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北区滨河街道二道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007年9月——2010年8月)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贯彻落实吉林省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文件精神,切实搞好二道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使二道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有理、有层次的开展下去,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吉林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亲民、为民、富民”为总抓手,以新农村规划建设、“四清四改”和文明村创建为工作重点,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努力提高农民素质、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逐步把二道村建成经济繁荣、设施配套、环境优美、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从2007年9月到2010年8月,经过三年
的努力建设,把二道村建成符合吉林省标准、体现长白山地域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重点任务
1、抓好二道村新农村主导产业培育。要引导广大农民从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入手,选择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资源作为开发项目,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工则加工的原则,进行重点培植,经过2—3年的努力,形成专而精、特而优的二道村特色产业品牌。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生态观光旅游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力争到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80%以上农户有较稳定的增收来源。
2、抓好二道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着力实施二道村内干道建设。通过抓“四清四改”,实施人畜分离,相对集中居民点有一个休闲场所和垃圾处理点,农民住房砖瓦化,砖混结构达100%。
3、抓好二道村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培育工作。对二道村农民适合就业人员进行技能和岗位培训,未继续升学的初中、高中学生培训率要达到90%以上;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编制二道村村规民约,无重大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事件,村民对治安状况满意率达95%以上。
4、抓好二道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二道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卫生防疫措施落实,建设一所功能齐全,能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保健工作的村卫生所,建设
村文化活动室、体育建设广场、信息网络室、宣传栏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村规民风文明进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反对封建迷信,杜绝非法宗教活动,自觉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青壮年无文盲。建立健全二道村社会救助体系,病残孤寡等弱势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得到妥善解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5、抓好二道村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自治,村级公益事业实行“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积极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村支两委班子和谐,能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廉洁勤政,奋发有为。村两委班子中致富能手比例达到80%以上,村干部具有带头致富能力,二道村党员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村民对村支两委班子满意率达90%以上。
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实施步骤及资金筹措
(一)实施步骤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思路,二道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具体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总的进度要求是一年明显成效,三年基本建成。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分为前期工作,全面建设和完善提升三个阶段。
1、前期工作阶段。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完成二道村规划及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申报及审批;配合池北区各职能部门完成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及建设规划;成立二道村新农村
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明确相关领导和部门职能职责;开展新农村建设宣传及召开建设动员会;组织落实2007年的牧业小区建设工程和二道村农业生态观光园项目。
2、全面建设阶段。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组织力量按照分工全面开展道路交通、农田、民居改造、改厕、改水、宽带网络、农村能源、环卫设施以及公益项目的建设,并基本建成。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深化农村改革,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二道村按照“一村一品”思路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3、完善提升阶段。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开展拾遗补缺和巩固完善工作,统筹推进二道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力求初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标准,继续新农村推进村建设工作,并制定下一步二道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二)资金筹措
二道村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按照农民自愿、申请池北区补助和长白山管委会、吉林省两级财政资金及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和其他各项政策所带来的资金。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二道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重、要求高,二道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新农村建设纳入二道村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由村党支部书记主要领导负总责,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
义,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臵,切实履行好职责,做到责任明确、指导到位。
(二)加强宣传、营造声势。要采取有力措施,利用标语、板报、宣传广告栏宣传新农村建设工作意义,充分发挥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和主力军作用。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专题开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栏目,及时把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宣传出来,充分反映二道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举措、新思路、新成效、新经验,特别是集中宣传一批先进典型,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加强舆论监督,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要进行曝光。使新农村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池北区滨河街道二道村
2007年9月8日
池北区滨河街道二道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007年9月——2010年8月)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贯彻落实吉林省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文件精神,切实搞好二道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使二道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有理、有层次的开展下去,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吉林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亲民、为民、富民”为总抓手,以新农村规划建设、“四清四改”和文明村创建为工作重点,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努力提高农民素质、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逐步把二道村建成经济繁荣、设施配套、环境优美、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从2007年9月到2010年8月,经过三年
的努力建设,把二道村建成符合吉林省标准、体现长白山地域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重点任务
1、抓好二道村新农村主导产业培育。要引导广大农民从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入手,选择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资源作为开发项目,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工则加工的原则,进行重点培植,经过2—3年的努力,形成专而精、特而优的二道村特色产业品牌。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生态观光旅游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力争到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80%以上农户有较稳定的增收来源。
2、抓好二道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着力实施二道村内干道建设。通过抓“四清四改”,实施人畜分离,相对集中居民点有一个休闲场所和垃圾处理点,农民住房砖瓦化,砖混结构达100%。
3、抓好二道村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培育工作。对二道村农民适合就业人员进行技能和岗位培训,未继续升学的初中、高中学生培训率要达到90%以上;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编制二道村村规民约,无重大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事件,村民对治安状况满意率达95%以上。
4、抓好二道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二道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卫生防疫措施落实,建设一所功能齐全,能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保健工作的村卫生所,建设
村文化活动室、体育建设广场、信息网络室、宣传栏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村规民风文明进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反对封建迷信,杜绝非法宗教活动,自觉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青壮年无文盲。建立健全二道村社会救助体系,病残孤寡等弱势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得到妥善解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5、抓好二道村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自治,村级公益事业实行“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积极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村支两委班子和谐,能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廉洁勤政,奋发有为。村两委班子中致富能手比例达到80%以上,村干部具有带头致富能力,二道村党员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村民对村支两委班子满意率达90%以上。
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实施步骤及资金筹措
(一)实施步骤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思路,二道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具体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总的进度要求是一年明显成效,三年基本建成。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分为前期工作,全面建设和完善提升三个阶段。
1、前期工作阶段。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完成二道村规划及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申报及审批;配合池北区各职能部门完成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及建设规划;成立二道村新农村
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明确相关领导和部门职能职责;开展新农村建设宣传及召开建设动员会;组织落实2007年的牧业小区建设工程和二道村农业生态观光园项目。
2、全面建设阶段。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组织力量按照分工全面开展道路交通、农田、民居改造、改厕、改水、宽带网络、农村能源、环卫设施以及公益项目的建设,并基本建成。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深化农村改革,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二道村按照“一村一品”思路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3、完善提升阶段。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开展拾遗补缺和巩固完善工作,统筹推进二道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力求初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标准,继续新农村推进村建设工作,并制定下一步二道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二)资金筹措
二道村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按照农民自愿、申请池北区补助和长白山管委会、吉林省两级财政资金及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和其他各项政策所带来的资金。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二道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重、要求高,二道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新农村建设纳入二道村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由村党支部书记主要领导负总责,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
义,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臵,切实履行好职责,做到责任明确、指导到位。
(二)加强宣传、营造声势。要采取有力措施,利用标语、板报、宣传广告栏宣传新农村建设工作意义,充分发挥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和主力军作用。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专题开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栏目,及时把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宣传出来,充分反映二道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举措、新思路、新成效、新经验,特别是集中宣传一批先进典型,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加强舆论监督,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要进行曝光。使新农村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池北区滨河街道二道村
2007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