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私家藏书]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出现书籍最早的国家之一。大概在殷商晚期,从我们的祖先用竹简、方版及缣帛作书写材料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书籍便出现了。   西汉发明了纸后,便开始在纸上书写,于是竹书和帛书逐渐为纸质书所代替。从竹书、帛书到纸质书,从手写到雕版印刷再到活字印刷,我国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古代典籍。尽管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使其出现了大量的流失和损坏,但保留下来留传至今的数目仍十分浩大。   大量古代典籍得以传承保留下来,这要得力于我国自古就有收藏图书的习俗和传统。无论是朝廷、皇室、官府、书院、寺庙,还是贵族、官僚、文人、学士,包括一般百姓都有收藏图书的习惯。根据收藏图书的特点,可以把藏书分为公共藏书和私家藏书。   其中公共藏书在我国藏书中所占份额最大,而私家藏书则更具特色,不乏冷僻书、秘藏本、孤本、绝本、善本、残缺本、手抄本等,具有精品多、绝版多、版本质量高、藏书内容多角度全方位、个人色彩浓重及不易为外人所见的特点,在我国藏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历史和文化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一、《私家藏书》简介   我国历代文人学士都十分重视对私家藏书的整理和研究,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如《上古至隋皇家考略》、《三国两晋时期私人藏书概述》、《唐代私家藏书》、《通志・校雠略》、《宋代私家藏书概略》、《天一阁藏书考》、《明代私家藏书概略》、《清代私家藏书概略》、《中国藏书家考略》、《中国历代私家藏书资料汇辑》、《民国藏书之聚散》、《宋元话本小说考》等。徐寒先生主编的《私家藏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就是在对历代有关私家藏书研究成果进行反复筛选与研究的基础上,奉献给读者的一部巨著。   《私家藏书》共12卷,计485万余字。本书分为皇家藏书、藏书家藏书、民间藏书、流失海外藏书、名人私家藏书五部。每部又分孤本、秘本、善本、禁毁本、石印本、手抄本、残本等篇。   第一部皇家藏书是专门收集皇族贵胄的私人藏书。其中第一篇皇家藏孤本收藏了明代吕调阳、张居正所撰《帝鉴图说》、唐代赵所著《长短经》、南宋永嘉先生著《八面锋》。第二篇皇家藏秘本收集了唐太宗李世民所著《帝范》、清代史梦兰著《全史宫词》。第三篇皇家藏禁毁本收集了汉代刘安所著《人间训》、明代曹臣所著《说典》、清雍正皇帝编纂的《大义觉迷录》。第四篇皇家藏善本收集了南朝梁孝元帝萧绎所著《金楼子》、春秋时期孔子所著《孝经》。   第二部藏书家藏书是专门收集贵族、官僚、学者等私人藏书家的藏书。其中第一篇(明・范钦)天一阁藏书收集了秦代黄石公著《素书》以及号称中国古代兵法大师的《六韬》。第二篇(明・毛晋)汲古阁藏书收集了宋代袁采所著《世范》、北宋司马光所著《家范》。第三篇(明・王世贞)二酉堂藏书收集了明代王世贞所著《艳异编》。第四篇(明・李贽)李卓吾藏书收集了明代李温陵所著《焚书》以及《初潭集》。第五篇(清・瞿绍基)铁琴铜剑楼藏书收集了《玉台新咏》和《尊前集》这两部中国古代经典宫体艳诗集,以及五代时期赵崇祚等编的《花间集》。   第三部民间藏书是专门收集流传民间的珍稀孤本、冷僻书、禁毁书、民间收藏的绣像书、石印本、野史传奇等。其中第一篇民间藏孤本收集了明代楚江仙隐石公编辑的《金谷怀春》、清代天花主人著《惊梦啼》、清代无名氏撰《情楼迷史》。第二篇民间藏秘书收集了清代慕真山人著《绮红小史》、清代牢骚子著《南朝金粉录》。第三篇民间藏绣像本收集了清代佚名著《闺门秘术》、清代不题撰人著《莲子瓶演义传》。第四篇民间藏禁毁本收集了醒世居士编集的《八段锦》、清代陈森著《怡情逸史》。第五篇民间石印本收集了明代冯梦龙辑评的《情天宝鉴》。第六篇民间藏手抄本收集了明代无名氏著《风流和尚》、清代鸳湖烟水散人著《珍珠舶》。