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键词」电子邮件商业秘密侦查
一、案情简介
1999年4月,浙江省乐清市万家电器厂。
刚刚从中东考察归来的余经理一上班,就径直来到电脑微机室,拨号进入自己的电子信箱,浏览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务电子邮件。
余经理打开信箱,里面空空如也,他不禁感到纳闷:按正常情况,每天收到的商务电子邮件少说也有几十封。自己出国15天,邮箱里竟然一封邮件也没有,就连出国前约定的几家国外老客户的邮件也没有收到。他仔细地检查了电脑设施,在排除了因机械故障或操作失误引起信箱丢失的可能性后,种种反常的现象让余经理意识到:一定是有人做了手脚,窃取了公司的商业秘密。他随即向浙江省乐清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报案。
二、侦破过程
首先,乐清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根据余经理报案中所反映的情况,将侦查重点放在公司内部人员身上,并且,具备电脑操作知识和有机会接触公司电子信箱的员工成为主要侦查对象。通过对公司员工的摸排,公司电脑操作员章某落入侦查视线,成为该犯罪的重大嫌疑人。章某系四川某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于1998年4月应聘来到浙江省乐清市万家电器厂担任电脑操作员的工作。
第二步,公安机关了解到章某在也设有电子信箱这一线索后,即打开其信箱,里面赫然罗列着近期发给万家电器厂的51件电子邮件,以及章某私下与俄罗斯某客商签订的标的额为50万美元的一笔经济合同。案件有了重大突破,经侦大队乘胜追击,迅速将章某予以拘留,进行审讯。
三、案件侦查评析
本案在侦查过程中将侦查范围确定在企业内部,从内部人员、尤其是有机会接触电脑、掌握电脑操作、有关信息的员工中确定犯罪嫌疑人,为顺利地侦破案件打下了良好的开端。在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往往是与权利人有一定接触的人员,如公司内部员工、权利人的竞争对手等,这是对侵犯商业秘密案件进行侦查的有效途径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在本案例中,犯罪行为人章某等尚未对所使用的计算机单机进行所窃取信息的销毁或伪饰,所以通过对章某的电子信箱进行解读,就掌握了证明其犯罪的有力证据;但是实践中完全有可能出现犯罪行为人利用电子邮件进行商业秘密的窃密后,对目标
计算机的有关信息进行伪饰、销毁,使得单机上无法查到相关证据,给侦破案件带来难度。这种情况下,应当重视运用相关的专业手段,以技术获取证据,以技术破解犯罪,给传统的侦查方法以技术的有力支持。
1、联系客户:使用电子邮件来寻找客户,并与有交易意向的客户交换交易条件;
2、简单商约:通过电子邮件与客户约订交易以及交易细节;
3、给付款物:使用电子邮件来传送信用卡号码、发票及可以传送的电子货物,如电子版书籍、报告等;
4、反馈信息:交易完成后,通过电子邮件来收取客户的反馈信息以及进行售后服务。
以上各步骤都可能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成为窃密者的目标。本案中,犯罪行为人就是在企业通过电子邮件与客户进行联系的过程中,盗窃了商业秘密,实施了犯罪。归纳起来,犯罪行为人利用电子邮件盗窃商业秘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更改企业主页上的邮箱链接,将地址设成自己的;
3、通过远程管理程序,阅读、操作目标计算机上的邮件;
4、在邮件传送过程中,通过分析底层协议,截收、窃听邮件。
1、检查目标计算机,尤其应当注重查看邮件管理软件的操作情况,包括是否有删除、修改、拷贝等操作记录;如果犯罪行为人实施这些行为时可能会受到时间、环境的限制,从而留下相关记录,给进一步侦查提供线索。
2、检查企业主页上电子邮件链接是否被修改,是否被换成其他地址。防止出现计算机页面上一切如常,但邮件的链接已经被更改;
5、如果犯罪行为人采取更改邮箱地址的做法,公安机关还可以与目标计算机发送邮件的人联系,请其提供邮件往来时回复信件的邮箱地址,以获得犯罪行为人的邮箱地址,进而确定犯罪嫌疑人。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电子商务》张润彤朱晓敏著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摘要」
