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总是很浪漫,去海南,去巴厘岛,去塞班,但是要是在一个市区里看海,可能就是别样心情了吧。
事件回顾
本周,南昌、郑州、昆明等多座城市因降雨出现内涝,开启“看海”模式,“城市看海”再次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根据国家防总的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41座城镇因暴雨内涝受淹。城市看海现象已经出现了好几年了,城市看海这事儿,到底怎么破?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张家团介绍说:
张家团:城市的外洪内涝这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2012、2013、2014这三年我们有一个统计,平均每年100多个城市受到外洪内涝的威胁,2012年有184座城市发生内涝,2013年234座城市内涝,2014年125座城市内涝,这里边就包括了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这个问题是非常突出。
本周一上午,南昌出现了6小时内170多毫米的强降雨,城区多个低洼路段出现积水内涝、车辆被淹等情况,一些居民小区路面水深突破1米。有细心的网友晒出到了汛前江西当地主要报纸头版头条的报道标题“今年南昌主干道积水点不再水漫街”。但是为什么一场大雨这座城市还是被淹了?
原因分析
对于今年南昌的积水,南昌水务局的工作人员解释说,主要是因为这次降雨集中,大量泥沙、垃圾经雨水冲刷被带入地下排水管网当中,导致排水管网不能有效发挥排水功能。
南昌市城市排水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刘芸:雨下的比较集中,因为井盖上面的杂物,所以很多地势比较低洼的地方就形成了一定范围的积水。
除了天气的客观原因外,南昌方面有关人士介绍,造成积水的主要原因是南昌城区排水系统存在“年龄大、肚量小、口子少”等问题。城区排水管网大部分是上世纪60年代前建设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运行,管道早就超过了使用寿命,而地下排水管网线路走向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对于现在内涝频现,一方面是因为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极端天气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我们建设城市的理念偏差也是问题之一。
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包括逢雨必涝,这跟我们建设方式也有关系,城市的硬化导致了生态的变化,过度工程化导致了很容易形成涝水。
处理措施
一方面,每年有180多座城市被水淹,另一方面,我国还有300多座城市受到水资源匮乏的威胁。现在全国有16个试点建设的海绵城市,顾名思义,这样的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PS: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最早一拨“看海”城市之一的武汉为建设海绵城市,投资规模已超过百亿。那么是不是起到作用了呢?
长江防总秘书长、长江委副主任魏山忠:好多城市看海,武汉也发生过,像武汉市正在研究城市的深排水,为什么要深排水,因为浅层已经不太好做了,浅层已经是一些建筑物构筑物了,还有地铁,一些管线。只能做一些深排,比如说在汉口、武昌分片做地下很深的主排水,然后引到里面,排出去。
管道的建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争取把70%左右的雨水在当地积蓄、渗透,雨水不是负担是资源,今后城市的河湖要能蓄水、马路要能渗水。
未来规划
按照住建部的部署,今后也要借鉴国外做法,研究实施雨水排放收费制度,在筹集建设资金方式上由政府单一渠道转向社会多渠道筹资。
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表示: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肯定会有改善的,既可以解决安全问题,包括防涝安全和饮用水安全,也解决资源问题,涵养地下水,大家可以想象,过去我们70%的水都是排走不要,现在70%的水要涵养到地下,慢慢恢复。
网络热评
1、这也能成为收费点???建议收取专家吹牛逼费以及瞎鸡霸提议费 。
2、闻所未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3、住建部:研究雨水排放收费制度…一切向“钱”看…
4、**,问老天爷收费吗?
5、这个方案好,应该让每一个国民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本帅和大家都愿意,支持!
小编个人认为(仅限个人观点):①城市规划应该有前瞻性②基建资金账目公开③因地制宜,各地应根据本地实情制定详细可行的近期解决方案④拒绝“高冷画大饼”
提醒大家雨天注意安全哦!
看海总是很浪漫,去海南,去巴厘岛,去塞班,但是要是在一个市区里看海,可能就是别样心情了吧。
事件回顾
本周,南昌、郑州、昆明等多座城市因降雨出现内涝,开启“看海”模式,“城市看海”再次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根据国家防总的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41座城镇因暴雨内涝受淹。城市看海现象已经出现了好几年了,城市看海这事儿,到底怎么破?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张家团介绍说:
张家团:城市的外洪内涝这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2012、2013、2014这三年我们有一个统计,平均每年100多个城市受到外洪内涝的威胁,2012年有184座城市发生内涝,2013年234座城市内涝,2014年125座城市内涝,这里边就包括了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这个问题是非常突出。
本周一上午,南昌出现了6小时内170多毫米的强降雨,城区多个低洼路段出现积水内涝、车辆被淹等情况,一些居民小区路面水深突破1米。有细心的网友晒出到了汛前江西当地主要报纸头版头条的报道标题“今年南昌主干道积水点不再水漫街”。但是为什么一场大雨这座城市还是被淹了?
原因分析
对于今年南昌的积水,南昌水务局的工作人员解释说,主要是因为这次降雨集中,大量泥沙、垃圾经雨水冲刷被带入地下排水管网当中,导致排水管网不能有效发挥排水功能。
南昌市城市排水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刘芸:雨下的比较集中,因为井盖上面的杂物,所以很多地势比较低洼的地方就形成了一定范围的积水。
除了天气的客观原因外,南昌方面有关人士介绍,造成积水的主要原因是南昌城区排水系统存在“年龄大、肚量小、口子少”等问题。城区排水管网大部分是上世纪60年代前建设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运行,管道早就超过了使用寿命,而地下排水管网线路走向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对于现在内涝频现,一方面是因为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极端天气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我们建设城市的理念偏差也是问题之一。
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包括逢雨必涝,这跟我们建设方式也有关系,城市的硬化导致了生态的变化,过度工程化导致了很容易形成涝水。
处理措施
一方面,每年有180多座城市被水淹,另一方面,我国还有300多座城市受到水资源匮乏的威胁。现在全国有16个试点建设的海绵城市,顾名思义,这样的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PS: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最早一拨“看海”城市之一的武汉为建设海绵城市,投资规模已超过百亿。那么是不是起到作用了呢?
长江防总秘书长、长江委副主任魏山忠:好多城市看海,武汉也发生过,像武汉市正在研究城市的深排水,为什么要深排水,因为浅层已经不太好做了,浅层已经是一些建筑物构筑物了,还有地铁,一些管线。只能做一些深排,比如说在汉口、武昌分片做地下很深的主排水,然后引到里面,排出去。
管道的建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争取把70%左右的雨水在当地积蓄、渗透,雨水不是负担是资源,今后城市的河湖要能蓄水、马路要能渗水。
未来规划
按照住建部的部署,今后也要借鉴国外做法,研究实施雨水排放收费制度,在筹集建设资金方式上由政府单一渠道转向社会多渠道筹资。
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表示: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肯定会有改善的,既可以解决安全问题,包括防涝安全和饮用水安全,也解决资源问题,涵养地下水,大家可以想象,过去我们70%的水都是排走不要,现在70%的水要涵养到地下,慢慢恢复。
网络热评
1、这也能成为收费点???建议收取专家吹牛逼费以及瞎鸡霸提议费 。
2、闻所未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3、住建部:研究雨水排放收费制度…一切向“钱”看…
4、**,问老天爷收费吗?
5、这个方案好,应该让每一个国民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本帅和大家都愿意,支持!
小编个人认为(仅限个人观点):①城市规划应该有前瞻性②基建资金账目公开③因地制宜,各地应根据本地实情制定详细可行的近期解决方案④拒绝“高冷画大饼”
提醒大家雨天注意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