第七篇民间藏残本收集了清代潇湘迷津渡者编辑的《媚婵娟》(全本绝世已久,现仅存六回之残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明代酌玄亭主人编辑的《闪电窗》(今仅存酌玄亭刻本,残存前六回,现藏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第八篇民间藏珍稀补书收集了清代无名氏撰《隔帘花影》。第九篇民间藏真本续书收集了清代兰皋主人著《唇楼情梦》。第十篇民间藏野史传奇收集了清代不奇生著《武则天外史》、明代冯梦龙著《金海陵纵欲亡身》。民间藏书不拘一格,不受官府约束和限制,随意性大,代表了一种民间文化特质,融百姓品味、娱乐性、猎奇猎艳等多种因素于一体,因而最为多姿多彩。   第四部流失海外藏书。我国很多书籍因诸多原因散失于海外各国,其中不乏绝本、孤本,甚至为残卷,因而弥足珍贵。第一篇海外各国皇家保留本收集了唐代吴兢撰《贞观政要》、宋代朱熹著《宰相经纬学》。第二篇流失海外的独藏本收集了明代伏雌教主著《醋葫芦》(国内久已失传,现仅存明崇祯笔耕山房刻本,现藏于日本内阁文库)、清代佚名撰《章台柳》(今仅存清醉月楼刻本,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第三篇海外藏手抄真本收集了朝鲜无名氏选编的《删增文苑楂橘》(今仅存一卷,是我国第一部文言小学选本,现藏于韩国鲜文大学中文系,活字本已不存)。第四篇流失海外的绣像本真迹收集了清代《红风传》(国内无此书,现今出版的中外书目俱不见著录,现为韩国学者朴在渊私藏)。第五篇流失海外的残卷收集了清代倬阉主人序本《山水情》(原本封面已佚,前四页已缺,残卷今存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第六篇流失海外的再译本收集了清代无花藏主人著《双美奇缘》(该书于1921年译成德文,书名《两个表姐妹》,后又有英、俄、法文等多种译本)。   第五部名人私家藏书。名人藏书精品多,绝版多,个人色彩浓重,不易为外人所见。第一篇毛泽东藏书收集了清代曾国藩著《心镜》。第二篇邓拓藏书收集了明代西湖渔隐主人著《艳镜》。第三篇陈布雷藏书收集了清代苏渊雷纂《经世文鉴》。   二、《私家藏书》的文化价值   《私家藏书》(以下简称《藏书》)所收内容极其广泛,可谓包罗万象。其中“有帝王治理天下的专业教材”,如《帝鉴图说》;“有领导者政治教育必修参考书”,如《长短经》。《长短经》可以说是《资治通鉴》姊妹篇。《资治通鉴》是从正面讲统治谋略;而《长短经》则是从反面讲统治谋略,因而这本书“统治者往往只用不说,避而不谈”。《藏书》中还“有专门研究最高统治术的权威性、经典性著作”,如《八面锋》,该书被南宋孝宗认为是“治国方略无所不备,国家政事触之即解”;“有贤君圣主的治政秘诀”,如《帝范》,该书“道尽为王称霸驾御天下的秘诀”,武则天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古往今来,成功帝王的治国方略尽在《帝范》之中”;“有政治家的经验之谈”,如《宰相经纬学》,该书为日本“幕府首领德川家康视之为至宝,读之再三,熟记于脑,终成一代名君”,成为“一部改变日本历史的中国读本”;“有奇人异士的秘传之书”,如《素书》,该书为“黄石公演天理而成之书,汉张良受黄石公密授,仅用书之一二,即灭项羽兴汉邦,明哲保身”;“有曾国藩自述一生心路历程之书”,如《心镜》,该书有修身、治学、治家、处世、用人、治军、为官、济世诸篇,为毛泽东所收藏珍爱。   此外,《藏书》收有艳诗丽词,如“中国古代宫体艳诗之鼻祖,言情绮靡诗风之起源”的《玉台新咏》、《花间集》、《尊前集》等;又收有世情小说,如《金谷怀春》、《惊梦啼》、《情楼迷史》、《南朝金粉录》、《绮红小史》《怡情逸史》、《珍珠舶》等。《藏书》还收有专记帝王淫乱之事的,如《武则天外史》、《金海陵纵欲亡身》等;有中国古代名著的补书,如《金瓶梅》补书之《隔帘花影》,又如“内容叙宝黛情缘之来生之事”的《唇楼情梦》。   总之《藏书》的历史价值、收藏价值、欣赏价值、阅读价值不可小觑,是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全方位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大书。编者为方便读者而将一些文字艰涩的作品用现代汉语予以翻译,使之文白对照,能轻松阅读,令此书精华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加发扬光大。   