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李小英、娄海强
德清县园林绿化管理处 浙江 德清 313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公园不仅是城市文化、地域特色和生态环境的重要诠释对象,同时也是供人们旅游、休憩、机会等综合性场地。本文针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以及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原则;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人性化的原则
1.1人性化设计原则
人性化设计属于人类在进行景观规划中不断追寻的目标,其属于设计发展的高级阶段,属于人们对景观规划师不断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其是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体现。人性化设计是将人作为设计的重点,注重提高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社会需求与自然需求相结合的规划哲学。在以人为本的设计问题中,人性化方面的考虑也是具有一定层次性的,所谓的以人为本并不是片面的考虑到个体的人,而是应当综合考虑到社会与群体,将社会的整体与群体的局部进行有机整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有机整合,才能使得人类的居住环境与社会的发展更为统一、和谐。所以,景观规划人性化设计必须要站在人性的层面上来掌控规划方向,才能够综合协调景观规划当中存在的不足。
1.2人性化设计理念体系
1.2.1物理层次的关怀
物理层面的需求属于人类最为基本的需求。景观规划遵循人性化设计不但要为广大居民的生活带来便利,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使用者与景观之间所处的关系更为和谐。其能够最大程度的去迁就人的一切行为模式,使人能够感觉到舒适,而并不是让使用者去理解、适应景观。景观规划的时候应当综合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段与不同文化层次人群所对应的特点,应当具有显著的功能区分,应当构建封闭与开敞相结合、动静有序的空间结构,从而有效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景观规划的人性化设计更多的都是展现在细节方面,比如景观的各类型配套服务设施是否完成,尺度是否合适,以及材质的选择是否合理等。最近几年以来,国内的一些城市当中能够看到许多人性化的设计,比如为了方便残障人士的轮椅上下行走,特意在花园与广场当中添加了无障碍的设计。然而,我们必须要看到,国内许多景观规划在人性化方面仍然欠缺成熟。
1.2.2心理层面的关怀
心理层面上的满足感并不是物理层面上的满足感那样直观,其通常都是难以察觉与表达的,甚至连多数使用者也难以用语言说明为什么对于某个景观情有独钟。人们对于景观的心理感受属于一种理性思维的进程。经过这样一个进程才可以做出由视觉观察所得知的对于景观的评价,所以心理感知是属于人性化景观感知进程当中关键的部分。根据思维的模式可以将其分成联想与推理这两个方面:联想指的是由之前事物触发所想起的与其相关事物的心理思维进程;推理则是根据已知的事物来推断出未知的判断,人们可以根据之前的经验从整体推理到局部,也可以从局部推理大概的整体。人们对于景观的心理感知进程正是实现景观与
人统一的进程。无论是花香、竹林、蝉鸣、骤雨、清泉、日出、夕阳,都会引发人们的思绪发生变化。在进行景观规划的进程中,不仅要让人们能够触景生情,同时还应当让“情”升为“意”,此时的“景”升为“境”,变成感情方面的升华,从而有效满足人们获得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求。
二、城市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
2.1公园的地形
地形是公园的骨架,通过合理利用地形,可在公园中创造供人们休闲娱乐的优美环境。造园讲究因地制宜,对公园内原有的地形地貌要适当地保留,采用合适的处理手法使其发挥最大的景观效益。在处理不同地形时,可根据其特点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如,自然坡地可以成为人们休憩、静坐的好去处;梯形地可以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台阶;垂直地则可以布置舒服的座椅等等。
2.2公园的园路
园路是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园景观的营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组织园林空间和引导交通游览路线,还是人们休息散步的场所。在城市公园中,需要通过对游人特征、行为、数量等的调查与预测,全面系统地考虑游人的行为特点,进行人性化的园道设计。如人们有抄近路、走捷径的行为习惯,在布置公园游览路线时,就应该考虑不同的使用者的需求,使他们能迅速便捷地到达自己想去的活动空间,减少不必要的路程,避免相互之间形成干扰。又如,当公园中道路存在高差的变化时,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台阶,用缓坡代替,这样可方便坐轮椅的使用者。
2.3公园的植物
植物是营造公园景观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不仅可以构成优美的环境,还有衬托主景的作用。植物景观人性化的要点,首先是合理选择植物,应优先考虑乡土树种,可以体现当地的民风民俗,从而使公园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其次,在植物配置上,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合理搭配各种乔木、灌木、花草等,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风景优美的休憩处,并创造一个宜人的气候环境。在草坪的布置中,要注意选择耐践踏的草坪品种,为人们休息、嬉戏、聚餐提供便利。切忌布置纯观赏性的草坪,避免使草坪成为人们可望而不可即的风景。此外,还需要考虑公园中一些特殊使用者对欣赏植物的特殊要求,主要包括一些残疾人、老人和儿童,在植物的配置中,要合理配置其高度,方便残疾人接近植物;对于儿童群体,应注意避免选择毒的、带刺的、花粉引起过敏的植物,保证其安全、舒适性;对于盲人的欣赏需要,注意选择一些芳香的、声响的和树干有质感的植物品种,让他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感受大自然。
