通的终点站, 各种基本消费品从全国各地源源而来, 满足着伦敦人各种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伦敦也是全国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 如1683年, 68个地方港口共向伦敦发运了4,131船货物。[4](P323) 各地流向伦敦的货物, 有相当大部分是在伦敦集中, 经过加工或未加工, 再流向全国各地的。如1628年, 伦敦向66个港口发运的货物达1,001船[6](P101) , 更多的货物是通过陆路发往各地的。伦敦商人及代理人渗透到英国各城乡, 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各地工商业为伦敦服务, 甚至成为伦敦的附属物。各地的乡村工业、采矿冶炼业, 都有伦敦人的大量投资, 利润和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回伦敦。各地发迹了的地方商

人也纷纷移居伦敦。如从1480—1660年的180年里, 伦敦共有172任市长, 其中158人是移居伦敦的外地商人。伦敦几千个大商人中, 出生于本市的不到10%。[7](P110) 这些商人进入伦敦后, 与原籍仍有密切联系, 这又有利于强化伦敦对各地工商业乃至全国经济的控制。

对外, 伦敦是英国同国际市场联系的主要窗口。它首先是国内产品向外输出的主要港口, 它褫夺了地方港口的大部分出口权, 在出口贸易中占极大比重, 其中主要出口品呢绒超过2/3甚至3/4, 最多时达93%[8](P39) ; 谷物出口占40%。

[9](P86) 伦敦也是英国进口国外商品的主要口岸

王詹姆士一世就大为感叹“:伦敦真像一个佝偻小

[11](P72) 在某种意义上,16-17儿的硕大的头。”

世纪英国的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 实则是伦敦经济体系; 英国经济地理格局是名副其实的“地倾东南”的偏倚结构。

从17世纪末起, 这种偏倚格局开始出现改变的趋向。这种趋向又与乡村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尤其是西部和北部出现的四个乡村工业区, 对促进英国崛起并形成英格兰东南和西北两极发展的格局, 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四个乡村工业区是:以曼彻斯特和利物浦为中心的兰开夏纺织区, , , , , 。一是以曼彻斯特为起点, 向东部和北部的乡村伸展, 形成了一条5至15英里宽的棉麻混纺地带, 经过博尔顿, 通往北部的布莱克本。曼彻斯特四周的村庄几乎全部从事棉麻混纺工作。二是兰开夏西部和南部, 大部分村庄以从事麻纺业为主, 这一乡村工业区南连切郡, 北接威斯特摩兰郡, 以普雷斯顿为主要生产中心。三是兰开夏东部毛纺区, 与约克郡西莱丁区相连, 罗奇代尔是主要中心。兰开夏从事纺织业的乡村人口比例很大, 甚至多于农业人口。个别乡村的纺织业人口比例高达85%。[12](P13) 西莱丁地区亦即约克郡西区, 是18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毛纺区。1740年生产呢绒达10万匹,1750

[13](P42) 西莱丁毛纺业大致分为两年为14万匹。

个生产区:一是以利兹和威克菲尔德为中心的普通呢绒生产区; 二是以哈利法克斯为中心的绒线呢和哔叽呢生产区。呢绒生产者主要住在乡下, 即使到19世纪早期, 乡村工业仍是该地区毛纺业

,

占全国进口总量和总额的4/5。[9](P72) 进口货物包括普通生活用品、高档消费品和奢侈品, 以及国内工业所需的某些原材料, 从伦敦再发往各地, 或在伦敦就地加工后向国际市场再出口。伦敦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国际转运贸易中心, 通过伦敦转运的货物总值, [10]活动。, 都可以找到伦敦商人的足迹, 几乎所有的英国外贸商人和海外贸易商人都以伦敦为基地。从早期的羊毛出口商公司,16世纪专营呢绒出口的“商人开拓家公司”, 到16、17世纪之交涌现的诸多大殖民贸易公司, 不仅其总部设于伦敦, 其成员主要是伦敦人, 其在海外获得的巨大财富也安放于伦敦。伦敦还吸引了不少外国商人。

这时的伦敦, 好像是英国经济的一个枢纽, 一头联结着国内市场, 一头联结着国际市场; 或者说, 英国经济主要通过伦敦而同国际市场对接。在国内, 伦敦的经济社会辐射力和吸引力覆盖了全国城乡, 全国范围内的发展与调节都有赖于伦敦。这一时期英国发生的社会经济变动, 最终都差不多转化成了为伦敦发展服务。对外贸易和海外贸易的繁荣, 使伦敦商人手中聚集了巨额财富; 毛纺业的发达, 其创造的财富也落入了控制产品出口的伦敦商人之手; 全国大量的流动人口, 成为伦敦人口增长的主要源泉, 为伦敦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保证; 各地致富的社会上层, 也纷纷云集伦敦。这两个世纪里伦敦人口膨胀性增长, 从1520年的5. 5万人, 增加到1670年的47. 5万人