注:本文引文均出自《私家藏书》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出现书籍最早的国家之一。大概在殷商晚期,从我们的祖先用竹简、方版及缣帛作书写材料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书籍便出现了。   西汉发明了纸后,便开始在纸上书写,于是竹书和帛书逐渐为纸质书所代替。从竹书、帛书到纸质书,从手写到雕版印刷再到活字印刷,我国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古代典籍。尽管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使其出现了大量的流失和损坏,但保留下来留传至今的数目仍十分浩大。   大量古代典籍得以传承保留下来,这要得力于我国自古就有收藏图书的习俗和传统。无论是朝廷、皇室、官府、书院、寺庙,还是贵族、官僚、文人、学士,包括一般百姓都有收藏图书的习惯。根据收藏图书的特点,可以把藏书分为公共藏书和私家藏书。   其中公共藏书在我国藏书中所占份额最大,而私家藏书则更具特色,不乏冷僻书、秘藏本、孤本、绝本、善本、残缺本、手抄本等,具有精品多、绝版多、版本质量高、藏书内容多角度全方位、个人色彩浓重及不易为外人所见的特点,在我国藏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历史和文化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一、《私家藏书》简介   我国历代文人学士都十分重视对私家藏书的整理和研究,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如《上古至隋皇家考略》、《三国两晋时期私人藏书概述》、《唐代私家藏书》、《通志・校雠略》、《宋代私家藏书概略》、《天一阁藏书考》、《明代私家藏书概略》、《清代私家藏书概略》、《中国藏书家考略》、《中国历代私家藏书资料汇辑》、《民国藏书之聚散》、《宋元话本小说考》等。徐寒先生主编的《私家藏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就是在对历代有关私家藏书研究成果进行反复筛选与研究的基础上,奉献给读者的一部巨著。   《私家藏书》共12卷,计485万余字。本书分为皇家藏书、藏书家藏书、民间藏书、流失海外藏书、名人私家藏书五部。每部又分孤本、秘本、善本、禁毁本、石印本、手抄本、残本等篇。   第一部皇家藏书是专门收集皇族贵胄的私人藏书。其中第一篇皇家藏孤本收藏了明代吕调阳、张居正所撰《帝鉴图说》、唐代赵所著《长短经》、南宋永嘉先生著《八面锋》。第二篇皇家藏秘本收集了唐太宗李世民所著《帝范》、清代史梦兰著《全史宫词》。第三篇皇家藏禁毁本收集了汉代刘安所著《人间训》、明代曹臣所著《说典》、清雍正皇帝编纂的《大义觉迷录》。第四篇皇家藏善本收集了南朝梁孝元帝萧绎所著《金楼子》、春秋时期孔子所著《孝经》。   第二部藏书家藏书是专门收集贵族、官僚、学者等私人藏书家的藏书。其中第一篇(明・范钦)天一阁藏书收集了秦代黄石公著《素书》以及号称中国古代兵法大师的《六韬》。第二篇(明・毛晋)汲古阁藏书收集了宋代袁采所著《世范》、北宋司马光所著《家范》。第三篇(明・王世贞)二酉堂藏书收集了明代王世贞所著《艳异编》。第四篇(明・李贽)李卓吾藏书收集了明代李温陵所著《焚书》以及《初潭集》。第五篇(清・瞿绍基)铁琴铜剑楼藏书收集了《玉台新咏》和《尊前集》这两部中国古代经典宫体艳诗集,以及五代时期赵崇祚等编的《花间集》。   第三部民间藏书是专门收集流传民间的珍稀孤本、冷僻书、禁毁书、民间收藏的绣像书、石印本、野史传奇等。其中第一篇民间藏孤本收集了明代楚江仙隐石公编辑的《金谷怀春》、清代天花主人著《惊梦啼》、清代无名氏撰《情楼迷史》。第二篇民间藏秘书收集了清代慕真山人著《绮红小史》、清代牢骚子著《南朝金粉录》。第三篇民间藏绣像本收集了清代佚名著《闺门秘术》、清代不题撰人著《莲子瓶演义传》。第四篇民间藏禁毁本收集了醒世居士编集的《八段锦》、清代陈森著《怡情逸史》。第五篇民间石印本收集了明代冯梦龙辑评的《情天宝鉴》。第六篇民间藏手抄本收集了明代无名氏著《风流和尚》、清代鸳湖烟水散人著《珍珠舶》。