「关键词」电子邮件商业秘密侦查
一、案情简介
1999年4月,浙江省乐清市万家电器厂。
刚刚从中东考察归来的余经理一上班,就径直来到电脑微机室,拨号进入自己的电子信箱,浏览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务电子邮件。
余经理打开信箱,里面空空如也,他不禁感到纳闷:按正常情况,每天收到的商务电子邮件少说也有几十封。自己出国15天,邮箱里竟然一封邮件也没有,就连出国前约定的几家国外老客户的邮件也没有收到。他仔细地检查了电脑设施,在排除了因机械故障或操作失误引起信箱丢失的可能性后,种种反常的现象让余经理意识到:一定是有人做了手脚,窃取了公司的商业秘密。他随即向浙江省乐清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报案。
二、侦破过程
首先,乐清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根据余经理报案中所反映的情况,将侦查重点放在公司内部人员身上,并且,具备电脑操作知识和有机会接触公司电子信箱的员工成为主要侦查对象。通过对公司员工的摸排,公司电脑操作员章某落入侦查视线,成为该犯罪的重大嫌疑人。章某系四川某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于1998年4月应聘来到浙江省乐清市万家电器厂担任电脑操作员的工作。
第二步,公安机关了解到章某在也设有电子信箱这一线索后,即打开其信箱,里面赫然罗列着近期发给万家电器厂的51件电子邮件,以及章某私下与俄罗斯某客商签订的标的额为50万美元的一笔经济合同。案件有了重大突破,经侦大队乘胜追击,迅速将章某予以拘留,进行审讯。
三、案件侦查评析
本案在侦查过程中将侦查范围确定在企业内部,从内部人员、尤其是有机会接触电脑、掌握电脑操作、有关信息的员工中确定犯罪嫌疑人,为顺利地侦破案件打下了良好的开端。在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往往是与权利人有一定接触的人员,如公司内部员工、权利人的竞争对手等,这是对侵犯商业秘密案件进行侦查的有效途径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在本案例中,犯罪行为人章某等尚未对所使用的计算机单机进行所窃取信息的销毁或伪饰,所以通过对章某的电子信箱进行解读,就掌握了证明其犯罪的有力证据;但是实践中完全有可能出现犯罪行为人利用电子邮件进行商业秘密的窃密后,对目标
计算机的有关信息进行伪饰、销毁,使得单机上无法查到相关证据,给侦破案件带来难度。这种情况下,应当重视运用相关的专业手段,以技术获取证据,以技术破解犯罪,给传统的侦查方法以技术的有力支持。
1、联系客户:使用电子邮件来寻找客户,并与有交易意向的客户交换交易条件;
2、简单商约:通过电子邮件与客户约订交易以及交易细节;
3、给付款物:使用电子邮件来传送信用卡号码、发票及可以传送的电子货物,如电子版书籍、报告等;
4、反馈信息:交易完成后,通过电子邮件来收取客户的反馈信息以及进行售后服务。
以上各步骤都可能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成为窃密者的目标。本案中,犯罪行为人就是在企业通过电子邮件与客户进行联系的过程中,盗窃了商业秘密,实施了犯罪。归纳起来,犯罪行为人利用电子邮件盗窃商业秘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更改企业主页上的邮箱链接,将地址设成自己的;
3、通过远程管理程序,阅读、操作目标计算机上的邮件;
4、在邮件传送过程中,通过分析底层协议,截收、窃听邮件。
1、检查目标计算机,尤其应当注重查看邮件管理软件的操作情况,包括是否有删除、修改、拷贝等操作记录;如果犯罪行为人实施这些行为时可能会受到时间、环境的限制,从而留下相关记录,给进一步侦查提供线索。
2、检查企业主页上电子邮件链接是否被修改,是否被换成其他地址。防止出现计算机页面上一切如常,但邮件的链接已经被更改;
5、如果犯罪行为人采取更改邮箱地址的做法,公安机关还可以与目标计算机发送邮件的人联系,请其提供邮件往来时回复信件的邮箱地址,以获得犯罪行为人的邮箱地址,进而确定犯罪嫌疑人。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电子商务》张润彤朱晓敏著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