[4](P197)

的主体, 英国政府特别委员会报告说“:大多数织

[13](P396) 西造者都住在村庄里和孤立的住所里。”

密德兰“黑乡”铁器制造区也是著名的乡村工业区, 以伯明翰为中心, 包括斯塔福德郡南部和伍斯特郡东北部, 以及沃里克郡的相邻地带。17世纪后期, 这一地区工商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

[14](P18-25) 铁器制造业人员占总人口的1/3强。

除一些城镇外, 还有一大批工业村庄, 产品包括铁

, 一个半世纪增长了近8倍; 而全国总人

口则最多增长1倍。因此还在17世纪初, 英国国

钉、铁锁、刀片、鞍具等。“哈兰姆郡”铁器制造区位于约克郡西南部, 以生产刀剑而著称, 同时也制造斧、锉、锤等生产工具。铁器制造在设菲尔德以及附近乡村广泛分布。

乡村工业发展和集中的结果之一, 是一大批新型城市涌现。所谓新, 是说这些城市已不再像中世纪建成的城市那样仍有旧质痕迹, 而是具有许多新的经济品质, 概括起来说就是经济功能的开放化、专业化、自由化。开放化, 是指其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国际市场, 并对外地商人和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区不加任何阻碍性限制。专业化, 是指各个城市都在市场分工体系中承担特有的生产或交换功能, 生产特色产品。自由化, 是指市政当局不再对生产和交易活动进行控制和限制, 城市里没有那种类似于中世纪行会的保守垄断组织。如当时就有人赞誉伯明翰“:伯明翰极其光荣强大之源泉, 人口增长经济昌盛之根由, 就在于它是一个自由城市, [15](P12) , 碍。”

。这种“。, 以曼彻斯特、利物浦、利兹和设菲尔德为代表, 是现代化城市的最早萌芽。它们今天也是英国除伦敦之外的著名城市。这些城市与周围乡村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对农村有着强有力的渗透与控制力。农村是它们的工商业腹地, 是它们的直接经济领地, 它们可以调动周围农村的一切积极因素来为自己服务, 它们同周围农村结成了经济社会整体, 形成了一个个独立循环的经济活动圈, 经济生活完全可以摆脱伦敦的控制而独立运行。虽然这是五个乡村工业区, 由于它们在地理上相连接, 因而不但形成了较大的西北区域性经济系统, 而且往南与密德兰地区发生联系, 并且在西面通过利物浦, 东面通过赫尔港同国际市场网络相联接, 完全打破了伦敦在英国对外经济交往中的独占地位。

在这样一个“准”工业化地区, 形成了一个工参考文献:

业社会小气候, 这为它成长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

祥地打下了基础, 创造了条件, 以往的伦敦经济体系也被突破了。由于较早进入准工业化、工业化状态, 西北地区的经济水平迅速上升, 英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两极格局也就从此形成。在两极之外的广大中间地带, 便慢慢演变成为东南和西北两极的辐射区域, 为两极提供工业原材料、生活资料、劳动力资源, 其经济地位也相对降低了。这样一种“两极凸起, 中间坍塌”的格局一直延续到今天。若到英国密德兰、西南部、东盎格利亚等地作实地考察, 都会感觉到英国中部的中世纪繁荣景象早已成明日黄花, 只变成考察者唏嘘不已的追忆而已。今天的英格兰中部田连阡陌, 牧场广布, 田园味十足, 俨然是东南和西北工商地区繁忙人们休憩的后花园。,1803年东10名中7个, 东南和西北

[16]10名。

综上, 可以得出这样几点认识。第一, 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在英国崛起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三阶段; 这种演变既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又对经济进一步发展起促进作用。第二, 中世纪落后状态的英国经济也是分散的经济格局, 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几乎没有竞争力。第三,16-17世纪英国以伦敦为聚核, 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和民族经济体系, 这在整体上提高了英国经济水平, 增强了英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但伦敦实际上又吸纳了地方上发展经济的大量资源, 从而形成全国经济发展的偏倚状态。第四, 如果这种偏倚得不到改变, 伦敦以商为主的经济导向, 也可能会使英国走威尼斯或荷兰那样的老路。第五, 西北工业区崛起不但使英格兰经济出现了两极的平衡, 而且还率先进行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摇篮是西北区, 而不是伦敦。第六, 在两极之外, 中间地带虽然经济水平和经济地位下降, 但在找准定位后, 其生存和发展也能适得其所。

[1] Bennett , H S. Wheat Productivity in Seven Centuries[J].J 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 1935(10) .

[2] Gray , H L. The Production and Exportation of English Woollens in t he Fourteent h Century[J].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 1924

(153) .

