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反思

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反思

摘要: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它对于班级正常的保教秩序及幼儿发展本身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幼儿园中什么样的常规真正适合幼儿发展,如何引导幼儿由“要我怎么做”变成“我要怎么做”,却值得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深思。

关键词:常规 幼儿发展 自主

一、常规的内容及意义

常规就是需要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一些学者对常规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认为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而有的则将“常规”视为规定,具体包括三方面含义:(1)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其顺序的规定;(2)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具体制度规定;(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显然常规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同时常规的建立也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人认为常规发挥着三种作用:(1)常规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2)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生活;(3)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还有人认为通过常规培养,将道德教育同幼儿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不仅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激发良好的情绪,可促进他们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律能力,学习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形成。从上述可以看出,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建立,无论对于班级保教秩序,还是对于幼儿发展自身,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二、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反思

不难发现,现有的探讨一般将常规教育看成是班级管理及教育的手段,较多关注其下面的积极意义。但在幼儿园中什么样的常规才算合理,什么样的常规真正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却值得幼儿教师深思。

1、一些常规不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

只要去过幼儿园的人一定会看到许多老师在组织活动时整班幼儿整齐划一的小手放在小腿上坐好;体育游戏开始之前孩子们总是规规矩矩的站好听老师讲解游戏玩法。老师总是夸奖××小朋友,在活动中听指挥、不乱跑;也经常会批评××小朋友

老是又跑又跳一点也不安宁。其实正常的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这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从生理上讲,孩子需要跑跑跳跳、喊喊叫叫,不能像大人一样安安静静地坐着。如果我们“强迫”他们规规矩矩,不跑不跳,他们的动作就得不到相应的发展,他们的性格也容易变得忧郁、孤僻、缺乏和别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同时孩子也是在活动中通过和周围事物的接触来认识世界,如果我们总要求孩子老老实实地坐着,他们怎能去真正接触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从而去认识周围事物呢? 2、一些常规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同时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身心健康的发展是需要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而有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如发现幼儿有违反常规的行为便大声喝斥,或当着全体幼儿批评、训斥,使幼儿心理受到极大创伤,久而久之极易使幼儿形成自卑、怯懦的性格,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过度强调常规教育,教师工作重心倾斜。

另外许多老师将常规视为幼儿园教育有效的条件,即认为常规是教育的前提,似乎没有了这个前提,教育效果就不能保证。于是她们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幼儿的常规培养上,使教师的工作重心开始倾斜。一个幼儿违反了常规,教师就在全班幼儿面前花较长的时间来纠正,使别的孩子也不能进行活动;在进行活动区活动中,玩具没收拾好,教师也要面对全体儿童花大量的时间指错,并强调常规,最后使幼儿真正活动的时间所剩无几。活动中常规的确有它存在的必要,但幼儿真正的纪律性与自制力来自他(她)对活动的投入而非外部的约束,一味强调常规与纪律,把它当作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无异于本末倒置。 4、在常规教育中强调指示性,缺乏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在幼儿的常规教育中,孩子们往往得到的是“指示”,如小朋友吃饭不能说话,上课要坐好,平时要听指挥等„„孩子们总是在“我说你做”中建立起各项常规,老师的话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圣旨”。孩子们也总是说 “如果这样老师会批评的。”难道我们想象中孩子遵守常规的理由就应该是老师会批评吗?如果孩子们没有老师的批评就可以做任意的一件事吗?这显然是不对的。孩子虽小,但与成人一样同样有自尊心。如果老师只一味地用自己是“老师”这一角色的优越感去压倒、管住孩子,从而使孩子形成一切听从他人的习惯,而没有主见与缺乏创新意识,这显然与新时代所需的人才素质是极不相称的。

