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分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分为重商主义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之谜、相互需求理论。

(一)、重商主义理论(15世纪17世纪)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建立起来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产生背景:15世纪以后,社会财富由土地转向货币,货币被认为是财富的代表形式和国家富强的象征。外贸被称为是财富的源泉。

主要内容:1、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积累财富2、货币是一国财富的根本3、获取财富的途径是对外贸易顺差4、国家的政策:奖出限入5、各国间的贸易是:零和博弈 重商主义理论的两个发展阶段:

货币差额论: (15世纪16世纪中期)

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输出,在对外贸易上遵循少买多卖的原则,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

贸易差额论: (16世纪后半期17世纪)

反对国家限制货币输出,认为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报复。认为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但必须谨守进出口贸易额顺差的原则。

(二)、绝对优势理论(18世纪)

产生背景:1、实践背景: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手工业正向机械大工业过渡。英国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工业发展领先于其他国家,迫切需要突破重商主义奖出限入、反对金银外流等思想的束缚,进口原料, 发展工业生产。2、理论背景: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发表

绝对优势理论观点概括: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以绝对低于他国生产成本的商品进行交换,可以享受分工带来的利益,这样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使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三)、比较优势理论(19世纪)

产生背景:1、理论背景:亚当·斯密:《国富论》;1815年,罗勃特·托伦斯:《关于玉米对外贸易的论文》提出比较优势的概念;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善:劳动价值论。2、实践背景:19世纪初期,英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基本概念:古典定义: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相对地比另一国低。新古典解释:指一国以比另一国低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商品的能力。

(四)、要素禀赋理论(20世纪)

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

(五)、里昂惕夫之谜(20世纪)

代表人物:瓦西里·里昂惕夫,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

背景:利用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数据来检验H-O模型,结果却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引发了持续一代人的争论。里昂惕夫对要素禀赋模型的检验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六)、相互需求理论

代表人物:约翰·穆勒

相互需求理论简介:相互需求法则:一方出售商品是购买对方商品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是对对方商品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在互惠贸易的范围内,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贸易条件)是由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当两国间商品交换的比例与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比相等时,两国的贸易达到均衡。

二、新国际贸易理论

新国际贸易理论分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偏好相似理论

(一)规模报酬递增理论(20世纪)

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1985年和艾涵南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一书中提出的。

基本论点: 规模报酬递增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

(二)技术差距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波斯纳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

主要观点: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论认为,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意味着一定的要素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样技术进步会对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各国产品的比较优势,对贸易格局的变动产生作用。因而,技术差距也是国家间开展贸易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

主要观点:由于技术的传递和扩散,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地变化,新技术和新产品像波浪一样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推进。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20世纪70年代)

背景: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的60、70年代,国际贸易呈现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大类型。产业内贸易:相似的或相同的产业内相似产品的交换贸易。产业间贸易:不同产业之间完全不同的产品交换。

高收入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明显的相似性,即高度发达的、类似的工业国之间的贸易中,横向制成品的贸易增长快速,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则相反。

(五)偏好相似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文中提出的。

主要观点:偏好相似理论认为,一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水平提高会使得该国的代表性需求向着某种比较昂贵的商品移动。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商品需求偏好也不同。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分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分为重商主义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之谜、相互需求理论。

(一)、重商主义理论(15世纪17世纪)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建立起来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产生背景:15世纪以后,社会财富由土地转向货币,货币被认为是财富的代表形式和国家富强的象征。外贸被称为是财富的源泉。

主要内容:1、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积累财富2、货币是一国财富的根本3、获取财富的途径是对外贸易顺差4、国家的政策:奖出限入5、各国间的贸易是:零和博弈 重商主义理论的两个发展阶段:

货币差额论: (15世纪16世纪中期)

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输出,在对外贸易上遵循少买多卖的原则,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

贸易差额论: (16世纪后半期17世纪)

反对国家限制货币输出,认为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报复。认为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但必须谨守进出口贸易额顺差的原则。

(二)、绝对优势理论(18世纪)

产生背景:1、实践背景: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手工业正向机械大工业过渡。英国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工业发展领先于其他国家,迫切需要突破重商主义奖出限入、反对金银外流等思想的束缚,进口原料, 发展工业生产。2、理论背景: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发表

绝对优势理论观点概括: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以绝对低于他国生产成本的商品进行交换,可以享受分工带来的利益,这样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使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三)、比较优势理论(19世纪)

产生背景:1、理论背景:亚当·斯密:《国富论》;1815年,罗勃特·托伦斯:《关于玉米对外贸易的论文》提出比较优势的概念;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善:劳动价值论。2、实践背景:19世纪初期,英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基本概念:古典定义: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相对地比另一国低。新古典解释:指一国以比另一国低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商品的能力。

