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被人们记住。 对于中国科技业来说,毫无疑问,这是智能电视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不仅有小米电视、乐视TV这些科技公司的产品及TCL和爱奇艺的跨界合作产品,还有创维这样传统电视制造商专为互联网渠道推出的智能电视品牌酷开。乐视TV总经理梁军还公开表示,今年最后三个月多家公司会“更加激烈”“更加不可思议”地发布电视产品。 电视作为最后一块重要的屏幕,早已成为科技公司虎视眈眈的重要硬件产品。除了谷歌与电视制造商合作推出谷歌电视之外,关于苹果电视的传言也一直不绝于耳。这两家公司都已经推出了电视盒子类硬件产品。但与大多数互联网服务和硬件产品不同,在智能电视产品上,中国公司走在了跨国巨头的前面,努力尝试建立一套自己的游戏规则。 尽管最近国产智能电视不断有新品上市,但它们的模式却有着很大区别。 最先推出智能电视产品的是乐视,这家公司效仿苹果公司模式,打造了在线视频服务和电视硬件一体化的产品,希望用高性价比的电视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长期成为其在线视频服务的付费用户。但在市场中,乐视网的节目资源和用户规模都并不处于第一阵营。 作为以互联网思维做硬件的公司,小米秉承做手机的理念,推出高性价比的电视产品,希望先吸引大量用户购买,然后再通过互联网服务获得更多利润。但目前不论是在线视频还是游戏应用,内容是小米电视的短板。 创维则代表了下定决心转型的传统电视制造商。面对科技公司的进攻,创维勇敢迎战。它在核心部件、生产制造和物流维修等方面,具有传统的优势。还专为高性价比的智能电视产品打造了酷开品牌,只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不过创维的酷开电视尽管硬件配置非常出色,但它盲目地在产品中堆砌了大量在线视频资源,同时在电视操控UI等方面显得软实力不足,这些都造成创维酷开电视的用户体验并不出色。 而最后一个玩家爱奇艺有些另类。它推出了一个“iQiyi Inside”计划,不论是小米还是TCL,爱奇艺都愿意为对方的电视提供在线视频内容。电视硬件的销售利润归制造商,在线视频获得的广告收入则主要由爱奇艺拿走。爱奇艺不仅与TCL推出了品牌合作、在线视频节目排他的电视机TV+,还即将与创维联合推出电视盒子产品。 但由于爱奇艺仅仅提供内容资源,无法统一整合电视其他功能的操控,目前造成了其电视产品用户体验比较割裂的问题。另一方面,爱奇艺CEO龚宇告诉《时间线》,只有当TV+用户规模达到200万才有能力销售广告,达到500万人时就可以产生规模收入。虽然龚宇乐观地认为,明年其用户数就可达200万,但这仍然需要市场检验。 所以尽管看起来各家公司蜂拥进入智能电视市场,但目前几大玩家都采用了不同的运营模式,竞争力各不相同。究竟哪种或者哪几种模式将会赢得用户,2014年将是智能电视关键的一年。 这些智能电视市场里的角斗士中,小米电视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产品,因为这款硬件产品,采用了最具互联网思维的开发模式。它的成功与否,代表了互联网模式与传统模式在真实世界的碰撞。 与乐视TV、TCL TV+等品牌不同,小米电视并没有提供语音输入、体感操控等高科技体验。一方面,省掉这些时髦的功能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小米则把全部开发资源,投入到收看节目内容的UI设计和最简单直接的操控方式上。 由于从电视主板到遥控器,全部都由小米自己开发完成,小米电视提供了非常统一的用户体验,不论是收看传统的电视频道,还是在线视频,用户都可以用他们熟悉的浏览器卡片模式和安卓系统体验完成操作。 一旦以用户体验为最大卖点的小米电视在市场获得成功,那么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小米可以再继续叠加体感操控、语音控制等更为丰富的功能,吸引更大规模的用户。而这正是“首先解决用户一个明确的需求痛点,随后迭代升级”的互联网产品开发模式。 虚拟世界获得广泛成功的产品开发理念,能否战胜真实世界的产品开发思路,这将是明年智能电视市场最值得关注的一战。