三、教师在常规教育中的几点做法

1、 转变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常规建立时,首先教师应从长期自居的“领导者”、“指挥者”的宝座上走下来,从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束缚中走出来,不要板着面孔“发圣旨”,给孩子以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教师可把对孩子的要求在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中提出与孩子们共同讨论。我们在解决班级幼儿乱扔玩具的问题时,没有对孩子们机械地提出要求,而是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讨论。首先老师对孩子们说:“今天早上老师进教室时有哭声,老师到处找发现是许多玩具宝宝在哭。玩具宝宝为什么会哭呢?”“它们饿了想吃饭。”一个孩子回答到。一个孩子却说:“玩具宝宝哭脸是因为它们想出去玩。”一些孩子却懂事的回答:“不对,是一些小朋友把玩具扔了地上,所以玩具宝宝才会哭脸。”这时一些扔玩具的小朋友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这时老师拿起几块放在积木筐中的积塑问小朋友:“这些玩具没有被扔在地上,为什么也在哭呢?”“是小朋友弄错了,把积塑送到积木的家里去了。”一个孩子立刻回答到。老师紧接着问:“那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玩具宝宝呢?”“送玩具宝宝回自己的家。”孩子们齐刷刷的回答到。从这以后,每次游戏结束后,孩子都能主动地将玩具分门别类的收放好。通过这种方法充分的调动了孩子们的自主性,使幼儿园的常规教育由传统的“要孩子们怎么做”转化成孩子们自主地“我要怎么做”。

2、 教学先行,以教学促常规

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龄的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转移。但我们经常也会看见幼儿遇到自己喜爱的物品会爱不释手,遇到自已喜爱做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组织集体活动时,还应准备好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动手动脑,以避免幼儿在活动中等待时出现的争抢、吵闹等不良现象。另外在活动中教师还应注意面向全体、师生互动,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发现,避免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如果活动中的出现有违规的幼儿时,教师也应先以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来吸引孩子再次参与到活动中去,而不应该因为幼儿的违规来终止活动。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投入和参与到活动中来,而常规建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也就迎韧而解。

3、树立榜样,多给孩子以正面的引导

幼儿模仿性强。思维具体形象,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孩子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

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有的教师要求幼儿着装整洁,而自己却披发、着装怪异。孩子回到家怎么也不愿扎辩子,家长一问孩子竟回答:“老师是这样的”。所以教师应检点自己的举止,要求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努力做孩子们的表率。同时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孩子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要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时机,让孩子向孩子学习,孩子教孩子。 在常规教育中,教师也应多从正面引导幼儿,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对孩子正确、良好的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久而久之使之巩固、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另外在幼儿园的常规建立中还有许多良好有效的方法,在文章中也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教师应做“有心人”,把握好常规教育的度,不应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更不应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引导幼儿建立适合其年龄特征,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常规。

参考文献:

1、郑三元:《幼儿园班级制度化生活的特征及反思》,《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1期。

2、何春梅:《托班常规的建立》,《幼儿教育》2001年2月。

3、熊易群:《教育幼儿的艺术》,教育科学业出版社

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反思

摘要: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它对于班级正常的保教秩序及幼儿发展本身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幼儿园中什么样的常规真正适合幼儿发展,如何引导幼儿由“要我怎么做”变成“我要怎么做”,却值得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深思。

关键词:常规 幼儿发展 自主

一、常规的内容及意义

常规就是需要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一些学者对常规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认为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而有的则将“常规”视为规定,具体包括三方面含义:(1)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其顺序的规定;(2)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具体制度规定;(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显然常规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同时常规的建立也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人认为常规发挥着三种作用:(1)常规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2)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生活;(3)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还有人认为通过常规培养,将道德教育同幼儿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不仅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激发良好的情绪,可促进他们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律能力,学习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形成。从上述可以看出,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建立,无论对于班级保教秩序,还是对于幼儿发展自身,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二、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反思

不难发现,现有的探讨一般将常规教育看成是班级管理及教育的手段,较多关注其下面的积极意义。但在幼儿园中什么样的常规才算合理,什么样的常规真正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却值得幼儿教师深思。

1、一些常规不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

只要去过幼儿园的人一定会看到许多老师在组织活动时整班幼儿整齐划一的小手放在小腿上坐好;体育游戏开始之前孩子们总是规规矩矩的站好听老师讲解游戏玩法。老师总是夸奖××小朋友,在活动中听指挥、不乱跑;也经常会批评××小朋友