第七篇民间藏残本收集了清代潇湘迷津渡者编辑的《媚婵娟》(全本绝世已久,现仅存六回之残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明代酌玄亭主人编辑的《闪电窗》(今仅存酌玄亭刻本,残存前六回,现藏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第八篇民间藏珍稀补书收集了清代无名氏撰《隔帘花影》。第九篇民间藏真本续书收集了清代兰皋主人著《唇楼情梦》。第十篇民间藏野史传奇收集了清代不奇生著《武则天外史》、明代冯梦龙著《金海陵纵欲亡身》。民间藏书不拘一格,不受官府约束和限制,随意性大,代表了一种民间文化特质,融百姓品味、娱乐性、猎奇猎艳等多种因素于一体,因而最为多姿多彩。   第四部流失海外藏书。我国很多书籍因诸多原因散失于海外各国,其中不乏绝本、孤本,甚至为残卷,因而弥足珍贵。第一篇海外各国皇家保留本收集了唐代吴兢撰《贞观政要》、宋代朱熹著《宰相经纬学》。第二篇流失海外的独藏本收集了明代伏雌教主著《醋葫芦》(国内久已失传,现仅存明崇祯笔耕山房刻本,现藏于日本内阁文库)、清代佚名撰《章台柳》(今仅存清醉月楼刻本,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第三篇海外藏手抄真本收集了朝鲜无名氏选编的《删增文苑楂橘》(今仅存一卷,是我国第一部文言小学选本,现藏于韩国鲜文大学中文系,活字本已不存)。第四篇流失海外的绣像本真迹收集了清代《红风传》(国内无此书,现今出版的中外书目俱不见著录,现为韩国学者朴在渊私藏)。第五篇流失海外的残卷收集了清代倬阉主人序本《山水情》(原本封面已佚,前四页已缺,残卷今存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第六篇流失海外的再译本收集了清代无花藏主人著《双美奇缘》(该书于1921年译成德文,书名《两个表姐妹》,后又有英、俄、法文等多种译本)。   第五部名人私家藏书。名人藏书精品多,绝版多,个人色彩浓重,不易为外人所见。第一篇毛泽东藏书收集了清代曾国藩著《心镜》。第二篇邓拓藏书收集了明代西湖渔隐主人著《艳镜》。第三篇陈布雷藏书收集了清代苏渊雷纂《经世文鉴》。   二、《私家藏书》的文化价值   《私家藏书》(以下简称《藏书》)所收内容极其广泛,可谓包罗万象。其中“有帝王治理天下的专业教材”,如《帝鉴图说》;“有领导者政治教育必修参考书”,如《长短经》。《长短经》可以说是《资治通鉴》姊妹篇。《资治通鉴》是从正面讲统治谋略;而《长短经》则是从反面讲统治谋略,因而这本书“统治者往往只用不说,避而不谈”。《藏书》中还“有专门研究最高统治术的权威性、经典性著作”,如《八面锋》,该书被南宋孝宗认为是“治国方略无所不备,国家政事触之即解”;“有贤君圣主的治政秘诀”,如《帝范》,该书“道尽为王称霸驾御天下的秘诀”,武则天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古往今来,成功帝王的治国方略尽在《帝范》之中”;“有政治家的经验之谈”,如《宰相经纬学》,该书为日本“幕府首领德川家康视之为至宝,读之再三,熟记于脑,终成一代名君”,成为“一部改变日本历史的中国读本”;“有奇人异士的秘传之书”,如《素书》,该书为“黄石公演天理而成之书,汉张良受黄石公密授,仅用书之一二,即灭项羽兴汉邦,明哲保身”;“有曾国藩自述一生心路历程之书”,如《心镜》,该书有修身、治学、治家、处世、用人、治军、为官、济世诸篇,为毛泽东所收藏珍爱。   此外,《藏书》收有艳诗丽词,如“中国古代宫体艳诗之鼻祖,言情绮靡诗风之起源”的《玉台新咏》、《花间集》、《尊前集》等;又收有世情小说,如《金谷怀春》、《惊梦啼》、《情楼迷史》、《南朝金粉录》、《绮红小史》《怡情逸史》、《珍珠舶》等。《藏书》还收有专记帝王淫乱之事的,如《武则天外史》、《金海陵纵欲亡身》等;有中国古代名著的补书,如《金瓶梅》补书之《隔帘花影》,又如“内容叙宝黛情缘之来生之事”的《唇楼情梦》。   总之《藏书》的历史价值、收藏价值、欣赏价值、阅读价值不可小觑,是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全方位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大书。编者为方便读者而将一些文字艰涩的作品用现代汉语予以翻译,使之文白对照,能轻松阅读,令此书精华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加发扬光大。   注:本文引文均出自《私家藏书》   