2013年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被人们记住。 对于中国科技业来说,毫无疑问,这是智能电视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不仅有小米电视、乐视TV这些科技公司的产品及TCL和爱奇艺的跨界合作产品,还有创维这样传统电视制造商专为互联网渠道推出的智能电视品牌酷开。乐视TV总经理梁军还公开表示,今年最后三个月多家公司会“更加激烈”“更加不可思议”地发布电视产品。 电视作为最后一块重要的屏幕,早已成为科技公司虎视眈眈的重要硬件产品。除了谷歌与电视制造商合作推出谷歌电视之外,关于苹果电视的传言也一直不绝于耳。这两家公司都已经推出了电视盒子类硬件产品。但与大多数互联网服务和硬件产品不同,在智能电视产品上,中国公司走在了跨国巨头的前面,努力尝试建立一套自己的游戏规则。 尽管最近国产智能电视不断有新品上市,但它们的模式却有着很大区别。 最先推出智能电视产品的是乐视,这家公司效仿苹果公司模式,打造了在线视频服务和电视硬件一体化的产品,希望用高性价比的电视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长期成为其在线视频服务的付费用户。但在市场中,乐视网的节目资源和用户规模都并不处于第一阵营。 作为以互联网思维做硬件的公司,小米秉承做手机的理念,推出高性价比的电视产品,希望先吸引大量用户购买,然后再通过互联网服务获得更多利润。但目前不论是在线视频还是游戏应用,内容是小米电视的短板。 创维则代表了下定决心转型的传统电视制造商。面对科技公司的进攻,创维勇敢迎战。它在核心部件、生产制造和物流维修等方面,具有传统的优势。还专为高性价比的智能电视产品打造了酷开品牌,只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不过创维的酷开电视尽管硬件配置非常出色,但它盲目地在产品中堆砌了大量在线视频资源,同时在电视操控UI等方面显得软实力不足,这些都造成创维酷开电视的用户体验并不出色。 而最后一个玩家爱奇艺有些另类。它推出了一个“iQiyi Inside”计划,不论是小米还是TCL,爱奇艺都愿意为对方的电视提供在线视频内容。电视硬件的销售利润归制造商,在线视频获得的广告收入则主要由爱奇艺拿走。爱奇艺不仅与TCL推出了品牌合作、在线视频节目排他的电视机TV+,还即将与创维联合推出电视盒子产品。 但由于爱奇艺仅仅提供内容资源,无法统一整合电视其他功能的操控,目前造成了其电视产品用户体验比较割裂的问题。另一方面,爱奇艺CEO龚宇告诉《时间线》,只有当TV+用户规模达到200万才有能力销售广告,达到500万人时就可以产生规模收入。虽然龚宇乐观地认为,明年其用户数就可达200万,但这仍然需要市场检验。 所以尽管看起来各家公司蜂拥进入智能电视市场,但目前几大玩家都采用了不同的运营模式,竞争力各不相同。究竟哪种或者哪几种模式将会赢得用户,2014年将是智能电视关键的一年。 这些智能电视市场里的角斗士中,小米电视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产品,因为这款硬件产品,采用了最具互联网思维的开发模式。它的成功与否,代表了互联网模式与传统模式在真实世界的碰撞。 与乐视TV、TCL TV+等品牌不同,小米电视并没有提供语音输入、体感操控等高科技体验。一方面,省掉这些时髦的功能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小米则把全部开发资源,投入到收看节目内容的UI设计和最简单直接的操控方式上。 由于从电视主板到遥控器,全部都由小米自己开发完成,小米电视提供了非常统一的用户体验,不论是收看传统的电视频道,还是在线视频,用户都可以用他们熟悉的浏览器卡片模式和安卓系统体验完成操作。 一旦以用户体验为最大卖点的小米电视在市场获得成功,那么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小米可以再继续叠加体感操控、语音控制等更为丰富的功能,吸引更大规模的用户。而这正是“首先解决用户一个明确的需求痛点,随后迭代升级”的互联网产品开发模式。 虚拟世界获得广泛成功的产品开发理念,能否战胜真实世界的产品开发思路,这将是明年智能电视市场最值得关注的一战。