老是又跑又跳一点也不安宁。其实正常的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这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从生理上讲,孩子需要跑跑跳跳、喊喊叫叫,不能像大人一样安安静静地坐着。如果我们“强迫”他们规规矩矩,不跑不跳,他们的动作就得不到相应的发展,他们的性格也容易变得忧郁、孤僻、缺乏和别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同时孩子也是在活动中通过和周围事物的接触来认识世界,如果我们总要求孩子老老实实地坐着,他们怎能去真正接触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从而去认识周围事物呢? 2、一些常规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同时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身心健康的发展是需要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而有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如发现幼儿有违反常规的行为便大声喝斥,或当着全体幼儿批评、训斥,使幼儿心理受到极大创伤,久而久之极易使幼儿形成自卑、怯懦的性格,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过度强调常规教育,教师工作重心倾斜。

另外许多老师将常规视为幼儿园教育有效的条件,即认为常规是教育的前提,似乎没有了这个前提,教育效果就不能保证。于是她们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幼儿的常规培养上,使教师的工作重心开始倾斜。一个幼儿违反了常规,教师就在全班幼儿面前花较长的时间来纠正,使别的孩子也不能进行活动;在进行活动区活动中,玩具没收拾好,教师也要面对全体儿童花大量的时间指错,并强调常规,最后使幼儿真正活动的时间所剩无几。活动中常规的确有它存在的必要,但幼儿真正的纪律性与自制力来自他(她)对活动的投入而非外部的约束,一味强调常规与纪律,把它当作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无异于本末倒置。 4、在常规教育中强调指示性,缺乏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在幼儿的常规教育中,孩子们往往得到的是“指示”,如小朋友吃饭不能说话,上课要坐好,平时要听指挥等„„孩子们总是在“我说你做”中建立起各项常规,老师的话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圣旨”。孩子们也总是说 “如果这样老师会批评的。”难道我们想象中孩子遵守常规的理由就应该是老师会批评吗?如果孩子们没有老师的批评就可以做任意的一件事吗?这显然是不对的。孩子虽小,但与成人一样同样有自尊心。如果老师只一味地用自己是“老师”这一角色的优越感去压倒、管住孩子,从而使孩子形成一切听从他人的习惯,而没有主见与缺乏创新意识,这显然与新时代所需的人才素质是极不相称的。

三、教师在常规教育中的几点做法

1、 转变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常规建立时,首先教师应从长期自居的“领导者”、“指挥者”的宝座上走下来,从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束缚中走出来,不要板着面孔“发圣旨”,给孩子以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教师可把对孩子的要求在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中提出与孩子们共同讨论。我们在解决班级幼儿乱扔玩具的问题时,没有对孩子们机械地提出要求,而是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讨论。首先老师对孩子们说:“今天早上老师进教室时有哭声,老师到处找发现是许多玩具宝宝在哭。玩具宝宝为什么会哭呢?”“它们饿了想吃饭。”一个孩子回答到。一个孩子却说:“玩具宝宝哭脸是因为它们想出去玩。”一些孩子却懂事的回答:“不对,是一些小朋友把玩具扔了地上,所以玩具宝宝才会哭脸。”这时一些扔玩具的小朋友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这时老师拿起几块放在积木筐中的积塑问小朋友:“这些玩具没有被扔在地上,为什么也在哭呢?”“是小朋友弄错了,把积塑送到积木的家里去了。”一个孩子立刻回答到。老师紧接着问:“那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玩具宝宝呢?”“送玩具宝宝回自己的家。”孩子们齐刷刷的回答到。从这以后,每次游戏结束后,孩子都能主动地将玩具分门别类的收放好。通过这种方法充分的调动了孩子们的自主性,使幼儿园的常规教育由传统的“要孩子们怎么做”转化成孩子们自主地“我要怎么做”。