相关内容

  • [中国著名藏书家与藏书楼]序言
  • 昨日天晴气佳,花好草安,得奉焦作范先生来函一通,催要为其新著所约之序.此文谊书缘也,于情于理,不可却之,遂欣然命笔,弁其简端. 顷检余五年前日记云:"昨晚有夜大课,七时半约来宁访藏书楼之河南焦作范凤书副研究馆员,由小江.小赵作陪,茶话于新杂志咖啡店.自雁斋携出复本<中国私家藏书史&g ...

  • 浅析图书馆由传统到现代演变过程
  • 浅析图书馆由传统到现代演变过程 Analysis of the library from the tradition to the modern evolution [摘要]:图书馆从传统到现代,从最初的只限于纸质图书的馆型发展到如今以数字图书和纸质图书相辅相成的多功能复合图书馆,经历了一个渐变过程 ...

  • 君到姑苏见--寻找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 编辑&文/彭治国 摄影/彭治国 部分图片提供/叶放 鸣谢/三智道商国学院 叶放 车前子 每个人去苏州都有他的理由.去看园林,去听昆曲,去会朋友,去花光身上的钞票,或者仅仅是随意地寻找一个生活在别处的理由. 苏州吸引我的,是这座城市和文人之间的关系.这个盛产文人又成就文人的地方,有着与别处不同 ...

  • 我的快乐读书观
  • 我的快乐读书观 余三定 一.关于快乐读书的界定 传统的读书观其实还是有快乐的,只是这快乐不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个很好听的词叫做"刻苦读书".把"苦""刻"掉去读书,从而得到快乐.中国传统读书观中还有另外三句很有名的话, "书中 ...

  • 宁波天一阁书香满江南
  • 未到天一阁之前,似乎隐约听说过它的大名:对于它的认识,似乎也只限于它的名字以及它的书藏之巨:它对于自己的想象,似乎也只局限在它应该如同上海的书隐楼.觉得它应该是带着浓重书香风味的一栋小楼,一幢记录了明清以来历史变幻的古建筑. 自天一广场到天一阁开车也就大约10分钟左右,当从中山西路左转进入天一阁所在 ...

  • 直斋书录解题
  • 陈振孙(约1186-约1262),曾名瑗,字伯玉,号直斋,湖州安吉(今属浙江)人,一说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性喜藏书,为南宋藏书家.目录学家. 宁宗.理宗之际,历溧水.绍兴.鄞县教授,江西南城县令.兴化军通判. 台州知州.嘉兴知府,浙东提举.浙西提举,淳祐四年(1244),除国子司业, 淳祐九 ...

  • 清末四大藏书家
  • 清末四大藏书家,又名"晚清四大私人藏书楼",是清朝末年蔚然壮观的藏书习惯形成的最为著名的四大书籍收藏家及其藏书楼.具体指"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山东杨氏海源阁.归安陆氏宋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史称"清末私人藏书四大家". 四家,首推铁琴铜剑 ...

  • 最后的藏书楼--浙江湖州南浔嘉业堂巡礼
  • 最后的藏书楼--浙江湖州南浔嘉业堂巡礼 转贴 作者佚名 嘉业堂是一个谜.许多次,当我来到南浔嘉业堂藏书楼,长久地盘桓在藏书楼的花园小径时,总是为这座掩映在绿荫丛林中的一代藏书楼而陶醉.这是另一个广袤幽深的园林,它可以盛得下整个世界.近代的南浔,多得是优雅精致,玲珑剔透的江南园林,三步一阁,五步一楼, ...

  • 别墅地下室的20种功能2012
  • 别墅地下室的20种功能 2012-8-3 15:54阅读 (36) 一.象征传统的酒窖 地下室的天然储藏功能和足够大的面积使之完全适合作为一个私家酒窖,让居住者享受来自欧洲生活的一种悠久传统. 二.超豪华视听室 相对较围合封闭的空间为超豪华影音设备提供非常适宜的播放环境,在这里可以和朋友.家人享受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