2.4公园的水景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公园里的水体可以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净化空气,形成气候宜人的环境。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能给人以不同的体验。作为公园中的主要活动者,人都具有亲水性,在公园中适当地设置水体,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在人性化的水景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性,要对池岸和水体深度进行控制,处理成浅水或设置深水防护措施,保证游人的安全。同时,在因人而异,结合不同年龄的不同要求,设置不同的具有亲和力的水景,如涉水池、旱喷泉、水台阶、水流雕塑等,使人能与水亲密接触,增加空间的活力。
2.5公园的设施小品
公园设施小品应遵循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有安全性和舒适性,又要能够体现地域特色,并具有亲切的尺度,能够反映生活情趣等。设施小品也是公园中和人最贴近的要素,所以必须保证设施小品的数量充足,位置布置合理,并且保证每个单体具有人性的尺度,给使用者以认同和亲切感。例如座椅布置设计必须满足人们的生理舒适性以及适度的
开放与私密性。同时,人们在公园中活动,游园的安全性尤为重要。这不但依赖于必要的防护设施,还要特别注意公园的晚间照明设施。另外,必须在整个公园设置清晰、醒目、引导性强的标志牌,标明道路、设施、出入口、电话亭、厕所,并提供如何求助等标示性设施。
2.6公园的建筑及构筑物
建筑及构筑物作为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附属要素,也可以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除了本身作为公园的景点外,它们也是为方便游人休息和观赏而设置的景观空间,所以其内部空间使用的舒适性也应该给予注意。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说,要求建筑内部空间尺度亲切宜人,遮荫蔽雨的效果好,视野开阔,座椅等配套休息设施使用起来舒服。不同的建筑及构筑物设计的方式也应根据功能不同而适宜安排,如小卖部要考虑选址及为大众服务的宗旨;雕塑要符合公园的主题和人的美感需求等。
三、结语
城市公园展示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人们社会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现代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还要在景观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这一准则的基础,考虑对人的真正关怀,挖掘和重视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勇. 城市广场景观人性化设计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2]刘永丽,张利静. 关于城市景观人性化设计趋势的思考[A]. .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6卷)
[C].:,2012:3.
[3]单岐赫. 浅谈城镇小区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J]. 才智,2011,35:154.
[4]笪慧. 人性化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J]. 中华建设,2012,05:122-123.
[5]董金卫. 浅谈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J]. 生物技术世界,2013,03:155.
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李小英、娄海强
德清县园林绿化管理处 浙江 德清 313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公园不仅是城市文化、地域特色和生态环境的重要诠释对象,同时也是供人们旅游、休憩、机会等综合性场地。本文针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以及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原则;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人性化的原则
1.1人性化设计原则
人性化设计属于人类在进行景观规划中不断追寻的目标,其属于设计发展的高级阶段,属于人们对景观规划师不断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其是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体现。人性化设计是将人作为设计的重点,注重提高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社会需求与自然需求相结合的规划哲学。在以人为本的设计问题中,人性化方面的考虑也是具有一定层次性的,所谓的以人为本并不是片面的考虑到个体的人,而是应当综合考虑到社会与群体,将社会的整体与群体的局部进行有机整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有机整合,才能使得人类的居住环境与社会的发展更为统一、和谐。所以,景观规划人性化设计必须要站在人性的层面上来掌控规划方向,才能够综合协调景观规划当中存在的不足。
1.2人性化设计理念体系
1.2.1物理层次的关怀
物理层面的需求属于人类最为基本的需求。景观规划遵循人性化设计不但要为广大居民的生活带来便利,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使用者与景观之间所处的关系更为和谐。其能够最大程度的去迁就人的一切行为模式,使人能够感觉到舒适,而并不是让使用者去理解、适应景观。景观规划的时候应当综合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段与不同文化层次人群所对应的特点,应当具有显著的功能区分,应当构建封闭与开敞相结合、动静有序的空间结构,从而有效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景观规划的人性化设计更多的都是展现在细节方面,比如景观的各类型配套服务设施是否完成,尺度是否合适,以及材质的选择是否合理等。最近几年以来,国内的一些城市当中能够看到许多人性化的设计,比如为了方便残障人士的轮椅上下行走,特意在花园与广场当中添加了无障碍的设计。然而,我们必须要看到,国内许多景观规划在人性化方面仍然欠缺成熟。
1.2.2心理层面的关怀
心理层面上的满足感并不是物理层面上的满足感那样直观,其通常都是难以察觉与表达的,甚至连多数使用者也难以用语言说明为什么对于某个景观情有独钟。人们对于景观的心理感受属于一种理性思维的进程。经过这样一个进程才可以做出由视觉观察所得知的对于景观的评价,所以心理感知是属于人性化景观感知进程当中关键的部分。根据思维的模式可以将其分成联想与推理这两个方面:联想指的是由之前事物触发所想起的与其相关事物的心理思维进程;推理则是根据已知的事物来推断出未知的判断,人们可以根据之前的经验从整体推理到局部,也可以从局部推理大概的整体。人们对于景观的心理感知进程正是实现景观与