(四)、要素禀赋理论(20世纪)

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

(五)、里昂惕夫之谜(20世纪)

代表人物:瓦西里·里昂惕夫,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

背景:利用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数据来检验H-O模型,结果却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引发了持续一代人的争论。里昂惕夫对要素禀赋模型的检验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六)、相互需求理论

代表人物:约翰·穆勒

相互需求理论简介:相互需求法则:一方出售商品是购买对方商品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是对对方商品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在互惠贸易的范围内,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贸易条件)是由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当两国间商品交换的比例与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比相等时,两国的贸易达到均衡。

二、新国际贸易理论

新国际贸易理论分为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偏好相似理论

(一)规模报酬递增理论(20世纪)

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1985年和艾涵南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一书中提出的。

基本论点: 规模报酬递增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

(二)技术差距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波斯纳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

主要观点: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论认为,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意味着一定的要素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样技术进步会对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各国产品的比较优势,对贸易格局的变动产生作用。因而,技术差距也是国家间开展贸易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

主要观点:由于技术的传递和扩散,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地变化,新技术和新产品像波浪一样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推进。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20世纪70年代)

背景: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的60、70年代,国际贸易呈现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大类型。产业内贸易:相似的或相同的产业内相似产品的交换贸易。产业间贸易:不同产业之间完全不同的产品交换。

高收入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明显的相似性,即高度发达的、类似的工业国之间的贸易中,横向制成品的贸易增长快速,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则相反。

(五)偏好相似理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文中提出的。

主要观点:偏好相似理论认为,一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水平提高会使得该国的代表性需求向着某种比较昂贵的商品移动。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商品需求偏好也不同。


相关内容

  • 改革开放30年中东史研究
  •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东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科研成果和研究机构的数量.还是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的规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从学术史的角度对30年来中东史的研究历程进行一番梳理,肯定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找出尚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对于推动中东史乃至中东学学 ...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度重大出版成果及年度好书揭晓
  • 2015年12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召开"2015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大出版成果及年度好书"专家评荐会,十几位专家对经过两轮初选出的书单展开激烈的讨论,专家们各抒己见,也不乏争议,但更多的还是对好书的难以割舍.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反复评议,最终专家们各评出11个重大出版成果 ...

  • 新课程改革的"再概念化"
  • 在课程理论的发展史上,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由威廉F.派纳主导的"再概念化"(reconceptualization)运动,树立了另一种课程范式."再概念化"代表一种与时俱进的省思与批判意识."再概念化"理论对以分数或绩效为重的学校教育并不 ...

  • 2016年复旦历史地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地理基础>考试大纲 2015-11-09 说明: 1.本大纲编写主要参考以下材料: (1)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中国科学院系统及部分高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2)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颁布的 ...

  • 2017年历史学考研:你必须知道的10个方面
  • 2017年历史学考研:你必须知道的10个方面 2017历史学考研的复习也进入了暑期阶段,大家的历史学复习得怎么样了?下面勤思教育历史学考研辅导班的老师整理了10个方面,2017历史学考研的考生注意 一.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历史学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 ...

  • 凝晚年心血炼宋学巨制_读漆侠先生遗作_宋学的发展和演变_王晓薇
  • 凝晚年心血 炼宋学巨制99 凝晚年心血 炼宋学巨制 ---读漆侠先生遗作<宋学的发展和演变> , 宋代是一个高度发展的时代.不仅它的社会经济, 而且它的文化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陈寅恪 ①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 造极于赵宋之世".宋学在中国 ...

  • 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
  • 作者:王浦劬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9年04期 中图分类号:1D0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09)01-0091-09 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问,是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学始兴于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据 ...

  • 西方管理思想概述
  • 西方管理理论概述 研究对象:关于研究对象的确定,是根据管理理论发展的年代划分的,即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为古典管理思想,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为行为科学思想,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为现代管理思想.划分的依据是参考相关文献和书籍总结出的被广泛认可的划分方法.参考的书籍有丹尼尔·雷恩的&l ...

  • 前七子诗歌理论主张
  • “前七子”的“诗变”观 我国从明初开始,大批诗论家都关注“诗变”这一现象。前七子就继承了高棅《唐诗品汇》中的“四唐”说。高棅在书前《总叙》,总结了明初以来对唐诗发展的意见,承接严羽、杨士弘之说,确立唐诗演变的“四唐”概念,对“诗体”流变作了历史性的概述,他的视角就是根据诗歌文本和诗歌作者,分辨源流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