2、 教学先行,以教学促常规

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龄的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转移。但我们经常也会看见幼儿遇到自己喜爱的物品会爱不释手,遇到自已喜爱做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组织集体活动时,还应准备好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动手动脑,以避免幼儿在活动中等待时出现的争抢、吵闹等不良现象。另外在活动中教师还应注意面向全体、师生互动,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发现,避免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如果活动中的出现有违规的幼儿时,教师也应先以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来吸引孩子再次参与到活动中去,而不应该因为幼儿的违规来终止活动。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投入和参与到活动中来,而常规建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也就迎韧而解。

3、树立榜样,多给孩子以正面的引导

幼儿模仿性强。思维具体形象,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孩子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

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有的教师要求幼儿着装整洁,而自己却披发、着装怪异。孩子回到家怎么也不愿扎辩子,家长一问孩子竟回答:“老师是这样的”。所以教师应检点自己的举止,要求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努力做孩子们的表率。同时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孩子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要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时机,让孩子向孩子学习,孩子教孩子。 在常规教育中,教师也应多从正面引导幼儿,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对孩子正确、良好的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久而久之使之巩固、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另外在幼儿园的常规建立中还有许多良好有效的方法,在文章中也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教师应做“有心人”,把握好常规教育的度,不应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更不应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引导幼儿建立适合其年龄特征,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常规。

参考文献:

1、郑三元:《幼儿园班级制度化生活的特征及反思》,《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1期。

2、何春梅:《托班常规的建立》,《幼儿教育》2001年2月。

3、熊易群:《教育幼儿的艺术》,教育科学业出版社


相关内容

  • 幼儿园一日活动反思
  • 幼儿一日常规的反思 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什么事需要多长时间,时间和效率管理是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方面.不同的幼儿园都根据自己的实际建立了一日常规制度.一日常规规定了幼儿在园的具体活动,也提出了常规要求.幼儿园工作中,执行一日常规就是为了让教师和幼儿形成时间和效率意识,提高教育工作效率.所以我根据我班 ...

  • 幼儿园下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 依麻木镇中心幼儿园2016-2017学年下学期 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 现况分析 上学期,我园的教研工作主要从每位教师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以教师发展促幼儿成长"的园本管理理念,并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在领会新<纲要>精神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指导教师 ...

  • 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
  • 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一项规章制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和基本要求,更是提 高教学效益的根本保障.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幼儿园需要重新审视教学 常规,并通过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在每位教师心中建立规则,通过教学过程的管理,不断优 化幼儿园管理,使教育教学常规进一步 ...

  • 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 姓 名:韦雯雯 学 号:[**************] 专 业:学前教育专业专科 学 校:贵州电大遵义分校 指导老师:韩晓明 写作时间:2014.3.10 论文提纲 一.绪论 陶行知说:一位好的园长也就意味 ...

  • 幼儿园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
  • 2015年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 春季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教研工作以园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加强园 本培训与研究,深化特色教育教学为核心,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 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质量.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 ...

  • 幼儿园"优化一日常规,换班互动交流"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有序开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一日活动常规,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师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相互的学习与交流.为提高教师互动交流力度,促进各自日常工作的科学与合理化发展,寻求更加科学有效的一日活动常规,特组织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相互了解,彼此交流,学习 ...

  • 2014年幼儿园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继续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深刻领会《纲要》精神,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推进园内课程改革;加强园务管理,规范与细化管理过程,发挥领导小组团结合作、吃苦耐劳、以身作则的精神;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落实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幼儿的素质教育,为 ...

  • 2010-2011第一学期幼儿园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本期将继续贯彻我园“尽职尽责为幼儿发展,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的指导思想,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构筑优质教育为主旨,进一步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坚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纲要》)为指导,进一步学《纲要》,用《纲要》,认真学习区教师进修校和镇教管中心对幼儿 ...

  • 榆林市第一幼儿园保教常教学活动考核方案
  • 大足县幼儿园保教常规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一)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幼儿园的教学常规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完成幼儿园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良好的教学常规可以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各园必须严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