人统一的进程。无论是花香、竹林、蝉鸣、骤雨、清泉、日出、夕阳,都会引发人们的思绪发生变化。在进行景观规划的进程中,不仅要让人们能够触景生情,同时还应当让“情”升为“意”,此时的“景”升为“境”,变成感情方面的升华,从而有效满足人们获得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求。
二、城市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
2.1公园的地形
地形是公园的骨架,通过合理利用地形,可在公园中创造供人们休闲娱乐的优美环境。造园讲究因地制宜,对公园内原有的地形地貌要适当地保留,采用合适的处理手法使其发挥最大的景观效益。在处理不同地形时,可根据其特点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如,自然坡地可以成为人们休憩、静坐的好去处;梯形地可以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台阶;垂直地则可以布置舒服的座椅等等。
2.2公园的园路
园路是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园景观的营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组织园林空间和引导交通游览路线,还是人们休息散步的场所。在城市公园中,需要通过对游人特征、行为、数量等的调查与预测,全面系统地考虑游人的行为特点,进行人性化的园道设计。如人们有抄近路、走捷径的行为习惯,在布置公园游览路线时,就应该考虑不同的使用者的需求,使他们能迅速便捷地到达自己想去的活动空间,减少不必要的路程,避免相互之间形成干扰。又如,当公园中道路存在高差的变化时,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台阶,用缓坡代替,这样可方便坐轮椅的使用者。
2.3公园的植物
植物是营造公园景观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不仅可以构成优美的环境,还有衬托主景的作用。植物景观人性化的要点,首先是合理选择植物,应优先考虑乡土树种,可以体现当地的民风民俗,从而使公园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其次,在植物配置上,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合理搭配各种乔木、灌木、花草等,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风景优美的休憩处,并创造一个宜人的气候环境。在草坪的布置中,要注意选择耐践踏的草坪品种,为人们休息、嬉戏、聚餐提供便利。切忌布置纯观赏性的草坪,避免使草坪成为人们可望而不可即的风景。此外,还需要考虑公园中一些特殊使用者对欣赏植物的特殊要求,主要包括一些残疾人、老人和儿童,在植物的配置中,要合理配置其高度,方便残疾人接近植物;对于儿童群体,应注意避免选择毒的、带刺的、花粉引起过敏的植物,保证其安全、舒适性;对于盲人的欣赏需要,注意选择一些芳香的、声响的和树干有质感的植物品种,让他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感受大自然。
2.4公园的水景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公园里的水体可以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净化空气,形成气候宜人的环境。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能给人以不同的体验。作为公园中的主要活动者,人都具有亲水性,在公园中适当地设置水体,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在人性化的水景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性,要对池岸和水体深度进行控制,处理成浅水或设置深水防护措施,保证游人的安全。同时,在因人而异,结合不同年龄的不同要求,设置不同的具有亲和力的水景,如涉水池、旱喷泉、水台阶、水流雕塑等,使人能与水亲密接触,增加空间的活力。
2.5公园的设施小品
公园设施小品应遵循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有安全性和舒适性,又要能够体现地域特色,并具有亲切的尺度,能够反映生活情趣等。设施小品也是公园中和人最贴近的要素,所以必须保证设施小品的数量充足,位置布置合理,并且保证每个单体具有人性的尺度,给使用者以认同和亲切感。例如座椅布置设计必须满足人们的生理舒适性以及适度的
开放与私密性。同时,人们在公园中活动,游园的安全性尤为重要。这不但依赖于必要的防护设施,还要特别注意公园的晚间照明设施。另外,必须在整个公园设置清晰、醒目、引导性强的标志牌,标明道路、设施、出入口、电话亭、厕所,并提供如何求助等标示性设施。
2.6公园的建筑及构筑物
建筑及构筑物作为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附属要素,也可以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除了本身作为公园的景点外,它们也是为方便游人休息和观赏而设置的景观空间,所以其内部空间使用的舒适性也应该给予注意。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说,要求建筑内部空间尺度亲切宜人,遮荫蔽雨的效果好,视野开阔,座椅等配套休息设施使用起来舒服。不同的建筑及构筑物设计的方式也应根据功能不同而适宜安排,如小卖部要考虑选址及为大众服务的宗旨;雕塑要符合公园的主题和人的美感需求等。
三、结语
城市公园展示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人们社会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现代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还要在景观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这一准则的基础,考虑对人的真正关怀,挖掘和重视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勇. 城市广场景观人性化设计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2]刘永丽,张利静. 关于城市景观人性化设计趋势的思考[A]. .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6卷)
[C].:,2012:3.
[3]单岐赫. 浅谈城镇小区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J]. 才智,2011,35:154.
[4]笪慧. 人性化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J]. 中华建设,2012,05:122-123.
[5]董金卫. 浅谈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J]. 生物技术世界,2013,0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