[3] Joan Thirsk. Chapters From t he A g rarian History of England and W ales , 1500-1750(V ol. 4)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下转第72页)

Discussion about Communication Ability in Y outh Period

YU Ming 2sheng

Abstract :Adolescence is a naive child who grows f rom semi 2naive , semi 2mat ure to mat ure age. In t his stage , t he yout h will face a number of develop ment issues , including t he develop ment of interper 2sonal skills which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Y o ung people who comp 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inter 2personal communication , interpersonal skills , interperso nal ways and means to consciously st rengt hen t he interpersonal skills of learning and p ractice , could improve t he mental healt h and quality of yout h develop ment.

Key words :yout h period ; yout h mental ;relationship s ;interpersonal skills (上接第42页)

[4] Peter Clark. T he Cambri d ge Urban History of B ritain (V ol. 2)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 2008. [5] Hoskins , W G. T he A ge of Pl under , England of Henry V I I I 15001547[New , [6] Willan T S. T he I nland T rade , S t udies in English I nternal T rade he i h h ].Manchester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 1976.

[7] Ramsay , G D. T u dor Economic :, [8] Ramsay , G D. T he I 1500-:Macmillan Press , 1982. [9] Moffit , L t he of t I ution [M ].London :K ing &Son , 1963.

[10] Fisher , ’s Trade in t he Early Seventeent h England[J].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1950(2) . [11] Burke , P. N Cambri d ge Modern History (V ol. 4)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71. [12] Chapman , S D. T he Cotton I ndust ry in t he I ndust rial Revol ution [M ].London :Macmillan , 1977. [13] 保尔・芒图. 十八世纪产业革命[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4] Rowlands M B. M aster and Men , in t he West Mi dlands Metal mare T rades bef ore t he I ndust rial Revol ution [M ].Manchester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 1975.

[15] Clark , P. , P. Slack. Crisis and Order in English Tow ns 1500-1700, Essays in Urban History [M ].London :Routledge , 1972. [16] Buckatzsch , E J.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Wealt h in England , 1086-1843: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ertain Tax As 2

sessment s[J].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1950(2) .

Change s of Geographical Structure of England ’s Economy

in the Period of Its Rising

L IU Jing 2hua

Abstract :During t he period of rising , t he geograp hical st ruct ure of England ’s economy changed continuously , and experienced t hree p hases. In t he first p hase before t he year 1500, England ’s econo 2my as a whole was low 2level and decent ralized. The sixteent h and seventeent h cent uries maybe regard as t he seco nd p hase , when t he national market and eco nomic system was formed , in which London was t he center , but it had drawn too much reso urces fro m all t he ground of t he country , so t he st ruc 2t ure is a lop sided one. Since 1700, t he develop ment of England ’s economy stepped up t he t hird p hase , t here were two developed areas emerged. They are two poles of economic “highland ”. One pole is t he sout heast area of England , and t he ot her pole is t he nort hwest indust rial area. The broad ground be 2tween t he two poles were “caving in ”. The rise of rural indust ry is t he inner drive 2power of t he chan 2ges of geograp hical st ruct ure of economy.

Key words :t he rising of England ;geograp hical st ruct ure of economy ;rural indust ry


相关内容

  • 交通条件引导下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格局演化
  • 作者:张颢瀚孟静 江海学刊 2007年03期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规模最大.交通最便捷.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进入21世纪,受经济全球化.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等因素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城市群空间结构调整和优化,根据交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 ...

  • 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 马 强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09日   11 版) 嘉陵江流域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国家正在进行旨在治理.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天保工程",嘉陵江流域系治理的重点区域.摸清流域环境变迁的过程.原因.规律,可以对现代嘉陵江流域的经济 ...

  • 2013届高三历史通史复习纲要
  • 2013届高三历史通史复习纲要 中国古代史: [历史阶段特征:时代背景要点] 1.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社会大变革,是社会的转型时 期. ①政治:分封制的瓦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郡县制的建立: ②经济: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形成: ③思想:礼乐制的崩溃 ...

  • 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纲要
  • 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纲要 中国古代史: [历史阶段特征:时代背景要点] 1.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社会大变革, ① 政治:分封制的瓦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郡县制的建立: ② 经济: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形成: ③ 思想:礼乐制的崩溃,百家争鸣 ...

  • 2012届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纲要
  • 2012届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纲要 中国古代史: [历史阶段特征:时代背景要点] 1. ① ② ③ ④ 政治:分封制的瓦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郡县制的建立: 经济: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形成: 思想:礼乐制的崩溃,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教育: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

  •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体系
  •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 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 ...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打印)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 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 ...

  •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学案
  •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具体表现.(2)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美苏之间的"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 ...

  • 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等级的时空演变分析
  • 第30卷第3期2011年6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RESEARCHANDDEVELOPMENTVol.30No.3Jun.2011 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等级的时空演变分析 11,21 刘效龙,张世全,冯长春 (1.北京大学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北京100871:2.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郑州450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