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利主义与公共政策伦理:如何从冲突走向和谐
功利主义与公共政策伦理:如何从冲突走向和谐 作者:万 斌 顾全喜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02期 [摘 要]古典功利主义以"趋利避害"的人性主张为出发点构建其理论,功利原则和"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其公共政策伦理的基 ...
-
现代性与"陌生人伦理"
作者:程立涛乔荣生 伦理学研究 2010年07期 [中图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15(2010)01-0017-04 一."陌生人社会"的来临及其伦理诉求 "陌生人(Stranger)"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然而,& ...
-
简论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与意义_聂文军
伦理学研究STUDIEINETHICS DOI:10.15995/j.cnki.llxyj.2016.01.011 2016年第1期(总第81期) 简论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与意义 聂文军 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呈现出一个十分[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明显 ...
-
"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
作者:陈茂荣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 2012年02期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1)04-0036-08 伴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民族主义浪潮再度兴起,并以那汹涌澎湃之势冲蚀着民族国家."全球化重构了民族,带来了民族分化".[1]民 ...
-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特点分析
第22卷第1期钦 州 学 院 学 报2007 年2月 当代中国的 人际关系特点分析 宋 倩, 廖昌荫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友好谦恭.人情面子等因素对当代中国人际关系产生着深远影 响;而随着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统人际关系模式受到了强烈冲击,呈现出民主化.开放化.理性化.功利化 等 ...
-
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潘岳: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和谐,指事物发展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和谐社会,指社会各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全体 ...
-
李泽厚:从"两德论"谈普世价值与中国模式
问:近来普世价值和中国模式有些讨论,各有讲法.我记得你十多年前讲过"宗教性道德"和"现代社会性道德"."两德论"是你伦理学一个重要论点(见你的<伦理学纲要>一书),似乎也可以与这讨论联系起来.能说说吗? 答:可以.有三个问题:第 ...
-
传统道德观与现代化的联系
传统道德观与现代化的联系 摘要: 中国传统道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现代化的建设密不可分.传统道德有精华有糟粕,对现代化建设的作用也是不一而论,本文主要从利弊两面分析它们的关系,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统道德 儒家 现代化 正文: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德观主要是指以儒家为正统 ...
-
经济全球化时代儒家思想的价值
裘沛然 共2页 [1][2] 现在报章杂志都在谈论全球化,这主要指经济全球化.20世纪的最后20年,原先主要局限于自己国家的经济要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显著增强,表现出朝着无国界经济转变的趋势.如此的经济全球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